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人生好難,來一杯吧!古代人也無法抗拒的啤酒,到底是怎麼出現的?

吳宜蓉 2020-08-10

夏日的艷陽酷暑,讓一天的工作更加疲苦。下班後,你想來點什麼?一罐冰涼清爽的啤酒,氣泡微苦,感官微醺,配上炸得爽脆的鹹酥雞,就是痛快!追劇、看球賽來個一瓶,朋友聚會來個一手,交際應酬先乾一杯再說啦!居家放鬆,平民買醉最入門的選擇:啤酒,沒有之一!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在 2015 年公布的資料,臺灣酒品市場的國產酒產量中,啤酒佔了7成以上。在進口數量方面,啤酒也是大戶人家,占了進口酒的 76.6% 。不只臺灣人愛喝啤酒,放在全世界也是如此。啤酒是僅次於水、茶之後,全球的第三大飲品,每年能創造超過 6,000 億美金的產值。這麼普及的飲料,歷史淵源也同樣悠久。


死了都要愛,「野蠻人」們的啤酒狂熱

追源溯古,歷史上最早開始釀造啤酒的是住在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人。對的,就是那個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遠的蘇美人。祭司、神殿、征戰、弓箭,是啤酒的從前。他們留下了發芽的大麥殘渣和裝有殘餘穀物粥的碗,那是用野生酵母自然發酵的,距今六千五百多年,就為古老文明帶來了陶醉的滋味。


陶醉到不能自已的,大概是古埃及人。最早在公元前 5,000 年左右,埃及人在莎草紙捲上記錄了啤酒的釀造過程,這可以說是全世界最老的食譜了。啤酒在埃及不只是日常生活的大眾飲品,也會用在宗教儀式祭神。上至神明,下至一般平民,都能感受啤酒帶來的美好,法老王還會指示釀造時間表並分發給大眾,作為其愛民如子的德政象徵。因為太喜歡啤酒了,在死後的世界也希望能繼續享用,所以在埃及亡者墓穴的陪葬品中,常見到一桶一桶的啤酒,甚至是一整個啤酒釀造工坊的模型都給它塞進去,94 狂。


埃及人製作啤酒的木像。(Source:玫瑰十字埃及博物館

不過鄰近埃及的希臘人、羅馬人反而比較喜歡喝葡萄酒。他們鄙視啤酒和喝啤酒的人,稱他們為野蠻人。這可不是單純的口味問題!在交通工具發達以前,地方的風土氣候幾乎直接決定了當地人對於飲食的喜惡。


希臘與羅馬都是適合葡萄生產的溫帶地中海氣候帶,自家出品的就是好,古希臘人將葡萄酒視為人類智慧的源泉。沒有適合種植大量穀物條件的希臘,對於啤酒始終興趣缺缺,不過對於其他「歐洲啤酒帶」國家來說,包括愛爾蘭、英國、丹麥、德國、奧地利、捷克,相對溫和的氣候與特別有利於穀物生長的土壤,加上豐沛的地下水資源,是啤酒生產的理想地區。


因此,「你喝什麼酒」就足以成為一種身分判斷。對於希臘人、羅馬人而言,嗜喝啤酒的人,當然就非我族類啊!是一群來自北方的野蠻人。


修道院的啤酒釀造養成班

羅馬帝國滅亡後,基督教修道院的發展跟啤酒的釀造生產有著神奇的連動關係。這並非是說基督教大力鼓吹飲酒或釀酒,而是在中世紀初期的混亂與戰禍下,基督教會的存在不僅僅是協助平息衝突與推廣信仰的中心,也同時成為各種技術發展的重要基地。


擁有固定土地的基督教修道院,在兵荒馬亂的時代下,相對得以維持超然的神聖地位持續進行日常的生產工作。這些為上帝服務的修士僧侶們,身而為修士,就是要做好三件事:白天禱告,晚上誦經,假日禮拜!


欸,等等!當修士才沒有那麼簡單呢。除了每天禱告誦經假日禮拜外,修士們還要從事各種肉體上的勞動服務,譬如閱讀與抄寫古書、開墾耕種、醫病製藥、教育兒童、烘焙釀造等工作。日復一日的修行,讓這些修士們技能樹越點越廣,禱告已是標準配備,天賦異稟的修士們各自依照才能進行規格升級,進化成了各種職業的達人。有的修士釀酒技能被點滿,成為一流的釀酒大師,帶動啤酒釀造的技術神展開。


對於修士們每天苦逼的修行生活來說,啤酒之於身心,都是很重要的飲料。凌晨兩點鐘就要晨禱了,不來點啤酒提點神,如何振奮地讚美神!再者,天天都得大量勞動,但中世紀一天吃兩餐,而且食物粗陋簡約,這時候來點啤酒,是適當的營養劑,加減補充熱量!


最最最重要的是,中世紀真的很不衛生,水啊!是不太能喝的,七世紀法國東北部地區的梅茲小鎮主教阿諾德(Arnulf of Metz AD 582 – 645), 就曾經警告地方信眾說:「不要喝水,喝啤酒!」他主張污水就是引起疾病的來源。傳說中梅茲鎮曾爆發瘟疫,這時候阿諾德將耶穌受難像浸入了一個水壺之中,並極力遊說人們千萬不要喝水,只能飲用那個被加持過水壺中的啤酒,瘟疫就因此神奇的結束了。


「啤酒來自人類辛勤的汗水和上帝的愛」,這是中世紀的信條,因此啤酒當然可以大口喝,盡量喝。甚至有修道院規定每個修士每天最多可以喝到五公升的啤酒哦。


自己釀酒自己喝之外,中世紀的修道院也是旅人的駐足之所,提供住宿與餐食。旅人喝著修道院釀的啤酒,一方面補充能量,一方面品味每家修道院的獨門風味。中世紀旅人雖然沒辦法用網路寫作品酒食記,大家喝來喝去好康道相報,也讓一些啤酒名聲遠播,足以讓修道院開始在地方上的酒吧出售啤酒賺點零快。那個年代的修士對品牌行銷也是略懂略懂,為了主打自家出產的啤酒真材實料又好喝,往往會使用修道院的守護神或是地方聖人的名字做為品牌名稱來打造其正面形象。


直到今天依然流傳下來,許多啤酒仍然帶有聖人的名字。像是著名的比利時特級奧古修道院啤酒(Augustijn Grand Cru),就是以著名的聖人,那位寫了《上帝之城》,強調三位一體的聖奧古斯丁命名的。


普及的微醺,藉由限制創造經典

隨著中世紀後期貿易逐漸復甦,更多的商人在城鎮之間穿梭來往,持續發展的商務旅行,對於住宿設施、外食餐飲的需求不斷增長,導致了「客棧(inns)」和「酒吧(taverns)」一間間冒出來。有了這些據點帶動,啤酒的商機更是一片長紅。漢薩同盟興起後,加盟城市的重要商業據點,也紛紛形成啤酒業發達的釀造中心,包括法蘭德斯的布魯日、根特、魯汶,德國的漢堡,呂貝克和慕尼黑,以及英格蘭的倫敦。在商業競爭下,啤酒的質量以及產量都大幅地進步。


不過呢,在此同時,修道院對於啤酒的貢獻也逐漸被削弱。十六世紀開始後的宗教改革期間,不僅僅傳統天主教會失去了權力與土地,作為啤酒釀造核心的修道院本身擁有無需繳稅的宗教特權,作為統治者當然還是喜歡那些能帶來稅收的商業釀酒廠啊,尤其在新教興盛的中北歐地區,修道院成為時代的眼淚,告別那些禱告的日子吧,還是得追求資本主義的糖衣,逐漸轉型成商業釀酒廠。


十六世紀的啤酒釀造工廠。(Source:wikipedia

商業釀酒廠日漸普及後,政府除了收稅拿錢外,也想要進行品質控管:關於啤酒的生產方式、釀造過程的持續時間、啤酒內含的成分、確定啤酒價格的規則,政府通通都想管。 1487 年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當時的巴伐利亞公爵頒布了Reinheitsgebot(純淨法),法規指出啤酒只可含有三種成分,就是水、麥芽和啤酒花。這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令之一了。大概是這份堅持,讓德國的啤酒維持了純粹的傳統。


在宗教改革後,人們去教堂的時間大為減少,以英格蘭那個離婚出名的亨利八世來說,為了進行宗教改革,在英格蘭與宗教有關的活動,都受到政府嚴格的限制。既然不能去教堂,生命自然會找到自己的出口,那就去酒吧囉。因此在十六世紀以後,酒吧成為人們新的社交與娛樂空間。啤酒不貴,是平民買醉的好場所,人們在這裡微醺,享受大腦暫時的放空與墮落。


今晚,為什麼你想來點啤酒呢?啤酒帶來的小酌確幸,消暑之餘,入口微甘,入喉帶苦,就像生活,再怎麼滑順的日常可能都帶點苦澀的尾韻。酒精帶來的醺然,讓我們可以暫時逃離日常的壓迫,追求一種微斷片的暈眩感。從蘇美人到現代人,不那麼清醒的時候,好像就是最幸福的時刻。

文章資訊
作者 吳宜蓉
刊登專欄 小巨星的歷史課
刊登日期 2020-08-10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2020|八月關鍵字:故事冰菓室
夏日裡的涼爽滋味,抵擋不了的零度誘惑!歡迎進到故事冰菓室,和我們一起清涼一夏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