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總是血腥的,而有些戰爭更是特別的血腥及慘烈。隨著武器殺傷力進化,現代戰爭一場死傷數十萬的數字已經司空見慣到令人麻木。但在古代,由於人口稀少加上使用冷兵器作戰,即便是人口大國的中國,破萬人的死傷就是不得了的戰績。如此看來,戰國時代死傷達數十萬的長平之戰,無疑是古代戰史最讓人膽顫心驚的殘酷代表。
除了死亡數字驚人,長平之戰之所以是戰國最具代表性的戰役,在於它的情節充滿戲劇性地峰迴路轉,而且後世所謂的戰國四大名將中就有兩位參與其中。所以在個別談論戰國四大名將前,老ㄕ決定先以長平之戰做為名將開場的序幕,同時也是讓看倌們可以更深體會當時的時代氛圍。
大戰的起源
公元前 262 年(秦昭襄王四十五年、趙孝成王四年),秦國頭號戰將白起攻下韓國的野王。
野王是什麼地方?
我們觀看上面的戰國形勢圖,會發現韓國有一塊向上凸出去的土地,那凸出去的土地就是上黨,而野王則是上黨地區和韓國首都新鄭的連接點。所以當野王被攻下,代表上黨地區與韓國的聯繫被切斷。當時實力已經虛弱至極的韓國決定:「上黨反正也守不住了,不如命令當地人向秦國投降,秦國得了好處,應該就會暫停對韓國的攻勢了。」
但是上黨地區的官員和民眾死活都不願意投降秦國,眼看母國已經放棄治療,上黨郡守馮亭決定:「乾脆我們投降趙國!如果趙國願意接受我們,韓趙就可以合力抵抗秦國,而秦國退兵後,或許我們還有機會回歸韓國。」
當馮亭要向趙國投降的消息傳到趙孝成王的耳中,趙孝成王心中可能這麼想:「當真是天上掉餡餅,莫大的便宜呀!」不過為了慎重起見,趙孝成王連忙召開會議,詢問心腹重臣:「我們是否接受上黨地區的投降呢?」
「不可!」平陽君趙豹堅決的說:「秦國出兵打韓國,卻是趙國得到了便宜,秦國一定不會善罷甘休,到時就要換我們趙國承受秦國的進攻呀!」
「此言差矣。」平原君趙勝則說:「平時出動大軍攻伐,都未必能獲得一城一地,現在上黨地區 17 座城不費一兵一卒就可獲得,這難道不是天賜良機?」
現在我們暫且打住,老ㄕ想問大家:「如果你是趙孝成王,你想聽哪個人的建議呢?」
我們先回過頭來看趙孝成王的決定:「接受上黨郡守馮亭的投降,召集大軍前往接收。」一切如馮亭所謀畫的,趙軍的支援使秦軍暫緩了進攻,但這並不意味秦國有所退讓,而是秦國正積蓄力量準備連同趙國一起扣倒!
戰爭初期─廉頗出陣
公元前 261 年,秦國派左庶長王齕領軍進攻上黨,趙孝成王則派廉頗領兵二十萬救援。
廉頗被後世譽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由國內頭號王牌領軍,可見趙王這次捍衛上黨地區的意志有多麼堅決。那麼戰況又是如何呢?
廉頗首先以百里石長城作為防禦陣地,之後再往西推進 32 公里建構空倉嶺防線,然後又派名叫「茹」的裨將率 5000 人出外搜索迎敵,其架勢可謂步步為營。但秦軍攻勢卻猛烈至極,首先秦軍與趙軍在空倉嶺以西的河谷發生遭遇戰,混戰中,秦軍斬殺了趙將茹,迫使趙軍退至空倉嶺防線。
之後秦軍又攻破空倉嶺防線並斬殺趙國 4 個都尉,根據描述戰國時代商鞅的《商君書》境內篇紀錄,光保護都尉的親兵就有 1000 人。趙軍急忙在百里石長城以西的丹河構築臨時防線,可沒多久,秦軍又攻破陣地,斬殺了兩個都尉。
接連的敗戰,使廉頗決定讓趙軍全面退守百里石長城,這裡不但有山勢陡峭的天險,更建築大量的堡壘及石牆。所以當秦軍一如既往的搶攻,卻在此碰個頭破血流。
眼看死磕不成,秦將王齕率軍駐紮在丹河以西,並挑釁趙軍:「是爺們就出城決戰!」而廉頗的反應是:「有本事你打進來!」雙方重覆幾次「你過來我就弄死你」的無謂叫囂後,漸漸地連罵陣的力氣都省去,直接展開沉默但高張力的對峙局面。
廉頗的考量
如果觀看廉頗在長平之戰初期的戰績,可能會讓人立刻冒出疑問:廉頗表現太「落漆」了吧?如果說第一次遭遇戰敗陣是運氣不好,接下來秦軍可是連續攻破趙軍的兩道防線,而且秦國領軍的王齕還是帶兵經驗不多的將領。
戰場經驗豐富對方數倍,戰場上更是以逸待勞,廉頗卻一次也沒贏過。這算什麼名將?難道廉頗的名聲都是被吹捧出來的?
這個疑問直到用地圖來看戰場情況才能解釋。
原來當廉頗與王齕對陣時,秦國有派另一支部隊至上黨區的南方以威攝韓國部隊不敢支援。當廉頗出百里石長城以西迎戰,秦國南方部隊有可能北上突襲廉頗的後方,到時廉頗可就被人包餃子了。所以廉頗極有可能是為提防秦軍的包抄,這才節節敗退至百里石長城,如此就可以專心抵禦秦軍的正面進攻。
戰局發展至此,雙方都不甚滿意。秦軍雖已經佔領大部分的上黨地區,但無法驅逐趙國的援軍就沒能控制當地,更何況當地軍隊及民眾還被原郡守馮亭帶往廉頗軍中,人口意味生產力,如果只得土地卻失去人口,秦國根本無法有效開發上黨地區,只怕一段時間後,到嘴的肉又要吐出,只是白忙一場。而趙國則捨不得丟掉撿到的便宜,何況在賠上破萬人命後,更是不願認賠作收。於是戰場上雙方雖按兵不動,但秦趙兩國卻動員更多的手段,好讓勝利的天平能稍微往自己傾斜一些。
戰爭中期─持久戰
雖未有詳細數字,但秦趙雙方在長平之戰初期都出動 20 萬人以上的部隊,這些部隊需要由後方供應糧食,而運糧到前線的過程中,運輸部隊本身也要吃飯,所以一旦陷入對峙,補給的重要性以及困難度會與日俱增,何況雙方這一對峙就是兩年半。
觀看雙方形勢,趙國距離前面補給線較短,可以消耗較少的資源;秦國則國內則擁有較多糧食,綜合國力占上風,雙方各有優劣之處。那麼到底是誰能在對峙中占上風呢?
我們可以從歷史的紀錄中找到一絲端倪。
話說有一天,趙孝成王找來樓昌、虞卿兩位大臣商量:「長平之戰發展至此,兩位認為我該怎麼辦呢?」
樓昌說:「派遣使者和秦國講和吧。」虞卿卻說:「如果要跟秦國和解,恰恰不能直接和秦國講和;因為我們主動講和,那主動權在對方,而且對方就會知道我們勢弱,到時更不會和我們和談。現在不如向楚、魏兩國示好,如果楚、魏接受,那秦國就會認為我們締結了三國同盟,到時在外交占有優勢的局面下,才能和談成功呀。」
雖然樓昌、虞卿的策略不同,但目的是一樣的:「和秦國達成和解。」這代表趙國已經負擔不起長平之戰的消耗了。事實上,長平之戰期間,趙國曾經向東方的齊國提出借糧的請求,但齊國當時盛行孤立主義,齊趙雙方的摩擦也不少,於是拒絕趙國,由此可見趙國糧食供應的窘迫程度。所以盡速和談結束戰鬥,對趙孝成王來說既是解脫也是必要,關鍵在於:要選擇哪一個方案呢?
關鍵的轉折─換將風波
趙孝成王後來選擇派遣使者向秦國和談,對此,秦國開始出招了。
秦昭襄王首先厚待趙國使者,但死活不跟他談判,這帶來兩個影響:一、趙國被迫繼續堅持作戰,這讓趙王對日漸艱難的糧食補給越感煎熬。二、其他國家看到秦王厚待趙國使者,都開始懷疑秦趙是否要達成什麼秘密協議,所以決定旁觀,不幫秦卻也不幫趙。
在外交上成功孤立對方的秦國,接下來繼續來個計謀 combo,好達成秦昭襄王的目標:消滅趙軍!而他們的目標,就是秦軍在戰場上的最大阻礙,趙國主帥──廉頗。
雖然廉頗連吃敗仗,但仍保持趙軍完整的戰鬥力。而堅守戰術看似無所作為,卻也是懸在秦國遠征軍眼前的一把大刀,因為只要秦軍有退卻的行動,廉頗隨時可以轉守為攻,或是直接帶著趙軍以及上黨軍民撤退,如此雖折了面子卻獲得人口資源贏了裡子。總之,只要廉頗在,趙軍就很難發生致命失誤的可能。因此,如果秦國若要提高消滅趙軍的可能性,就需要讓廉頗滾蛋。
於是秦國開始在趙國首都─邯鄲,散布謠言:「秦國最怕的是馬服君的兒子──趙括。廉頗不但容易對付,而且可能要投降秦國了。」在一連串的行動下,終於讓趙孝成王決定:「撤換廉頗!」
由於廉頗在後世的高評價以及長平之戰最後的結局,趙孝成王的換將行動因此被人罵翻。以結果論,趙孝成王當然該罵,但如果認為趙孝成王是智缺所以才中了反間計,我認為那又過於簡略當時的狀況了。
面對對峙下日漸艱難的困局,趙孝成王一方面調動各方資源支持前線,另一方面催促廉頗有所作為,好使局面有所改變。廉頗的反應卻是:「咱就是堅守,沒別的方法。」
以戰術來看,廉頗沒有問題,但調動戰略物資的趙孝成王卻知道趙國的處境無法再支持堅守戰術。「要能堅守,我會不支持嗎?我可是已經供應大軍兩年多了。現在就是無法再堅守,可廉老頭你還是只敢堅守,根本是不顧現實也無視我的判斷,簡直不可理喻!」以上是老ㄕ揣摩趙孝成王可能有的 OS,還原度......其實不敢保證。
不過,一個是統御全局的王、一個是專注戰場的將軍,兩人位置的不同,最終造成思考行動有所分歧,已經被逼急的趙孝成王撤換堅守的廉頗是遲早的事,反間計只是加速它的發生,以及讓秦國能誘導趙國派出他們心目中的人選──趙括。
趙括其人
趙括,以「紙上談兵」聞名於後世。如果後人對趙括的評價是紙上談兵,想必許多人會認為:「趙括能力很低下。」以結果論,這個評價並沒有錯,但如果試著返回戰國時代想深一層,卻未必能如此簡單的評價趙括。所以我們還是先了解一下趙括的基本資料吧。
趙括, 其父為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趙奢留在歷史上的軍事紀錄大致有兩筆。
第一筆相當簡單,「攻齊國麥丘,取之」;第二筆則大大的不簡單,公元前 269 年 ,秦國率大軍進攻趙國閼與,當時主政的趙惠文王找廉頗、樂乘等老將詢問對策;廉頗、樂乘一致認為道路過於遙遠、路狹難救,不如放棄算了,但趙奢卻說:「閼與地勢險峻狹長,只要將士奮勇作戰就可獲勝!」於是趙惠文王決定讓趙奢率軍救援閼與。
話說得很滿的趙奢領軍出邯鄲 30 里後,卻立刻築壘紮營、按兵不動,這一待機就是28天之久。秦國間諜把趙軍情況回報秦軍主帥,秦軍主帥認為趙奢根本嘴砲一枚,於是放鬆對趙國援軍的戒備。趙奢就是在等秦軍主帥的反應。他立刻領軍疾馳兩天一夜至閼與城附近列陣,秦軍面對突然出現的援兵極為震撼;當秦軍倉卒迎擊,趙奢已經佔領至高處並猛擊秦軍,而本來被圍攻的趙國閼與守軍也出城配合夾擊,最後讓秦國大敗而歸,趙奢也因此戰功勞被封為馬服君。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表達:趙括的老爸著實了不起!
趙括就是在如此善戰的老爸教導下成長,而且身為趙國貴族,能享受遠超一般人的資源,這其中包含當時極為稀缺的知識。古語言:「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從西漢的任官選才制度來看,只要能懂一部經書,就能在朝中為官,可見當時知識的稀有以及獲取的不容易,可謂趙括家學豐厚。
那趙括的學習成果又是如何?畢竟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的狀況也很有可能出現呀?
答案是:趙括的學習成果好的沒話說!
從史書紀錄來看,身為趙國名將的趙奢都無法在理論上辯贏趙括,可見趙括學的很徹底,不僅記得熟,說不定還能博引旁徵、舉一反三。所以在理論上(最起碼在筆試成績上),趙括堪稱是兵書上的學霸,在戰爭知識上我想比一般人高出不知多少檔次,擺在今天,應該是位口若懸河的軍事評論家。而從秦國散佈的謠言有提到趙括來看,趙括的名氣更可能已經響徹戰國群雄之間,可謂讚譽頗佳的潛力新秀,所以讓趙括代替廉頗掛帥,雖然很出乎意料,但也並非毫無邏輯可言。
而秦國指定趙括的一個原因,同時也是誘使趙王心動的原因,是趙括身上獨特的優勢:他老爸趙奢與廉頗的互動。前面提到,閼與之戰中,廉頗提出穩重的棄守策略,而趙奢卻以大勝的結果,狠狠的打臉廉頗的預測;老爸如此,兒子會不會也如此?嫌棄廉頗防守戰術的趙孝成王有可能從這段過往經歷,看到打破僵局的希望。
於是在公元前 260 年的夏天,趙孝成王命令趙括替代廉頗成為主帥,並加派二十萬援軍與前線守軍會合成40多萬的大軍。而趙括春風得意的到達前線後,撤換大批中下級軍官並放棄防守戰術,準備主動出擊一舉擊敗秦軍。
趙括的苦衷
還是要說,如果從結果論,許多人自然會批評趙括的攻擊戰術實在是無謀之舉。畢竟廉頗堅守 2 年多都沒吃大虧,趙括一接手就出大問題,這樣的對照實在差很大。
可老ㄕ認為,無論誰當新任主帥,必然會採取攻擊戰術。趙括的主動出擊固然是他本身的思考,但更重要的,是因為趙孝成王換帥就是為了進攻,所以新任主帥必須服從高層反守為攻的戰略。(換個說法,你滿口答應趙王要速戰速決,但來到前線卻又說要長期固守,大部分老闆都會覺得被耍而翻臉吧?那下場難道會好過廉頗嗎?)
那主動出擊是錯誤的選擇嗎?答案是:未必。
不管是熬死對方,還是 KO 對方,只要能擊敗對手就是好方法。如果趙國已經補給困難,那堅持對峙反而是在慢性失敗,如此看來,主動出擊難道不是另闢路徑的求勝之道?
或許趙孝成王在正式換帥並目送趙括大軍離開時,就一直不斷祈禱:「趙括一定要贏呀?我只能寄望你的才華可以帶領趙國突破困局了!」可問題是,當趙孝成王決定換帥時,有一個人卻已經清楚地知道:「趙、軍、要、完、蛋、了!」
趙括的底蘊
先說這個預料到情勢發展的人不是秦國人。
雖然讓趙括掛帥是出於秦國的計謀,但潛力新秀在初次亮相就技驚四座的狀況卻也不算少見(如果用今天的環境來比喻,籃球或棒球運動不就很常出現新秀力壓老將的場景?),所以秦國的計謀只是將勝率提高,可當中會不會有變數,只怕他們自己也是七上八下的。
但老ㄕ說的這個人卻是百分之百確定趙括遲早要完的結局,以至於她事情都做得特別絕,那人就是趙括的老母。
根據《列女傳》的說法,當趙王說要讓趙括掛帥時,趙括他娘連夜進宮表示:「趙括不可為將!」
趙王雖然滿心不悅,但還是詢問原因。趙括他娘說:「孩子他爸(趙奢)生前就表示:『 軍事是極為凶險的學問,但趙括每次談論都把它說的很簡單,國家如果任用這樣的人當將領,一定會慘敗呀!』」
除了老爸的表示,趙括他娘自己還提出一個看法:「孩子他爸每次擔任將領,國家任何賞賜一定全數分給底下的將士,而且從接到任命那天開始就全心投入,甚至從不過問家事;但我兒子(趙括)擔任將領,顯得趾高氣昂,大王給的賞賜是全數收藏,平常還一天到晚關心房地產買賣。這兩父子不是同一種人呀!大王千萬別派趙括擔任主將呀!」
可惜趙王最終仍決定讓趙括掛帥,對此趙括她娘則表示:「王如果堅持,請答應我這孩子要是失敗了,罪過可千萬不要牽連到我們家。」(一個母親把話說到此處也真是絕了)
隨著趙軍大動作增援以及換帥之際,秦國知道對峙的局面將要結束,針對新的局面,秦國也開始有所反應,公元前 260 年的某一天,一位老者在幾乎不為人知的狀況下進入秦軍大營,並為長平之戰帶來最血腥的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