大家是否有注意到呢?中華郵政把今年(2016)訂定為郵政開辦第 120 週年。為了紀念兩個甲子(60 年)的成果,郵局不但舉辦許多相關活動,也發行紀念郵票。
這套郵票,是以「小全張」的形式──不是一張張分開的郵票,而是將整套郵票都放在同一張紙上面的形式──來製作而成。在圖案的設計上,它以各時代不同郵筒與運輸工具的小圖案並排陳列,簡潔地展現了中華郵政對於郵政歷史的總回顧。
然而,話又說回來,這「120 週年」,到底是從哪裡開始算呢?在 120 年前,發生了什麼事,需要如此紀念?這牽涉到的,是一段歷史觀點影響年份計算的小秘密。
「120 週年」是怎麼算的?
就來話說從頭吧。在 120 年前,也就是 1896 年(清光緒 22 年),大清國總理衙門大臣恭親王奕訢,向他的大老闆:皇帝大大,上了一個奏摺。
這本摺子裡表示:外國辦郵政,職權統一,獲利甚多;而中國雖然早就有海關在試辦郵政,但不符合國家體制,推行困難,也讓外國人有鑽漏洞的機會。目前,他已經先讓海關總稅務司擬好章程了,應該可以及時開辦「大清郵政」,並且準備加入萬國郵政聯盟。
對於這封奏摺,光緒皇帝看過後,在該年的 3 月 20 日下了批示:「依議」,也就是「就照你說的這樣做吧」。
這道批示,被認為是國家新式郵政經過皇帝正式批准實施的開始。所以,中華郵政的「120 週年」,追溯的是這段從「大清郵政」開辦以來的故事。
2016 年 3 月 20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郵政」也發行了週年紀念郵票。他們同樣把郵政史追溯到 1896 年 3 月 20 日,跟臺灣的中華郵政,有相同的故事源頭。
不過,正如奕訢的奏摺所說,在此之前,海關已經辦理郵政相當長一段時間了。只是,海關郵政並沒有在這段「120 週年」裡。
不在「120 週年」裡的中國海關郵政
十九世紀中期,中國開港通商,外國官員與商民如果想要寄信到海內外,無法使用中國原有的驛遞。為了解決通信問題,各國自己想辦法處理,有的自己籌備地方郵政,有的將本國郵政帶進中國運作。他們經營的,都是比較有系統的新式郵政。
外國人龐大的通信需求,讓大清國總理衙門決定,把這項業務給海關幫忙處理。當時在海關任職總稅務司的愛爾蘭人赫德(Robert Hart),將新式郵政的想法,落實在海關郵政的規劃上。於是,1878 年海關開始收寄公眾郵件,也發行郵票,並跟民間書信館合作,建立比較完整的郵傳網絡。
海關所發行的郵票,圖案是一隻在海面上舞動的龍,後世俗稱「雲龍郵票」。過了 7 年(1885),海關又發行第二套雲龍郵票,圖案更精細,所以第一版雲龍郵票又稱為「大龍郵票」,1885 年的第二版則是「小龍郵票」。
大龍郵票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套郵票,現在的中華郵政,把它列入正式發行紀錄,編號「常001」(常用郵票第 1 號),見郵局的郵票目錄。雖然如此,因為這是海關自行辦理、半官半民的業務,不被認為是國家郵政的一環,所以海關郵政其實沒有在「120 週年」的脈絡裡。
至於中國第一套郵票,其實英國、美國仿照香港郵政,在上海租界於 1863 年籌辦的「工部書信館」,早就發行過以龍為圖案的郵票了。當然,這也跟大清國毫無關係,甚至那是外國人主導的,自然不會被放入「120 週年」裡。
1888 年:也是更早開辦的「臺灣郵政」
然而,是不是只有官辦郵政才有資格出現在「120 週年」裡面呢?好像也不是。像清治時期的「臺灣郵政」,同樣也是官辦,但跟「120 週年」沒有關聯。
古早臺灣,是由軍人,以及僱用年輕力壯、健跑如飛的小鮮肉青年原住民(稱作「麻達」)透過舖遞系統送信的。民間則有民信局,搭配往來海上的商船,協助傳遞大家的信件。
這種舖遞,後來也逐漸廢弛。同樣受到歐美新式郵政刺激,1888 年,福建臺灣省率先在臺北府城設立「臺灣郵政總局」,開辦自己的「臺灣郵政」。巡撫劉銘傳在 3 月 12 日發出一份告示,公佈發行郵票、規劃郵路、收寄郵件的各項辦法。
依臺灣郵政總局規定,郵站必須在信封上貼「空白郵票」,按信件重量跟距離收費。這其實不太像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郵票,反而比較像掛號執據。
不過,臺灣郵政也有想過發行郵票。當時臺灣當局曾經向英國倫敦的印刷廠訂製郵票,並已經印好交貨。這郵票的面值是「制錢 20 文」,有紅、綠兩種顏色,上面印了「大清臺灣郵政局」與「FORMOSA, CHINA」,票上圖案是一條龍與一匹馬,後世俗稱「龍馬郵票」。
龍馬郵票後來並沒有發行,反而拿去當作火車票了。這也不是唯一的臺灣郵票,現在還遺留一種取用 1885 年海關發行的小龍郵票,在上面加蓋「臺灣郵票」與「FORMOSA」等文字的版本,同樣沒有發行。
總之,在時間上,「臺灣郵政」比「大清郵政」早 8 年設立。然而,因為是地方政府主辦,不是國家辦理,自然不被放進以大清郵政史觀為主的「120 週年」裡;甚至應該說,兩者原本就是不同的脈絡。
漸漸走向真正的現代新式郵政
劉銘傳的臺灣郵政,雖然是新穎的制度,但還是以傳統舖遞系統為基礎在運作的。我們只能說,它具備了新式郵政一些特徵,但不完全是新式系統。
1895 年的臺灣民主國,也開辦自己的郵政,由臺南安平海關主導規劃,發行「臺灣民主國郵票」,而且使用國名為「TAIWAN REPUBLIC」的圓形郵戳,這是臺灣首次的嘗試。雖然辦理得相當倉促,但臺灣民主國郵政的運作,其實比劉銘傳的臺灣郵政,還更像是新式郵政。
同一時間,隨著日軍的推進,所謂「野戰郵便」的軍郵系統,開始在臺灣佈設。等到各地情勢穩定後,這些軍郵系統,便由臺灣總督府承接,轉變成民政體系下的郵局,適用內地的《郵便法》,既走入大日本帝國的郵政體系,也成為臺灣殖民地現代化的重要事業之一。臺灣人對新式郵政的經驗,也在這個時候逐漸接觸、信賴與累積,不但喜歡寄信跟明信片,也很熟悉存款、匯兌等多元業務。
當時郵政的主管單位,是總督府轄下的交通局遞信部。它的廳舍,現在依舊位於總統府後方的長沙街上,目前是國史館的辦公廳舍。而臺灣各地目前也還留下許多老郵局,規模最大、也最知名的,就是前陣子與臺北北門相互輝映的臺北郵局。
自己的郵票自己印
二戰最後時刻的 1945 年,因為戰事吃緊,日本內地無法運送郵票給臺灣,於是由臺灣總督府自己印郵票來應急。這是繼民主國郵票之後,臺灣又再一次「自己的郵票自己印」。每次遇到這個狀況時,就更突顯臺灣郵政自己的特殊性。
這郵票印得相當克難,不僅邊緣沒有打齒孔,紙材也不是很好,圖案設計更是簡單,只放一顆代表日本帝國的菊紋,再配一個大大的阿拉伯數字而已。
這種數字郵票共有 7 種,面值是 3、5、10、30、40、50 錢以及 1 圓,都是小面額。另外還有 5 圓、10 圓兩種面額比較大的郵票,5 圓圖案是七世紀日本飛鳥時代的內大臣藤原鎌足像;10 圓圖案是花朵盛開的梅樹,兩種是復刻自 1937 年發行的普通郵票,品質也很粗糙。
郵票印是印了,但直到 8 月日本投降,它們都還來不及發行。3、5、10 錢是有短暫發行,只是使用時間也沒有很久。
10 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來到臺灣,開始接收日產。日治時期臺灣的郵政跟電信業務,全被長官公署交通處轄下的郵電委員會接收,成為戰後臺灣郵政的新主人。
當時原本要改用中華郵政的郵票,但因為來不及準備,長官公署只好拿這些特印數字郵票,上面加蓋「中華民國臺灣省」7 個宋體鉛字,先擋著用。它們在郵局的郵票目錄中,被編號為「常臺 001」的暫用郵票,代表國民政府在臺灣發行的第一套郵票。一直要到隔年(1946 年),一批「中華民國郵政」發行、加蓋「限臺灣貼用」等文字的郵票才運到臺灣。
跨海來相會的「中華郵政」
原本被行政長官公署接收的臺灣郵政,後來改給中央的交通部郵政總局管理,更之後,成為「臺灣郵政管理局」。
隨著國民黨在中國內戰的情勢越來越不利,南京的交通部郵政總局職員,也隨著 1949 年的大撤退,陸續遷到臺北辦公。之後,這個總局只能在臺灣境內發行新臺幣郵票,無法再發行中國郵票了。
而中國郵政,則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手,並在 1949 年 10 月以「中華人民郵政」之名發行第一套郵票,就是以天安門為背景的「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郵票。
撤退後,郵政總局在臺灣發行第一套全新設計的郵票,是 1950 年 6 月的「鄭成功郵票」。票上的鄭成功頭像,是取自臺灣典藏的文物:臺灣省立博物館(現在的國立臺灣博物館)的「鄭成功畫像」。
也差不多在這個時候,國民黨政府積極介入與經營鄭成功的歷史詮釋,使它能夠呼應與支持當局「從臺灣反攻大陸」的計畫。「鄭成功郵票」就是這宣示策略的成果之一,而此後的郵票,也跟配合與宣傳當局立場,息息相關。
一度回歸的「臺灣郵政」
原本在臺灣的「臺灣郵政管理局」,與 1949 年跨海而來的「郵政總局」,兩者所共同組成的郵政機構,就是我們今天所知「中華郵政」的前身。
這個總局,最後只剩下臺灣這一個郵區。日後,隨著臺灣郵務量增加,總局將「臺灣郵政管理局」分為北、中、南三區管理局,又變成管理三個單位,但舞台都在臺灣。可以這樣說,這是一個「臺灣郵政」的身體、但套用的是「中華郵政」的名字。隨著時間流逝,大家可能已經忘記「臺灣郵政」的本質,習慣「中華郵政」的名號。
隨著解嚴後本土意識興起,以及總統直選終於出現政黨輪替,臺灣郵政也有改變了。2003 年,郵政總局改制為「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在陳水扁政府政策下,公司名字從「中華郵政」改為「臺灣郵政」,並首度發行了以「臺灣」為名的郵票。
臺灣郵票總共發行了 33 套(不計郵資票),時間維持了一年多。2008 年,因國民黨輪替執政,公司名稱又費了一番力氣,重新改回「中華郵政」,郵票也改回「中華民國郵票」。第一套回鍋的「中華民國郵票」,在總統上任前就已敲定了,是 5 月 20 日就職日發行的「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就職紀念郵票」。
「中華民國郵票」是改回來了,但英文部分,雖然也改「REPUBLIC OF CHINA」,卻特地保留「TAIWAN」,只是以括號附加在後面的方式,成為「REPUBLIC OF CHINA (TAIWAN)」的註記形式。直到現在的郵票,依舊仍是如此。
郵票裡有臺灣史嗎?
「郵政週年紀念郵票」的形式,是中華郵政還在中國的時候就存在的。第 1 套紀念郵票,是1921年發行的「中華郵政開辦廿五年紀念郵票」。之後,也有 1936 年發行 40 週年、1948 年發行 50 週年的紀錄。它們所追溯的,都是「大清郵政」一路下來的歷史。
1949 年中華郵政來到臺灣,也把這個歷史敘事帶了過來,繼續講述它,並持續保持每十週年就發行紀念郵票的計畫,形成一種特定的紀念傳統。這些紀念郵票,有 1956 年的 60 週年、1966 年的 70 週年、1976 年的 80 週年、1986 年的 90 週年、1996 年的 100 週年,一直到 2016 年的 120 週年。當中只有陳水扁政府主政時的 2006 年,沒有發行 110 週年。
發行紀念郵票,並不是中華郵政獨有的手法;不過,紀念「大清郵政」以來的郵政史,除了中國,大概也只剩臺灣了。像是香港郵政,就沒有取用這套歷史敘事,他們把郵政起源,追溯到自己香港郵政的 1841 年。2011 年,香港才剛發行過「香港郵政服務一百七十周年」的紀念郵票。
就這樣來看,對我們而言,也許有些問題可以思考。像是:既然如此,在「中華郵政」主導下的臺灣郵票裡,真的看得到臺灣歷史嗎?以及:追溯「大清郵政」的中華郵政史觀,還值得現在的我們,繼續拿來回顧臺灣郵政史嗎?
關於第一個問題,答案肯定是:會的。只是,我們得仔細觀察郵票裡面很細部的地方,才能看到百年以來臺灣郵政是怎麼樣在不同時期當中生存下來,持續為這塊土地與上面的人們服務,因而成為今天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好鄰居。
至於第二個問題,我們如果自己翻越這個郵票背後的「小秘密」,也許就能夠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