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阪對決第二彈──飲食對決來囉!
飲食,是一個文化的根本,是城市性格淋漓盡致的展現。口味、香氣、外觀、溫度,不僅僅來自食物本身的特色,更散發背後漫長的歷史韻味。而京都與大阪的飲食,彷彿也承襲了城市的脈動,方方面面都與對手爭鋒相對,在近畿平原上打響一場料理對決。
而今晚的選手,是來自天下廚房的──大阪炸串!
牛肉、雞胗、茄子,把各式各樣的食材裹粉下鍋,滋滋作響的油炸聲挑逗著你我的食慾。高熱量的澱粉、濃郁的口味,炸串就如大阪人的性格一般熱情、慷慨、直白,絕不矯揉造作。這,正是大阪獨特的魅力。
與一府之隔的京都料理相比,炸串不講求精緻,卻以一己之姿扛起大阪飲食的主角。大阪人喜愛它、日本人喜愛它、全世界觀光客都喜愛它,想到這,你是不是也想來一口了呢?
所以下好離手了嗎──今天的晚餐,都幾?
炸串(串カツ/くしカツ),是將肉類、蔬菜、海鮮、蛋等食材切成一口大小後,用竹籤穿過,再裹上麵衣油炸的料理。如同章魚燒、大阪燒,炸串也是廣為人知的大阪庶民美食。走在大阪鬧區街上,大概每隔 30 公尺就會有一家炸串店。
「便宜」或許是炸串的最大的魅力。一枝炸串平均 150 日圓上下,對勞工、學生族群來說相當親民。當我還是大學生時,也經常在炸串店跟朋友聚會。「今天要去哪裡吃?」「沒想法。」「那我們去吃炸串吧。」這樣的對話,大概許多在日本生活過的人都習以為常。
如果你有去過大阪觀光,應該在觀光指南上看過「吃炸串之前的注意事項」。其中最重要的是「禁止二沾(二度漬け禁止)」,也就是禁止將咬過的食物再拿去沾醬。
沾醬被稱為炸串的靈魂,每一家炸串店都有自己的祕方醬汁,而在店裡的每一張桌子上,都有一盒盛滿了醬汁的不銹鋼容器,等點好的炸串上桌,便可以把炸串浸入盒中,讓炸串吸飽滿滿的靈魂。
然而,因為沾醬是所有客人共用的,所以被咬過的炸串絕對不能再沾第二次。各家炸串店都會費盡心思告知客人這項鐵則,像是掛起大大寫著「禁止二沾」的看板、在醬汁旁邊貼紙條提醒、或乾脆畫上老闆生氣的臉。
然而,人總會有拿捏不好份量的時候。如果已經一口咬下炸串,卻又發現醬沾得太少時該怎麼做呢?這時就要請高麗菜上場了。炸串店都會提供生高麗菜,除了解膩之外,還有一個功能性的意義,那就是可以當作撈醬汁的勺子使用。只要挑一片弧度比較大的高麗菜,撈起醬汁淋在炸串上,想吃多少就淋多少,不亦樂乎。
到這裡,我們可以大概理解炸串的一些特色。那麼,這樣的炸串店是從哪裡來的?這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元祖達摩的炸串傳奇
來到大阪新世界[1],沿著通天閣下的道路前行,再轉進一條小巷,你便會看到一間總是大排長龍的炸串店。這便是名為「達摩(だるま)」的知名炸串連鎖店,據說也是炸串的始祖專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