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生命充滿酒精的辛棄疾,突然說要戒酒!從成癮防治醫學看他能否成功

廖泊喬 2020-05-02
 

能想像嗎?像辛棄疾這樣喝酒喝了大半輩子的人,竟會起心動念說要戒酒。


抗金義軍出身的辛棄疾,一生創作了600多首詞,是個多產的作家,值得注意的是,詞中大量出現「酒」和「醉」等字眼,可以想像他曾經在沙場豪邁痛飲,留下恢宏慷慨的抗戰詞句,而無法於官場施展抱負的境遇,更讓他藉著酒意、透過文字抒發內心憤懣之情。


生命中充滿酒精的辛棄疾,突然說要戒酒,身為成癮防治醫師的我心想:怎麼可能啊?


本文將帶大家一窺下定決心戒酒的辛棄疾,並從成癮醫學的角度,解讀辛棄疾兩首「戒酒」詞作,說明人類酒癮的科學機制,以及戒癮是多麽辛苦一件事。


為糖尿病所苦,辛棄疾決心戒酒

靖康之變金人攻陷汴京(今河南開封)後,宋室南渡,緊守剩餘的南宋半壁江山。力主抗金的辛棄疾,在當時的偏安政治下,一腔熱血卻得朝廷冷眼,為官也屢遭他人彈劾。


詞人辛棄疾的手稿〈去國帖〉

辛棄疾五十五歲時遭彈劾革職,在今江西地區的瓢泉,展開生命中最後十年的退隱生活,專注詩詞創作直至老死──


等等,退隱應該時間更多、喝更多啊,怎麼可能少喝甚至不喝?不過,從這時期的詞作,可以發現辛棄疾的身體出了一些狀況,如「病怯杯盤甘止酒」或「病來止酒,辜負鸕鶿杓」,皆提及自己因為生了病只好止酒(戒酒)。


但究竟是什麼樣的病症?在〈止酒〉一詩寫道:「日醉得非促齡具,只今病渴已三年」,這裡的「病渴」應是指「消渴症」,即現代人熟知的糖尿病,而〈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中的「長年抱渴」,也有一說是罹患糖尿病時口渴、尿多的徵狀。


另外,他也在一首〈鷓鴣天〉的題序提到「予時病齒」,表示自己有牙齒方面的問題。[1]

 


酒杯快走,再來就把你砸爛!

辛棄疾在五十七歲那年先後寫了兩首「戒酒詞」,運用了「賦」這種文體的白描手法與問答形式,讓自己和酒杯對話。[2] 第一首〈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原文如下:

 

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犇雷。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埋。」渾如此,嘆汝於知己,真少恩哉!

 

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人間鴆毒猜。況怨無小大,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亦須來。」


辛棄疾與酒杯之間的答辯,用白話翻譯就是:




酒杯啊,你過來!我今天仔細檢查了身體。發現這幾年來時常口渴,喉嚨乾得像是燒焦的鍋子,最近還開始嗜睡,一躺下就鼾聲如雷。但酒杯你說:「竹林七賢裡劉伶這個人,是古往今來最看得開的人,他認為酒喝醉了又怎樣,人要是死了就直接埋了吧。」酒杯你竟敢如此說話,虧我把你視為知己,你實在是太無情了!


更何況,酒杯你還憑仗著歌舞來誘人歡醉,按理來說,這應該被當作人間劇毒來對待。無論對你有多少怨言,都是因為我愛喝酒造成的;世上的東西本無所謂好壞,使用過度不懂節制才變成禍害。所以我跟你約定:「你不要再逗留在這了,趕緊離開,不然,我可是還有力氣把你給砸個粉碎的!」酒杯再拜,說:「沒關係,只要你揮手,我就離開;但若你招手要我來,我就會即刻趕來!」




這首〈沁園春〉可以看見詞人對於酒精又愛又恨的矛盾情感,一是他不忍心苛責與自己相伴數十年的酒精,結果找了「酒杯」當現成的替罪羔羊;二是詞人已鄭重宣告酒杯「勿留亟退」,還作勢揚言要砸碎它,想要劃清彼此界線。


然而,酒杯卻仍在末尾對詞人答道:「只要你揮手,我就離開;但若你招手要我來,我就會即刻趕來!」,這種「欲拒還迎」的曖昧心態,很難不讓人懷疑,辛棄疾是否意志堅定要戒酒?


酒友來了!辛棄疾守得住嗎

這樣戒酒真的會成功嗎?他的第二首〈沁園春〉是這樣寫的:

 

杯汝知乎?酒泉罷侯,鴟夷乞骸。更高陽入謁,都稱齏臼;杜康初筮,正得雲雷。細數從前,不堪餘恨,歲月都將麴蘗埋。君詩好,似提壺卻勸,沽酒何哉。

 
君言病豈無媒。似壁上雕弓蛇暗猜。記醉眠陶令,終全至樂;獨醒屈子,未免沉災。欲聽公言,慚非勇者,司馬家兒解覆杯。還堪笑,借今宵一醉,為故人來。

 

辛棄疾在這首詞中化用不少典故,內容一樣先翻譯給讀者了解:




酒杯阿,你知道嗎?現在的我,已經請辭了酒泉郡的郡侯,而用來裝酒的皮囊也趕來跟我說它要退休。那些愛喝酒的人來我這,都吃了閉門羹。杜康這位釀酒名家占卜,卜到了雲雷屯卦,推測危險而艱難便不再釀酒。細數過去,我恨自己把時間都浪費在酒精裡虛度了。我朋友的好詩讀起來就像是喝了美酒般享受,那我何必再去買酒復飲呢?


朋友說我生病一定有原因,不該杯弓蛇影地瞎猜是喝酒造成的。記得陶淵明整天醉醺醺的,終生自得其樂,屈原努力保持清醒,仍招來禍端,被放逐後投江自殺。酒杯啊,我想聽取這朋友的說法,因我自認自己不是個勇者,無法像晉元帝司馬睿一樣說戒就戒。所以別笑話我了,既是朋友熱情相勸,今晚暫且再醉一場!




這首〈沁園春〉的題序為:「城中諸公載酒入山,余不得以止酒為解,遂破戒一醉……」,原來辛棄疾寫這首詞,是因為住在城裡的朋友們攜酒來訪,而他不能用「戒酒」當作藉口推辭,於是便破了戒好好醉上一回。


這首詞就像辛棄疾對酒杯的告解,他知道自己上次已和酒杯有了約定,如今卻出爾反爾,他需要給酒杯一個交代,好讓自己有台階下,所以他直白承認自己不是勇者,這酒是無法說戒就戒的。


好不容易踏上戒酒之路的辛棄疾,繞了一圈,回到原點,此次戒酒行動,無疾而終。


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是一個不喝酒會死的大酒鬼。(Source: wiki)

戒酒有多難?從酒癮背後的腦部酬償系統說起

其實,戒酒失敗不能過於苛責辛棄疾。如同辛棄疾般,現代許多人因為酒精影響到身體健康而戒酒,但戒酒是一件相當困難的挑戰,人們除了要面對內在想喝酒的「癮頭」外、同時要面對外在世界許多酒精相關的「暗示」,無論內在癮頭或是外在暗示,對腦部而言都是一種神經刺激,腦部受到刺激後、自動想要喝酒。


關於這點,我們需要用腦部神經迴路系統做解釋。


古人云「食色性也」,當我們享受美食與性愛,會感受到滿足與愉悅,這是基本人性。而人性背後的原理,是因為腦部的酬償系統(reward system,或稱獎賞路徑)。


酬償系統連結到動機、行為、與愉悅情感。其機制是腦中的腹側被蓋區受到外在行為(如吃甜點)刺激後,釋放出適量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到負責情緒的邊緣系統與大腦中的前額葉,讓我們感受並認知到「滿足」。


而在我們感受到滿足的同時,我們的神經細胞會記憶這個迴路變化,把外部行為(吃甜點)與內部經驗(滿足)建立起聯繫,之後,為了反覆獲得滿足,我們會直接聯想、追求相應的外在刺激(例如突然想吃甜點,然後就管不了自己的身體跑去吃了)。


但是,酒精對酬償系統的作用,卻跟一般食物有著極大不同。


喝酒會促進腦內短時間釋放大量多巴胺,大量的多巴胺雖然會讓人在短時間感受到極大的愉悅,但若是我們反覆過度刺激酬償系統(如長期喝酒),腦部就會自動啟動保護機制,例如降低神經對刺激的敏感度,以免過度刺激造成負面影響。


這時候,如果沒有酒精的幫忙,我們按照原本無酒生活去享用美食,所產生的「適量」多巴胺,會因為酒精長期刺激下失調的酬償系統,而讓我們感受到「不夠快樂」。對人類的記憶而言,「多」的感覺總是比「少」的感覺來得印象強烈。而且「食色性也」,喜歡「更快樂」的感覺,勝過「一點點快樂」的感覺。


若要感受到快樂,就要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因此大腦產生一個訊號,告訴飲酒者:


「喝酒吧,只有酒精才可以達到你要的滿足。」


飲酒者喝了酒,達到比享受美食更多的快樂,便開始覺得只有酒才可以讓自己感到愉悅。換句話說,腦部被酒精擺了一道──酒精透過影響酬償系統,讓人覺得「非酒不可」。同時,神經細胞記憶這樣的變化,一切與酒精有關的事物,都會讓神經自然而然的連結到「飲酒」,包含內在想喝酒的「癮頭」,或是外在的「暗示」,都讓酒精成癮者的腦部直接指向:我需要喝酒。


對酒精成癮者來說,沒有什麼能比得上喝酒後達到的快樂境界。(Source: Terry Vlisidis via Unsplash)

因此,各種追求酒精的行為就產生了,酒精成癮者為了啟動酬償系統感受到愉悅,用盡方法,就是一定要得到酒。


前述辛棄疾兩首〈沁園春〉戒酒詞,提供我們以下豐富的分析案例。


1. 時時盤踞心上的內在癮頭

準備戒酒的辛棄疾心中是有一股聲音:「生這點病,喝一點應該沒有什麼影響吧,就算有什麼影響,大不了也是一死了之。」

 

因此嗜酒的劉伶第一個被辛棄疾請出來,藉由酒杯之聲宣揚自己心中想說的:「醉死酒間,死後被埋,人生也不過如此」。短短幾個字,我們就看到這位宋代的酒精成癮者,對於想戒不戒有多麽掙扎。


當朋友來之後,作者洋洋灑灑提到一干以酒為名的戒酒的古人,包含酈食其(高陽酒徒)、杜康、陶淵明(陶令)、司馬睿(司馬家兒),有人閉門謝客、有人覆杯不飲,我們可以推測辛棄疾的戒酒動機有多強,這些古人一一被推上腦中作為增強戒酒動機的楷模,似乎有「有為者亦若是」的架勢。


然而,無論戒酒動機如何強,心中想喝酒的慾望仍然戰勝了這些古人,難怪過去驍勇善戰的辛棄疾只好對酒精癮頭投降,唱出「慚非勇者⋯⋯借今宵一醉⋯⋯」,帶著不好意思的態度對酒杯寫了這首詞。

 

 

2. 外在難以推卻的酒友

除了明顯的內在癮頭,外在暗示也同等重要──不過辛棄疾的一票「酒友」豈止暗示,根本是「明示」!他們明著邀請辛棄疾一同飲酒,朋友邀請,能不應酬嗎?用身體的理由拒絕一次、兩次,長期下來能持續嗎?何況,與朋友喝酒是如此誘人的賞心樂事,勾起了作者內心的酒癮,開啟了準備飲酒的循環。


面對好友的邀請,辛棄疾似乎沒有花力氣拒絕,相邀的第一次就同遊共飲。他戒酒失敗這麼快,下面這個「暗示」功不可沒。


3. 無處不在的酒杯暗示

作者喝酒的時候用著酒杯、寫詞的時候對著酒杯、詞中對自己自己招手的是酒杯、甚至準備復飲的時候,也是向酒杯告解,酒杯只要一出現在辛棄疾的眼前,就讓辛棄疾想到酒精,無論他是想到喝酒或是戒酒,酒精的形象畢竟是出現了,出現之後,就會連結到酬償系統的愉悅記憶──

 

此刻,就算辛棄疾用各種方法提醒自己不要喝酒,也難以抵擋大腦根深蒂固的酬償機制。


這也是為什麼辛棄疾提到要「鴟夷乞骸」,將裝酒的皮囊藏起來、甚至丟掉;為什麼要提到「高陽入謁,都稱齏臼」,把朋友都辭退,以避免飲酒。但是,就算辛棄疾將這些外在明暗示都排除掉了,最重要的「暗示」酒杯還是在眼前,「汝於知己,真少恩哉!」酒杯這個暗示在眼前,對自己是一點好處都沒有的,這部分辛棄疾也是知道的。


然而,朋友一來,辛棄疾一點也沒有像詞中般回絕,反而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說自己飲酒都是不得已的「為故人來」,作者寫得這麼頭頭是道,作為讀者的我們,也心知肚明,作者戒酒之路在這裡宣告沒有完成。


宋代人喜歡用花瓣造型的酒盞(圖非本文當事酒杯)。(Source: 《鎮江出土金銀器》/ Artouch

以史為鑑,少喝一點

我們花了一點篇幅,從辛棄疾兩首〈沁園春〉詞中,試著讓飲酒的神經生理機轉解釋得較為清楚:酒精影響腦部酬償系統後,任何連結到「飲酒」的內在癮頭或是外在暗示,都會反覆活化想要喝酒的渴望。


如果讀者想戒酒,只要意識到這些原因,辨識並排除癮頭與暗示,戒酒的成功機率將會增加許多。感謝辛棄疾,為我們留下這麼精準的、關於戒酒的詩詞篇章!

 

本文作者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研究醫師




[1] 當時流行的宋詞小令,侷限於篇幅,情感表達難以盡情,而長調的篇幅較廣,除了發出小令的幽微情思外,也能在有限篇幅中事件鋪陳,甚至諷諭寄懷。辛棄疾擅長長調,同時更實踐「以賦為詞」、「以文為詞」,將原先習慣以賦體、散文的方式的主題,透過長調方式呈現,也就是「把古文手段寓之於詞」。賦中對話則是從荀子以降之傳統,長調引入賦體對答的方式,讓詞裡面的主角人物,由自言自語轉變成兩人對話,甚至與各種物體對話。


[2] 糖尿病與酒精的關係非常複雜,總體而言,酒精會加重糖尿病的症狀表現,惡化糖尿病的進程,包含在空腹的時候使用酒精,會更容易造成低血糖;在飲食間使用酒精,讓飯後血糖大幅增加。同時,酒精增加胰島素阻抗,並且增加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機率。

文章資訊
作者 廖泊喬
刊登日期 2020-05-02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