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人跟我們說臺灣不過是一顆任人擺佈的棋子,我們不妨問問對方:「嘿,你還記得 2014 年 3 月發生了什麼事嗎?」
如果在當年 3 月初展開調查,恐怕絕大多數人都會猜測反《服貿協議》的抗爭將是徒勞。但事後證明,318 運動的意義甚至遠遠不止擋下服貿而已:
在政治上,318 運動既阻擋馬英九政府原先「增進與中國整合」的政策方向,也促成兩年後的政黨輪替──面對幾年後美中對抗的新局勢,318 運動讓臺灣在政治、經濟上的立基點完全不同。運動更標誌國民黨提前迎來「後馬英九時代」,既打亂黨內權位分配,也使該黨至今仍在找尋代替「九二共識拚經濟」的新論述。
在
社會上,318 運動捲動一群人「想多做些什麼」,因此各自投入知識普及、組織倡議或公共討論深化等工作,進而形塑整個世代許多人對各種公共議題的想法。
在運動屆滿十週年的今天,讓我們從時、事、人、地四個面向,一起複習那些關鍵時間點與重大決策,回顧其中的辛苦以及幸運,種種的偶然以及必然。
時間 318:關鍵倒數
首先,讓我們回到那個時空,一起倒數計時,看看不同時間「發生了什麼事」和有什麼我們可以知道的「背景」:
2014 年 3 月 17 日 14:30,佔領倒數 30.5 小時
- 發生什麼事:30秒會議
國民黨立委張慶忠手持麥克風宣稱《服貿協議》「視為已審查」,並在 30 秒內即宣布散會。
- 背景:對中國協議的法制曖昧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因為預期將對臺灣產生劇烈影響,引起多方爭議,朝野先前雖然有「實質審查服貿」的協商共識,但馬英九等高層認為立法院審查過慢,決定改為利用法律的曖昧空間,單方面宣稱《服貿協議》僅是行政命令,因此若委員會三個月內未完成審查就應「視為已審查」,張慶忠可以說是奉命行事。
2014 年 3 月 18 日 09:00,佔領倒數 12 小時
- 發生什麼事:院外抗爭,院內杯葛
立法院外,數十個團體聚集抗議。在院內,民進黨委員佔領主席台,主張 30 秒會議違法無效,要求「遵守朝野協商,逐條逐項嚴審」,但當日朝野協商仍破局。
- 背景:社運串聯的經驗
這些抗爭團體不只有學生組織,還有許多 NGO,各有不同的關注角度,例如法律、人權、環境、性別、文化、社福等。它們不是第一次合作,不僅已經共同關注服貿長達將近一年,許多團體也已累積多年的共事經驗,主因是國民黨執政以來的各種爭議所引發的抗爭,包含土地徵收、反核能、反媒體壟斷、勞動權益、其他對中政策等等,高峰期甚至幾度每週上街。
2014 年 3 月 18 日 14:00,佔領倒數 7 小時
- 發生什麼事: 策劃佔領立法院
抗議者作出佔領議場的決定,策劃於抗議晚會結束後進行佔領立法院行動,希望能直接阻擋院會進行。
- 背景:院會存查
依規定,「視為已審查」而送出委員會的行政命令,送院會存查就可以生效,只剩最後一個程序上的關卡。因此,從抗爭者的角度來說,當晚可以說是抗議的最後機會,否則「30 秒會議」的結果只要得到正式承認,一切就將無可挽回。
2014 年 3 月 18 日 18:00,佔領倒數 3 小時
- 發生什麼事:「守護民主之夜」晚會
為了抗議《服貿》強行闖關,超過五十個民間團體共同組織,舉辦了「守護民主之夜」晚會,在立法院旁舉行抗爭。
- 背景:並非一開始就一呼百應
但是,當晚「覺得必須出來做些什麼」的人還不夠多,晚會現場人數不過幾百人而已,似乎更難期待能造成對執政黨真正的壓力……
2014 年 3 月 18 日 21:00,佔領開始
- 發生什麼事:抗爭者翻越立院圍牆,佔領議場
晚會進入到尾聲,不只是在立法院週邊布防的警察,不少晚會參與者都以為即將散場,卻在此時聽到佔領立法院的呼籲,與警方展開攻防。約半小時後,抗議者跨越圍欄,成功闖入議場。
- 背景:新興傳播管道
這樣的新發展不只有傳統媒體報導,更透過社群網站、影音直播等當時新興的管道擴散開來。臺北大學社會系團隊在現場調查到的受訪者中,有六成說臉書是他們接收運動訊息最重要的訊息來源,列為主要來源之一的更高達將近九成。
2014 年 3 月 18 日 22:00,佔領開始 1 小時
- 發生什麼事:政府調派警力攻堅失敗
在行政院長江宜樺致電後,立法院長王金平一度同意警方進入國會,調派警力卻難以進攻。之後,警方雖然於 3:30、5:23 和 6:10 三度反攻,卻三次都被迫撤退,抗議者成功守住了第一晚。
- 背景:抗爭者和立委各自的實力
警方攻堅失敗的原因,並不只是議場內抗議者以家具構築的防禦工事。一方面,在議場外,聲援民眾得知抗爭升級也陸續趕赴現場,而抗議團體對此早有準備,指揮群眾展開「反包圍」,阻擋警方驅離的動線。
另一方面,多名民進黨立委也趕到門前攔阻警方,隨後發展成輪班駐守。由於警方依法不得直接逮捕現任立委,更讓警方下手有所顧忌。
事件 318:協商過招
接下來發生了太多事情,每個人講的故事都很不一樣。如果從「政治協商」的角度來說,一種說故事的方式是這樣的:
開始佔領之後,抗爭者方成功爭取到更廣更深的社會支持,讓運動能量能維持長達三週之久,此外又有民進黨作為體制內援軍,政府因此無法坐等運動消散。
而在馬英九的領導之下,執政黨方始終拒絕與抗爭者協商,是有意牽制馬英九的立法院長王金平運用他的權力,最終讓馬英九的堅持失去意義。
讓我們分成四個不同回合來看:
Round 1 開局布陣:社會溝通 vs 馬王政爭(3/19-3/21)
- 抗爭者方:提出訴求,展開更廣泛社會溝通
議場內抗爭者正式提出幾項訴求:馬英九道歉、警察退出立法院、江宜樺下臺;退回服貿;在法律建立對中國協商的監督機制前,暫停所有對中協商與高層互動。
同時,許多人透過社群網站直接讀到由不同團體、聲援者所製作的論述,因而開始關注此一議題。這些論述涵蓋不同面向,包含中共威脅、民主憲政、勞動條件、自由貿易、經濟公平、個別產業顧慮(如醫療、社福、資訊、出版印刷)等,且論述者的立場也經常有微妙差異,不同支持者被說服的原因其實各自不同。
- 執政黨方:馬政府不上桌,但王金平拒絕幫助馬英九
馬英九政府不願與抗議者直接對話,希望展開所謂「院際調解」,不料同黨的立法院院長王金平拒絕與會,表示總統無權干涉立法院內部爭議,並加碼表態不會同意警方進入議場。
外界普遍認為,這是在「馬王政爭」下,王金平因應馬英九屢屢嘗試罷黜自己,出於權謀、甚至是出於延續政治生命的考量,而有意回頭牽制馬英九。
Round 2 意外轉折:攻佔政院 vs 武力清場(3/22-24)
- 抗爭者方:對話無效該如何?
行政院長江宜樺到抗議現場「對話」,卻僅表達「希望」實質審查,拒絕退回服貿和制訂監督機制的訴求。抗爭者普遍認為其並無對話誠意,不過是政令宣傳。
該怎麼往下走呢?在運動內部路線歧異下,一支抗議者決定升高態勢,在 3 月 23 日晚間攻佔行政院。抗爭者們對此一選擇各有不同的評估,但應該沒人料想到……
- 執政黨方:強勢鎮壓帶來反效果
政府高層選擇動用警力強勢鎮壓清場,造成上百人受傷。在媒體和網路上,抗爭者被警棍毆打流血、被高壓水柱沖擊等畫面廣泛傳播,之後又有江宜樺宣稱警方是「拍肩」勸導、行政院副祕書長追討太陽餅等新聞出現。
這樣的新聞影響大批先前對運動感受未必特別強烈的人,激發他們同情、憤怒、不解、荒謬等等情緒,並讓他們因此更不信任執政團隊。而在立法院委員會內,民進黨立委內也持續就「追究過當暴力」這個議題上向政府施壓。
Round 3 僵持對峙:全民上街 vs 無效協商(3/25-30)
- 抗爭者方:籌辦遊行展現實力
面對國民黨仍不願接受抗爭訴求,抗爭團體決定增強壓力,籌辦 3 月 30 日的凱道大遊行。當日,主辦單位宣布遊行參與人數高達 50 萬,政府則宣稱約 11.6 萬。
對於此一遊行,民進黨中央表示支持,但主席、黨公職僅以公民身分到場,黨員不得穿著政黨服飾,表示對抗議者主體性的尊重。
- 執政黨方:持續無意讓步
30 秒爭議會議的公報初稿出爐,官方紀錄僅寫到「(現場一片混亂)」,而未寫出張慶忠委員「送院會存查」的宣示,照理來說應能解除「視為已審查」的迫切警報;何況,民進黨陳其邁委員又已另外召開一次委員會,在國民黨委員集體缺席下決議「追回」審查報告。不過,國民黨團仍堅持 30 秒會議結果有效。
王金平也召開數輪黨團協商,民進黨團提出審查應不設時間表,並且對警方鎮壓究責,不過國民黨方面仍只願意重啟審查程序,並要求民進黨必須承諾不阻擋議事,不肯接受「先立法再審查」或重啟談判。
Round 4 折衷退場:部分達成 vs 代替讓步(4/1-6)
- 抗爭者方:內外不利情勢升高
抗爭已經將近三週,持續積極參與抗爭的人數不但 有所降低,內部也有一些紛爭更為檯面化。同時,院外開始出現有組織的敵對勢力動作,其中以曾任竹聯幫「總護法」的張安樂最具指標意義,帶來更強大的安全疑慮。
- 執政黨方:王金平「代替」馬政府讓步
面對馬政府遲遲不肯讓步,王金平自行進入議場,向抗爭者承諾「不立法監督就不會召集服貿相關協商」,等於讓服貿進入冷凍。
一開始,國民黨仍表示將繼續反對「先立法再審查」的訴求,黨團幹部費鴻泰甚至表示被王金平「出賣」,只不過國民黨這項堅持的意義已大幅降低,運動最迫切的訴求已部分達成,最後馬英九也鬆口支持監督條例本會期排審。
在這些背景下,議場內的抗爭者決議退場。
人群 318:民意與動員
接下來,讓我們從幾組數字看見 318 運動究竟為何能發揮作用:
運動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但足以「激發民眾對政府的質疑」
根據 TVBS 民調中心在行政院事件後當日(3/24)執行的
民意調查:
- 抗爭者成功說服不少民眾,影響力超越原先的政黨版圖,然而也並未達到「社會共識」的地步:當時贊同繼續佔領立法院的民眾雖然多達 51%,但反對佔領的民眾則也有 38%。
- 對於佔領行政院行動,比率更近乎反轉,只有 30% 支持,高達 58% 反對,顯見社會大眾並非全面「擁抱」抗爭者。
- 只不過,政府對佔領行政院的高壓反應也激起不少民眾反感,贊成警方行動的比率掉回 35%,並有 56% 表示不贊成,顯示馬政府失去「道德高地」。
- 318 運動的效應與其說是出於「讓所有人都認同」,更像是增強了社會上「對服貿、對政府路線的疑慮」:有 63% 的民眾支持退回服貿、重啟談判,明顯高於支持運動本身的比率,且僅有 19% 認為政府不應重啟談判。這迫使執政黨無法「一切照舊」,更標誌國民黨兩岸政策及論述失去魔力的開始。
這樣的影響力既反映運動的巨大動員能量,也強化運動的動員能力
- 能量最直接的展現,就在於抗爭者可以佔領立法院長達 585 小時,橫跨 24 天。
- 當然,最原始的火種是組織運動的 54 個組織,以及其他個別參與者。
- 根據「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公布的統計數字,各界捐款更達到將近 2 千 6 百萬元。
- 在主辦單位之外,當時引起媒體關注的《紐約時報》國際版廣告集資活動,也在 3 小時內就募得 670 萬元。
- 由北藝大學生與滅火器共創的運動歌曲〈島嶼天光〉,在發布 5 天內突破100 萬點閱率,都是運動動員能量的證據。
這些動能來自各界,也觸及各界
- 即使只以學生為例,3 月 24 日的罷課聲明就有 18 所大學、45 個學生團體共同連署,並非只來自特定大學。
- 臺北大學社會系團隊訪問到的現場學生,來源也共計來自 96 所大專院校,是全國大專院校數的將近 6 成,這樣的多元性有助於運動訊息的擴散。
- 其中曾參與校內異議性社團的比率僅有 3%、參與過其他政治社會組織的比率也僅有 5%,可以看見 318 運動「突破同溫層」的效果相當明顯。
- 除了學生之外,各行各業也有許多人高度投入運動,包含有超過 400 名律師投入義務律師團。醫護、心理師等在現場設有志工團隊輪班,文化產業、新聞界、資訊界也有不同專業者發聲。正是這樣廣泛的影響力,讓 318 能影響選舉和其他後續發展,而其示範作用也帶動了高中生反課綱運動等其他後續抗爭。
世界 318:三地比較
臺灣的 318 運動在政治和社會上都帶來巨大的影響。在國際上,香港的雨傘運動/雨傘革命和烏克蘭尊嚴革命都在 2014 年發生,且也同樣都是長期佔領的運動。
香港的雨傘運動主要訴求是「真普選」,起因是政府方案表面上終於要讓港人一人一票選出特首,但實際上卻要以「提名委員會」篩選候選人,拒絕設立政黨或公民提名的機制,等同完全由政府決定誰能參選。
烏克蘭的尊嚴革命則是延續前一年 11 月開始的廣場革命,導火線是親俄派總統拒簽將能拉近與歐盟關係的協議,引爆抗議者對於外交政策、總統擴權、政商貪腐等的長期不滿,因此還同步要求恢復 2004 年憲法、總統下臺。在政府幾波強勢鎮壓造成多人傷亡後,抗爭行動越演越烈。
在十年後,讓我們回頭分析,這三場運動的影響有什麼不一樣?又是為什麼?
政治:政府方能有人「造反」嗎?
面對抗爭,臺、港、烏三個政府原先都相當強硬、寸步不讓,但最後只有香港政府能持續堅持。在臺灣和烏克蘭,總統原先都無意妥協,故事的關鍵都是政府方有人「造反」。
臺灣
在臺灣,運動者促成政策改變是先有王金平「造反」,代替馬英九成為接受運動訴求的人。當然,運動也間接促成兩年後的政黨輪替,而蔡英文政府更不可能重回服貿所代表的政策路線。
香港
相對地,香港的運動者即使撐了比 318 運動還久(兩個半月)、規模也比 318 運動更大(百萬人),參與運動的不同群體也先後佔領香港多個重要地區,但「318 路徑」在香港並不可行:
- 親政府派的「團結」:香港建制派(親政府政治勢力總稱)與政府的合作關係大抵良好,有密切的利益交換關係,並沒有牽制政府的動機,所以不會有王金平這樣的角色,何況即使有,制度上也未必有牽制政府的能力。
- 北京的決定權:更何況,普選制度設計還是直接由北京政府說得算,北京內部更沒有任何領導人有扮演王金平的意願和能力。
- 反對派施力範圍小:最後,香港特區政府的決策本就不民主,功能界別、分組點票等特殊的制度讓反對派難以撼動政局,「透過體制內程序改變政策」更是全然不可想像。
烏克蘭
至於烏克蘭抗爭成功的故事中,「代替總統做了決定」的關鍵造反者不是憲法上有權力的官員,而是掌握槍桿子的警察:
- 總統仰賴警力鎮壓:當時的總統為了強推親俄政策,並確保普遍被認為貪腐的統治集團運作如常,竟命令警方「未暴先鎮」,讓街頭衝突越演越烈,幾波武裝衝突下,光是死亡人數竟達到百人。
- 總統「背棄」警察:眼見情況無法收拾,總統被迫與反對黨談判,在歐盟和俄羅斯見證下簽訂協議。抗爭者眼中血腥且貪腐的統治集團繼續在位,讓抗爭者無法接受。不過,反對黨確實爭取到一些政策改變,其中一點是承諾對警方追究責任。
- 警察逃離崗位:不料,這項承諾反過來引發鎮暴警察恐慌,紛紛決定棄守崗位,不再保護總統官邸和其他政府單位,總統和其他官員失去保護後決定倉皇出逃,舊政府倒臺,才讓新政府上臺,開始推行完全不同的政策。
社會:你是否相信還能做什麼?
臺灣
在臺灣,318 運動之後,雖然內部許多參與者其實不乏各種疲累、分歧乃至不信任的心情,但更在廣泛的社會上,卻有更多人、更多組織投入各種不同的議題。
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來自於某種「我們可以多做一些什麼」的感受,不論是各地的地方組織,還是2015年反課綱微調的運動,乃至各類新媒體陸續成立,嘗試以各自的方式增進公共討論、提供深度報導、推廣專業知識等等,都是此一現象的後果。
香港
而在香港的狀態可以說剛好相反,這種「我們能做些什麼」的感受一度崩解,後來才又回升:
- 「遊行/選舉無用論」:在 2014 年到 2018 年,香港公民社會經常聽到有人說起抗爭的消沉、低潮、冷漠,各類運動參與的人數也確實普遍降低:每年都舉行的七一遊行,在 2014 年有 51 萬人上街,但 2015年只剩 4 萬 8 千人。而 2016 年多位反對派議員被政府取消當選資格(DQ),更進一步打擊社會信心。不同派別之間也針對運動失敗互相指責,其中一個指標性事件是學生組織「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許多成員陸續「退聯」。
- 「三十年一事無成」:在這一片消沉中,一群人年輕人對原先「泛民主派」路線的高度懷疑,認為與中國談判不切實際,「本土派」(主張香港獨立、民族自決等)的主張因此更能夠走出小眾地位,獲得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的理解甚至支持,與泛民分庭抗禮。
- 2019 年前後啟蒙意義浮現:直到 2018、19 年,開始有更多人討論傘運的啟蒙效果。越來越多當年「沒有」參與傘運的人,沒有經歷當時的波動、失落和創傷,比較能正面看待傘運的意義,認為有讓更多人因此「覺醒」,是民主運動中的一步。
- 2019 年運動中的不割席:在 2019 年反送中/反修例運動中,傘運的失敗經驗則促使運動者的策略完全往相反方向走。原先強調守法的「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路線也不再是唯一主流,「勇武」抗爭的支持者大幅增長,而且本來被視為激進的一些抗爭手法(比如佔領)也成為所謂「公民抗命」的常態;這些不同派別之間也強調「不割席」,不互相切割、指責。
- 「無大台」的反省持續至今:此外,2019 年運動也強調「無大台」,意味著新的抗爭與傘運不同,不再有核心的統籌指揮者,每場行動由不同參與者個別發起──到了今日,面對香港的局勢更加嚴峻,許多海外港人持續努力倡議,但也並未成立大型「中心化」機構,而是讓個別組織自行尋找互相合作的方式,也是這種思維的延續。直至今日,雖然港版《國安法》通過、一國兩制名存實亡,但這樣的路線仍影響許多香港倡議者。
烏克蘭
至於烏克蘭,狀況則更具高低起伏:
- 2014 年起社會的高度期待:一開始,社會大眾對革命後的社會有高度期待,各種公民組織和新媒體也在烏克蘭大量出現,更有許多新的服務性團體、特別是慈善和住宅相關的組織成立。此外,社區型的在地政治參與也大幅提升,當然也有更多運動參與者投入政黨政治。
- 2016-2019 年後的失望與「新政治」:此外,重新選舉後的新政府也成功穩定經濟局勢,並推動金融、財產申報和政府採購改革等等;但是,貪污等問題遲遲無法解決,甚至又有新的醜聞出現,加上對警方的究責也遙遙無期,讓許多民眾迅速對主流政治人物失望、對體制失去信心,這也是演員出身的政治新人澤倫斯基可以在2019年高票當選的原因。
- 2014 年至今的「轉型正義」工作:抗議者所對抗的既是俄羅斯的侵略與經濟脅迫,也是國內的親俄政權、對抗美化蘇聯時期的歷史記憶;革命期間抗議者推倒列寧銅像,也成為指標性的畫面。在運動後,「去蘇聯化」因此成了社會上更多人關心的議題,尤其在2015年促成新的立法,除了拆除銅像、城鎮改名之外,還終於將「偉大的衛國戰爭」正式更名成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樣的歷史記憶工作,在2022年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後又再掀起一波新的討論。
- 戰爭讓一切更複雜:但一直到今天,許多民眾至今仍不確定該如何評價革命的影響,一項主因是俄羅斯在革命後幾天內就派兵侵略烏克蘭。部分專家推測,俄羅斯這麼做的主因之一,可能不只是想要趁亂進兵,是意識到革命之後烏克蘭很難再有親俄政權。在那波戰爭中,俄羅斯不只併吞克里米亞,還在烏克蘭東部成立兩個傀儡共和國,而 2022 年又再發動一波侵略,迄今尚未收手。持續至今的戰爭吸走了國家和公民大量的資源及注意力,也意味著烏克蘭必須持續面對俄羅斯的分化策略,以及社會上不同群體之間的不信任。
下個十年
在當初許多人想像當中,318 運動將會帶來新政黨和一整批新的政治人物,但十年後看來,這反而不是 318 運動留下的最主要資產。相反地,在政策、政黨、論述、公共討論等方面的改變,反而才是運動在十年後仍清晰可辨的影響。
318 運動讓許多人意識到「我們能多做一些什麼」,關於各種政策、各類議題,我們可以討論得更深入也更清楚,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切入點、不同的案例參照。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立場,我們需要的是知識:政策的、法律的、科技的、國際的……
當然還有歷史的。
歷史不但讓我們更了解「現況是怎麼來的」,也提供給我們許多具體的「參考案例」,讓我們在面對現在的問題時能找到參照的對象,更有辦法思考「所以這件事情還可能是這樣」、「所以這項議題早就有人思考甚至辯論過了」、「所以這個討論還必須加入這個面向」,是不可替代的知識儲備。
所以,推廣歷史知識的創作者依然值得我們支持。
故事團隊也是在 2014 年成立,而正是在後 318 的知識普及風潮中,許多開始關注歷史、特別是臺灣史的讀者開始關注故事,給予各式各樣的鼓勵,讓故事可以走到今年第 10 年。
許多讀者對 318 運動的記憶可能已逐漸淡去,而下一代未曾經歷 318 運動的新讀者也已逐漸成熟,然而,面對今日的種種議題,臺灣社會仍然需要歷史知識的轉譯、推廣和普及,而這也是故事將繼續努力的目標:延續後 318 時代的企圖心,帶著新的架構、模式、技術和視野,去面向新的挑戰。
邀請你和故事一起,共創下個十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