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一本「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雜誌──《The Big Issue》

2017-12-21

在英國的時候,經常在街頭看到流浪漢穿著大紅色寫有「Big Issue」字樣的背心,拿著一疊花花雜誌叫賣。路人一般沒什麼反應,有些叫賣者也懶得主動兜售,有時就沿街坐著。也有人過去攀談,買幾份雜誌。有一次,一位認識的老先生停車買了幾份,略帶無奈的說自己並不會去看這份雜誌,因為內容不合意。但,「This is the big issue」,我望著的人喃喃自語。


This is the big issue(Source: Daniel Gregory@flickr

Big Issue: A Social Enterprise

《大誌》(Big Issue)雜誌發行於 1991 年,運用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的概念:以企業運作的方式經營,但創業的目的是為了社會,而非盈利目的;或者,盈利的目的在於資助某一特別邊緣化的群體。


《大誌》官方網站上的標語是:「They are working, not begging」——這些販售者是在工作,而非乞討。另一句口號是,「hand up and not a hand out」——可能就是中文裡「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的意思。加入的方法非常簡單:到所在地的 Big Issue 辦公室登記,辦公室會對應徵者進行短期培訓。合格後可以成為街頭販售者,以每份雜誌 1.25 英鎊的價格買進,2.25 英鎊的價格賣出。


1995 年,創始人又成立了 Big Issue 基金會。基金會的運作全部仰賴各方捐款,用以資助因為各種原因被社會邊緣化的個人的工作需要和創業理想,也包括他們在住房、交通、醫療和家庭等方面問題的解決。


如今,這本雜誌在英國已經有二十年的歷史,深入人心且受到大家支持。來自蘇格蘭的著名獨立樂隊 貝兒與賽巴斯汀樂團(Belle & Sebastian )也曾在大雪天的格拉斯哥街頭,穿著紅色的背心和流浪漢一起叫賣。


Big Issue 的理念是,希望販售者能被購買者看作是與他們平等且自食其力的人。但根據一份 2002 年的調查發現,15% 的人表示在購買時,他們總是給多一些,43% 的人表示他們有時會多給。也有很多受訪者表示他們覺得 Big Issue 就是直接施捨的替代品,只是讓施捨變得更有意義罷了。雖然有受訪者表示他們認為該雜誌內容也不錯,他們購買時只把它作為普通的讀物,而並非出於對販售者的同情。[1]


就筆者自己的經歷而言,販售者顯然與眾不同的裝扮在報刊販售中特別引人注目,很難完全忘記或忽略資助他們的機構和這份雜誌背後的故事。


另外,英國的 Big Issue 在內容上走的是小報(tabloid)的路子,類似《太陽報》 (The Sun)、《每日鏡報》(The Daily Mirror),並不能在時事、經濟和文化分析等嚴肅內容上與大報(broadsheet),諸如《衛報》(The Guardian)或《獨立報》 (The Independent)。相反,Big Issue 的台灣版《大誌》的內容則顯得更有趣而且編輯用心,是一本豐富的文化刊物,也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雜誌背後機構的慈善助貧的意味。


買Big Issue的路人(Source: Solent Creatives@Flickr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但 Big issue 也存在諸多問題。它的並沒有教給流浪漢或無業人員任何實際技能,僅僅是販賣而已。整本雜誌的編輯、撰寫和實際運營都由其他專業人士進行。


這一點讓人想到另外一個社會運動:公平貿易(fair trade)。


在英國時,很多咖啡和巧克力都貼有公平貿易的標籤,這是一個倡導用新的貿易標準關懷全球勞工、環保及社會政策的運動,特別關注那些自發展中國家銷售到發達國家的外銷,通過他們用較高的價格向第三世界的生產者購買農產品或手工製品,試圖透過與被邊緣化的生產者及勞工的緊密合作,將他們從易受傷的角色,轉化成為經濟上的自給自足與安全,以促進國際貿易的公平。


但目前而言,該國際組織的高層決策和運營的依然都是在歐美地區,原產地的農民儘管可以參與其中,獲得幫助和更公平的盈利,他們依然在「被幫助」的那一端。公平貿易希望達到的充權(empowerment),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走。


目前來看,它和 Big Issue 相似的問題都在於,它們並沒有在結構上帶來根本性地改變,而是鞏固了結構性不公正本身的問題──邊緣人依然在做勞工性質的工作,受過教育的、有一定特權的群體依然是決策層。


已經有研究表示,認為公平貿易能在「短時間內改善小規模咖啡生產者及其家庭的生活」。這些研究發現,在公平貿易下的生產者,更能得到信貸及外來的發展資助。同時,這研究也指出,比起傳統的咖啡生產者,公平貿易生產者更容易得到訓練機會並能改善其咖啡的品質;而那些公平貿易生產者的家庭也更穩定──比起傳統咖啡生產家庭,小孩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機會。[2] 相同的效果也反映在 Big Issue 上,Big Issue 對解決無家可歸者和其他邊緣人的生活問題上,所能提供的協助也毋庸置疑。


解決貧困是全世界都需要面對的問題,尤其在國際政治舞台和普通人的生活中都已對新自由主義所帶來的資源失衡感到焦慮時。Big Issue 作為在九十年代就已先行的理念,儘管並不完美,也為解決方法帶來了諸多反思和可能性。




[1] 見Sally A. Hilbbert, Gillian Hogg and Theresa Quinn, “Consumer Response to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The Case of the Big Issue in Scotl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7: 3 (2002), pp. 288-301.


[2] 見 Douglas L. Murray,One Cup at a tim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Fair Trade coffee in Latin America. Fair Trade Research Group, 2003.

文章資訊
刊登專欄 Creative Revolution
刊登日期 2017-12-21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