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治時期的臺灣,考科舉是一件如登天般困難的麻煩事。
除了考生的人數眾多,上榜大不易之外,由於當時臺灣隸屬福建省,莘莘學子們若想在科舉中更上一層樓,便意味著要橫跨黑水溝,到海另一邊的福州城參加考試。這趟旅途的危險不言自明,在驚濤駭浪中遇難、被劫、失蹤的考生也所在多有。
話雖如此,如果說有個人考科舉考到漂流越南,甚至轉職成旅行作家、吟遊詩人,作品推出多國譯本,最後又重返官場擔任地方官,這樣的人生也未免太斜槓、太神奇了吧!不過,這麼奇葩的經歷可是真人真事,他正是澎湖第一位進士──蔡廷蘭。
科舉應試的漫漫長路
嘉慶六年(1801 年),蔡廷蘭出生於澎湖林投澳雙頭跨社。自打進入父親開辦的私塾讀書起,眾人便發覺這小孩與其他人不一樣:他四歲讀《詩經》、七歲寫文章、總是蟬聯班上第一名;十三歲那一年,蔡廷蘭更以少年之姿考上生員,也就是俗稱的秀才,輕鬆跨越那道老爸與無數人都沒能邁過的門檻。
一時之間,整個澎湖都傳的沸沸揚揚,說蔡家出了個神童蔡廷蘭。
可惜的是,似乎所有的神童,都免不了「小時了了」的宿命。十六歲時,志得意滿的蔡廷蘭前往福州城參加鄉試(就是〈范進中舉〉裡,考上會變成舉人的那個鄉試),結果不幸落榜;到了二十五歲,苦讀九年的他希望一雪前恥,然而又一次落榜。
連續兩次考場失利,擊碎了這位前神童的自信心。好在蔡廷蘭雖然考運不佳,但文采確實不錯。他先被澎湖通判蔣鏞拉去寫澎湖地方志,後又受聘於府城引心書院教書,生活倒也過的舒適愜意。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扭轉了蔡廷蘭的人生軌跡。
1832 年,澎湖發生了難得一見的大旱災。眼看家鄉即將化作人間地獄,蔡廷蘭心急如焚,想方設法要引起官府重視。大概是擔心乾巴巴的文章沒人看,擅長駢文的蔡廷蘭,寫了首五言長歌〈請急賑歌〉,遞給負責賑災的官員周凱。
這首〈請急賑歌〉描寫澎湖慘況之真切,不僅連橫盛讚其「字字皆肺腑出」,收信人周凱也頗為賞識。蔡周兩人一見如故,更在日後締結下師生情誼。也正是在周凱的開導下,邁入而立之年的蔡廷蘭鼓起勇氣,決定第三次參加鄉試──嗯,也毫不意外的第三次落榜。
好在此時的蔡廷蘭,已經有了面對失敗的勇氣──又不是第一次落榜,怕甚麼?三年後捲土重來不就行了嘛。然而蔡廷蘭自己是豁達了,老天爺可還沒打算放過他。
風雨襲來!蔡廷蘭的海上漂流記
時間快轉到 1806 年,蔡廷蘭依舊沒考上這年的舉人。灰心喪氣的他,與弟弟一起在金門搭船回澎湖。但就在他們出航的那個夜晚,厄運無預警地降臨了。
船隻剛出海沒多久,黑壓壓的烏雲吞噬了天空,狂風巨浪轉瞬而來,海水宛如沸騰一般,肆意拋甩無助的船隻。本就頭暈在船艙休息的蔡廷蘭,也被這陣風浪給晃的眼冒金星。暴風一陣一陣地來,全船人都被雨水淋到失溫發抖,面無人色。最危險的一次,有股大浪直接從船頭打來,滾滾海水灌入船艙,若非弟弟挺身相救,蔡廷蘭恐怕會在船艙裡活活淹死。
大浪淹沒了船艙,也澆熄了眾人的求生意志。船員們紛紛癱坐於甲板,一個、兩個、三個……很快地,幾乎所有人都開始嚎啕大哭。但喝了滿肚子海水的蔡廷蘭反倒格外清醒,大聲喝斥:「你各位哭什麼哭!快點去砍桅杆啊!」桅杆砍斷之後,船隻果然平穩了下來,不再劇烈搖晃。
然而風暴過去了,眾人仍需在海上漂流。船員們又濕又累,淡水與糧食所剩無幾,只能邊向媽祖祈禱不要遇到「落漈」
[1],邊拿海水蒸芋頭裹腹。終於,在數日絕望的等待之後,蔡廷蘭一行人盼來了好消息──
「陸地!是陸地!」
他鄉遇故知:越南的海外華僑
蔡廷蘭一行人漂流的終點,是位於越南中部的廣義省城,距離金門將近一千五百公里。廣義是座大港口,從海上遙望,便可看見無數船帆林集,景致壯麗。
一聽說有遇難船漂流來港,廣義的海防官立刻派出數十艘漁艇,把飽受摧殘的唐船拉回岸邊。船艙內的貨物被海關查扣,檢查有無鴉片與軍械等違禁品。至於蔡廷蘭一行人,則被安排至當地華僑家中,休息幾日再來盤問。
嗯?華僑?這麼遙遠的地方也有華僑嗎?
其實越南境內的華人還真不少,他們大多是在明末戰爭中南渡的「明鄉人」,或是違反清朝出海禁令的移民,從事農業、商貿與港務運作,有時也兼當翻譯。不過意外的是,被越南官員傳去問話的蔡廷蘭,居然無須華僑翻譯,也能輕鬆地和越南人交流!
這是怎麼回事?難道蔡廷蘭居然無師自通,連越南語都學會了?
原來在那時的東亞,漢文是儒家文化圈的共同書面語,即使兩國之間的語言不同,也能透過筆談溝通。而官制、風俗深受儒家影響的越南,自然也不例外。
清國遇難船出現的消息,迅速在廣義城造成轟動。商人們很興奮,他們想趁機收購船上的異國商品;華僑們很興奮,畢竟是久違的老鄉見老鄉;越南官紳們很興奮,清國遇難船常見,可是清國才子不常見啊!怎能不趁機來一趟跨國學術交流呢?
於是,蔡廷蘭訝異地發現,自己忽然躍升為廣義城的頭號明星。前來拜謁的官紳、華人絡繹不絕,他們喚蔡廷蘭為「翁廩生(大秀才)」,想從他手中求得一些詩詞片語,惹得蔡廷蘭不堪其擾。
不過,也不是沒有好事發生。
從來訪的華僑口中,蔡廷蘭興奮地得知,從越南到福建,可以走安全的陸路回去!歸鄉的衝動壓倒一切,他馬上找到越南官員,表達了立刻回家的願望。但越南官員竟面有難色地表示:按照慣例,凡是有清國的官紳士人漂流到越南,必須坐船護送回去,以示尊重。而為了配合季風風向,下一次有船隻前往中國,大概要等到……呃,差不多半年後。
蔡廷蘭一聽要再等半年,臉上的笑容當場凝固。其實越南人真正的算盤,是假借護送之名,光明正大地把船開到中國大肆貿易。不過,思鄉急切的蔡廷蘭硬是與越南人死纏爛磨了一個月,更不惜躺床上稱病,才把越南人逼到投降,准他走陸路回鄉。官員們還極力避免讓蔡廷蘭覲見越南國王,免得國王又惦記起去中國貿易的財富,搞不好會把蔡廷蘭捆起來扔到船上。
無論如何──蔡廷蘭在心中喊道──美麗的澎湖灣啊,我要回來了!
魚露、甘蔗、檳榔──《海南雜著》中人文風光
通行許可一發下來,蔡廷蘭與弟弟便立即動身北上。他們途經王都順化、東京河內、鬼門關支棱隘,歷時四個多月的旅程後,終於在隔年五月回到思思念念的澎湖。這對兄弟趕路之餘也不忘偷閒:每經過一座城市,蔡廷蘭必定會與當地的文人吟詩會友,或找華僑探風問俗,像極了四處取材找靈感的吟遊詩人。
不過,蔡廷蘭取材的目的不是寫詩,而是要編一本遊記。回到澎湖之後,他把這次歷險依序寫成〈滄溟紀險〉、〈炎荒紀程〉、〈越南記略〉,搭配上沿途唱酬之詩篇,集結成一本大作──《海南雜著》。
在《海南雜著》裡,蔡廷蘭記下許多越南的風土民情。比方說越南的鄉村是一片平疇千頃,路旁種滿了甘蔗、檳榔,與臺灣頗為類似;越南人常常吃生菜、吃飯一定要配魚露;見到長輩,一定要低頭叉手以示尊敬;越南人喜歡嚼檳榔,牙齒都被檳榔汁液染黑……
《海南雜著》記錄之詳細,說是前近代民族誌也不為過。這本書先被東正教傳教士翻譯成俄文,後又被覬覦越南許久的法國人翻譯成法文,是臺灣史無前例紅出國外的旅遊作品。在《臺灣通史》中,連橫也對這本著作多加讚譽,唯一可惜的是,他把《海南雜著》誤記成僅有〈炎荒紀程〉、〈越南記略〉兩本書,後世有稱《海南雜著》已遺佚的說法,或許正來源於此。
從越南歷劫回來後,蔡廷蘭的仕途也像通了任督二脈般暢通。他先是被老師周凱舉為貢生,然後又考上夢寐以求的舉人。44 歲那年,蔡廷蘭又一路考進會試、殿試,不僅成為澎湖第一位進士,也創下臺灣人科舉排名最高紀錄,更在澎湖留下般般傳說。
蔡廷蘭的經歷在歷史上並不孤單:數百年來,在東亞的海洋上因風暴流落到異國他鄉者不知凡幾,他們的漂流與返鄉之旅,在這片大海上交織成一道帷幕。唯一不同的是,蔡廷蘭選擇用他的筆,為我們揭開這道神秘帷幕中,與臺灣、澎湖相連的其中一角,但也許在這片海上,還有更多的故事,等待著後人前去發掘。
[1]落漈,指海底深陷處。
參考資料
- 湯熙勇,〈船難與海外歷險經驗:以蔡廷蘭漂流越南為中心〉,《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21卷第3期(2009),頁411-439。
- 高啟進、陳益源、陳英俊合著,《開澎進士蔡廷蘭與〈海南雜著〉》(澎湖縣文化局:馬公,2005)
- 蔡主賓,《蔡廷蘭傳》(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南投,1998)。
- 蔡廷蘭著,陳益源、柯榮三選注,《蔡廷蘭集》(國立臺灣文學館:臺南,2012)
延伸閱讀:
1.《臺灣通史─原文 +白話文注譯》
連橫著,蔡振豐 、 張崑將等譯,點此購買
2.《臺灣通史》
連橫著,點此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