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通史】由凡入聖的成神之路:清廉愛民的清朝官員,如何成為坐鎮北極殿的陳璸爺?

2024-12-27

漫步在臺南舊城區,行經赤崁樓至孔廟一帶時,不免感受到道路上的緩坡與路面的高地差,這其實是因為市區原有兩條河流經過,由河流切割出的丘陵,後來成為人潮聚集的市鎮中心;在這被稱為「府城七丘」的地理形勢中,最高的一座丘陵便是現今民生圓環(湯德章紀念公園)的北邊,人們稱為「鷲嶺」。這裡除了是日治初期觀測氣象的測候所之外,同在鷲嶺之上還有另一個「看天吃飯」的地方,那就是主祀玄天上帝的北極殿,又稱大上帝廟。

北極殿主祀著玄天上帝,也奉祀觀音菩薩、地藏菩薩、福德正神等神祇。不過,在北極殿裡所供奉神明之中,其實還有位曾真實生活在臺灣的人物,他不僅在臺灣當過官,還題贈匾額讚頌玄天上帝,這塊匾至今仍掛在北極殿正殿。他就是人稱「陳璸爺」的陳璸(1656-1718)。
 

康熙52年(1712)時,時任福建分巡臺灣廈門道的陳璸致贈「辰居星拱」的匾額讚頌玄天上帝,至今仍懸掛在北極殿中(Source:wikipedia

陳璸的成神歸所:北極殿大上帝廟

北極殿除了是臺南府城地勢最高的廟宇之外,還有許多「第一」與特殊之處:這裡是全臺最早的玄天上帝廟,最初建立於明鄭時期;廟裡寫著「威靈赫奕」的匾額則是全臺現存最古老的匾額,還是由明朝宗室的寧靖王朱術桂(1617-1683)所敬奉。就匾額落款時間判斷,北極殿的建立應不晚於永曆 23 年(1669)。
 
北極殿中懸掛著明朝寧靖王朱術桂所提贈的「威靈赫奕」匾額,是全臺現存最古老的匾額。(Source:wikipedia
不過,為何臺南的廟宇裡會有明朝宗室寫的匾額呢?這是因為明朝覆滅後,宗室和將領曾相繼成立政權來恢復王朝,但因連年戰爭而四處遷徙。寧靖王朱術桂先後曾於福王、唐王、桂王的政權中擔任將軍、監國,最後在政權逐漸崩解之際,選擇與同樣有抗清立場的鄭成功「合作」,駐在金門、廈門兩島。

對於鄭成功與宗室成員的關係,學者提出了不同解釋,但可以確定的是,鄭成功攻佔臺灣後不久便因急病逝世,鄭經繼位後隨將明朝宗室等八百多人請到臺灣,以求進一步凝聚反清力量。朱術桂便是於此時與其他宗室來到臺灣,其府邸便設在承天府衙門(今赤崁樓)旁,離北極殿不過幾步之遙。

據說朱術桂身形高大,留長鬍子,很有男子氣概。連橫在《臺灣通史》曾以列傳來記載朱術桂的一生,描述他「狀貌魁偉,美鬚眉」,又說他「善文學,書尤瘦勁,承天廟宇匾額多所題」。承天府即是鄭氏政權在臺灣的首都,也就是今天的臺南。可惜的是,除了北極殿之外,僅能在臺南大關帝廟(祀典武廟)見到另一面由朱術桂題的「古今一人」匾(原作佚失,現存為複製品)。
 
寧靖王朱術桂於施琅攻臺後選擇自縊,葬於現今的高雄市湖內區,後人感念寧靖王之氣節,於現今高雄路竹地區興建竹滬華山殿,主祀寧靖王朱術桂。(Source:wikipedia
北極殿不同於常見有著朱紅大門、蟠龍石柱的廟宇,由於玄天上帝在道教是為主宰北方之神,在五行的代表色為黑色,因此北極殿從裡到外都以黑色為主,從旗幟、殿柱到廟門無一不是如此,顯得特別莊嚴威武。
 
北極殿正殿上方懸掛著「威靈顯赫」的匾額,而四周的樑柱則以黑色為主(Source:wikipedia

在戰火中成長的窮苦書生

且讓我們說回這位陳璸爺,他出生於廣州海康,那時是明朝已然滅亡、宗室政權更迭、各方勢力爭戰的混亂時期,各地常年處在清軍、流寇,以及南明勢力的武裝衝突之下。據《陳清端公年譜》所引的地方紀錄,陳璸出生前兩三年「時當鼎革,洋匪滋擾」,又說「土寇充斥,民斷耕種」。這裡的「洋匪」、「土寇」,是以清朝角度來指明末清初在海上以鄭成功為首,以及在陸路由南明將領李定國帶領的軍隊,而「滋擾」所指的便是清軍與反清勢力的戰役。

由於鄭氏政權與李定國的抗清勢力在中國東南沿海及陸路的經營深厚,李定國更曾向鄭成功提議,由海陸兩方聯合會師攻打廣州,重新燃起克復明室的希望,不過仍以失敗告終。清朝為斷絕東南沿海的反抗力量,於 1660 年代開始陸續進行遷界令。陳璸的成長過程便是隨父母二度遷居,於戰亂災禍、政治動盪與生存危機之中成長。勤奮好學的陳璸經過多年苦學,終在童子試中有所表現,也在地方上獲得好名。不過隨著三藩之亂爆發,廣東一帶又陷入混亂,家裡沒有田地可耕的陳璸,連著數年都只能以教書維持生計。歷經鄉試三次落第之苦,他終於在三十七歲中舉、三十九歲中進士,開始離鄉任官的生涯。
 
三藩之亂爆發時,清朝軍隊曾與荷蘭聯手與鄭氏政權於中國東南沿海、金門一帶交戰(Source:wikipedia

以民為先:祈雨、糶糧、禁火耗

陳璸先是擔任福建省古田縣的知縣,隨後於 1702 年(康熙 41 年)任為臺灣縣知縣,這時距離清朝擊敗明鄭政權已近 20 年。根據康熙年間的《臺灣縣志》記載,陳璸抵臺之後,首先重視的是民生問題。他看到地方胥吏常藉故向百姓需索,便下令革去不必要雜費,並廢除不合理的徵銀或勞役項目。他還上書建議改革倉儲制度,指出儘管糧食的儲備對地方治理至關重要,但在臺灣的濕熱氣候下,長期累積米穀只會使舊米潰爛報廢。百姓除了繳納粟米,還要承擔建造、維護官倉的勞役,倒不如官府開倉糶賣,不僅遠可支援福建等地,近則可補本地兵餉,亦可免去百姓負擔,一舉數得。

翌年六月,是他抵臺上任以來第一次遇到旱象。陳璸便到城隍廟以父母官的身分向神靈祝禱。在那之後,他有三篇祈雨文收入文集,另兩篇分別是他向玄天上帝和媽祖廟祈求降雨,內容除了懇切祈求神靈盡快解除旱象,也描述他憐惜百姓的心焦。根據後人編纂的《陳清端公年譜》,陳璸祈雨時總到處奔走向神靈自責,希望上天別降災百姓,還「願折陽算以活蒼生」,寧可折壽來換取百姓的活路。在他擔任知縣的三年當中,政績以保障民生、興利除弊為主,為臺灣府城的治理奠定基礎。
 
臺灣府城隍廟正殿(Source:wikipedia
離任後的陳璸,在中央歷練數年後官至四川提學道,1710 年(康熙 49 年)又獲推薦出任福建分巡臺廈道,是當時臺灣的最高長官。當時推薦陳璸的官員,是有「江南第一清官」之稱的福建巡撫張伯行。他指出,陳璸任官以清廉著稱,擔任臺灣知縣時解決民生問題,獲得人民愛戴,要找道員治理臺灣,肯定非陳璸莫屬!


文教發展與政治治理

張伯行的評論,或許有幾番根據。依《臺灣通史》記載,當臺灣的士民百姓聽聞陳璸將要再來任官的消息,紛紛爭著到港口迎接他,場面相當熱鬧。臺廈道是由福建省派出以管理臺灣、廈門的官職,其駐守地在廈門;即便如此,擔任臺廈道的四年時間,陳璸仍以治理臺灣為主。文教方面,他自掏腰包以薪俸繼續修葺文廟,擴充讀書講學空間,並設立朱子祠、文昌閣加以崇奉,可說是清朝儒學教育在臺灣發展的轉捩點。
 
位於臺南孔廟內的文昌閣為康熙53年(1713)由陳璸所倡建,本圖為日治時期所攝(Source:開放博物館
政務方面,他發現自清朝領臺以來所設的官莊制度積弊已深,地方官以招墾名義將田地出租給農民,所獲得的收入原是做為衙門經費,但常演變為官員自肥的小金庫,於是上奏請求廢除官莊,讓每年兩三萬兩的歲入就此全數充公。另外,他在諸羅縣令上書之後,注意到原住民社餉過重的問題。《臺灣通史》當中提到,在減輕稅額之外,他還自帶乾糧,率領幾個隨從走訪番社,親自探問第一線的民生實況,知道的人都對他佩服極了。

陳璸後來由臺廈道升任為偏沅(湖南)巡撫,用大約一年的時間把他的「臺灣經驗」擴大辦理,但不久就被康熙皇帝「關切」。陳璸雖然非常清廉,但也因為如此,在皇帝眼裡較不適合人事周旋多的江南省分。所以,當福建巡撫一出缺,康熙皇帝便指名讓陳璸就任,行前特地召見陳璸面談了五次之多,要他留意做官雖要清,但也不可太刻。

在言談之中,康熙皇帝才知道陳璸雖然官至巡撫,但因多年來都將俸祿用於有利民生的公務,竟然連上京面聖的旅費不夠,還是靠衢州總督資助才得以成行。至於他長年在外任官的生活,更是沒有家人陪伴,只有一個隨身僕從。聽到有這樣嚴以律己的官員,康熙皇帝也不禁敬佩感嘆,說這陳璸簡直是個「苦行頭陀」。


凝聚民眾的期望:清廉官員的成神之路

1718 年(康熙 57 年)陳璸卒於福建巡撫任內,享年六十三歲。他死後獲得朝廷追封為禮部尚書,諡號清端,又於 1730 年(雍正 8 年)入祀賢良祠,此後成為文人官員的表率。陳璸在臺灣的種種作為,不僅使他贏得皇帝的敬重,也深受人民愛戴。
 
臺南府城的北極殿大上帝廟中,祀有清朝官員陳璸的神像(Source:wikipedia
當他離任臺廈道時,便有百姓為他立去思碑,感念他的德政;《臺灣通史》則提到陳璸逝世之後,地方士人將他的塑像奉於孔廟裡的文昌閣,緬懷功績、每年祝誕。

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在奉祀玄天上帝的北極殿裡參拜這位由凡入聖的陳璸爺。不過為何是在北極殿呢?除了這裡曾有陳璸道臺的手書之外,更重要的是,人們或許也希望在鷲嶺之上能有一位清官,能年年歲歲都看顧著府城吧。
 
延伸閱讀:
1.《臺灣通史─原文 +白話文注譯》
      
連橫著,蔡振豐 、 張崑將等譯,點此購買
2.《臺灣通史》
      連橫著,點此購買
文章資訊
作者 廖容慈
刊登日期 2024-12-27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