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境內包含不同的環境和複雜的族群文化,除了大家較常聯想到的阿美族、太魯閣族,客家人口比例其實高達 32%,佔比居全國第四,僅次於客家重鎮桃竹苗地區。而在花蓮客家人主要分布的鄉鎮當中,又以花蓮市為首。不過,由於花蓮市的都會區性質,客家族群反倒居住較為分散,唯獨在主農里一帶的「有明庄」,
[1]有著最為緊密與集中的客家聚落。
為何這群客家人選擇移居花蓮巿發展?從各地匯集而來的客家移民,進入花蓮巿後如何適應當地環境?在地化過程如何推展?各族群的關係又如何影響在地化的進行?本文將帶領大家穿梭熱鬧的花蓮市,循著客家移民的足跡,走訪花蓮市區裡的客家聚落「有明庄」,認識你不知道的花蓮!
洄瀾客家移民三部曲
從時間的縱深來看,來到後山的客家人,大致可以分三個時期:
晚清時期(1870 年代),少數的客家人即已經跟隨清兵來到後山,亦有自行前來者,例如璞石閣客人城(今玉里鎮源城里),或者是被大地主招募至東臺灣墾地;
日治時期(1910 年代開始),臺灣西部及北部地區,因為天災人禍連連,生活空間和產物不足維生,大量客家人移墾到花東縱谷;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遷臺時期(1945 年代),當時的客家移民原先多受雇於日本籍農民,在東臺灣落地生根之後,積極鼓勵親友移民花蓮,再加上戰後政府推行一連串土地改革政策,似乎吸引更多西部客家人的注目而紛紛起而遷移,形成了戰後初期十數年間陸陸續續地有客家親友移入。
今日定居花蓮市的客家人,基本上也按照上述三個時期陸續遷移至此。花蓮舊街區原在花蓮溪口一帶,由於水流形成「洄瀾」狀,漢人見此景遂稱「洄瀾港」(Huelankang)。由於「洄瀾」與「花蓮」的福佬話發音相近,清代時雅化為「花蓮港」,日治時期沿用於街名、郡名即稱「花蓮郡」,中華民國政府時期簡稱「花蓮」。
清代移民招墾時期,光緒 3 年(1877)廣東設招墾局,招募潮、汕一帶人民來臺灣東部開墾。根據清領末期的調查,當時花蓮街人口最多的地方為十六股地帶(今花蓮市西北區),福客族群混居,但福佬人居多。由於地勢略高的臺地以及水源充足,替移民提供了絕佳耕作環境,形成今花蓮市的雛形。
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指定花蓮溪口間至米崙溪口的弓形海濱為輪船停泊地,南濱仔(今吉安鄉東昌村)開始繁盛,設治於此,後稱「舊港」,以與「新港」區隔。客籍移民搭輪船到花蓮外海再由「駁駁仔船」接駁上岸,自南濱向西內遷,暫居花蓮港街、平野區、吉野區(今吉安鄉)一帶,其後繼續往縱谷地區移動,少數留在原地者與福佬人雜處,從事農墾或經商。之後南濱因水患風災,殖民政府將居民從花蓮溪北側聚落北移鯉浪港(今美崙溪口)。明治 33 年(1900)總督府將花蓮最高行政單位——花蓮港出張所遷移至新港街(今花蓮市舊火車站與花崗山附近),並將新港街定名為花蓮港,確立了花蓮港市街的發展基礎。
戰後,第三波花蓮市的客家族群則以境內流動方式,起初循日治中後期客籍移民模式,先定居於花蓮市,隨後往縱谷區移動。民國 60 年代(1971)後,因為通商、教育、交通等因素,移民二代則再次移入花蓮市,以主農里、主安里、主權里、主學里等客屬分布最為鮮明。二次、三次移民後的客家族群,在歷經時間歲月的積累後,也逐漸與當地文化、環境及族群融合。
扛屋搬家:從「知卡宣」到「有明庄」
在東部很少有單純的客家聚落,大多是原住民與客家人或其他族群混居。在日本領臺之初,蘇花公路、花蓮港尚未建成,[2]客家移民大多搭船從南濱海邊上岸。因地利之便,移民上岸之後初落腳於鄰近的「知卡宣」地區(此為南勢阿美族語,今吉安鄉),[3]往北可前往花蓮港街、新城,往南可達壽豐、鳳林等縱谷地區,知卡宣成為東部客家移民的重要中繼站。
我們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
我們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
我們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
——每日 5 元,今天就成為「人文知識」的守護者!——
支持故事
單篇購買文章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