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你不知道的馬來西亞:華教變遷與留臺生的歸去來兮

黃偉雯 2016-12-14

根據統計,目前在臺的馬來西亞僑生總數已經超過 1.5 萬人,馬來西亞僑生一直是臺灣僑生的大宗。


但是如果告訴你,在 2012 年以前,馬來西亞政府除了醫學類別以外,其實不承認臺灣的學歷[1],那麼大家心裡一定會有非常多問號:「為什麼過去幾十年來他們還願意來臺灣留學?」這個就要從阿公的阿公時代講起:關於「根」的儒家思想,百年來如何影響馬華社會的華教史了。


馬來西亞華教政策概述

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自 1819 年在檳城所建立的第一間私塾──五福書院算起,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華文教育史的起落浮沉,其實就是一部馬國華人生存與發展的歷史。在目前的馬來西亞,可以學習華文的教育體系選擇有:六年的國民型華文小學、六年的華文獨立中學或五年的國民型華文中學,以及二至三年的南方學院、新紀元學院、韓江國際學院、大學裡的中文系等。


最初的華文教育是附設在廟宇、店鋪或住家中,設備簡陋,主要是以方言教學,教學內容重點在於灌輸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價值觀,常常是將血緣性的組織與教學達到雙管齊下的效果,目前還可以在馬來西亞的一些城市看到這種書院的建築 [2]。此時期的英殖民政府不重視華文教育,所以自然無所謂對華教施行的政策,當局對此採取放任的態度。


位於吉隆坡的陳氏書院。(圖片來源

一直到 1920 年代,時值「民族自決」思潮正在中國及其他殖民地流行,英殖民政府對該地華文教育的蓬勃發展及深受此思潮影響 [3] 起了戒心,於是實施「學校註冊法令」[4]。1929 年至 1932 年,英殖民政府取消津貼,一些學校被迫關閉。但 1937 年,華文學校的學生人數仍是英文學校學生的兩倍,說明了即使受到了各種壓制,華文學校仍在逆境中成長。


1941 年至 1945 年為日治時期,在這三年八個月當中,是華文教育最黑暗的時間。由於中日戰爭及馬來西亞華人社群鮮明的抗日及各種反侵略的行為,導致日軍屠殺華族以及關閉華校,華文教育幾乎消失。至 1952 年馬來亞聯合邦通過《1952 年教育法令》,意即在設有國民學校的地區,所有的適齡兒童均被强迫進入以英語及巫語(馬來語)教學的國民學校就讀。換言之,國民學校愈普遍,代表方言學校會被迫減少。


1956 年,馬來亞聯合邦再度通過《拉薩報告書》(The Razak Report 1956),其中規定馬來語為國語,並要建立一個以國語為教學媒介的教育體系。後來《拉薩報告書》在 1957 年由馬來亞聯合邦政府通過,成為《1957 年教育法令》。


此時,馬來文小學被稱作標準型學校,但英中小、華中小及淡米爾語學校都還是可以接受政府津貼。不過自《1961 年教育法令》通過後,英文、華文、淡米爾文中學只有改為國民型中學者才可以獲得全面補助,拒絕改制的中學則成為『獨立中學』,政府在獨中須接受教育法令約束的前提下,仍允許其繼續存在,但經費上不予補助,學歷也不予承認。


位於吉隆坡的尊孔獨立中學。(圖片來源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雖然困境仍持續存在,在半世紀的努力下,也逐漸展露出豐碩的成果,除了保有一千多間的華文小學、六十間獨中,二十一世紀的華文教育也有一些突破。例如:爭取到三間華文學院,並於 2002 年由華社創辦的私立拉曼大學正式招生,令馬來西亞擁有相當完整的華文教育。


其實馬來西亞有「哈臺」風 

馬來西亞的衛星電視相當普遍,大多數的家庭都會裝設衛星收看來自中港臺、印度、阿拉伯等各地的電視節目。雖然近年來隨著中國大陸的影視作品發展蓬勃,但當地的華人對於臺灣的各項資訊仍然相當關心。以我自己過去在馬來西亞當地工作的觀察,他們的新聞台停在 TVBS 頻道的機率很高;報章雜誌打開來,常常半版的資訊都與臺灣有關。有的時候下午在馬來人開的小店喝飲料,還可以看到用馬來語配音的臺灣長壽鄉土劇在電視上播出…...。一切臺灣正在流行的食衣住行,馬來西亞幾乎是與我們同步。


不論在西馬或是東馬,開口與當地人閒聊,聽說你來自臺灣,他們的表情 99% 都會是開心的,會呈現出想再與你多聊兩句的氛圍。有的時候,聽到老一輩的人說起他們年輕時來臺灣念書或是遊玩的臺灣印象,是我對馬來西亞很重要的人文印象之一。


(一)僑教政策


影響馬來西亞華僑來台就讀的因素,臺灣的僑教政策起了很大的作用。政治環境的影響,一直都是當權政府重視的工作之一,至今已發展一百多年。辛亥革命成功,政府以海外華僑對於革命有極大之貢獻,相當看重僑務的發展。民國十六年(1927)南京國民政府設置華僑教育設計委員會,負責有關僑教事宜。民國二十年(1931)成立僑務委員會;中間曾有一段時間因為戰爭裁撤相關業務,至民國四十四年(1955)重啟。


由上述簡略的僑教發展可知,僑教政策一直是政府重視的一環,而此政策也正是影響華僑來臺求學的最大原因之一。早期(1950-1960年代)因為中、臺之間的對抗,所以國民黨政府積極的爭取僑民,欲壯大臺灣的力量與資源,故僑生自然成為政府欲招攬的對象。政府給予獎學金 [5]、保障名額 [6]、設立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等不同的優惠措施,吸引僑生來臺就讀。


(二)臺灣早期的低生活費


另一方面,臺灣有屬於華文教育學習的環境優勢。過去中國因為政治上的封閉,很少有人至當地深造。上個世紀末,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有不少華僑將中國作為留學考量的地點。即使如此,「留臺」風氣至今不衰。


以上個世紀中期為例,當時吸引僑生來臺就讀的最大因素,便屬學費及生活費較便宜一項,平均二個月只需 150 元馬幣的生活費。而今雖然臺灣的物價指數早已隨著經濟發展而水漲船高,但是若與歐美國家相比,臺灣的物價仍算是一個較易令人接受的留學地點。


(三)注音與發音


雖然馬來西亞華人使用的是簡體字,但這仍然不消減他們願意選擇來繁體字世界的臺灣學習華文。最大的原因,在於身處一個多元種族及不同語言的國家,華族的語言又包含了不同的母語,如:廣東、潮州、客家、福州等,因此當地的華語都參雜了馬來語、方言及廣東語等。華語的正音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由於臺灣保留了注音符號學習文字的方法,相較中國以羅馬拼音的方式,注音符號的學習更能掌握中文發音的準確性。這一點對於在國外成長的華僑來說,有助於他們學習中文,有不少人都以學習正確的中文發音為目標。


(四)留臺教師的影響


早期資訊尚未蓬勃發達的時代,居住海外的華僑對於到臺灣升學的想法,多半是來自師長或家庭環境的影響。1972 年以前,留臺人士仍有機會受聘於政府中學教華文,但 1973 年以後,政府機構便不接受留臺學歷的人。為此,在當地獨中面臨師資缺乏的問題時,不接受政府津貼的獨中便可優先錄用擁有較高華文水準的留臺人士。發展至今,在馬來西亞的六十間獨中當中,「留臺」老師的以例都是相當的高,間接把自己在臺留學的經驗傳給學生。許多來臺求學的學生們對於「留臺」經驗的了解,便是從這些老師們身上所取得的。


另一方面,身處東南亞華社的華人們,要傳承所謂符合中國人固有的傳統禮儀及文化背景,這些都需仰賴華文教育將中國人「根」的觀念繼續傳承下去。只要有人繼續為華文教育奮鬥,獨中便會不斷地在困境中發展茁壯,也會有更多的學生在華文教育的培養下,邁向「留臺」之路。




[1] 在教育部和華僑團體努力下,馬國政府逐漸鬆綁,先是承認臺灣 8 所醫學、牙醫、藥劑系學位,又認可臺灣 IEET(中華工程教育學會)認證的工程領域校系。2012 年,教育部委托臺灣高等教育評鑒中心基金會(HEEACT)居中協調,與馬來西亞學術資格鑒定機構(MQA)簽訂學歷資格互認聲明。今後凡是經過兩單位評鑒通過的大學院校學歷,都可獲得雙方政府承認,並將承認時間追溯至 2011 年 6 月 20 日。


[2] 吉隆坡茨廠街附近有座陳氏書院,是當時的錫礦家陳秀蓮等人於 1897 年興建,至 1908 年完工。建築外觀仿照中國廣州西關的陳氏書院,但規模較小。雖名為書院,但其實是一個血緣性的組織,照理說應該要叫陳家祠堂或是陳氏宗親會,但卻被稱為「書院」。原因在於清光緒年間,革命組織「同盟會」在推翻滿清、建立民國的過程中,許多革命組織附屬在這些海外華人的社團組織裡,為避免被認為跟革命有關,便以「書院」來命名。在海外華人史中,這一段伴隨中華民國的建國大業, 仍然有許多點點滴滴或被淡忘,或被放進這些堅守「根」的記憶的華人心中。


[3] 此處尤其是指受到民國八年的五四運動影響。


[4]《1920 學校註冊法令》(Registration of Schools Ordinance),英國殖民政府開始編寫一些被認為較適合當地的新課本,同時企圖以撥款津貼的手段加強對華文教育的管制。


[5] 臺灣與美國尚有邦交時,美援給予臺灣經濟上許多幫助,僑生也是美援的受惠者之一。政府將美援部份撥款做為僑生來臺留學的獎學金,只要有僑生來臺,每人便可獲得一萬元至一萬五千元不等的獎學金。此外,當時的僑委會也會提供機票費用給僑生來臺就讀,這些經濟上的幫助,對當時多數生活環境不富裕的時代,是一項極大的吸引力。


[6] 早期(1950-1960 年代)的來臺僑生,大部份都以臺灣大學、政治大學、師範大學、中興大學、成功大學、國防醫學院等幾所大學為志願。以臺大醫科為例,當時便提供 30% 的比例供僑生就讀,並且自動報考的僑生能享有成績加分 25% 的優惠。以當年大學聯考錄取率甚低的年代,此種實質的優惠,令許多僑生都能進入理想的大學就讀。

照片為筆者 2010 年在馬來西亞砂勞越州擔任華文獨立中學校長時,接受《星洲日報》的採訪。


文章資訊
作者 黃偉雯
刊登專欄 黃偉雯的世界視角
刊登日期 2016-12-14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