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洋服怎麼穿?刀叉怎麼用?那些明治天皇在維新時最苦惱的大小事

2020-11-30
Wikimedia

急速推進的宮廷改革

維新後,明治政府急著在各方面導入西洋文化,背後是為了解決江戶幕府與各國締結的條約問題。若要與各國交涉、修改條約,日本必須展現出自己與歐美各國同屬文明國家的一面,推動西化遂成為新政府的方針。

 

此外,前述的兒玉定子也指出,伊藤博文、西鄉隆盛等明治政府的統治階層大多是下級武士出身,在江戶時代封閉的社會之下,很難想像下層的人們精通上層階級的傳統飲食形式。事實上,除了高貴公家出身的三條實美之外,下級武士出身的政府閣員幾乎沒有機會接觸皇族和將軍吃的日本料理。


具有留洋經驗的伊藤博文等人則熟悉主客同坐一桌、沒有任何隔閡的西式宴會,因而希望多加採用這樣的形式。而前此日本根本不可能出現身分高貴者與身分低下者同桌吃飯的畫面,就連外國公使於 1868 年獲准謁見天皇的時候,也僅在等待的空檔端出茶和點心,並未舉辦供餐的正式宴會,因為當時完全無法想像天皇與外國人一起吃飯。


伊藤博文(Source: Wikimedia

話說回來,據說宮廷內的女官光是聽到天皇要與外國公使會面,就群起反對、大哭大鬧。為了對抗這樣的守舊勢力,新政府一鼓作氣地推動改革,他們擔心在女官圍繞之下生活、將牙齒染黑且化妝的天皇,會遭到外國投以異樣的眼光。


1868 年(明治元年),明治天皇與大他三歲的一條美子成婚,翌年,在局勢尚未穩定之下,東京成為了首都,期間也持續進行大膽的宮廷改革。政府先是奪走女官對後宮的掌控權,將權力集中在皇后一人身上,後又規定天皇的侍從僅限男性,將士族出身的鐵漢子送進宮中,接受學問與武術的訓練,據說這是西鄉隆盛的主張。而天皇也受到他們的影響開始喜歡騎馬,改去染黑齒和化妝的風習。


對於進入國際社會時日尚淺的日本皇室,外國的王室也開始準備展開禮貌性拜訪。打頭陣的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二王子愛丁堡公爵阿爾弗雷德親王(Alfred, Duke of Saxe-Coburg and Gotha)。1869 年(明治二年)夏天,日本接到愛丁堡公爵即將來訪的通知,引起軒然大波──這是第一次有外國的王子拜會天皇。


愛丁堡公爵阿爾弗雷德親王(Alfred, Duke of Saxe-Coburg and Gotha)(Source: Wikimedia

明治政府希望趁此機會剷除依舊根深蒂固的攘夷思想,貫徹西化路線。然而國內既沒有適合國賓住宿的設施,對於維安、接待的禮儀和順序等也毫無頭緒,無論是天皇致詞的內容、演奏的音樂,或是宴會的座位安排、紀念品等,都是史無前例的課題。政府在經過審慎思考之後,決定安排天皇在東京會見外賓。


最初以茶和點心接待外賓

《明治天皇紀》當中的一節〈接待英國王子的苦心〉,記錄了這場騷動。根據記載,一開始官方準備安排天皇在吹上御苑的茶亭接見王子,但英國公使巴夏禮要求設席於宮中,場地遂改為皇居的大廳。此外,巴夏禮對於其他細節也提出許多要求,認為日本虧待王子的不滿之情不言而喻。


話雖如此,當時尊王攘夷派仍存在一定的勢力,他們反對讓外國人進入皇居,之後每當政府發表接待外國皇族命令的時候,反對派都會加以抨擊,認為政府「過於厚待」外賓。直到岩倉具視等人以此乃天皇之意為名說服反對派,事情才終於告一段落。


接待愛丁堡公爵的事宜就在這樣混亂的情勢中展開。明治政府考慮到天皇尚且不熟悉外交禮儀,因此避免舉辦正式的晚宴或午宴招待王子,選擇將謁見儀式安排在午餐和晚餐之間的下午茶時間,可說是不得已的策略。


9 月 4 日(陰曆 7 月 28 日),愛丁堡公爵、巴夏禮、密福特,以及多名隨行人員被帶到宮中的大廳,天皇起身迎接一行人的到來。由於薩道義在同年二月獲得休假的許可,暫時返回英國,因此不在現場。


明治天皇(Source: Wikimedia

在彼此進行禮貌性的問候之後,愛丁堡公爵被引領到御苑當中的紅葉茶屋,在那裡品嘗茶和山珍海味。隨後又受邀前往瀧見茶屋,與在茶屋等待的天皇交談。雖然很難想像兩人相談甚歡,但天皇總歸是在這天首度與外國的王族對話。當時提供的餐點只有茶和點心,根據密福特的敘述,「這場特殊的宮中儀式,確實與一般不同」。


除此之外,愛丁堡公爵在出發前往東京之前,曾在赤坂和歌山藩邸(後為赤坂離宮,即現在的迎賓館)接受款待,欣賞能劇、狂言演出,並品嘗日本料理。然而,天皇並沒有出席這場宴會,而是由他人代理作陪。當時的菜單是酒餚和二湯五菜的本膳料理,據說是由江戶時代的知名料理店「八百善」負責製作。另外,當天還在愛丁堡公爵住宿的延遼館表演相撲,入夜後又舉辦煙火和奏樂的宴會。此後,能劇、狂言和相撲便成了日本接待外賓時必備的餘興節目。


能劇(Source: Wikimedia

延遼館是舊甲府德川家的別邸(後改稱濱離宮),明治政府從幕府手中接收後交給宮內省管轄,將內部改造為西式風格,以供外國人住宿。在尚未興建帝國飯店和鹿鳴館的時代,延遼館便作為接待外賓的迎賓館使用。


當日提供的是日本料理,可見當時尚未規定要以法國料理宴請外賓,整個體制也不夠完善。宮廷的大膳職一直以來烹調的都是最高級的日本料理,對於法國料理實屬外行,這麼一來,只能僱用曾在西餐廳學習的廚師,或延請西餐廳準備餐點。


此時,日本人興建的第一間正式飯店「築地飯店館」已經於 1868 年開幕,且提供的餐點都是法國料理。但這個時候還沒有上野精養軒或帝國飯店,明治初年的法國料理大概仍與大部分的日本人無緣,就連天皇也不例外。


西餐禮儀的特訓

根據《明治天皇紀》的內容,1872 年 1 月 1 日(陰曆明治四年 11 月 21 日)這天首度出現天皇品嘗西餐的記述──天皇在視察橫須賀造船廠時,搭乘的軍艦上端出了西式的午餐。

而在 1872 年 1 月 26 日(陰曆明治四年 12 月 17 日)這天,則發生了日本飲食史上劃時代的事件──天皇首度吃下獸肉,肉食的禁令正式解除。此後,天皇平時會品嘗牛、羊等肉類料理,據說也會吃少量的豬肉、鹿肉和山豬肉等。


當時雖然已經出現提供牛鍋或壽喜燒的店,開始有人吃肉,但實際上肉食禁令是在這個時候才正式解除。仮名垣魯文的《西洋料理通》和敬學堂主人的《西洋料理指南》也在同年出版,前者解說湯品、魚類、肉類、蔬菜料理,以及甜點的製作方式;後者則鼓勵大家學習使用營養價值高的牛、羊、雞、豬肉烹煮西餐,以增進日本人的健康。

 

據說天皇當時率先吃肉的舉動,也在於落實政治上鼓勵肉食的方針,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外國承認日本是近代國家所做的努力。之後,天皇也曾多次在延遼館品嘗西餐。


在「文明開化」的口號下,天皇於 1872 年(明治五年)首度穿上洋服,翌年剪掉髮髻,而那套洋服,據說是橫濱的外國裁縫師秘密丈量天皇的尺寸所製成。在此之前,即便是接見外國公使的場合,天皇也身著朝廷公務所用的正裝「束帶」。1872 年,洋服正式作為皇族的正裝,分成大禮服和一般禮服,而原本的「直垂」、「狩衣」、「裃」等傳統禮服遂遭到廢除。


過往朝廷公務需著的正裝「束帶」(Source: Wikimedia

接著,在《明治天皇紀》翌年的紀錄中,出現了天皇練習刀叉正式使用方式的記述。首先,擔任天皇內豎的華族西五辻文仲,向築地精養軒的店主北村重威學習了西餐的餐桌禮儀,天皇便模仿西五辻文仲的動作實際品嘗西餐,學習這些禮儀,而皇后和女官也跟著一起練習。二十歲的天皇不僅要學習作為君主的「帝王學」、記住宮中繁雜儀式的規矩,還得在正式的宴會場合上根據正確的禮儀用餐,表現出自然又不損威嚴的風範,並且習得無傷大雅的說話方式。


隨後,很快就到了驗收「特訓」成果的日子。1873 年(明治六年)8 月 23 日,義大利國王的侄子湯瑪士.阿爾伯特.維克多(Tommaso Alberto Vittorio di Savoia-Genova)訪問日本,9 月 8 日,天皇首次以西餐招待,親身擔任宴會的東道主。兒玉定子在《宮廷柳營豪商町人食事誌》當中寫道:

 

從那一天起,一律以西餐(法國料理)接待外賓,並遵循西歐的禮儀,延續至今。

也就是說,從這個時候開始,日本的正式餐點已不是日本料理,而是法國料理。經過一百三十餘年,至今宮中晚宴的正式餐點依舊是法國料理。


首次主持的午宴

在此四個月前,訪問歐美各國的岩倉使節團造訪了義大利羅馬。同年 5 月 13 日,特命全權大使岩倉具視跟著伊藤博文等人拜謁義大利國王維克多.伊曼紐二世(Vittorio Emanuele II),遞交明治天皇的親筆書信。國王也回覆希望日本與義大利兩國能盡力實現健全的外交,因此身為義大利王室成員的皇侄才首度訪問日本。


根據《明治天皇紀》的記載,天皇於 9 月 8 日與進宮晉見的義大利皇侄共乘馬車,遊覽皇居周邊,在觀摩近衛師團和東京鎮台等部隊的閱兵式之後,來到吹上御苑的紅葉茶屋,在此喝了「冰水」後,一同在苑內散步。在沒有冰箱或冷凍庫的當時,冰塊想必是非常珍貴的。

 

接著,天皇又招待義大利皇侄來到瀧見茶屋,據說在此「共進午餐」。然而,當時似乎只有天皇和皇侄品嘗了法國料理。因為《明治天皇紀》中另外記載了給天皇的隨從、皇侄的隨行人員和各國公使的「賜酒饌」,推測僅是準備了酒,並提供類似開胃菜的幾道菜餚。午餐結束之後再度回到紅葉茶屋,天皇則招待皇侄享用了咖啡和利口酒。


就這樣,天皇第一次招待外賓的午宴並不是在可以容納許多賓客的大廳舉行,而是在庭園裡供小憩的茶屋舉辦。想必是為了避免天皇過於緊張,才採取了這樣的形式。


這個值得紀念的 1873 年 9 月 8 日的午宴,菜單雖然沒有留存下來,但可以想像應當是一些正統的法國料理。年輕的天皇當時應該非常緊張,顧不得料理的味道,只是努力地以正確的順序使用刀叉,遵守應有的禮儀,不讓自己出醜吧。


順道一提,二十五年後的 1898 年(明治三十一年)10 月 6 日,義大利皇族都靈伯爵維克多.艾曼紐(Vittorio Emanuele di Savoia, conte di Torino)訪日。天皇於翌日在宮中最大的豐明殿舉辦接風午宴。而當天的法國料理菜單上可以看到「紅茄子通心粉」幾個字,「紅茄子」指的就是番茄,想必是為了向以義大利麵聞名的國家表示敬意,才特別加入這道菜。可見這個時候的宴會已經能夠隨機應變,也有餘裕可以做出變化。


此外,剛開始的宴會僅由天皇一人擔任主人。與西式的禮儀不同,日本原則上不能讓女性出現在公共場合,皇后直到 1873 年 12 月 28 日的宮廷典禮,才首度與天皇共同出席宴會,而當天的料理也從以往的日本料理改為法國料理。


昭憲皇太后(Source: Wikimedia

之後,皇后似乎習慣了西餐,在宮中品嘗法國料理的機會也增多。此外,皇族的女性參加晚宴等場合穿著的中禮服規定要是低胸裝(robe décolletée),而皇后也學習了穿著洋裝該有的舉止。自此之後,歡迎外賓的宮中晚宴都由天皇和皇后分別以主人和女主人的身分出席。附帶一提,現在日文中常使用的低胸裝一詞(ローブ.デコルテ),便是源自法文的外來語。


明治政府所採用的西式宴會形式,很快地在上層階級和金融界之間掀起流行。十年後,鹿鳴館完工,更加速了政府的歐化政策。

 

本文摘自遠足文化出版《舌尖上的外交:從幕末到明治,細數日本近代史上最美味的算計》
吃飯是政治的手段,外交必定伴隨設宴,
想擄獲對手的心,就要先抓住他的胃。
檯面上美食佳餚,檯面下勾心鬥角,
近代日本的命運,就在餐桌上決定!
從黑船來航到日俄戰爭,從鹿鳴館到帝國飯店,
從培理、尼古拉皇太子到明治天皇與伊藤博文,
一起起震撼東洋的大事件,一場場令人傷透腦筋的饗宴,
鎖國兩百年的日本,究竟如何打開大門體驗「美食外交」?
文章資訊
作者 黑岩比佐子 
譯者 陳心慧
刊登日期 2020-11-30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