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3 年,施琅率軍攻臺,歷經澎湖海戰以後,鄭氏政權已經無力再戰鄭克塽不久便投降,結束了鄭氏在臺灣的治理。究竟要如何處理臺灣這個新的占領區?保留臺灣與放棄臺灣的說法各有人支持,這個議題在大清朝廷陷入爭論,最後施琅上奏了〈恭陳臺灣棄留疏〉,他主張臺灣戰略地位重要,可以作為沿海省分的門戶。最終,清廷決定將臺灣併入版圖,大清的統治隨即在臺灣施行,為朝廷選拔人才的科舉制度也跟著進入臺灣。
科舉也有保障名額
科舉三年一科,每逢子年、卯年、午年及酉年,在八月舉辦「鄉試」,這種制度化的考試稱為「正科」;不過,如果遇上了什麼國家級的喜慶,像是皇帝登基、新婚或是大壽,就可能會額外增加考試的場次。舉例來說,康熙皇帝六十大壽與慈禧太后六十大壽都有另開場次,這類不定時的鄉試則稱為「恩科」。
因為科舉考試會按照各地的人口、族群分布或是地方文風而設定各自不同的錄取名額,所以每個考生理論上都要在本籍考試,以達到公平。然而,這些規定也就成了考生不擇手段的弊端。為了增加自己考取的可能性,有考生會想方設法到名額更多、錄取機會更高的省分考試。
由於早期臺灣甫入版圖,為了鼓勵臺灣文風,曾經特別優待臺灣人。在福建省所舉辦的鄉試中,會將考卷另外編列「臺」字號,保障一個舉人名額,由臺灣籍的生員彼此競爭,這些臺灣籍考生當中保障了一個舉人名額。雍正十三年(1735),由於應試考生增加,巡道張嗣昌申請多增加一個名額。嘉慶十一年(1806),臺灣有海寇之亂,因為臺灣人自己在地方上募集武力防衛,抵禦寇亂,這樣嘉勇的行為讓臺灣又多了一個舉人名額,在鄉試中得以錄取三個舉人。根據《臺灣通史》,在臺灣建省以前,解額已經來到了七個。
那些不是臺灣籍的臺灣登科
臺灣在大清統治下,第一次有機會參加的鄉試在 1687 年舉辦,由鳳山縣的蘇峨考取舉人。不過,就像前面提到的,在科舉功名不易考取的年代,每個想要金榜題名的考生都會努力想辦法考上,有些人選擇寒窗苦讀,也有人選擇冒籍。臺灣第一名舉人蘇峨,後來就被發現是冒籍考生,他本籍為泉州同安人,後來在臺灣以鳳山縣儒學附生參與鄉試,在五十一歲時中舉。
除了舉人會冒籍以外,進士也可能冒籍。第一位臺灣出生的進士是陳夢球,他其實是鄭氏諸葛陳永華的次子,1664 年在現在的臺南出生,不過在鄭氏降清以後,他跟著鄭克塽前往北京,並入了漢軍正白旗籍,所以他在 1694 年考取了二甲第三十一名時,他的籍貫紀錄不是臺灣籍,而是旗籍。
在陳夢球之後的臺灣籍進士是 1757 年考取的王克捷,然而他的本籍是福建的泉州晉江,隨著父親從泉州來到臺灣,住在諸羅縣,以福建省諸羅縣籍考取進士。連橫的《臺灣通史》稱他為「為臺人士登禮闈之始」,不過《臺灣通史》裡對於王克捷的記述將他與來臺修志的王必昌相搞混了。王必昌是福建德化人,1745 年的進士,比王克捷早上榜十二年。在資料爬梳不易的年代,連橫撰寫《臺灣通史》時將兩人搞錯,也是情有可原。由於王克捷在臺灣本土沒有留下太多資料,所以一般認為他是冒籍臺灣考取進士,所以沒有在臺灣活動的紀錄。1766 年,鳳山縣籍的莊文進考取了丙戌科第三甲進士,不過考上翌年他就回歸本籍泉州晉江,所以他也被認為是寄籍考上,不算真是正的臺灣進士。
等了一百四十年的進士
真正的臺灣第一進士普遍被認為是來自新竹的鄭用錫,當時新竹地區隸屬於淡水縣。《臺灣通史》提到:「鄭用錫,字在中,號祉亭。少遵父訓,以力行為本。道光三年,舉進士,家居讀書為樂。」道光三年已經是 1823 年了,即便每次考試臺灣都保障數個舉人保障名額,但是在施琅攻臺過了足足一百四十年,臺灣這才誕生了第一位本土培育的進士。
鄭用錫從小就聰明伶俐,師從地方上的鴻學碩儒王士俊門下,在歷經苦讀以後,他先是在 1810 年,以二十三歲的年紀考取生員,成為彰化縣學附生。在父執輩的鼓勵下:「勿因一獲青矜而心滿意足,無復上進,若有志鄉闈,如有所需,我等當為資助,勿以貧憂!」鄭用錫徙居竹塹北門附近,自築一室,專心備考。不過,在 1816 年的鄉試中,鄭用錫遺憾地名落孫山。然而,他並未輕易放棄,很快地在 1818 年的恩科鄉試中以三十一歲的年紀考中了舉人。
1823 年,鄭用錫前往赴京參加癸未科會試中式,後續在殿試中名列三甲第一百零九名,獲賜同進士出身。來自竹塹,三十六歲的鄭用錫成為了第一位臺灣籍貫的登科進士,消息傳回臺灣以後,當地無不歡欣鼓舞,而鄭用錫被稱作「開臺進士」或是「開臺黃甲」。
修建竹塹城、組織鄉勇,回饋地方的新竹之光
作為臺灣第一位土生土長的進士,考取了功名的鄭用錫熱心公益,積極參與竹塹大小事務。其中最為人樂道的,便是修建竹塹城。
竹塹城最早可以起源自 1733 年的同知徐治民,在四周種植莿竹作為城,另外還建了東西南北四門與門樓。在 1759 年,由於之前種的莿竹枯萎了,又再補種,另外增設了砲臺。過去臺灣禁止築城,但是在 1806 年的蔡牽之亂時,淡水廳城民為了防備盜寇,地方上的紳民自發性出資修築土城。在 1813 年,同知查廷華再次將土圍加高加寬。1826 年,閩浙總督孫爾準巡訪臺灣,因為淡水廳內多處發生閩粵分類械鬥事件,加上臺灣的鳳山、彰化、嘉義也都有築城,同知李慎彞根據仕紳鄭用錫的提議,稟請改建新竹為石城。
在獲得總督同意以後,竹塹城的築城計畫便開始了。新建的竹塹石城設有四個門,東門迎曦,西門挹爽,南門歌薰,北門拱辰。門樓有二層,高一丈九尺,各自建有砲臺。築城工事在 1827 年開工,1829 年完工,鄭用錫負責監理工事。在工程竣工以後,鄭用錫便前往京師任職,先後擔任了兵部武選司以及部鑄印局員外郎兼儀制司。在 1837 年時,以侍親為由請求回到竹塹。
回到家鄉以後,每當鄉里有需要時,鄭用錫都會盡心盡力,地方上人人稱他為善士。1842 年,鴉片戰爭剛打完沒多久,又有英國船艦頻頻在大安溪外海出沒,鄭用錫組織地方鄉勇協防,最後還抓到了數名俘虜。從推動興建竹塹城,積極參與地方活動,再到組織鄉勇保衛鄉里,可以看出鄭用錫在地方事務上的付出與貢獻。
文人的胸懷與雅致
鄭用錫留下的作品中,除了詩作以外,最有名的作品大概就是〈勸和論〉,這是因應 1853 年發生的頂下郊拼,在 1854 年所寫下的文章。透過相對淺顯易懂的文字,鄭用錫希望勸誡地方民眾,不要因為省籍情結而有衝突,應該促進鄉里上的團結。
在《勸和論》中,他先在三大段中的第一段開門見山地點出鄉民不應分類,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二大段點出分類為臺灣以及淡水的新莊與艋舺所帶來的危害有多大,會帶來玉石俱焚的結果;第三大段提到自己作為讀書人,慚愧過去沒有協助官方勸戒民眾,並希望大家告誡自家子弟不要參與械鬥,這樣才能讓臺灣成為樂土。
除了桑梓之間,鄭用錫也致力在地方上推動文教,他曾出任明志書院院長,另外還纂修了《淡水廳志稿》,為地方留下史料。
比較特別的是,鄭用錫還在 1851 年於新竹興建了「北郭園」,打造出了精緻的園林景觀。晚年更特別親題了北郭園八景,「小樓聽雨」、「曉亭望春」、「蓮池泛舟」、「石橋垂釣」、「小山叢竹」、「深院讀書」、「曲欄看花」與「陌田觀稼」。除了自己家用之外,北郭園也成了官吏與文人雅士的聚集空間,許多春酒宴飲或是詩社活動也都以北郭園為集會所。歷經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與美軍空襲,北郭園殘存的園林已經不多,在 1978 年北郭園已經全數拆除,成為臺灣四大名園中最早片瓦不留的園林,昔日的亭臺樓閣之美只能仰賴文字紀錄或是少數僅存的畫作追想。
遺風餘思
1858 年時,鄭用錫在自宅逝世,享壽六十九歲。1869 年,入祀鄉賢祠。能夠入祀鄉賢祠的必須是出生在當地,而且學識或品行受人尊敬的人。根據文獻,清代入祀鄉賢祠的人數僅有五人而已,而開臺進士鄭用錫正是其中之一。
現在新竹還留有鄭用錫宅第以及鄭用錫墓。在新竹市北門街附近的進士第木雕精美,本來有三開五進的規模,然而在二戰時期因為美軍的轟炸,現在僅存前兩進。鄭用錫墓位於新竹軍人忠靈祠的左側,墓園保留相當完整。因為鄭用錫獲二品封典,得以用清代二品官墓的格局建造墓園,墓前設有石像生,石虎、石羊、石馬、文武石翁仲、石望柱各一對。墓碑碑文如此記載:「清賜進士出身賞戴花翎禮部侍郎晉封通奉大夫祉亭顯考鄭公塋」。
鄭用錫宅第以及鄭用錫墓這兩個地方,現在都已是國定古蹟,對人文歷史有興趣的民眾不妨親自走訪新竹一趟,感受一下臺灣第一進士的遺風。
延伸閱讀:
1.《臺灣通史─原文 +白話文注譯》
連橫著,蔡振豐 、 張崑將等譯,點此購買
2.《臺灣通史》
連橫著,點此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