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走入車站,找尋老臺北的祕密:從建築與檔案回望百年來的臺灣鐵道歷史

2024-11-03

《追驛之道》兩日的營隊活動不僅於室內聆聽各專業講師分享,更帶領學員們至臺北車站的「秘境」與「非秘境」,從交通繁忙的臺北車站出發,在臺鐵文化志工隊及李律老師帶領的走讀活動,重新認識我們或許都熟悉,卻沒看能好好認識過的臺北車站及其周邊地景樣貌。
 

走進臺北車站的祕密風景

講者:臺鐵文化志工隊

 本次導覽中,臺鐵文化志工隊帶領學員進入臺北車站的神祕檔案室——平時並未開放給民眾參觀的「文獻室」,接著帶著眾人欣賞最後的蒸汽機車,走進廣場的「非秘境」,也向大家介紹臺北車站的建築、構造、內部的相關位置與戶外雕塑。
 
走進文獻室,一進門就能看見玻璃櫃裡展出劉銘傳說服朝廷許可,希望在臺灣建設鐵路的奏摺,還有過去利用已停止發放的龍馬郵票充當車票。文獻室也保存著眾多珍稀器材如電氣路牌閉塞器、作為電話總機的磁石人工交換機、鑄造車頭煙囪的木模、記滿全臺路線的行車手冊、早期回收硬式車票的保險箱等。導覽志工大哥如是說﹔「每個物件存放起來,會自己串聯出故事的,才叫歷史。」
 


甫成立時為臺灣鐵路管理委員會,長官頭銜尚非局長,而是主任委員。
 
在文獻室當中也看到臺鐵舊時所使用的車票或器具。
在文獻室當中也看到臺鐵舊時所使用的車票或器具。

走出文獻室,志工大哥接著帶學員環顧臺北車站一圈,分享當時建築師如何打造今日我們所見的臺北車站,並帶大家從臺鐵大廳東一門外,觀看碩果僅存的 LDK58 蒸汽機車和 LDR2201 動力客車。這兩臺充滿歷史意義的火車曾去澎湖展覽,現今安放於東門前供民眾參觀。眾人接續進入臺北大廳內部,幾近正方形建築的東南西北四面各有 3 個門,共 12 個門,扣掉臺鐵員工使用的東二門和西二門,其餘門口地上都有一個指南針。而南二門與其他門不相同,門口內縮,則是為了逃生所用。此外,中央廣場擺放著許多珍稀的裝置,包含一台播放「丟丟銅仔」音樂的金色火車、消失的自動翻牌機,甚至還有一座神祕的機器人武士。這台神秘的機器人其實是臺鐵員工使用廢車頭引擎組成的作品,發揮回收再利用以及創意無限的精神
 
 

穿梭鐵道時光小旅行

講者:李律 |故事 StoryStudio 前主編

 從臺北車站出發,由李律接棒,帶領大家介紹臺北車站的發展及周邊歷史變遷,以走讀導覽的方式進行,賞析臺北車站與臺北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李律先為大家介紹現今臺北車站的選址緣由,三市街中,劉銘傳為什麼選擇現在的地點興建臺北車站?原來,初始的鐵道規劃是要走大橋頭過淡水河往新莊,但因日本統治時間,改為今日我們所熟知的路線前往萬華,因而大大影響了臺北的發展。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從前新北市最熱鬧的地方是新莊,經過日本政府的翻轉,現在新北市中心則為板橋。
 
李律說明,日治初、中期的建築重視和日本內地的「對照性」與系列模式,因此當總督府在1901 年在現址建立臺北車站時,便仿造東京車站,飾以辰野式紅白飾帶。現址為新光三越大樓的臺灣鐵道旅館與現為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亦有紅白飾帶配色,但前者為德式,後者為拜占庭搭古典式。而館前路在當時作為「都市玄關」的表町,沿途的建築物也都採用象徵現代的西方元素,總督府博物館更模仿大英博物館,採希臘羅馬風格建立。
 
 

李律向學員展示清領時代的「臺北車站」其實坐落於河溝頭街,鄰近大稻埕,方便貨品自淡水河裝卸,也方便乘水路的官員進臺北城。走到北門,延續這個脈絡,承恩門也才因此作為北門設立於現址,是當時直通大稻埕的官門,而它因為面向北方,清代官員會面向北邊承襲皇恩,因此稱為「承恩門」。李律老師也說北門能被保留下來是臺北發展的奇蹟,因為有一段建設期將大部分建築拆除或遷移,但因原先規劃要經過北門路徑的道路因故轉彎而被保留。
 
至於 1930 年代後,出於防禦目的,新的建物如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重建的臺北郵局和鐵道部未能在 1937 年前完成的部分則是用淺色面磚鋪成,裝飾也不多,是用於避免被空襲的「國防色」。大阪商船臺北支店則更加極端,配合大東亞共榮圈的宣傳蓋成了興亞式建築。
 
戰後,鐵道旅館毀於空襲,直至 1993 年才被新光集團和巨塔之男郭茂林重建成摩天大樓;其他古蹟則被當時政府接收、改造,臺北郵局因而多增建一層樓,當時的門廊(車寄)也被拆了。不過,表町的功能雖然沒被沿用,但老師指出它的概念仍存在於機捷和「西區門戶計畫」的臺北雙星大樓,只是該大樓近期才開始動工,距離完工尚需一段時間。

走到不遠處的撫臺街洋樓,李律介紹這棟建築一樓是石造,而二樓卻是木造加上石頭鐵皮,這棟樓在當時是作為樣品屋所用,同時也是日本營造商的事務所。上方為法國馬賽式的屋頂,屋頂兩側設計兩隻眼睛。此建築戰後由臺灣人接收,作為《人民導報》辦公室,社長宋斐如先生、其妻區嚴華及第二代社長王添灯為白色恐怖受難者,此處為當時二二八事件後第一波受難者相關的重要歷史遺址。

再往南走,走到中山堂所在地,此處日本時代的建築第三代技師井手薰的作品。他的作品包含站前原臺北信用組合、二二八公園的臺北放送局。中山堂於 1936 年完工,比第三代臺北車站早了 4 年,建成年代也彰顯了往現代主義時期建築的過渡期,遵循著包浩斯建築的原則。中山堂過去為臺北公會堂,在日本帝國時代每個大城市都會有公會堂,四大公會堂為東京公會堂、大阪公會堂、名古屋公會堂及臺北公會堂。公會堂作為集會及歌劇表演所用。
 

順著忠孝西路,右轉進博愛路的一趟走讀,平時步行不過十多分鐘的距離,在李律專業的導覽之下,每位學員仔細聆聽著每一處風景夾藏著的歷史痕跡,兩小時的導覽結束後仍然讓所有人流連忘返。
 

「追風的我們:臺灣鐵道檔案風景話」行動展

講者:許峰源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研究員

 第二梯次的「追驛之道」準備了一場特別的行動展導覽,由檔案管理局的許峰源研究員帶領學員至臺北車站的臺鐵大廳觀看「追風的我們:臺灣鐵道檔案風景話」行動展並進行解說。許峰源表示,他從檔案局密密麻麻的資訊當中,晝夜翻找,在不同的文件當中拼湊出臺灣鐵路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再配合漫畫家簡嘉誠精湛的畫筆,完成一部二戰後期兩位喜愛跑步的少年的故事,並藉由這個故事帶出臺灣鐵路發展的過去。此行動展除了在臺北車站展出外,也將前往延伸故事中女主角的工作地點——嘉義,於 9 月 20 日至 10 月 4 日在嘉義車站前站出口巡展。
 
 

在翻找國家檔案的過程中,許峰源在一張鐵路地圖發現玄機,檔案管理局僅有的一張——攤開來可以看到在 1908 年,臺灣西部鐵路都蓋好並記錄在地圖當中的檔案。另一次,他在一張手工繪製的圖中,看見臺北車站當年竟然是座扇形車站,圖上顯示出今日的忠孝西路當時叫做中正西路,與我們現今所看到的臺北車站截然不同。
 
檔案資料可以解讀出許多故事,例如現在大家對於 1945 到 1949 年戰爭結束之後的鐵路狀況其實並不清楚,並自然地誤以為當時因為戰爭,日本人花很多時間進行修復。但從檔案中也可以看到其實當時鐵路很快開始恢復營運,只是容易誤點。許研究員明確指出,從檔案中看到,當時臺北到基隆的鐵路僅花一個禮拜就修復完成。
 
這批臺鐵檔案是從以前的臺鐵倉庫搶救而來,涵蓋 1895-1989 年此區間段鐵路、車站、車輛及公務運作的文件,內含簿冊、公文、工程圖袋及書刊等等資料。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將這批檔案接管列為國家檔案,進行修復並存放於五星級的國家檔案庫房。檔案保存的工作也十分重要,許峰源表示,曾經打開一個舊文件,卻立即在眼前變成一陣沙塵,致使他不敢再動。所以檔案修復、保存及解密就是一份跟時間賽跑的工作。
 

兩梯次的《追驛之道—臺鐵檔案主題營隊》活動在盛夏的 8、9 月順利落幕,檔案管理局透過漫畫的轉介和營隊等各式活動的舉行,以期能讓更多人看見臺鐵檔案及各式重要檔案文獻,其歷史背景研究的產出、轉化過程、以及如何從檔案中解讀歷史的方法,讓檔案不只是歷史,而是記憶的再現。
文章資訊
作者 廖丹郡、洪羽辰、陳曉芙、歐品妤
攝影 阮慕箴
刊登日期 2024-11-03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