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端傳媒X研之有物:「讀者和編輯,都是一起追求世界模樣的人。」故事六週年講座筆記(三)

2020-11-05

十年前的我們,未必能想像得到現今媒體會有如此豐富的樣貌──社群平台如同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各種奇花異草在此盛放,越來越多媒體用各自的聲音向讀者對話,多元化的傳播形式,讓資訊透過更多不同方式轉譯,改變大眾對知識的想像。

 

故事StoryStudio 邁向六周年,在知識轉譯的這條路上,期待能創造一個屬於當代的,一份專注文化、知識與歷史的新媒體,本次【臺灣,再定義】首場活動【再定義,知識】,由故事主編胡芷嫣、端傳媒臺灣組主編何欣潔、研之有物人文編輯劉芝吟共談,分享經營「知識型媒體」的經營和觀察。


編輯,是知識與讀者間的橋梁

2015年在香港誕生的端傳媒,面對全世界的華人社群,何欣潔分享端傳媒的日常:「就是把臺灣這塊土地上的故事和信號,說給全世界聽。」


從 local 到 global 的內容都在端傳媒的守備範圍,跨境的新聞產製,對一直在臺灣媒體圈打滾的何欣潔是一大挑戰,如何讓在地聲音在國際間產生共鳴,考驗著她累積多年的編輯功夫。


然而,法律系出生的何欣潔,直到成為記者之前,對新聞媒體的工作可以說一竅不通,真正讓她意識到「編輯是一門專業」,是在報導某個專題時,文章刊出後,受訪者希望能補充更多內容,但從編輯和讀者的角度,此舉將破壞整篇文章的架構,模糊焦點。


當時的她,深刻意識到,媒體的存在不是為了呈現所有內容,就像照片需要景深襯托主題,編輯專業就是清楚展現文章核心,讓讀者能快速吸收消化。


何欣潔認為,端傳媒臺灣組的任務,就是把臺灣的故事說給全世界聽

自 2017 年誕生的研之有物,屬於國家最高研究機構──中研院的科普推廣媒體。「研之有物的 logo 就像一座橋,橫跨在中研院和廣大讀者社群間;這同時也是編輯們的定位,扮演對話與溝通的橋樑。」劉芝吟闡述著研之有物的理念,並特別提出他們和傳統媒體比較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圖解」。


她分享網路時代的觀察:「視覺化的內容,可以讓讀者更好進入學者的世界。」尤其研之有物圍繞的三大主題──生命科學、數理科學、人文社會科學,都不是大眾熟知的領域,這座橋梁勢必得搭建地更穩固好走。


當學者畢生的研究和心血攤在劉芝吟面前,她不敢輕忽怠慢,卻也深知艱澀的內容將無人問津,「最重要的是忠實轉譯研究員的立場觀點,其餘的切點、架構,甚至於標題,都應該是編輯的專業。」


慢媒體,我們都是活在時針和分針上的編輯

「在一個快速、淺碟、資訊速食化的世界,我們追求的是 "Slower, Smarter"。」


這是故事一直以來的使命。走過六周年,網站上累積了近 5000 篇文章,短則三千字,長則數萬字,站上多數文章並非和新聞媒體一般緊貼時事,胡芷嫣將故事稱為一種「慢媒體」;同樣的,端傳媒和研之有物,也在資訊輕薄短小的網路時代,堅持做曠費時日的深度內容。不禁讓讀者好奇:「到底為什麼你們要寫這麼慢?又為什麼要寫這麼久?」


胡芷嫣說,「很多人都好奇我們為什麼都這麼『慢』。」

負責人文社會科學內容的劉芝吟分享,研之有物每篇文章至少要花兩個月產製,編輯團隊試圖找出大眾關注的議題,諸如:霸凌、性侵、中美臺關係,甚或是緊貼著時事的專題:新冠病毒的疫苗研發,緊接著和學者約訪、製圖、撰稿、審稿,各種大大小小的編輯工作,耗時多日。


除此之外,研之有物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和大眾分享中研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劉芝吟強調:「在學術知識系統內,這些學者的核心關懷是非常重要和基礎的科學,卻往往無法被大眾理解。」像是女書報導,大眾或許不知道在湖南存在這麼一種只有女性看得懂的文字,但是它背後共感的生命經驗,堪稱是另類版的「靠北婆家」,讓這篇報導意外地受到歡迎。


關於媒體產製時間的快慢,何欣潔有非常深刻的體會,曾有半年記者經驗的她,每天產出新聞的壓力,讓日更記者幾乎無法好好歸納分析,只能盡可能快速生產內容,「媒體就好比時鐘上的指針,我是活過秒針、分針和時針的人。」從莫拉克新聞網到《今周刊》,在短短的幾年間,何欣潔體驗了秒針到分針的生活,慢慢磨練出編輯的技藝。


相較於活在秒針上的即時新聞,每天都要產出 6-12 篇文章,她認為端傳媒介於時針與分針之間,既要深入追蹤報導,同時也需帶有時間感,才能迎合現在的市場趨勢。


時時帶著讀者的好奇,找出對話的方式

從傳統平面雜誌出身的劉芝吟,轉換跑道到數位媒體的路上,經驗過科層化的組織分工,更能體會新媒體產業無法避免的多工。劉芝吟同時要監控數據、關注社群反應,尤其研之有物的編制僅有三人,兩位編輯、一位美術設計,幾乎所有工作都是整個團隊一起執行。

 

腦袋要轉換得更快,這是數位媒體的特色和趨勢。

劉芝吟秉持著做好內容的初衷,帶著讀者的好奇,試圖找出最適合和大眾溝通的語言:「同樣是在說好一個故事,媒體基本的精神是不會改變的。」無論是何種形式的媒體,最重要的核心還是在知識本身,但說故事的方式可以讓人更好入口。


劉芝吟認為,不管用什麼形式和大眾溝通,媒體基本精神是不會改變的

對此,何欣潔也深有所感,當年就讀法律系的她加入了樂生保存運動擔任新聞發言人,發現原住戶的情緒很多很濃,但記者在短短的時間內,無法快速理解和同理,導致他們的困境沒辦法有效傳達。


於是,何欣潔同樣強調編輯歸納整理的能力:「編輯就像是煮菜,你不會天天都想吃大餐。」如何烹調內容、安排菜單,讓讀者更好咀嚼,都是編輯在茫茫社群紅海中,試圖呼喚大眾的溝通方式。


此刻,是眾聲喧嘩的時代

五、六年前,臺灣的太陽花運動孕育了一批新興的知識型媒體,比起更早之前被傳統媒體掌握內容解釋權的時代,從一元到多元的過程,爆炸的資訊量湧入每個人的生活,知識在此刻越來越容易取得,劉芝吟始終堅信知識分享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與其說是知識型媒體,我們更認為自己是原生知識的生產者。」透過 cc 授權到不同媒體平台,如同支流一般,這些平台擁有不同的生態系,能觸及的人也就更廣、更多元。


這是一個眾聲喧嘩的時代,但我們要保持自己的初衷。」劉芝吟堅信,秉持提供好內容的初心,便能夠促進大眾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進而開啟溝通和對話,這就是知識型媒體的任務。


何欣潔也相當認同,端傳媒出現在雨傘運動之後的新媒體浪潮,同時也推動了時代的變化。端傳媒發刊詞寫道:「漩渦裡的人,有責任說出漩渦的樣子」,在時代高速旋轉的時候,人們有許多困惑、慌張,不會因為看到特定的片段而滿足,這時就需要知識型媒體出面。


事實上,每個人都擁有對知識的需求,或許新時代將出現新的路徑傳播,但讀者的好奇是不會變的。知識媒體是人類永恆的需求,我們是最初相遇的人,不管未來將奔向何方,此刻的你我正一同對知識投注熱情,何欣潔認為:「社會擁有相同的目標,只是有著不同的分工,你是讀者,我是編輯,我們都是一起追求世界模樣的人。


知識媒體,是人類永恆的需求


超值放送:觀眾提問精選輯

Q:人文學科的範圍很廣,研之有物遇到不熟悉的領域該如何克服困境

劉芝吟認為人文學科更需要理解脈絡,擬定訪綱前除了研讀大量 paper 和研究者著作,採訪前、中、後始終都要謹記著「為什麼我們需要做這個」的問題意識。


「抓住靶心,帶著原初的好奇心,扣連著最真實的生活經驗和根本的困惑。」劉芝吟分享自己產製內容時的訣竅,就是不斷回到最初的好奇點,就如從臺灣20年來家庭結構分析「子女長大後誰最常回家探視父母」的議題,如果將自己帶入未來養老的情境中,整個文章的內容就不會僅圍繞在學術理論的分析,而是更貼近生活的叩問。  

 

Q:製作一篇內容,到底需要花多少錢?

故事:每月關鍵字專題:20萬


端傳媒:一個專題:24萬


研之有物:一篇採訪報導=研究員一輩子的心血,無價



 
 
本文為故事StoryStudio 六週年【台灣 ▞▚ 再定義 Re ▂▂▂▂▂ DefineTaiwan】論壇,10 月 25 日第一場講座【再定義・知識】側錄筆記,如果你對本場活動有興趣,歡迎 ☞ 加入故事會員 ,接下來每場精彩活動不漏接,還有專屬優惠!
文章資訊
記錄 邱羽瑄
攝影 劉耘桑
刊登日期 2020-11-05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