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長安,一個記載千年歷史與宗教的古都

黃偉雯 2018-11-01

現代的西安用了無數的歌舞在詠嘆大唐的經典盛世,像是華清池的《長恨歌》、大唐芙蓉園的《夢迴大唐》,西安人民劇院的《關中八景》、唐樂宮的《秦王破陣曲》。西安的文化底蘊比你想像的還要豐厚,除了秦始皇的兵馬俑以外,想要還原一座唐朝的歷史記憶之城,不去感受驪山華清池的春寒賜浴,不去感受比北京紫禁城大好幾倍的大明宮,就像是缺了角的西安地圖。


西安之於中國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著名的藍田人即是在陜西省藍田縣挖掘出來。新石器時代的仰韶(彩陶)文化也是從西安寶雞一帶延伸到河南省,廣大的關中地區是彩陶文化的重要地點。其中半坡遺址就是位在西安的代表性新石器時代文化。


對於西安人來說,身為十三朝古都的「皇民」,上至西周下至唐朝(西周、秦、西漢、新、東漢(獻帝初)、西晉(湣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歷時長達 1140 年之久,是他們最引以為傲的身份。在兩千多年前,西安與埃及的開羅、希臘的雅典、義大利的羅馬並稱世界四大古都。目前西安也是中國關中地區首屈一指的大城,是前進大西北及中亞的重要中繼站。



天可汗的大唐盛世:大明宮遺址公園

大明宮建在龍首原的黃土台地之上,從西漢到隋唐的皇宮都建於此。大明宮也是唐代三大宮之一,始建於唐太宗年間,完成於唐高宗年間,是初唐到盛唐時期的政治中心。它的面積是北京紫禁城的四倍之大,與紫禁城一樣,宮廷建築分為前朝與內庭。


唐代時,大明宮是高宗朝的政治中心,目前已成為大明宮遺址公園。丹鳳門是大明宮的正門,地位與太極宮的承天門相同,都屬宮城正門,從門道寬 8.5 米可知丹鳳門地位之尊、等格之高、規模之大,均居都城門闕之首。這座城門建於唐高宗年間,城牆上的丹鳳樓與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相望,形成大明宮的中軸線,古代的御駕便從此通過,凡登基、改元、大赦等大事都於此舉行。


在偌大的園區中,除了可以看到工作人員進行考古遺址挖掘的工作以外,真正具體的大型建築不多,大多還是黃土台地。目前最有看頭的除了大氣的丹鳳門之外,挖掘出較完整的宮殿建築就屬含元殿了。含元殿是當時的外朝,舉辦大朝會及重大集會所在地;中朝的宣政殿,則是在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中,佔有重要地位,負責行政草擬詔書中書省及駁議的門下省均在此處;再往裡走可以看見紫宸殿,這裡是皇帝的起居中心,也稱內朝。這幾項宮殿建築是過去最重要中軸線,也是目前較具雛形的遺址。


除此之外,大明宮內也有宗教建築,其中以三清殿的道教建築最為重要,主要是因為唐代除了某些時代是佛教較興盛外,大多數的唐朝皇帝還是以道教為主要信仰。


唐高祖李淵建國之後,想要為李姓找一位公認的偉人,便以老子李耳為祖先,宣布道教為國教。唐太宗更是崇道抑佛的代表,派道士到高句麗宣講老子的《道德經》,將道教傳播至國外。後來,唐玄宗時更是信奉道教於顛峰,將《道德經》作注,並封莊子為真人,將《莊子》改稱《南華真經》,規定唐代貢舉士子必須兼通道經,將崇道納入科舉的體系之中。



諫迎佛骨表:法門寺的地宮

「今聞陛下令群僧迎佛骨於鳳翔,禦樓以觀,舁入大內,又令諸寺遞迎供養。臣雖至愚,必知陛下不惑於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豐人樂,徇人之心,為京都士庶設詭異之觀,戲玩之具耳。安有聖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難曉,苟見陛下如此,將謂真心事佛。」


一篇韓愈對唐憲宗的〈諫迎佛骨表〉讓他被貶了官,也見證了過去中國在唐代有過崇佛的時期。當年,唐憲宗就是從位於今日陝西省寶雞市的法門寺,恭迎釋迦牟尼的指骨舍利回宮中供奉,而遭到韓愈的上書勸諫。從西安出發至法門寺約需 2 個多小時。目前整個景區包含法門寺舊址、合十舍利塔、珍寶館。


法門寺建於東漢末年,原名「阿育王寺」,距今已有近 2000 年歷史。孔雀王朝阿育王統一印度後,弘揚佛法,把釋迦牟尼的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分送世界各處建塔供奉,法門寺即是中國的第五處。


西魏恭帝時首次開塔瞻仰舍利,這座寺廟開始成為中國佛教四大聖地。唐朝時此寺改名「法門寺」,因唐代有許多皇帝崇尚佛教,從高宗、武則天、中宗、肅宗、德宗、憲宗、懿宗 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養佛指舍利。據記載:「十年一開,則歲豐人和」 至唐僖宗最後一次送還佛骨時,將佛指舍利及數千件珍寶封入塔下地宮,用唐密曼荼羅結壇供養,這些寶物便埋入地下至上個世紀末才重現天日。


在法門寺的地宮中,保存 2400 多件的金銀器、唐卡、珠寶玉石、金綉絲綢皇室衣裙等價值連城的古物,1987 年因為一場暴雨將原來自清代地震傾斜的塔身傾倒半部,當局重修佛塔時,才赫然發現了這兩千多件唐代留下的珍貴古物。這批橫空出世的寶物,最知名的莫過於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是佛教最高聖物。而法門寺也是目前佛教等級最高、歷史最悠久的佛塔地宮。



回民街、化覺巷清真寺、碑林博物館

在絲綢之路上,粟特人是相當重要的一支民族,他們源起中亞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到西元四至五世紀時到吐魯番定居,至七世紀波斯的薩珊王朝滅亡後,更多人移居到吐魯番。這支以經商著名的民族,透過通商及工藝技巧越來越多人進入到大唐的版圖中定居,當時唐代的地方官員編戶籍時,並沒有特別標明他們是不是粟特人,但多數粟特人採用康、安、曹、何、米、史、石等七個漢人姓氏。而眾所周知掀起「安史之亂」將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安祿山,便是粟特人。


粟特人主要信奉祆教,其次是摩尼教景教,在八世紀之後漸漸伊斯蘭化。提到這些帶有異國風情的宗教不免令人想起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裡的明教,就運用了拜火教的元素,最令人憐愛的女配角小昭,便是來自波斯光明總教聖女。


今天在西安要感受異國風情就一定要來到回民街。回民街歷史街區一帶有十座清真寺,目前仍有兩萬左右的穆斯林在這裡定居,依照著他們的傳統在過生活,豐富的美食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位在回民街化覺巷裡的「大清真寺」則見證了唐代天寶年間以來了回教發展的歷史記憶,這座清真寺同時也被列為中國的四大清真寺之一。


化覺巷清真寺保存完好,明清兩朝時曾多次重修與擴建,完整的把中國建築的四進院及亭、樓、殿、閣呈現在裡面。經過五間樓進入二進院,這裡是明代進入清真寺的正門,可以看見石牌坊。二進院內還可以欣賞到中國名書法家米芾及董其昌的真蹟。雖然建築基底是中國式,但雕刻與布置又可以看見伊斯蘭建築的特色:阿拉伯文及花草藤蔓。因為融合兩種文化,此清真寺也被列為伊斯蘭教的世界遺產。


而由敘利亞人聶思脫里斯所創的景教,是基督教的另一支派,但因教義與傳統不合,在東羅馬帝國時被禁,於唐初傳入中國,宣宗以後開始衰廢。不過在流行期間,一塊刻有敘利亞文與漢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則成為最佳的時代見證,目前就擺放在西安碑林區的碑林博物館裡,算是除了「大唐三藏聖教序碑」、「石台孝經」以外最重要的鎮館之寶之一了。


過去的長安是中國第一個人口超越百萬的大城市,做為絲路的起點與終點,多少來自古時大秦及阿拉伯帝國的商旅到這裡經商及交流,長安城一直就是多元種族及文化的薈萃之地。一直到今天,這座千年的古都西安,光是幾座街區,就足以有娓娓道來說不完的故事。


※ 本文同時刊載於翰林高中歷史專刊 2017 年 3 月號
 
本文部分內容摘錄自作者的作品《遊戲絲路:穿越西安大漠行》
西安古稱長安,絲綢之路的起點,
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四個朝代周、秦、漢、唐,都曾在此建都,
穿越了西安,便可將中華歷史一覽無遺。
西安,這個人們熟知的歷史古都,歷史上的許多距離感與不真實感,紮實的在西安這座千年古都存在著,並刻劃下痕跡。
這裡曾是絲路的起點與終點,翻開本書不僅可以悠遊西安,更可以馳騁大漠風光、品味西域輝煌,感受一種很有趣的歷史旅遊串連。
本書以歷史連續劇為主軸,加上人文考究來描寫,用另一種角度來介紹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絲路,將人文、歷史、名勝、情感貫穿一體,好似遊戲平易近人,卻無半句戲言!
一起進入時光隧道,走一趟「遊.戲.絲路」之旅吧!

 

文章資訊
作者 黃偉雯
刊登專欄 黃偉雯的世界視角
刊登日期 2018-11-01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