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朝向臺灣的意志:李登輝與臺灣的 100 年(三)

2023-06-17
在總統府同仁歡送下,李登輝步出工作了 16 年的總統府(Source:李登輝基金會)

11.民之所欲,常在我心

1994 年的臺灣出版市場上,出現了一本暢銷書,叫《1995 閏八月》。
 
作者鄭浪平,臺大經濟研究所碩士、曾經任職於新聞媒體,並非軍事專業。但他在書中言之鑿鑿,模擬中共武力犯臺的情境。根據他的說法,1996 年舉行總統大選的當天,就是臺灣的陷落之日。
 
在短短幾個月內,這本書不停再版。有人說,書中內容荒誕離奇、缺乏專業,但許多人對於這樣的末日預言仍充滿好奇,趨之若鶩。
 
隔年,臺灣第一次總統民選開跑。共有四組人馬參選:國民黨派出李登輝搭配連戰、民進黨提名彭明敏與謝長廷,除此之外,原本兩位在國民黨黨內的林洋港與陳履安,也分別以無黨籍身份競逐,分別搭配著前國防部長郝柏村與律師王清峰。
 
第一次的總統直選,不僅國內興奮,國際間也很矚目。
 
在 1995 年的 6 月,李登輝回到了他的母校美國康乃爾大學演講。當時美國總統柯林頓為了是否批准此事,猶豫不決。根據促成這次李登輝訪美之行,當時就任 AIT 主席的白樂崎回憶:

「白宮當時苦惱許久,若同意李的拜訪,可能會影響正在發展的中美關係;但拒絕發放簽證的話,又會讓國會與美國民間認為『身為民主國家的美國,居然受迫於另一個國家(而且還不是民主國家)的威脅』」
 
但最後柯林頓終究是做了正面的答覆。
 
6 月 7 日,李登輝由臺北啟程,搭乘專機,經洛杉磯前往紐約州雪城機場。隔日,再從雪城前往康乃爾大學。這是二戰之後,第一次有來自臺灣的總統,踏上美國的土地。
 

李登輝在警方和記者的大批人馬包圍下,完成了母校康乃爾大學的私人參訪行程。(Source:李登輝基金會)


兩天之後,李登輝站上了康乃爾大學講臺,面對著全場觀眾與臺下媒體,先是感性地開場:
 
「今天登輝能在母校的歐林講座上發表演說,深感榮幸。這一趟返校之行,可以說是一段漫長而艱難的旅程。不過,內子與本人得以重回康大美麗校園,心中確是頗為愉快。」
 
「回到母校,使我們有重溫舊日時光的機會。猶憶當年圖書館中熬夜苦讀,教堂內清心自省,課室間匆忙往返,黃昏時攜手漫步。往事如昨,歷歷在目,讓我們深覺喜悅與感激。」
 
然後他侃侃而談,說起臺灣這些年來的政治改革,先是借用《尚書》的說法,強調「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接著又引用捷克總統哈維爾先生所言:「解救人類世界的唯一之途,就在人類的心中」。他說:
 
「我一直相信『臺灣經驗』有其獨到之處,可以幫助吾人在這個世界之中,尋找一個新方向。這當然並不表示臺灣經驗可以一成不變地移植至其它國家應用。但是本人確信,臺灣經驗中的若干部分,對我們所面臨的新時代,必能帶來新希望。」
 
他口中的臺灣經驗,包括了經濟改革,以及過去幾年透過寧靜、不流血與非暴力的過程,大步邁向政治民主化。
 
在演講的最後,他以英文說出:
 

We are here to stay;
We stand ready to help;
And we look forward to sharing the fruits of our democratic triumph

李登輝訪美之旅深受媒體關注,甚至登上《時代》雜誌封面。(Source:李登輝基金會)

12.經營大臺灣

這一場訪美的行程,大大提升了臺灣在國際間的能見度。但是這個高調的舉動,也立刻引發中共的不滿。為了抗議李登輝訪問美國,​​中共開始在沿岸發射飛彈,並進行軍事演習。作為反制,美國則派出了航空母艦通過臺灣海峽。
 
眼看情勢緊張,不少臺灣民眾開始考慮移民,臺灣周邊國家,包括日本、菲律賓也紛紛傳出準備撤僑。
 
面對民心惶惶,李登輝卻一派輕鬆,對著媒體說,中共打的只是空包彈,而且政府已經準備好十八套劇本,準備因應。
 
在投票日前後,中共更加強了恐嚇的力道,從 3 月 18 日起連續數日在福建平潭島進行軍事演習,這一切顯然都是衝著李登輝而來。

3 月 23 日,大選結果揭曉。李登輝與連戰囊括了 5,813,699​​ 票,得票率超過一半,到達百分之五十四,換言之,比其他三組人馬加起來都還要多。
 

李登輝於總統府宣誓就任。(Source:李登輝基金會)

那天晚上,他前往競選總部發表當選感言,大聲地說出:
 
「今天是我們歷史上最珍貴的一刻,在中華民國 85 年 3 月 23 日這一日,民主的大門終於在台澎金馬地區完全打開,兩千一百萬同胞為民主做了最佳的見證。」
 
第一任民選總統。這個新聞,又一次吸引了國際的矚目。
 
《紐約時報》評論說他「不僅在來勢洶洶又充滿敵意的中國面前保住台灣,而且影響了整個亞洲和美國。」
 
《新聞週刊》將他稱為「民主先生」。
 
在就職典禮上,李登輝說:
 

民主的大門已經全然開啟,民主的活力正沛然奔放。今天最應該接受喝采的是每一位中華民國的國民。
 
喝采大家思考國家的未來,如此果斷,毫不猶豫。
喝采大家捍衛民主的決心,如此堅定,毫不動搖。
喝采大家面臨強權的威脅,如此鎮靜,毫不屈服。

接著,他強調推動司法改革、教育改革以及文化與社會的重建,並且提出「經營大臺灣,建立新中原」的理念:
 
「臺灣位於大陸文化與海洋文化的匯集點,近數十年來,因時局變化機緣,不但充分保存固有文化傳統,並且廣泛接觸西方民主、科學及現代工商業社會文化。再加上臺灣的教育水準與發展程度,遠超越中國其他地區,勢必逐漸發揮文化主導功能,進而擔負起文化『新中原』的重任。」
 
「大臺灣的經營,不僅在培育新文化,更在重建新社會。隨著政治的民主開放,台灣社會已呈現蓬勃的多元化景象。我們要運用多元化所釋放的活力,孕育新的社會生命力量,帶動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在李登輝就任的隔年,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金瑞契(Newt Gingrich)來臺訪問,表達他對於民主的支持。他是二次戰後訪臺官員當中層級最高的,當然引起矚目。他對媒體說,如果中共運用武力侵略臺灣,美國必定會出兵防衛。
 

13.   新臺灣人

「這一次的選舉,新臺灣人告別悲情,迎向新世界出發!」
 
1998 年 12 月 1 日,距離那年臺北市長選舉的投票日,只剩下不到一週。那晚,在造勢大會上,總統身兼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站在台上,對著群眾大聲呼喊。
 
那場選戰中,李登輝雖非候選人,但他的身影處處可見。以輔選人身份,四處奔走。經常站在他身旁的,是國民黨派出的市長候選人馬英九。當時,他還未滿 50 歲,已是國民黨內最閃耀的政治明星,負責出戰四年前代表民進黨拿下市長的陳水扁。
 
在其中一場造勢晚會上,兩人又一次肩並肩地站在舞台中央,李登輝露出招牌的笑容,對著馬英九說:「馬先生啊,告訴我你是哪裡人啊?」
 
馬英九用著仍有些生澀的臺語回答:「報告總統,我是飲臺灣水、吃臺灣米的新臺灣人啦!」
 
現場群眾報以熱烈的歡呼與汽笛聲。
 
那次選舉,馬英九得到了 76 萬的選票,約 51%的得票率,擊敗了對手。那幾年,省籍的議題在臺灣政治圈時常被端上檯面。身為外省第二代、又是出生於香港的馬英九,時常也會遭受批評。李登輝以本省人總統之姿,為他所做的背書,自然是意義重大。
 

李登輝為競選臺北市長的馬英九站台。(Source:李登輝基金會)

「新臺灣人」的說法,不是在這次選舉才出現。
 
更早一點的源頭,或許可以追溯到 1993 年,在一次記者會中,李登輝提出「生命共同體」的概念。他說:「遷移到臺灣的同胞,因為必須面對資源的缺乏,必須和環境搏鬥,所以都具有開拓的精神,非常自我肯定。面對一個人人相當自我肯定的社會,要怎麼辦呢?我認為就是要建立生命共同體的整體觀念,透過溝通、協調的方式, 凝聚這個共同體的共識。」
 
但在這個時候,他提出「生命共同體」的目的,仍然只是要「為現在及未來的中國人開創一個嶄新的歷史開端」。
 
兩年之後,李登輝準備參選第九任總統時,這個生命共同體的內涵已經出現轉變。在公開場合,他也開始強調「臺灣」的意識,他說:
 
「臺灣是一個移民社會⋯⋯詮釋誰是臺灣人,以移民時間來推斷,是沒有意義,也沒有必要。只要認同臺灣、疼惜臺灣,願為臺灣努力奮鬥,就是臺灣人。我們應該提倡這種『新臺灣人』觀。」
 
他甚至把「新臺灣人」的說法,追溯到蔣經國的時代。原來,在 1987 年,李登輝曾經在蔣經國的指示之下,召集了十二位民間耆老會面,共商國事大局。隔天媒體報導,在這次的會面上,蔣經國向這十二位耆老說,自己在臺灣住了四十年,「已經是臺灣人了。」
 
是在這段時間,臺灣的民主逐漸展露出新生的活力 ,包括在 1994 年舉辦完一場北高市長加上臺灣省長的大選。在選戰中,有候選人喊出口號,「四百年來第一戰」。四百年來,臺灣人終於有權利選擇自己的政治領袖。對於這塊土地的認同感,也就這樣,在一次次的民主實踐中逐步累積、成長,變得厚實。
 
身為總統的李登輝不可能沒有察覺。甚至,他就是一位重要的推動者。
 
是在 1994 年,郭為藩主政的教育部,開始在國中推行「認識臺灣」的課程,包括歷史、地理與社會,3 年之後,更推出《認識臺灣》教科書,在其中「社會篇」的最後,教科書的編輯者以「造新臺灣」為標題,鼓勵學生「扛起營造『新臺灣』的責任」。
 
也是在 1994 年,李登輝接受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的訪談。
 
面對這位日本作家,李登輝似乎不再避諱,打開心胸,侃侃而談。他說起自己對臺灣的想法,他將國民黨稱之為臺灣的外來政權,「有必要將它變成臺灣人的國民黨」;他宣示要在教育中多加些臺灣歷史與地理;他承認自己在二十二歲以前是日本人⋯⋯
 
訪談的中譯文,後來在報紙上刊出,標題是「生為臺灣人的悲哀」。
 
「生為臺灣人,也曾有過不能為臺灣盡一份心力的悲哀。」
 
李登輝這麼對司馬遼太郎說。
 
但這一份悲哀,終有一天將會過去。
 
取而代之的,或許將會是那群讀著「造新臺灣」的年輕學生。
 

14.「臺灣要交給你們了」

「我已經 90 多歲,給日本人管過,被國民政府管過。我看過臺灣這塊土地的人,不管是原住民、早期移民,還有二戰後來臺灣的移民,不管他們先人如何,都是吃過很多苦難。因為大家共同在這塊土地打拼、忍耐,經濟才有好一點,才有機會選我們自己的總統,選我們自己的生活。我們望代代子孫都能夠永遠在這塊土地發展,做一個幸福的臺灣人,也做一個有希望的臺灣人。」
 
2012 年 1 月 13 日,李登輝又一次站上了選舉的講台。這一次,他已經不是總統,甚至已經不是國民黨黨員。在 2000 年總統選舉開票的那個晚上,輸了選舉的國民黨群眾,聚集在總統府前廣場,要求李登輝辭去黨主席的職務。
 
當年曾在台上,被他拉著手的馬英九也到現場,為了安撫群情激憤的國民黨支持者,他承諾將會要求李登輝辭職,不過民眾的情緒並沒有因此而平靜下來。一顆不知從何而來的雞蛋,就在眾目睽睽之下,砸在了他的身上。
 
幾天之後,李登輝宣布辭去黨主席一職。
 
根據李登輝的回憶,要求他下台的不止馬英九一人,黨內也有許多聲音,就連曾經擔任副手、受他多年提拔的連戰,也對他說,辭去黨主席的時間「越快越好」。
 
在總統大選中敗選的連戰,後來在李登輝去職之後,接下了國民黨主席的位子。
 
至於勝選的陳水扁,則在幾個月後入主總統府。根據他的回憶,面對第一次政黨輪替的李登輝,表現的「非常主動、積極、熱心」。兩人在五二○總統就職典禮之前,每個星期都會在官邸見面好幾次,將各種工作一一交接。
 

陳水扁的當選,象徵國民黨在臺灣的政權交替。(Source:李登輝基金會)


而在情治、軍事、外交、兩岸等敏感領域,也許負責人從未想像過竟有那麼一天,總統並非國民黨人,對於交接一事竟然顯露猶豫,也是靠著李登輝的推動,才能完成。
 
卸下黨主席、又卸下總統職務的李登輝,開始與國民黨漸行漸遠。
 
2001 年,李登輝的支持者們成立新政黨「台灣團結聯盟」,李登輝也前往站台,國民黨因此開除了李登輝黨籍。但他只對外界發表了聲明,說連戰領導下的國民黨,已經走向「聯共反台」路線,因此被國民黨開除一事,他毫不在乎。
 
在那之後,李登輝仍心繫著臺灣政局。他成立名為「群策會」的智庫、辦理「李登輝學校」。
 
他依舊不時奔走在選舉場合,但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他已經越老越少公開露面,更不用說像過往那樣,能站在舞台之上,慷慨激昂地對群眾演說。
 
2012 年的這場演講,是他最後一次的站台。這一次,他不再牽起馬英九的手。他身旁站著的,是挑戰馬英九的蔡英文。
 
那一天的他,其實剛動完一場大腸癌手術,理論上應該在家靜養。但他說:
 
「看到國家退步成這樣,就算我在家裡休息,心也無法休息。」
 
「我們希望有一個公正的司法制度,有一個公平的經濟制度,有一個臺灣文明的教育制度,在受到災難時,政府可以給我們保護,我們希望建立一個民主、自由、有人權,有尊嚴的國家,不用煩惱被人統一,被別人管,可以大聲說,我是臺灣人」。
 
「我相信我們有能力改變,因為臺灣是民主國家,命運掌握在我們手上的選票,我們用選票選自己的希望,選我們幸福的未來,我們相信我們自己。」
 
「我年紀大了,身體不夠好,什麼時候會離開心愛的臺灣,我不知道,能做的實在有限,未來就要靠你們大家打拼。」
 
他拿著麥克風,有些顫抖,但講得十分投入。
 
突然,他揮起他的那雙大手,對台下群眾說:
 
「臺灣,要交給你們了。」
 

15.我不是我的我

2020 年 7 月 30 日,李登輝告別了人世。
 
從殖民時代走到民主自由,他的一生,見證了臺灣多樣而重層的歷史。
 
這是李登輝的一百年,也是臺灣的一百年。
 
這百年,起始於臺灣日本時代近代教育、思想文化蓬勃的時期;經歷戰爭、戰後的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時期;而李登輝本著貢獻給臺灣的心,投入於農業經濟的研究,並且在戰後成為農業改革的一份子;接著嶄露頭角,而被選為政務委員,走入政壇,一路從臺北市長、省政府主席到副總統歷練,最後成為了國家領導人。
 
他是位複雜而多面的人物。就如同​他曾對訪問者說:「我做事、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所展現的面向非常多,也就是我必須克服各式各樣的問題。」
 

1992年,李登輝參加二二八紀念音樂會,和家屬致意,也強調善後工作會繼續推行。(Source:李登輝基金會)


當 1923 年那位男孩出生在三芝庄時,他的家人或許沒想過,眼前這位看來其他人沒什麼兩樣的嬰兒,有天將會經歷生命中許多驚濤駭浪,克服一個又一個的難關,走過其他人未曾走過的路,最後成為了國家的領導人。

他的複雜,來自時代,也來自於思想。
 
在那個「一走進去,就宛如墜落書海」的書庫中,他常常思考國家,以及自我。
 
他曾引用哲學家沙特的話:「人由於命定是自由的,把整個世界的重量擔在身上,他對作為存在方式的世界和他本身是有責任的。」

把公共責任放在自我生命之上,追求更高的自我實現,他認為,這才是人生真正的意義。

他的追求是什麼呢?

他說:「只要我們對民主價值沒有失去信心,只要我們的民主運作不脫離常軌,只要我們的法治秩序有效健全起來,二千三百萬人終將把認同臺灣視為理所當然。」

他說:「屆時,民主臺灣將以更堅定的步伐,走向正常化國家的目標,最後成為一個完全的民主國家。」
 
他說:「新臺灣人必須改變過去認為『臺灣是邊陲』的看法,要以自己的國家為地圖中心,眺望世界。」
 
他說:「我期盼臺灣不僅是民主的共和國,也應該成為可贏得政治、社會、經濟平等的『民主人』的共和國。」
 
他說,民主之所以是更好的價值,是因為民主國家,政治領袖走了,制度仍會留下。
 
李登輝走了,而民主的臺灣仍將留下。
 

[[Sub]]
文章資訊
作者 編輯部
刊登日期 2023-06-17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朝向臺灣的意志:李登輝一〇〇
重新認識李登輝,以及臺灣的一百年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