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座落在阿里山腳的「東洋第一」:挺過颱風與大火,陳澄波畫作中的嘉義製材所

張哲翰 2022-07-07
陳澄波《木材工廠》畫作描繪著嘉義製材所
(Source: 《木材工廠》,1921,紙本水彩,18.2×23.5cm,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典藏,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
 

陳澄波著名的《木材工廠》於一九二一年完成,畫的就是嘉義製材所,為的是紀念東宮殿下乘坐的軍艦經過臺灣海域,或許也隱含著東宮殿下有天能造訪嘉義製材所的期待。[1]

這幅《木材工廠》呈現了嘉義製材所工作最繁忙的時刻,為了生產熱銷的阿里山材持續運作著。對當時的臺灣總督府來說,嘉義製材所是令人驕傲的存在。它可以說是當時臺灣最現代化的建設,在各項官方報告、報導中甚至稱嘉義製材所的規模是「東洋第一」,參觀臺灣的日本皇室或高官,幾乎無一不造訪嘉義製材所。

然而,這東洋第一的背後,有一段顛簸的命運。

 

一、製材所顛簸的命運

一九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了嘉義製材所裡的各項設施已竣工的消息。製材工場是鐵筋混凝土造建築,場內選用了當時最先進的設備,可惜的是即便完工,嘉義製材所卻無法立即投入製材工作。

一九一三年夏天的颱風破壞了阿里山鐵道,鐵道一直尚未修復,重要的檜材無法送出,嘉義製材所因此還派不上用場,只能試運轉機械。[2]雪上加霜的是,隔年阿里山鐵道方才修復完畢,[3]就又再次遇上夏天的暴雨,鐵道坍崩。[4]所幸當年秋天阿里山鐵道陸續修復通車,積蓄的檜材能夠逐步運出。

儘管因修復鐵道耽誤了木材上市的進度,但製材所的木材甫上市,就紛紛被臺灣官廳建設指定選用,市場供不應求。看似熱絡的市場反應,其實仍有一些挑戰亟待解決。[5]

舉例來說,製材所供應的木材尺寸選擇少,且與坊間常用的尺寸不同,建築商購入木材後無法直接使用,得再自行加工,以符合臺灣建築習慣。再加上阿里山木材的價格又比日本內地的木材價格高上許多,對於建築商來說,一聽到要使用阿里山材就有準備吃虧的打算。[6]

 

小知識:
製材所供應的材可以分為丸太材(原木)、木材(製材後)兩種,有許多的規格,以建築用丸太材來說,嘉義製材所製作尺寸有一間、一丈、二間到六間,其中較常使用的二間,原訂為十三日尺,因應一九一五年坊間批評與一般用材不符,改為長十三.五日尺,相當於四.〇九公尺。[7]

接到市場的種種負面反映後,臺灣總督府營林局緊急在《臺灣日日新報》發表〈阿里山材販賣談〉以求滅火。除了答應虛心檢討外,也說明像是尺寸已經過市場調查,如需特殊規格可至指定商店購買;價格則會因應收支持續調整,以符合材價實際現況,更承諾製材量會逐漸趕上需求,讓建築商能夠更加熟悉於目前的製材尺寸。[8]

在營林局的說明與調整下,阿里山材逐漸受到建築商重視,此時剛好又碰上日本重要木材提供產地「木曾山」的檜材缺貨,使得當時日本內地,包括明治神宮、橿原神宮的鳥居、桃山御陵、乃木神社的建材都選擇使用阿里山材。[9]

根據營林局統計,阿里山木材的產量優先為臺灣島內建築商所訂購,餘材才運到日本。儘管日本市場並非阿里山材主要銷售對象,但優質與珍稀的上等阿里山材也相當受日本消費者喜愛。在一九一六年統計中,阿里山材總共賣出高達一百五十萬圓,其中銷往臺灣島內就佔了一百萬圓,其餘都銷往日本。由於受到臺灣島內與日本內地廣泛的喜愛與選用,《臺灣日日新報》在一九一六年五月十一日的報導中,就形容「阿里山材暢銷」。

然而,製材所的挑戰仍未結束。一九一七年春天,一場大火讓製材所損失慘重;五月大雨造成的落石破壞鐵軌,運材工作被迫中斷。同年底,臺灣與日本間的船運運費調漲,連帶影響阿里山材的價格隨之上漲。[10]但製材所仍挺過種種的不順遂,阿里山材在市場上越來越暢銷,光是一九二〇年初所接到的訂單,早已將製材所整年工作排滿。

嘉義製材所經歷起起伏伏的風波後,運作總算是上了軌道,事業如同《臺灣日日新報》所述的「應接不暇」。[11]這也成為陳澄波筆下,忙碌的、欣欣向榮的、令他驕傲的「嘉義製材所」。

 

二、嘉義製材所的一枝一節

在《木材工廠》這幅畫中,陳澄波的細膩筆觸讓原本靜態的畫作,彷彿有了生命。工廠前的貯木場上原木堆積如山,送材臺上有一根原木緩緩送入工廠,準備加工切割成木材;一旁動力室附屬的大煙囪正冒著煙,代表動力室的發電設備正在運作,產生電力驅動製材工場裡的各項設備;兩座天車之間的搬器上,吊掛木頭的鉗子正在下降,準備搬運原木。

就讓我們跟著陳澄波的視角進入畫中,細細欣賞嘉義製材所的一枝一節。
 

陳澄波畫作中的製材所01
1. 阿里山鐵道

 

一九〇四年,臺灣總督府已有開發阿里山的規劃,但受到日俄戰爭影響,遲至一九〇六年二月,臺灣總督府才與大阪的合名會社藤田組簽約,引進其資源,這是阿里山林業官辦民營的最初嘗試。[12]然而,兩年後,阿里山鐵道的鋪設仍需持續延長深入,規模大大超過最初所預估,藤田組無法能應付,總督府最後與藤田組中止合作。

藤田組退出後,總督府仍未放棄經營阿里山的計劃,直到一九一〇年春天,總督府的提案經日本帝國議會准許,阿里山林業的官營計劃才得以繼續進行。[13]一九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透過阿里山鐵道運下第一批阿里山材,運材火車更停留在嘉義驛向大眾展示一週。[14]

陳澄波畫作中的製材所02
2. 架空式鐵索道(天車)

嘉義製材所在最初建設時,便引進美國李吉屋(Lidgerwood)公司的鐵索道,俗稱「天車」,來運輸原木,這不僅以機械力取代人力,更能輕鬆地跨越不同地形來移動原木。

鐵索道由兩座二十公尺的塔、數條索道與一組搬器(Carriage)所組成,索道長約一百二十一公尺,兩塔最前緣相隔九十六公尺,附有動力設備的稱為首塔(Head Tower),用以操作搬器的移動。

參觀過製材所的旅人都對鐵索道吊運原木有很深刻的印象。一九二一年到訪製材所的英國旅人歐文.魯特(Owen Rutter)如此描述:「一臺巨大的起重機小心翼翼地吊起其中一根原木,就好像從婚禮禮物中,那受歡迎的蘆筍盤裡夾起一根蘆筍般。」[15]

 

陳澄波畫作中的製材所03
3. 搬器

 

鐵索上移動的設備稱為「搬器」,靠副索的收放來控制移動方向與高低伸縮。搬器下方安裝有吊掛木頭用的鉗子,在臺灣俗稱「吊猴」。


4. 貯木池(杉池)與貯木場

原木運下山後暫時存放、等待販賣的空間,因貯存方式的不同,區分為「貯木場」與「貯木池」。貯木場上原木整齊堆疊,宛若一座座小山丘,此堆放方式稱為「椪積」(はいづみ),一般比重大於水的材種,像是鐵杉、臺灣杉以此方式存放,便於通風乾燥,避免菌類附於原木上而吸引蟲類啃食。

其他像扁柏、紅檜能浮於水面的原木存放在貯木池中的原因有兩種功能。一種是避免日曬造成表皮龜裂,另一種說法則是水中能幫助扁柏、紅檜分泌油脂保護,避免腐爛。
 

陳澄波畫作中的製材所05
5. 送材臺

 

《木材工廠》畫作裡,一條將原木運入製材工場裡的輸送臺就是「送材臺」。這條長一百二十二公尺的送材臺可說是製材所自動化的象徵之一,[16]它完全以電力驅動馬達運轉滾軸(ローラー)與鏈條(チェーン)。原木隨著滾軸向上移動,緩緩地從貯木池運到製材工場的二樓,進入製材的流程中。[17]

 

陳澄波畫作中的製材所06
一九二五年秩父宮雍仁親王在製材工場裡觀看原木從送材臺送入工場(Source: 〈秩父宮雍仁親王殿下臺灣訪問—嘉義製材所〉,《秩父宮雍仁親王殿下臺灣御成寫真帳(1925)》,國立臺灣圖書館典藏)

 

陳澄波畫作中的製材所07
木頭由送材臺送入工場,一旁為動力室(Source: 牧野宗十郎,〈貯材場から製材工場へ〉,《熱帶植物產業寫真集》,東京:東京市 東京開成館,1939,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數位典藏)


6. 製材工場

 

製材工場是一棟二層樓的建築,中間一小部分設計有三樓。三樓設有多臺磨鋸機,磨鋸機在日文中稱為「目立盤」,因此本空間稱為目立室;二樓是所有鋸機存放的空間,也是木頭進行製材之處。一樓則是鋸屑暫存、動力傳達與各類附屬設備安置處。[18]

英國旅人歐文.魯特曾親眼目睹製材所製材過程,他是這麼描述:「當我面對刺耳的鋸子聲與嘎嘎作響的機械聲時,看著一根巨大的原木就這樣被大帶鋸機靈活輕巧地切成板材,就像是雜貨商人用繩子切下乳酪,從沒想過這模樣居然如此迷人。」[19]

歐文.魯特描述的「大帶鋸機」就是負責原木進入製材流程的第一道關卡「九呎大割帶鋸機」。至於,為什麼製材室要設在二樓?也得從這臺帶鋸機說起。

這臺總高度超過六公尺的帶鋸機會將圓柱狀原木大致縱剖為板類,以利後續的細節加工,這環節稱為「大割」。其中,「九呎」指的是一個圓輪的直徑長度,相當於二.七四公尺。要讓帶鋸能夠快速運行,需要兩個圓輪一上一下地於兩端帶動,再加上木頭固定在送材車上通過兩輪間的帶鋸,才能切割成一片片板類。由於九呎大割帶鋸機高度跨越一、二樓,因此大割工作都安排在二樓進行,[20]為了便利後續運輸,其他製材工作也安排在同高度,需要製材的原木,都得送到製材工場二樓。
 

陳澄波畫作中的製材所09
切割木頭中的九呎大割帶鋸機(Source: 小野尚美堂,〈九呎鋸にて大割作業〉,《阿里山と新高山寫真帖》,嘉義:帝國在鄉軍人會阿里山分會,1928,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陳澄波畫作中的製材所10

7. 動力室

 

在日治時期的臺灣,並非有統一的電力輸送,當時各個工廠都有自己附屬的小型發電室。以嘉義製材所的動力室為例,內部設有燃燒加熱、產生高壓水蒸氣的汽罐(Boiler)。高壓水蒸氣經由導引,推動渦輪機(Steam Turbine)並牽動發電機運轉產生八百千瓦的交流電。這樣的發電流程稱為「汽力發電」,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知的「火力發電」。

為了提供充足的電力,嘉義製材所動力室引進的設備可說是一時之選。發電機與渦輪機來自美國阿利斯查爾默斯(Allis-Chalmers)公司製的改良式帕森斯(Parsons)蒸汽渦輪機,汽罐則從世界級的製造公司英國巴布柯克威爾科斯公司(Babcock & Wilcox)引進。[21]「巴布柯克式汽罐」與「帕森斯蒸汽渦輪機」這組極具代表性的發電設備組合,顯示出建造者對製材所的期望相當高。
 

陳澄波畫作中的製材所11
8. 鋸屑室與大煙囪

 

動力室的汽罐裡,燃燒的燃料是什麼呢?答案是鋸削原木時產生的木屑。

木屑在製材工場一樓累積後,便會透過輸送道送往鋸屑室存放,再送到動力室裡供汽罐燃燒。汽罐的背後有連接煙囪的排煙道,將燃燒產生的廢氣排往高聳的大煙囪。嘉義製材所的大煙囪以磚造為基礎,上頭設置鐵製煙囪管,煙囪橫切最寬處有直徑二.四四公尺、鐵件高度達三十三.五三公尺,包含基座則高三十六.五八公尺。在當時四周未有高樓的嘉義,製材所的大煙囪可以說是嘉義重要的地標。[22]
 
9. 乾燥室與焙房

木材經過製材流程後,仍富含水分,但含水的木材容易被菌類入侵與昆蟲啃食,不利於長期保存,[23]因此為了使木材乾燥,得使用天然乾燥法(Air Seasoning Natural Drying)或人工乾燥法。天然乾燥法是讓木材長時間堆放在通風的乾燥場上,自然乾燥。[24]

若要縮短木材乾燥的時間,則會採用「人工乾燥法」。人工乾燥法分別有漸進式乾燥室(Progressive Kilns)與隔室式乾燥室(Compartment Kilns)。

所謂漸進式乾燥室,是讓一棧一棧木材依序送入,並持續補入需要乾燥的木材。漸進式乾燥室因為整間為定溫、定時的控制,每次送入乾燥的材種需一致。畫作中的乾燥室屬於漸進式乾燥室,建築長達四十六公尺。乾燥室上兩個可愛的小耳朵,是讓內外空氣交流而設計的通道。

而隔室式乾燥室會將乾燥室區隔數個房間,同一時間,每間房裡可以乾燥不同材種的木材,具有較大的使用彈性。[25]

在嘉義製材所裡也有「隔式室乾燥室」,俗稱「焙房」,只不過陳澄波作畫的當下還未建造。[26]
 

陳澄波畫作中的製材所12
在焙房被掩蓋的入口處,還可以看到房號木牌;地底下也可以看到留存通熱氣的鐵管(Source: 故事StoryStudio拍攝)

 

陳澄波畫作中的製材所13
10. 貯木池周圍的軌道

 

在貯木池東側,有軌道延伸至此。戰後的一九四六年,陳澄波在這個位置以不同的角度繪製了一幅《製材工廠》。原本的嘉義製材工場因為一九四一年的地震而部分坍塌,製材工作被移往製材所內部新建的第二代製材工場。當時處於戰爭時期,沒有足夠的經費清理原本的工場,因此在陳澄波一九四六年的畫筆下,仍可看見初代製材工場留存的模樣。
 

陳澄波畫作中的製材所14
陳澄波在一九四六年從不同角度描繪嘉義製材所,完成畫作《製材工廠》(Source: 《製材工廠》,1946,畫布油彩,尺寸不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典藏,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

 

《製材工廠》畫作中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鐵軌環繞的杉池裡有滿滿的木頭,軌道上則有從製材所竣工之初就存在的德國製起重機,這臺起重機也與天車一樣,躲過戰爭,始終搬運著木頭,直到一九六四年停止製材後才終止運作。[27]
 

陳澄波畫作中的製材所15
貯木池畔的德國製起重機,此位置位於目前嘉義市忠孝路一帶(Source: 嘉義街役場,〈貯木池〉,《大嘉義》,嘉義:嘉義街役場,1929,國立臺灣圖書館典藏)

 

三、東洋第一背後的人們

除了上述的機械與設施外,在一九四六年的《製材工廠》畫作中並沒有遺忘那些維繫製材所運作的員工,他們戴著斗笠、拿著鳶鈎,站在木頭上整理著木頭,正是造就著嘉義製材所製材應接不暇的重要功臣之一。

這些製材所裡的員工,以及後續章節將談及的民間製材廠、木材行的經營者們,都可以稱為從事製材工作的「製材人」。他們造就了製材產業的豐富生命力,製材產業也因為他們而成為嘉義的代表性產業。
 


本文由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與故事StoryStudio共同製作
《芬芳散策:一段從嘉義製材所開啟的日治時期嘉義之旅》
每當原木送下山來,製材街就跟著動了起來。在瀰漫的檜木清香中,夾雜著紛飛的木屑、尖銳刺耳的機械聲,形構出嘉義製材人繁忙的日常生活。

翻開書,開啟一趟從嘉義製材所出發的散策旅程。我們將回到百年前的嘉義,透過一則則的小故事,與製材人共享同一片生活風景。
 
預購由此去,還有精美贈品

-預購期間:即日起至 8 月 15 日止。
-預購方案:
  • 方案一《芬芳散策》專書:405 元 贈送明信片套組 1 組。
  • 方案二《芬芳散策》手記:288 元 贈送藏書票隨機 1 款。
  • 方案三《芬芳散策》專書+手記:700元 贈送明信片套組 1 組、藏書票 2 款及通券貼紙 1 張。


- 出版單位: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 執行單位:故事StoryStudio


[1] 1921 年 8 月 28 日,陳澄波因為東宮殿下(未來的昭和天皇)訪歐結束後搭乘輪船行經臺灣海峽,他畫下嘉義製材所(後世為這幅畫取名為《木材工廠》)最繁忙的時刻,並在畫作背後寫下:東宮殿下乘坐的軍艦於今日八月二十八日中午進入臺灣海峽,即將於二十九日約日出之際通過臺灣海域,以此日為研究紀念之寫生作品。

 

[2]〈阿里山被害〉,《臺灣日日新報》1913.07.21;〈製材所竣工(本邦唯一の大工場)〉,《臺灣日日新報》1913.11.29。

[3]〈阿里山作業所近況〉,《臺灣日日新報》1914.04.29;〈檜材搬出開始〉,《臺灣日日新報》1914.04.05;〈阿里山材搬出〉,《臺灣日日新報》1914.06.09。

[4]〈阿里山鐵道被害〉,《臺灣日日新報》1914.07.17;〈阿線被害別報〉,《臺灣日日新報》1914.07.19;〈阿里山鐵道與當路〉,《臺灣日日新報》1914.09.16。

[5]〈阿里山材與建築界〉,《臺灣日日新報》1915.04.05;〈阿里山材販賣〉,《臺灣日日新報》1915.07.25。

[6]〈阿里山材與建築界〉,《臺灣日日新報》1915.04.05;〈阿里山材販賣〉,《臺灣日日新報》1915.08.17。

[7]《營林局事業一斑》(臺北:臺灣總督府營林局,1916),頁83;洪國榮、蔡育林,〈傳統建築中有關臺灣林業發展之研究〉,《中興大學實驗林研究彙刊》20卷1期(1998.03),頁54-55;李守藩,〈臺灣之製材〉,《臺灣銀行季刊》16卷1期(1965.03),頁115-157;〈阿里山材販賣〉,《臺灣日日新報》1915.08.17。

[8]〈阿里山材販賣談〉,《臺灣日日新報》1915.08.18。

[9]〈阿里山材販暢銷〉,《臺灣日日新報》1916.05.11。

[10]〈製材工場火燒〉,《臺灣日日新報》1917.03.06;〈阿里山材搬出不能〉,《臺灣日日新報》1917.05.03;〈阿里山材價〉,《臺灣日日新報》1919.09.02。

[11]〈材木暢銷〉,《臺灣日日新報》1920.01.13。

[12]〈阿里山森林經營〉,《臺灣日日新報》1906.06.26;臺灣總督府營林所嘉義出張所,《阿里山年表》(嘉義:臺灣總督府營林所嘉義出張所,1935),頁10。

[13]〈阿里山官制〉,《臺灣日日新報》1910.03.15;〈本議會之經過〉,《臺灣日日新報》1910.03.25;臺灣總督府營林所嘉義出張所,《阿里山年表》(嘉義:臺灣總督府營林所嘉義出張所,1935),頁20。

[14]〈阿里山材搬出〉,《臺灣日日新報》1912.12.27;臺灣總督府營林所嘉義出張所,《阿里山年表》(嘉義:臺灣總督府營林所嘉義出張所,1935),頁34。

[15] Owen Rutter, An Account of Japan’s Island Colony, (London: Adelphi Terrace, 1923), p.122.

[16]〈嘉義製材工場〉,《臺灣日日新報》1912.10.09。

[17] 臺灣總督府營林所,《營林事業一覽》(臺北:臺灣總督府營林所,1939),頁41。

[18] 遠藤文雄,《製材の功程竝步止りに関する實查》(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林學科卒業報文,1932),頁28、75;〈嘉義製材工場〉,《臺灣日日新報》1912.10.09。

[19] Owen Rutter, An Account of Japan’s Island Colony, (London: Adelphi Terrace, 1923), 122.

[20] Allis-Chalmers Mfg. Co., Allis-Chalmers Manufacturing Company Sawmill Department, Allis Band Mills. (Milwaukee, Wisconsin: Allis-Chalmers Mfg. Co., 1919), 12.

[21] Moyer, James Ambrose, The Steam Turbine; A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Treatise For Engineers And Designers, Including A Discussion Of The Gas Turbine. (New York, J. Wiley & Sons, 1908), 167.

[22] 臺灣總督府營林所,《營林事業一覽》(臺北:臺灣總督府營林所,1939),頁38。

[23] 滿久崇麿,《木材の乾燥》(東京:森北出版株式會社,1962),頁1;小泉吉兵衛,《工業.手工.作業.实習用材料木.竹篇》(東京:文書堂,1935),頁56。

[24] 滿久崇麿,《木材の乾燥》(東京:森北出版株式會社,1962),頁102-103。

[25] Harold S. Betts, The Seasoning of Wood. (Washington, D.C.: U.S. Dept. of Agriculture, 1917), p.22-23. Tiemann, Harry Donald, The Theory of Dry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New Humidity-regulated and Recirculating Dry Kiln. (Washington, D.C.: U.S. Dept. of Agriculture, 1917), p.7-8.

[26] 陳冠妃主持,《嘉義製材所調查研究及再利用計畫案 調查研究報告》(嘉義: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2019),頁221-229。

[27] 臺灣總督府,《臺灣事情 第二版》(臺北:臺灣總督府,1917),頁251。

文章資訊
作者 張哲翰
刊登專欄 夜覓大員坊
刊登日期 2022-07-07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芬芳散策
一段從嘉義製材所開啟的日治時期嘉義之旅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