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萌到你了嗎?回首臺語片的黃金歲月,天才童星們閃亮登場

2021-01-02
收藏

與講求兒童福利的今日台灣相比,台語片時期大量出現以童星為宣傳重點的廣告,格外讓人感到時代的眼淚。

 

比較「童星」一詞在《聯合報》台語片廣告出現的頻率變化,發現與台語片自身的產量消長有若干呼應。1958 年是台語片童星被宣傳的第一個高峰,代表人物如小燕(陳秋燕)、黃慧書等;1963 年至 64 年是第二高峰且更勝第一期,代表人物如小秀哖(許秀哖)、戴佩珊、香菱、小龍、小惠等。1966 年至 69 年雖是台語片產製最旺盛的期間,但單篇廣告的文案字數大幅下降,也不再強調童星演出。


可別小看童星在台語片行銷上所佔的角色,對應到劇情上,由他們扮演的兒童角色是一大吸睛亮點。這些角色多半是孤兒、受虐兒、流浪兒,或諸如此類的可憐幼童,與苦命母親或其他親人相依為命。


另外,台灣傳統歌仔戲班所培養的「囡仔生」制度,也養成了台灣觀眾熟悉兒童演員的演出。囡仔生即是童伶,只要看到小孩假裝大人演著談情說愛的戲碼,不自覺就感到痴騃可愛;白話的說法,就是「萌」。

 

讓我們來認識其中幾位重要的台語片童星。「小燕」,是陳秋燕女士在童星時期的藝名,其父親是鐘聲劇團團長、並跨足台語片演出製作的田清先生,母親是演員陳蘭女士。小燕與田清常在戲裡飾演父女,母親陳蘭雖是演員,小燕卻常與另一知名演員小雪飾演母女,「田清-小雪-小燕」是票房保證的鐵三角。


相對於台語片其他演員,陳秋燕女士具有北一女的高學歷,她因家族事業之故投身水銀燈下,銀幕形象從孤兒到少女,再從少女到母親。她的戲齡很長,除了見證台語片的起落,還跨越到新電影時期,在萬仁導演的執導之下留下一些備受肯定的作品;1983 年的《油麻菜籽》,她飾演受家暴的妻子,隨劇情又轉變為強勢的控制狂母親,精采的表演為她贏得第 21 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殊榮。1990 年代後,她成立電視製作公司,持續參與影像製作工作。


小燕於《雨夜花》上映前後之宣傳照(Source: 《地方戲劇雜誌》第 7 期 15 頁/游擊文化)

戴佩珊,是知名臺語片製作人戴傳李的女兒,也是一位因家族事業而加入台語片的童星,才四歲便演出《舊情綿綿》(1962),扮演男主角洪一峰的女兒,也意外參與了台語片製作的黃金時期。由於她的表演自然生動,很得觀眾緣,接連在幾部父親製作的戲裡擔綱演出,包括了《流浪三兄妹》、《何時再相逢》、《尋母三千里》(1963)、《媽媽,我思念妳》、《地獄新娘》(1965)、《冰點》、《夢中的媽媽》、《七歲逃犯》(1966)、《三聲無奈》(1967)、《燒肉粽》(1969),多是一些流離失所、渴望母愛及完整家庭的兒童角色。


隨著台語片沒落及自身成長,她在小學畢業之後便不再拍戲;比其他童星幸運的是,戴傳李先生的永新影業公司所製作《流浪三兄妹》、《舊情綿綿》、《難忘的車站》、《地獄新娘》、《三聲無奈》、《燒肉粽》目前都有留存,狀況良好且流通版權較無問題,戴佩珊也成為目前台語片研究中能見度和知名度最高的童星。


《舊情綿綿》劇照,左起戴佩珊、洪一峰、白蓉(Source: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提供/游擊文化)

與戴佩珊合演《流浪三兄妹》的「小秀哖」是另一種背景的童星,她是國寶級歌仔戲名伶許秀年的童年藝名。台灣早期社會普遍貧窮,多子女家庭的其中一種求生方式是將小孩送入戲班學戲,學成後替戲班也替自己賺錢,謂之「贌戲囡仔」;小秀哖正是雲林知名戲班「麥寮拱樂社」的贌戲囡仔。


因為有這層劇團的關係,在拱樂社跨足電影製作後,也連帶將她領進電影圈,拍攝了一系列由團長陳澄三、鬼才編劇陳守敬、電影導演邵羅輝創作的新編武俠歌仔戲,如《乞食與千金》、《劍龍小飛俠》(1961,互為上下集)、《金銀天狗》、《銀面小天狗》(1962,互為上下集)、《流浪三兄妹》(1963)、《三兄妹報父仇》(1964,互為上下集)、《小按君》(1963)等。就長期的歷史觀察而言,許秀年女士的演藝成就並不在電影領域,而是在傳統歌仔戲上;「楊麗花永遠的娘子」,一直是她被台灣觀眾所記憶的雅稱。


《流浪三兄妹》劇照,左起為小秀哖、戴佩珊、肉員(簡春美)(Source: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提供/游擊文化)

「小龍」或「廖小龍」,是廖峻寬先生的童星藝名,成年後以「華少江」為藝名接演電視劇。小龍著名的台語片作品包括了張英執導、與女童星黃慧書合演的《小情人逃亡》(1958);黃慧書因此片得到 1957 年徵信新聞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最佳童星獎。進入台語片第二期之後,小龍持續拍戲,1964 年高仁河執導的《最後的裁判》為他贏得了《台灣日報》主辦國產台語片影展最佳男童星獎。此外,他也參與了李行導演的《兩相好》、及「文夏流浪記」系列等知名電影的演出。


《最後的裁判》劇照,童星小龍主演(Source: 《聯合報》1965/9/17/8 版/游擊文化)

旅居日本的資深歌手陳芬蘭女士,九歲時就歌藝驚人,為亞洲唱片灌錄專輯《孤女的願望》一舉成名,而後隨著當時流行產業的慣性,1961年站在水銀燈下拍攝與唱片同名的電影,並接連拍了其續集《難忘的人》(1962)、《孝女的願望》(1965)。單曲〈孤女的願望〉翻唱自日本演歌歌手美空雲雀的〈花笠道中〉,陳芬蘭因此有了「台灣美空雲雀」的稱呼。


在國小畢業後,她還真的赴日進修歌唱技巧,以「南蘭子」為藝名灌唱。事實上,陳芬蘭女士的各類型演出都有些許和風情調,張英導演的《孤女的願望》就曾因濃厚的日本元素,在電檢時遭遇刁難。陳芬蘭的演藝成就很明確以歌唱為主,但她參演的這些影片加上同名唱片的放送,締造出鮮明的流浪孤女形象,宛如台灣版的「天涯歌女」周璇。


《孤女的願望》報紙廣告(Source: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CC BY-NC-SA 3.0 TW)

當代台語片研究以田野訪談起始,但對於童星演員的訪談資料卻比較少見。雖說這些童星當時年紀小不懂事,但因為他們參與拍片的時間點早,拍片經驗伴隨著童年一起成長,記憶點會和職業明星、大人都不一樣,或許從他們口中能探得更多的台語片歷史,也說不一定。

 

本文摘自游擊文化出版《台語片的魔力:從故事、明星、導演到類型與行銷的電影關鍵詞》
曾經,台灣有個好萊塢。

1955至1981年間,台灣生產出1000多部台語片。 那時,演員供不應求,不管大小演員,每個人常要同時軋好幾部電影;那時,台語片明星到戲院隨片登台,往往造成轟動;那時,什麼都拍,什麼都不奇怪,台語片是一個跟隨國際潮流的產業。 然而,過去由於政治因素,這段電影史一直位居邊緣,加以電影拷貝的大量遺失,更讓這段歷史的顯影困難重重,研究大不易。 本書是一次勇敢與創新的嘗試。作者採用大數據概念,廣泛收集台語片的舊報紙廣告、本事、時評、文物及當代評論等海量文字資料,以詞頻分析的方法,揀選高度聲量的110個關鍵詞加以介紹。 本書也是一部廣角多元、兼容並蓄的台語片小百科,作者以貫古穿今的方式,把六十年前的台語片元素與當前的流行文化元素相互對話,附加深厚的電影知識,娓娓道出許多電影作品與從業人員背後的故事。
文章資訊
作者 林奎章
刊登日期 2021-01-02

文章分類 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