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產稻,故人皆食稻。自城市以及村莊,莫不一日三餐,而多一粥二飯。富家既可自膳,貧者亦食地瓜,可無枵腹之憂。」——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三〈風俗志・飲食〉
在日治時期文人連橫的記載中,清代臺灣的農業足以使人們無缺糧之憂,在飲食上既豐腴又富饒。不過,這般富庶的農業景觀,是怎麼發展出來的呢?
農業是臺灣的根基,是先民將自己安放在土地上的夥伴,陪著臺灣人從匱乏變得富足,這一路以來,它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關於臺灣這塊土地為何被開墾成遍布農庄的模樣、農村生活長什麼樣子、農業又是如何逐漸產業化,這一切的一切,其實可從三百多年前開始說起⋯⋯。
民田、官田、官莊,清代臺灣的三種田地風景
17 世紀後期,當清帝國接手統治臺灣時,明鄭時期開墾的土地也移交到新政權的官員手上。本來由明鄭官員持有的土地一夕之間都變成無主地,而原本的佃農則陸續登記成業主,持有這些「民田」的人們繳納稅租給新政府,幫助穩定清治初期的地方財政。
然而,除了一般人民持有的土地,許多鄭氏軍隊自行屯墾的「營盤田」根本沒有登記在冊。因此,佔領臺灣的部隊與武官很快便將這些田地收進囊中,這些土地成了清代的「官田」,不必負擔稅收。但這麼一來,有一群人可就大傷腦筋了,那就是——地方的行政文官。因為官田被占領得越多,地方稅收就越困難。當時,攻臺武官試圖席捲更多土地,而原佃戶則心有不甘、希望尋求權利保障,雙方時常興訟。於是,文官決定開放「請墾」,也就是申請新的土地開墾,只要向官府登記,就可以在荒地上圈地耕種。
此政策一推出可謂成效斐然,政府登記冊上的土地面積大幅增加,對於清代初期土地充裕的臺灣來說,一來保障了開墾者的財產權,二來也保障了官府的稅收。下一步,為了鞏固財政,官方也自行設立「官莊」,招募佃農協助開墾,收入則由地方政府運用。
至此,清治政府掌握了收稅的「民田」、政府自己當地主的「官莊」,再加上武官持有的「官田」,這三種田地共同構成此時期的土地分配,而先民開墾的腳步也隨著政策發展慢慢向新的土地拓展。
不過呢,所謂的「新」土地,指的是對開墾漢人而言;而對另一群人來說,許多土地一點也不新,它們早已是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園。
隨著土地開發的範圍越來越大,漢人開始覬覦原本屬於原住民的土地。一部份原住民接受政府的行政管理,成為所謂的「熟番」。政府為這些熟番設置了保護政策,給予他們部份土地所有權的認證,並讓番社成為大租戶、再租借土地給漢人開墾,從漢人的農業活動中獲得收益。
遺憾的是,這種互利互惠無法長期延續。隨著時間行進,番社開始陸續出現典當、讓予土地的情況,漢人逐漸掌握番社的產權。族人們以當下的收益衡量土地的價值,漢人們則熱烈追求擁有地權,使得番社土地不斷流失——可以說,在漢人篳路藍縷、開基立業的背後,是其他族群的顛沛流離。
作物種什麼?每寸土壤都不可放過
擁有了土地,接下來便該決定要種些什麼。
一談到臺灣的農業,我們腦中可能會出現一片金綠相間的廣闊海洋,人們收割那如黃金般的浪花,從中取出珍珠般剔透的白米,餵養一家大小——然而,這並不是全貌,而僅是清代農村生活的一部分。
先民們發揮智慧與勞力將收成後的零碎時間填滿,將土地利用到極致。在清治臺灣初期,由於氣候乾燥與水利設施不足,嘉南平原一帶幾乎全是旱田。為了增加生產力,農民們會在栽種稻米的空檔選擇種植各種豆類植物。這是以農為生的先民們摸索出的眉角,他們發現豆類的固氮能力可幫助土地回復肥沃,讓下一批稻米生長得更好。
而臺灣人最熟悉的番薯則最常在甘蔗休耕時兼種,蕃薯的優點是在短時間內就能成熟、輔助糧食供應,對於填飽人民的肚子而言,幾乎與稻米一樣重要。至於排水良好的沙地則適合落花生與芝麻等作物生長,它們為當時社會提供了珍貴的油脂來源。大麥與小麥則專門種植在鹽鹼而無法種稻的沿海土地,豬、雞與鴨等家禽可消化掉作物中不可食用的部份,轉化為難得的蛋白質來源。
商業化才是王道,出口就靠經濟作物
就這樣,農人良好分配不同的地質與耕期,將土地的生產潛力發揮到極致。所以說,一年到頭,他們種植稻米與豆類植物、甘蔗和蕃薯、落花生及芝麻,以及大麥跟小麥,聽起來臺灣農民過著簞食瓢飲、自給自足的小農生活……嗎?
錯了,自從土地由南到北漸次開發,臺灣的農業趨勢其實一直往市場化、商品化的方向走去。
當開墾的腳步來到彰化以北,水圳建設也逐漸發達,我們所熟知的水田才開始大量出現。這些水田上種的是陸續改良出的稻米品種,其稻種更加飽滿晶瑩、又因種植期短而可增加收穫數,稻米生產量比起早期嘉義以南的旱田來說大幅提升,不但餵飽了膨脹數倍的人口,更讓稻米成為大量輸出的經濟作物。
同時,適應乾燥土地的甘蔗也在島嶼南邊茂密的生長著,送進糖廍加工後成了人見人愛的甜蜜結晶。一時之間,「一府(府城)、二鹿(鹿港)、三艋舺」躍升重要的港口,船隻絡繹不絕地將堆積如山的麻袋送往對岸,也讓臺灣成為供應中國沿海糧食的重要產區。
而後,因為英法聯軍的影響,臺灣在 1860 年開港通商,進入了人稱「清治後期」的時代,此後,臺灣的貿易對象不再僅限於對岸,更能在國際的商業戰場上一展長才。
臺灣農業越國際化,也就越商品化。「茶、糖、樟腦」這批明星商品站上了歷史舞臺,光是這三樣貨物,就佔了清治後期臺灣出口總值的 94%。為了種植茶葉與開採樟樹,先民們致力於開發中部至北部的淺山區域,在雲霧繚繞的山坡上蓋起一間間樟寮,也闢建了連綿不絕的綠色階梯。
臺灣茶葉靠著行銷手法與具有在地特色風味的烏龍茶攻佔了美國消費市場,跨越太平洋在那自由的國土上伸展枝枒、在朦朧的霧氣中散發著柔和茶香。而臺灣更是當時世界上唯二的樟腦產區,唯有日本稱得上競爭對手,這讓臺灣樟腦在國際貿易上佔有強大優勢,人們砍伐樟樹的枝幹、刨成木片、在大甕中蒸餾、待冷卻後取得潔白的樟腦結晶,運往港口。至於臺灣生產的糖則面臨各國的激烈競爭,幸好日本的消費市場偏愛臺灣糖,讓臺灣糖能擁有一塊根基穩固的出口市場。特別的是,茶、樟腦的產地多分布在中北部,其出口促使臺灣北部進入極快速的開發期,如大稻埕即是作為茶葉貿易的集散地而發展成北部最繁華的街區之一,甚至培養了如李春生這樣國際化的商人,也讓此地在未來逐漸成為新知識份子、文化以及藝術的集散地。
但在繁華的發展背後,我們也不能忘記伴隨而來的陰影。
為了增進茶與樟腦兩種作物的產出,也為了學習世界列強富國強兵的建設方向,統治臺灣的官民開始強化對土地的掌握與開發,本來就已存在的跨界開墾情形更加惡化。一批一批漢人越過隘勇線,將原本原住民居住生長的土地一一占有。在漢人的眼中,這個過程稱做「開山撫番」,但對當時的原住民來說,他們迎來的往往不是溫柔的安撫,而是刀劍與槍砲。
臺灣農業的蓬勃發展貫串了整個清代的歷史。但在這背後並非恬淡又安祥的農村生活,而是一個個勤勉農民們不斷的追求,以及隨之而來的代價。他們開發土地、改良品種、建設水利、尋找新商機,臺灣這塊土地則以它的豐饒,回報農民們滴落在土地上的汗水。
延伸閱讀:
1.《臺灣通史─原文 +白話文注譯》
連橫著,蔡振豐 、 張崑將等譯,點此購買
2.《臺灣通史》
連橫著,點此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