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從都會摩登的「團地族」,到成人片落寞的「團地妻」——「團地住宅」為何不再是日本小家庭的最愛?

林書嫻 2023-05-19
1960 年,正值新婚的皇太子夫妻(現上皇、上皇后)造訪東京多摩地區的「雲雀之丘團地」,掀起一陣團地熱潮(Source: 朝日新聞社 / Getty Images)

首部曲:耀眼迷人的團地

二戰後的住宅供給

「住宅團地」一般是指一整片的公寓,而當日本人提到「團地」一詞,通常會聯想到由政府開發的集合住宅。

 

二戰後,日本因戰時遭受空襲,導致大都市多淪為一片焦土,加上後來人口湧入都市等因素,面臨住宅大量短缺的課題。50 年代,政府底定由「公營住宅」、「公團住宅」、「住宅金融公庫」[1]三個主軸來推動住宅政策,針對由低到高的所得階級,提供民眾承租、購買或貸款自建獨立住宅的選擇。

 

「公營住宅」顯然是由政府作為房東提供的租屋,「公團住宅」則是由 1955 年依據《日本住宅公團法》[2]設立的「日本住宅公團」(現「UR都市機構」)興建、供應的出租或出售住宅。隨著大量公團住宅的供給,使「團地」一詞廣為流傳(雖然實際上公團在命名其開發的集合住宅時,是採用「XX住宅」而非「XX團地」來命名),這些住宅也成為後來最廣為人知的團地印象。

 

二戰後日本政府最主要的三種住宅政策

標準設計單元的誕生:51C 型與 DK

臺灣住宅會以三房兩廳幾坪來說明格局,日本住宅則強調 nLDK,比如 3LDK 是指三房、客餐廳加廚房(Living-Dining-Kitchen),這種標示方式其實與團地的普及也有很深的淵源。

 

日本常見的住宅格局術語

日本政府在戰後,最初是興建了數十萬戶粗糙的小房子,來因應住宅不足的問題,這些被稱為「越冬應急簡易住宅」的小屋,面積僅有 6.25 坪。戰災復興院(後建設省)的第二代總裁阿部美樹志則主張,應該要採用不燃的鋼筋混凝土來建造,在阿部的堅持之下,1947 年「東京都營高輪公寓」[3]落成,後來被奉為日本第一號團地,公營住宅標準設計的濫觴。 

 

初期的公營住宅或公團住宅為了在短時間內大量供應,均以標準化、量產為目標。都營高輪公寓之後,由建設省提出住宅單元的標準設計,以便在全國推廣公營住宅。這些標準設計單元依年份命名,如 1949 年的 49A、49B、49C 型,面積為 14.2 坪、12.5 坪、10.3 坪,空間格局大致是兩房加上廚房、衛浴。

 

時間來到 1951 年,一方面受時任京都大學助理教授西山夘三「食寢分離論」的影響,當時為東京大學助理教授吉武泰水的研究室,進行了一系列居住方式的調查,以此為基礎提案的標準設計方案被採納,誕生了其後影響深遠的 51C 型。其革命之處是「可用餐的廚房」,在有限的 12 坪空間中,試圖創造能滿足食寢分離、就寢分解[4]的住宅,揭示了不同於日本以往在睡覺的地方用餐的新生活方式。

 

五年後,住宅公團成立時,亦承襲 了51C 型的精神,住宅公團的首任設計課長本城和彥,將這種可用餐的廚房命名為「DK」,亦即Dining Kitchen,最初設計了 55 型(2DK),後續發展出 57 型(3K)、全國統一的 63 型(3DK)、67 型(3DK)等。再後來更隨著民間開發的公寓增多,住宅面積變廣,還出現了加上客廳的LDK。
 

49B、51C 型平面示意圖(本圖參考文獻《「51C」家族を容れるハコの戦後と現在》p11、p12,由筆者重新繪製,僅為示意)

新中堅庶民「團地族」

1958 年 7 月出版的《週刊朝日》中,以「團地族」為標題,說明其為「都會新興中堅庶民層」,從生活、環境、教育等各部分生動描寫了團地生活。尤其在 1960 年,正值新婚的皇太子夫妻(現上皇、上皇后)造訪東京多摩地區的「雲雀之丘團地」(ひばりが丘団地),新聞大肆報導,掀起一陣團地熱潮。

我們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
我們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
我們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


——每日 5 元,今天就成為「人文知識」的守護者!——

49TWD/一篇
我只想讀這篇,支持好內容
訂閱故事,可以得到什麼?
文章資訊
作者 林書嫻
刊登日期 2023-05-19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宅宅大集合:未竟的東亞公宅烏托邦
橫跨臺灣國宅、香港屋邨、日本團地,看我們與居住正義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