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非洲,不是「一個」國家

劉盈瑩 2019-01-08

前陣子國際新聞大幅報導了歐洲的難民潮,許多中東、南亞、非洲等地的難民紛紛湧入歐洲尋求安身立命之地,這場難民危機已經許多歐洲國家不堪負荷,民間亦傳出許多正反兩極的評價。


一般大眾的印象都是非洲人前仆後繼、想盡辦法希望能進到歐洲,卻忽略了歷史上的事實──大部分的歐洲國家也都曾爭先恐後地前往非洲,目的是搶奪非洲土地與資源,開啟非洲幾百年的殖民黑暗史。


十五世紀至十七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便在非洲沿海地區開始小規模的佔領。直到二十世紀,鄂圖曼帝國沿著地中海建立起在北非的殖民地,義大利、英國、法國、比利時、德國等強權也漸漸掠奪了其他地區。


當時的歐洲也同時佔領了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這些殖民地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來種植菸草、棉花、甘蔗等經濟作物以及開發礦產,於是非洲人也變成交易的商品或是附屬品,被任意轉送、販賣。


十六世紀以來、長達約 400 年的跨大西洋奴隸貿易(Transatlantic slave trade)就此展開。這也造就了今日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大量的非洲裔人口,例如擁有最多非洲裔人口數的巴西(大約有 5000 萬)與美國(4600 萬);而加勒比海周邊的小國家,如海地和牙買加的全國人口幾乎也都是非洲後裔。


被歐洲人運去美洲與加勒比海的奴隸們主要源自非洲西部和中部,他們被暴力、綁架、利誘等手段運到美洲。目前估計有 1000 至 3000 萬奴隸被迫離開非洲,在買賣或航運的過程中,死亡的奴隸人數更是無法估計。


《販賣奴隸》,1840年,奧古斯特·弗朗西斯·比亞爾繪(Source: wikipedia)

瓜分非洲(The Scramble for Africa)

十八世紀末時,歐洲強權們對非洲內陸的探索全面擴展,歐洲強權們也常因爭奪土地多次引發利益衝突。為了避免爭端,1884 年 11 月 15 號至隔年 2 月 26 號,德國、奧匈帝國、比利時、丹麥、俄羅斯、法國、荷蘭、葡萄牙、瑞典與挪威、西班牙、義大利、英國、美國與鄂圖曼帝國共十五國召開柏林會議 (Berlin Conference),達成瓜分非洲的共識。會後簽署協議,任何國家若想佔領非洲海岸的某個區域,必須通知其他簽約國並取得同意,即可擁有該地的所屬權。


這場會議討論了如何劃分非洲本來不存在的國界,明明攸關非洲人民的權益,卻沒有任何一位非洲人參與。


協議後各國迅速開始瓜分非洲大陸,到了 1913 年,九成以上的非洲土地完全被歐洲強權佔領,非洲人民也「正式」成為依附強權而生的奴隸。此外,因為邊界線的劃分,也讓相同族群的人變成不同國家的居民,非洲人民被迫要和其他部族組成國家,更需要學習殖民母國的語言。


各國瓜分非洲的地圖(Source: 好融冰, from Wikimedia Commons)

瓜分到非洲土地最多的兩個國家是英國和法國,兩國也各自發展出有效管理當地人的手段,以利剝削更多非洲的自然與人力資源。主要的模式分成二類:間接統治(Indirect rule)和直接統治(direct rule)。


間接統治的代表是英國,例如英國統治的肯亞跟奈及利亞;直接統治的代表則是法國。但這並非固定的分類,有大量英國人居住的南部非洲就不是採取間接統治的殖民模式。


直接統治就是除去在地文化,大量灌輸殖民國的社會價值觀、生活方式、風俗文化等的統治方式。殖民母國強制同化當地人,例如曾是法國最大殖民地的北非阿爾及利亞 (Algeria),當時法國規定所有的官方教育系統一律使用法文, 阿爾及利亞政府的行政人員從上到下幾乎也都是法國人。


而在英國殖民的肯亞,英國則利用當地已經形成的社會結構,例如拉攏部落酋長,殖民政府官員也常雇用當地人。這種間接統治的方法,表面上保留了原有的傳統跟文化,與當地的長老「共治」,但實際上還是由殖民政府掌握著實權。


不同殖民模式在當地也遺留下不同的影響,總體來說,採取間接統治的英國殖民地較能保留當地的語言和文化,這些非洲國家獨立後大部分也都留在大英國協(Commonwealth of Nations);反觀採取直接統治的法國,其殖民地內的非洲人大致上有強烈的「殖民母國認同感」,除了放棄原本的生活方式除外,內心也深深覺得自己是法國人。


弗朗茲.法農(Frantz Fanon)的經典著作 《黑皮膚,白面具》(Peau Noire, Masques Blancs)深刻描述與分析黑人(被殖民者)渴望成為白人(殖民者)的心理狀態,與自我否定的矛盾過程,被譽為後殖民主義論述最具有影響力的經典作品。


《黑皮膚,白面具》
Peau Noire, Masques Blancs

一點也不黑暗的非洲

二戰後,除了賴比瑞亞和埃及,大部份的非洲國家仍屬於西方強權的殖民地,不過隨著歐洲的實力轉弱,人民自由意識的提高,以及蘇聯和中國在軍事和經濟上的支持,許多地區紛紛展開武裝獨立運動。


1960 到 1970 年代是非洲國家獨立的鼎盛時期,非洲人民為了團結非洲國家,反抗殖民主義,於 1963 年 5 月 25 日成立了非洲統一組織 (Organisation of African Unity),後來改名為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如今是由 55 個非洲國家組成的聯盟。非洲以面積來說是世界第二大洲,也是人口第二大洲(僅次於亞洲),卻是擁有最多國家數的洲。當世界各地在為人口老齡化而焦慮的同時,非洲卻擁有最年輕的人口,大部分的非洲國家青壯年人口超過一半。


當筆者在南非居住時,不時會有臺灣的親友問我是否住在草屋,出門會不會碰到犀牛獅子,是否快熱死了,還有人擔心我會不會被伊波拉病毒感染。事實上,我在南非沒看過草屋,只有在國家公園看過犀牛長頸鹿,而且南非和臺灣相比實在是涼爽太多了。前幾年西非爆發的伊波拉病毒,如果單純以距離來看,歐洲還比南部非洲更接近病毒爆發的區域。


臺灣人普遍都知道歐洲有好幾個國家,或是英國跟法國講不同的語言,卻對非洲毫無概念,多數人似乎仍有著非洲與非洲人是單一個體的概念。


雖說大部分的非洲國家已經獨立超過 50 年,但各方面依然受到國外操控,最明顯的就是西方在非洲注入大量的貸款援助計劃,這些「善舉」其實常常附加許多條件,包含政治改革或經濟體系的變動。然而,制定這些政策的西方國家只用自己的標準評估,而不是衡量當地的實際狀況,導致大多數的援助計畫都以失敗告終,辛巴威的經濟危機就是一個例子。


1991 年 3 月,在 World Bank和 IMF 的規範下辛巴威(Zimbabwe)實行了「經濟結構調整方案」(Economic 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ESAP 要求削減 25%的公務員,撤銷補貼,將一些國有公司商業化和私有化以及在衛生和教育部門引入用戶費等來減少政府支出。為了使貿易自由化,廢除各項對進出口的限制以及降低關稅。這些本意或許是好的,推動辛巴威在全球化的市場。但辛巴威未成有成熟的工商業基礎,就被迫與廉價進口產品競爭。加上土地改革導致農產品生產大量減少,過度依賴進口產品的需求以及通貨膨脹太快,最終加速了辛巴威的經濟危機。


1996 年,World Bank 承認 ESAP 的失敗,甚至還有學者批評 ESAP 是西方國家變相對非洲殖民的手段。反觀主流媒體,經常報導他們在非洲不斷投入物資施以援助,也常常討論非洲「領導人貪汙獨裁,人民思想落後」等論述,卻也沒探討這些援救方法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沒有針對一個國家的體質來打造最適合的援助方式?


後來,非洲國家們漸漸了解到西方的援助不是長久發展的最佳選項,紛紛轉向投靠原先就早就有合作的中國。隨着中國的經濟突起,對非洲大陸的投資也與日俱增,2009 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非洲最大貿易夥伴。2017 年 7 月,中國在位於東非的吉布地(Djibouti) 正式成立第一個海外海軍基地,歐美的主流媒體對此紛紛表示批評,但很少被討論到的是美國、法國、日本在吉布地早就設有軍事基地。


CNN 報導〈美國擔憂中國在非洲影響力日益擴張)

即使大部分的非洲國家面對著貪腐、暴力、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少部分國家也正歷經戰爭、病亂、饑荒與族群屠殺,但不可忽略的是有越來越多非洲國家的經濟表現越發亮眼,根據世界銀行統計, 2018 年全球前十大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有 6 個都在非洲。


事實上, 衣索比亞已經連續十多年的 GDP 成長都保持在 10% 上下,可是一提到衣索比亞,大部分的人依舊只會想到難民與飢荒。 非洲,這片曾經深受殖民迫害和掠奪的大陸,如今又成為新舊強權較勁的戰場。


西方媒體常形容中國資本大規模的進入非洲是在進行猶如殖民般的侵略,這種說法除了貶低非洲國家的自主權之外,也在淡化甚至是掩飾過往西方強權在非洲殖民的總總行為,但非洲人民可從沒忘記,當初把中國與非洲緊緊聯繫起來的關鍵,正是這些西方殖民國。

文章資訊
作者 劉盈瑩
刊登日期 2019-01-08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