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真真假假,關於希臘神話的十個疑惑

2014-07-27

古希臘文化傳承至今,影響之深遠是無庸置疑的,舉凡現行的教育、政治、哲學、藝術和科學領域,皆可見其蹤跡。我們仍可持續發掘千年之前的古典依證,但究竟有哪些是他們的真實原樣呢?

 

問題一:特洛伊木馬真的存在過嗎?

荷馬於西元前約 750 年前所寫下的史詩〈奧德賽〉是「木馬屠城記」在歷史文本上第一次被提及。在這個經典史詩中,作者描述了特洛伊城在事發前 500 年間,因戰爭所帶來的一連串不幸。


希臘在包圍特洛伊城(今土耳其境內 Hisarlik 城)十年無功後,駐紮於城外的軍隊作勢打道回府,留下一個狀似要獻給雅典娜女神的巨大木馬。


特洛伊的居民以勝利者的姿態將木馬帶回城內。當晚,藏身於木馬內的希臘將士爬出木馬,奪下特洛伊城。考古證據顯示,當年特洛伊城確實毀於祝融,但有關木馬的的故事則純屬想像。這個傳說或許是發想自古代的攻城武器,因為這些武器往往用潮溼的馬皮覆蓋,以免被點火的箭射中而燃毀。

 

問題二:荷馬是古希臘史上最有名的詩人之一,但真有此人嗎?

不僅是「木馬屠城記」這個精采的故事被人質疑,就連作者荷馬本人也有眾多謎團。許多被認為是他的巨著,包含〈奧德賽〉、〈伊里亞德〉,都很有可能在西元前八世紀左右就以口說的方式存在,是數百年來流傳於吟遊詩人間的結晶。


古代人對於著有如此富歷史意義作品的詩人荷馬深信不疑,但卻未能找到任何與他本人相關的歷史證據。現今我們唯一可確信的是,即使有些詩歌長期未能以文字傳承、卻以口傳的方式存留,它們都在某個時空中以希臘文字記錄下來,而這就是我們現今仍能得知這些詩歌的原因。


Francesco_Hayez_028
荷馬史詩奧德賽中的一幕

 

問題三:字母是不是被某個特定的人發明的?

這些荷馬時代的歷史巨作之所以能被流傳,必須溯源到西元前八世紀,而這個時間點也是目前關於希臘文能找到的最古老實證。


希臘字母被羅馬人承襲後,逐漸演化為目前我們熟知的西方字母。而希臘人早已知道他們的字母是來自於一個靠近東邊的國家──腓尼基。[1]


據推測,在希臘時代,有一位人士獨自將字母統整,在傳統上他們稱這個人為帕拉墨得斯(Palamedes),意思是「智慧的老者」。除了統整字母外,帕拉墨得斯也是算數、貨幣以及桌上遊戲的發明者。


後來的希臘字母樣貌已與當初帕拉墨得斯繼承者所設定的不同了,而現今幾何式的字母形貌則可上溯至西元六世紀的數學家畢達哥拉斯。

 

問題四:畢式定理(又稱勾股定理)[2]真的是畢達哥拉斯發現的嗎?他會不會是個抄襲者?

時至今日,許多學童仍在學習這個被稱之為「畢氏定理」的數學理論,但許多人對這位舉世知名的數學家畢達哥拉斯(西元前 570-495 年)的地位依舊持保留態度。巴比倫人先於畢達哥拉斯一世紀前就已經發現了這個等式,而且也沒有任何證據足以證明是畢達哥拉斯發現或證明此理論。


目前能夠確定的是,後繼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學者確實有其他數學上偉大的發現。但也有實證可證明畢達哥拉斯持有「數學在存於生活一切」的信念,例如,他證實了以簡單的比例即可計算出完美音程(musical intervals)。

 

問題五:為什麼希臘人會想要創造「貨幣」?這是一種交易,還是他們的靈魂所趨?

對我們來說,「賺錢」就是商業活動的目的。但回頭想想,人類在沒有任何貨幣的狀況下,早已度過數百萬年以物易物的生活。我們也無法證明古希臘人是為了讓交易行為更為簡便,因而開始使用貨幣。


古典學派的 Richard Seaford 認為金錢交易始於希臘人的靈魂深處。這與他們在社會中廣傳的「對等交換」與「義務概念」兩個信念有關,反應了面值和實質兩種價值在哲學上思辨。貨幣是一種政治手段,有了貨幣,國家才能自詡為貨幣價值的保證人。


在西元前五世紀的希臘諸城中,錢幣、鑄幣、合約、銀行交易、借貸等金融商品和金融機構已經逐漸成形,其中雅典為先驅。唯有一個城邦對於貨幣有極大的不信任感而且極力抵抗,這個城邦就是斯巴達。

 

問題六:斯巴達人真的非常「斯巴達」嗎?

斯巴達傳奇的法律改革者來古格士(Lycurgus)明文規定斯巴達人只能用鐵作為貨幣,這使得貨幣變得非常沈重,一點點金額就必須用牛車來拖。


這個故事或許把古斯巴達人的戰士社會過度理想化為軍事武裝。在古斯巴達人還沒開始鑄造自己的硬幣之前,他們將外來的金屬銀作為貨幣使用。有些斯巴達領導者甚至早因賄絡而惡名昭彰。


不過,這個「使用鐵製貨幣」的法條通過後,有效遏阻了社會風氣被進口奢侈品腐化的可能性。西元五世紀晚期,雅典的享樂少年阿爾西比亞德斯(Alcibiades)嘗試仿效斯巴達人的訓練方式,在戰爭中抵禦斯巴達:提供數量少且品質差的飲食、給予艱苦的訓練、破爛的衣裳、以及使用寡言的領導模式。


到了最後,阿爾西比亞德斯的野心竟然延伸到斯巴達皇后 Timaea 身上──Timaea 懷了他的小孩。阿爾西比亞德斯最後回到了雅典,但在此之前,他為了逃避可能必須面對的眾多指控和直指他褻瀆聖靈的聲浪,在外流亡了八年,其中一個控訴就是關於他對雅典神祕宗教儀式的不敬與嘲弄態度。

 

問題七:希臘神祕儀式的祕密?

要是我讓你知道了秘密,我可能就必須殺了你。那些秘密被嚴密守護,任何想要洩漏秘密的人都會面臨嚴正懲罰,阿爾西比亞德斯就是一個因不敬慘遭處罰的例子。參與其中的奉獻者都必須經過一些儀式或手續,其中可能包含了必須變裝成異性、並在大家圍繞在一個神祕物體(可能是男性性器官模型)時揭露密語。


這些行為的目的是要讓奉獻者有機會窺見「另一個世界」。當這些奉獻者在現世生活時,可以預先確保自己的靈魂在死亡後能在地下世界繼續生存。


人們已經從被開挖的古墓中發現些許密語以及一些寫在薄金紙上的指示,這些都是古墓主人(也就是當初的奉獻者)的備忘錄。希臘神祕宗教所敬奉的神祇包含了掌管農業的女神 Demeter 以及掌管酒、狂喜、以及戲劇的 Dionysus(也被稱為 Bacchus)。

 

問題八:誰是第一個創作出戲劇的人?戲劇的源起為何?

在西元五世紀的雅典,戲劇與崇敬酒神 Dionysus 的宗教儀式是不可切割的,這些慶典每年都在位於南方高地上的雅典衛城(Acropolis)舉辦,而悲劇和喜劇演出都是慶典的一部分。


不過,戲劇的來源仍舊是備受爭議。其中一個說法是,在西元前 532 年,有位叫做 Thespis 的演員站在拖車上演出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富戲劇性的角色,而他的名字 Thespis 也成為現代「thespian」(演員,尤其指喜劇演員)的字根。另一個說法是,戲劇本來是宗教的合唱表演,後來才慢慢有了演員的角色參與其中。


根據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推測,悲劇合唱源自於儀式歌曲(頌歌),這是為了歌頌酒神的歌舞表演,而喜劇是演變自古希臘在崇拜男性性器官模型時充滿性暗示的表演。


酒神身為一個有著多重角色和樣貌的神祇,祂似乎是創造戲劇的不二人選。但是,當我們追溯到現存最古老的悲劇──埃斯庫羅斯(Aeschylus)寫於西元前 472 年的〈波斯人〉,這些數量稀少的古老悲劇鮮少能和酒神扯上關係。


古代喜劇常常內含對於當代人物的嘲諷與挖苦,最有名的作品就是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的〈雲〉,其中就提及了大哲學家蘇格拉底。

 

問題九:是什麼原因讓蘇格拉底想要成為哲學家?

蘇格拉底(469-399 BC)的思想總是天馬行空,在 Aristophanes 的喜劇〈雲〉中,他被描述成一個帶有娛樂性的角色,因為他總是在談論一些從科學角度看來很荒謬的問題(例如:你要如何測量跳蚤的跳躍高度?)、或是一些從社會科學角度來看很顛覆常理的事情(例如:我可以教任何人如何贏得爭論,即時這個人的論點本質上是錯誤的)。


蘇格拉底之死
蘇格拉底之死

不過,這些對蘇格拉底的描述,都跟其弟子柏拉圖和色諾芬留下的傳記資料相牴觸──這些資料顯示蘇格拉底是一個實際派。蘇格拉底曾在西元前 432 年時效命一旅駐紮於希臘北邊的軍隊,並且幸運地和他的好友阿爾西比亞德斯(Alcibiades)從一場慘忍的戰役中倖存。另外,他從來沒有離開過雅典,並在此地奉獻他的一生,帶領著他在雅典的追隨者尋找他們自己的人生與思想。


我們可能會質疑,在經歷那場戰役之前的年輕蘇格拉底,或許對於科學和政治都抱持著玩世不恭的態度,直到經歷了生死關頭,他才開始將自己的生命奉獻在追尋智慧與真理。


蘇格拉底沒有任何著作傳世,只有靠弟子柏拉圖與他的對話錄才能推測出他的形象,而柏拉圖的弟子亞里斯多德所後來指導的學生,就是馬其頓王子──後來的亞歷山大大帝。

 

問題十:亞歷山大大帝真的那麼偉大嗎?

亞歷山大大帝是公認歷史上最偉大的將領之一。不過根據古籍記錄,他的外表平凡、身材矮小粗壯,而且愛好喝酒。他的臉總是泛紅、說話聲音刺耳、脾氣暴躁,曾在盛怒之下殺死了自己的同伴 Cleitus。


在征戰多年後,他變得非常自大狂妄而且偏執。但從 20 歲起的短短十年內,亞歷山大大帝建立了一個廣袤的帝國,範圍從埃及延伸到印度,從未戰敗。他利用創新的攻城工具,創造了不輸傳說中的特洛伊木馬的絕佳效果。有 20 個城市以他為名,包含了位於埃及的「亞歷山大城」。


他在軍事上的成功確實是一場奇蹟,特別對於總是著眼於戰爭和征服的古代世界來說,亞歷山大的確是配得上「大帝」這個稱號。


(譯於 2014/8/2)


 
經讀者指正,編輯部查證後補編按:
原文「〈奧德賽〉是「木馬屠城記」在歷史文本上第一次被提及(The story of the Trojan Horse is first mentioned in Homer's Odyssey)」不甚精確,更早的《艾尼亞斯紀》即有特洛伊木馬之敘述;《奧德賽》主要內容敘述希臘英雄奧德修斯在特洛伊戰爭後的返鄉旅途,若想悉知更多特洛伊戰爭的描述,可參閱《伊里亞德》史詩。


[1] 腓尼基字母的首二字為 aleph 和 bet,此二字的組合即為現今英文「字母」(alphabet)的字源。


[2] 畢氏定理:若直角三角形的兩股長為 a、 b,斜邊長為 c,則 a2 + b2 = c2

 

原文來自:魯蛇字幕組
文章資訊
作者 Armand D'Angour (University of Oxford)
翻譯 梵妮紗
刊登日期 2014-07-27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