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描繪世界的輪廓
1954 年 6 月 14 日,一具裸體女屍漂到金門烈嶼的海岸上。
女屍非常年輕,不過 17 歲,她的屍首看上去平靜得宛若活人。一名士兵劉君憐憫女屍,埋葬了她。不久之後,少女附身在劉君身上自述身世:
她叫王玉蘭,家住廈門,由於家境清寒,需要到海邊撿拾蚵貝。在一次拾蚵的過程中,她遭遇共軍企圖強暴。王玉蘭抵死不從,共軍憤而殺害她,將她的衣服剝光、傷害她,將她丟到海中。由於王玉蘭的顯靈,本地青岐村的村民備受感動,決定建廟來祭祀她。

這段金門烈嶼青岐村烈女廟的由來,由當時擔任烈嶼守備區指揮官的田樹樟所撰寫。烈女廟是間神奇的寺廟,這類祭拜浮屍的廟宇為陰廟,往往是位於村莊邊陲的野村小廟,由民間自發祭祀。但烈女廟在陰廟中很不一般,它最初由陸軍第 81 師所建,最早的廟碑〈貞烈祠記〉撰寫者田樹樟為該師師長。
如今烈女廟旁的王玉蘭墓,由駐紮在烈嶼的海鵬部隊和村民在 1970 年共同興建;充滿軍事風格的廟前牌坊,則在 1980 年由班超部隊(陸軍步兵第 127 師)建成。而每年烈女廟的祭典,主祭者都由烈嶼的軍事高官或者文官所擔任。
那麼,為何烈女廟與陸軍的瓜葛如此之深呢?
又或者說,為什麼偏偏是烈女廟?是這名「王玉蘭」?
被國家收編的女鬼
王玉蘭成為烈女,有其巧合,有其時勢。根據中央社的報導,人們最初是在烈嶼發現了一具裸身女屍。屍體死狀如下:
死者周身赤裸,上身與奶部以上用列寧裝夾衣連雙手綑綁,頸部並用麻繩勒緊,口部則用白布包紮,經守軍撈獲後,即由烈嶼指揮部軍事檢查官及軍醫人員、烈嶼鄉公所前往驗屍,根據以上各點判斷,此具屍體可能係大陸女學生,被匪幹輪姦勒斃後,投擲海中,漂流來金者。
這是烈嶼女屍最早的報導,但裡面有太多想當然爾的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