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制禦青瞑蛇的「蜈蚣」:那些年,曾文溪出現過的治水工作物

2023-01-06
溪尾滯洪池空拍照。(Source: 石振洋拍攝)

過去的曾文溪,水從山地發源,出丘陵、平地後,旋即進入寬闊而平坦的平原,流入臺江內海,而後挾帶的土沙將內海淤積成地,成為臺灣最特殊的歷史地景之一。土地與水吸引移民來此開發,因而曾文溪可謂孕育臺南的母親河,但是,曾文溪河道像青暝蛇般數次在平原土地上擺盪,使河畔居民不可避免地要面對災害問題。
 
為了解決內水難排的問題,2018 年「溪尾滯洪池」完工了,其中有兩排頗有歷史感的河川工作物。通常,我們很少會用好看來形容防禦洪水的結構物,但這些 A 型柱整齊地樹立在閃著金光的水面,確實是一幅好看的景致。
 

溪尾滯洪池的出土丁壩。(Source: 石振洋拍攝)

從這些築造滯洪池時從土底挖出來的構造物,可以想見曾文溪河床年年淤高的程度。對此今日已不存在的工法,年輕工程師早就叫不出它們的名字,只有老一輩的工程師才知道,它們的名字是「丁壩」,日治時期被統稱為「水制」。翻開曾文溪治水的相關史料,「水制」、「護岸」、「橫堤」等時常與「堤防」一起出現,本來各有不同的作用,但防洪工事中的水制常被視為護岸的一種,護岸又常被看作堤防的一部分。
  

溪尾滯洪池全景。(Source: 石振洋拍攝)
丁壩出土。(Source: 石振洋拍攝)

接下來,讓我們一一認識這些佇立於曾文溪中,守護居民身家財產的「門神」:

 

第一門神:堤防

堤防應該是最容易理解的。它順著溪流方向構築,用以防禦洪水、約束水流。日治時期的治水事業,如宜蘭濁水溪、烏溪、下淡水溪都可以看到「霞堤」構造,亦即在兩岸佈設斜切而不連續的堤防。除了在洪水時較無破堤之虞,也是為了讓開口處的堤內地沈澱土砂成為耕地,避免河川淤積,同時還能夠滯洪。相較起來,曾文溪下游看不到明顯的霞堤設計,堤防都是接續的,這與當初治水計畫成立的動機有些關係。比起其他河川以整理支流、創造新生地為目的,曾文溪治水的出發點更在於保護沿岸土地,以及帝國農業經濟命脈的嘉南大圳。不過,嘉南大圳的防水堤在兩岸堤防竣功後仍被視為第二重的「副堤」使用;將大圳的六分寮防水堤與安定堤防的佈設合起來看,與霞堤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烏溪治水工事的霞堤 。(Source: 水規所典藏(流水號 wra00528))
 
曾文溪的霞堤:安定堤防與嘉南大圳的六分寮防水堤 
1944 年美軍二萬五分一地形圖中,可看到六分寮防水堤及安定堤防的位置。(Source: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平臺)

第二門神:橫堤 

「橫堤」是堤防的一種,與丁壩常被混淆。它通常與堤防同高,垂直堤防與水流方向,目的在於挑流,即將水流撥到對岸。會設置橫堤多是因為河心偏移迫近凹岸,不斷沖刷侵蝕河岸,此時如果順著河岸築一長堤,不但風險很大,也會讓廢河床成為無用的狹長沼澤地,因而通常改設大支橫堤,利用流水的反撥作用矯正曲流,並可誘導泥砂沈澱在凹岸。築橫堤的工費少,效果快,還能「讓深淵一變而成為良圃」,故在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都是常用的工法。
 

 
 
1934 年 7 月至 9 月間的橫堤受災照片 
左圖為從上游眺望前端流失的寮子廍橫堤。右圖是從堤尾望向堤前端。堤上另披覆了串磚及鐵線蛇籠,作為護岸。(Source: 水規所典藏(wra00714-t016))

1930 年代,溪南寮、西庄、寮子廍及溝子墘都築了橫堤,戰後的 1950 年代間,又增築了安定、溝子墘與麻豆 5 座安定橫堤。不過,橫堤的保護效果具有排他性,可能增大對岸的被害風險,因而帶有一種暫時的過渡性質。時至今日,昔日扮演重要功能的橫堤已經完成它的任務,多成為堤邊的小農路。走在曾文溪畔仔細辨認,說不定會發現自己正站在過去的橫堤之上。
  

溝子墘一號橫堤現況。(Source: 石振洋拍攝)

第三門神:丁壩

相對於橫堤常被地方居民稱為水箭或硬箭,丁壩(水制)則常被稱為軟箭,這是因為丁壩比橫堤要低矮許多。且丁壩雖有透水與不透水等兩類,最常見的仍是透水性結構,讓水透過以減低壓力,因而是較為軟性的結構。丁壩由河岸向河心方向構築,但它不一定與堤防或水流方向垂直,有可能斜向上游,或斜向下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緩和流速,減少對灘地的沖刷,因為低水岸地一旦坍塌,後面的護岸堤防就會不保。即使是透水丁壩,也因有利於落淤而帶有挑流功能。
 
想像我們回到 1930 年代的曾文溪畔,應該可以看到如下圖的景象:河畔一排又一排的丁壩,在日治時期的工程報告書上被記為「杭出水制」、「竹柵水制」、「川倉水制」、「鐵線豬子」等。它們都是日本傳統的河川工法,以鐵絲、竹、木、石等材料築成。溪尾滯洪池的透水性丁壩是 1958年設置的,用的是舊工法、新材料。而現今的丁壩多以混凝土消波塊、箱籠、漿砌大塊石等構築,型態也已與過去完全不同。

  

1940 年 8 月至 9 月間曾文溪沿岸水制(丁壩)受災照片。(Source: 水規所典藏(流水號 wra00528))
 
 
 
 
上圖為日治時期曾文溪常見的「杭出水制」(左上)、「粗朵沈床水制」(右上)、「鐵線豬子水制」(左中)、「川倉水制」(右中),下圖為現今的丁壩。(Source: 水規所典藏(流水號 wra00714-t017)、《曾文溪河川構造物調書》、毛毓翔拍攝。)

尾聲:當傳統精神遇上現代工法

傳統河川工法的特徵,是配合河川特性或自然條件,在不斷的嘗試錯誤與失敗中發展出來,因此常常是柔性結構,具有彈性及對河岸、河床的變動較好的適應力,也可以創造多樣化的生物棲息環境。但這同時代表它無法標準化,無法準確估算安全係數,且壽命不會太長,需要不斷養護修補。可以想見,如果水利單位將這些工法直接應用在下游或流速大的地方,一來工費會提高,二來難像模具製出的削波塊般容易驗收,被沖刷、崩壞後,立即會面臨責任歸屬問題。不過,約在 1990年代傳入臺灣的生態工法概念,其實也有類似的呼籲與成功的試作案例。另一方面,今日河川凹岸、凸岸的治理幾乎沒有分別,而過去的構造物設計與佈設,則警示者兩岸水的力量並不相同。如能解決上述的難題,在安全無虞的前提下,傳統工法的智慧仍然可以再次活用。
 
若說曾文溪是一條青瞑蛇,河畔的堤防、橫堤與丁壩,就如同一隻隻多足的蜈蚣,試圖制禦蛇身不能動彈。但最終讓曾文溪河道不再改變的曾文水庫興建完成後,洪水隨著土砂被攔蓄在上游,意味著霞堤、橫堤逐漸可以功成身退。出於經濟發展的考量,1994 年的治理計畫將左岸低矮的六分寮防水堤加高,並沿河川治理計畫線加建善化堤防、蘇厝堤防,右岸則興建寮廍堤防、西庄堤防,在重視築堤束水、增加排洪效率的治水思維下,曾文溪一步步成為封閉式河系。過去最大的威脅是中下游流下來的「外水」,如今已經不是太大問題,反而是區域內的排水系統可能無法及時將雨水排到河中,造成「內水」溢淹。從解決內水問題的滯洪池中挖掘出外水防禦體系之一的丁壩,正提醒著我們這段曾文溪漫長的治理歷程。
 
近年來,水規所持續構思蘇厝以東的「第二道防線」計畫,欲以既有堤防為第一道防線,再築一道堤防,將兩道防線中的區域留作滯洪,作為氣候變遷下洪水超過保護標準時的緩衝。而規劃成為滯洪池的地點,恰恰就位於日治時期的開口堤滯洪區中。從橫堤到縱堤、開口堤到連續堤,治水設施反映的是當下選擇的治水方案,而今日又到了重新面臨選擇的時刻,這段河川工作物的歷史,應有助於水利專家從中萃取出更多規劃的巧思。
 

文章資訊
作者 顧雅文
刊登日期 2023-01-06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與青瞑蛇共存
曾文溪流域百年生存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