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通史】從陰神到城隍爺:不僅是保衛城池的守護神,也是監督誓言的陰間判官

2024-12-12

走訪臺灣街頭,各個縣市都能看到城隍廟的存在,許多聚落更緊依著城隍廟發展,例如知名的新竹城隍廟,或臺北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城隍廟已然成為臺灣的日常風景之一。那麼「城隍」究竟是什麼意思?其實城隍最初指的是城池,後來隨著時間發展逐漸被賦予人格的形象,並轉化為城池守護神,而被民間與官方所祭祀。
 

臺北霞海城隍廟建於1859年,為大稻埕地區的重要信仰,(Source:開放博物館
從歷史文獻來看,城隍的祭祀最早可追溯自 6 世紀的北齊,而大多在民間流傳。到了明朝時期,朱元璋在洪武 2 年(1369)時將城隍信仰列為國家祀典,城隍的地位自此躍升。明清時期,帝國所屬的府、州、縣,城池都須設立城隍廟來祭祀城隍神。因此陽世間有知府、知州、知縣等各級地方官員審理民間的糾紛,而陰間的城隍則成了相對於各級地方官員的陰界司法審判神,具有為民伸冤、監督官民的神威,成為普遍見於各地,且同時受官方與民間所祭祀的重要信仰。


臺灣城隍信仰的起源與轉變

那麼,臺灣的城隍信仰又源自於何時呢?在鄭成功驅逐荷蘭人之後,由於鄭氏王朝將明朝奉為正朔,依循著朱元璋所立下的規範,因此有著鄭氏諸葛之稱的陳永華也在承天府城設置了城隍廟,成為在臺灣祭祀城隍爺的開端。而該座城隍廟即是為今日位於臺南中西區的臺灣府城隍廟。據連橫的《臺灣通史》記載,該廟創建於永曆 23 年(1669)。
 
臺灣府城隍廟正殿(Source:Mrmarkertw /CC BY-SA 4.0)
進入清代後,全臺各地漢人拓墾的勢力日漸擴大,而陸續設立府、廳、縣。各地的官員與仕紳也就隨之合力,在各行政區內建立起城隍廟,以求城內平安。因此城隍廟與官方有著密切關係,每年固定會有地方首長來主持祭典。不過到了日治時期,由於執政者的信仰差異,城隍廟不再有官方力量的背後支持,有些城隍廟甚至被官方占用,而被迫搬遷,如南投的指南宮被遷入配天宮之中。原本依附著官方而生的城隍信仰,在這之後逐漸淡去官方色彩,變成純粹民間信仰。

戰後隨著中華民國撤遷來臺,城隍信仰仍維持著民間信仰的樣態,並未重回國家祀典的地位。不過相較於日治時期,到戰後了城隍信仰仍持續蓬勃發展,其中一個由於日治時期部分城隍廟遭到拆除,城隍神像被分送至其他廟宇供奉,因此各地民眾在戰後也將城隍視為陪祀神,成為各廟宇間可見的神祇。另一個因素就較為特別,由於城隍同具城池守護神以及陰間審判神的身份,成為官方與民間互動的中介點,尤其在戰後宜蘭地區的城隍廟數量甚至大幅提升,城隍廟的數量居於全臺之冠。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城隍信仰得以在戰後的宜蘭繼續發展呢?


利澤工業區遷村與頂寮城隍廟的建立

故事得從宜蘭利澤地區的戰後發展談起。沿著濱海公路一路南下,在宜蘭的五結與蘇澳之間的海邊有一塊占地很大的工業區,被稱為利澤工業區。在過去位於利澤工業區的南邊,鄰近新城溪處,曾存在一個名叫頂寮的聚落。頂寮為清代就已形成的海邊漁村,在村子還沒搬遷的時候,村子有三間重要的廟宇,分別是村子中心的福安宮,主祀關聖帝君;村子的北邊則有正安堂,廟中供奉著三個裝有女性骨骸的金斗甕,在地人稱應媽,因此地方又俗稱應媽廟。在過去頂寮的漁民及農民常會祭拜應媽,以求捕魚及農作順遂;村子的南邊為大眾爺廟,俗稱應公廟。過去在沙灘牽罟捕魚的村民,都會來祭拜應公以求豐收。
 
位於利澤工業區中的頂寮聚落舊址周邊濕地今貌。(Source:張峻浩)
1976 年,在專家學者的評估下,經濟部擇定五結及蘇澳的交界海岸設立利澤工業區,頂寮漁村被劃進工業區範圍之中,原本寧靜的聚落搖身一變成了工業區, 自 1980 年時開啟頂寮漁村的遷村徵收作業,1983 年遷村大致完成。

在頂寮漁村遷村時,過去村內的廟宇也隨之搬遷到新安置區中。供奉關聖帝君的福安宮與其他聚落一同建立新的廟宇,命名為國聖廟。而頂寮北邊的應媽廟及南邊的應公廟,則在育英國小旁的空地興建新廟,將應公及應媽廟合併。由於有應公信仰屬於陰廟系統,且經常具有負面意涵,為了感念地方鬼神對於地方建設的奉獻,時任縣長陳定南決議冊封兩廟,而升格成為城隍廟,升格後原本的應公就轉便為城隍爺,應媽則成為了城隍嬤。
 
頂寮城隍廟城隍嬤(Source:張峻浩)
頂寮城隍廟城隍爺(Source:張峻浩)

從「陰廟」到「城隍」

在這之後,蘇澳沿海鄰近地區,陸續有廟宇獲得縣長的冊封而升格,如頂寮城隍廟周邊的龍德城隍廟、白米溪畔的大眾爺廟,也都同為有應公廟升格為城隍廟的案例。而後續的縣長也接連效仿,包含游錫堃、呂國華等縣長在內,也接連促成南方澳城隍廟、蘇澳北濱城隍廟的「升格」,成為宜蘭縣城隍廟的特殊現象。
 
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為頂寮城隍廟的城隍聖誕,固定都會舉行遶境,巡視利澤工業區安置住宅區的住戶們。(Source:張峻浩)
這些被縣長升格成為城隍廟的大眾爺及有應公廟,最早都是在溪邊、山腳及海邊的無名骨骸,在地居民在各種機緣下將其尋獲並奉祀的小祠。許多周圍同性質的小廟,看到其他廟宇得以「升格」因此也紛紛效法。有的一樣請縣長將有應公及大眾爺冊封升格為城隍,而有的則是在庄頭廟的主神請示允許。最後蘇澳地區的城隍廟數量高達 12 間,而全宜蘭則有 19 間城隍廟,為臺灣城隍廟密度最高且數量最多的地區。

在這些冊封的背後,顯示的並非僅是為了拉攏民間,而是政府對地方的補償有關。有應公及有應媽因為政府的政策被迫遷離長期安身的廟,地方信眾與官方自難以向神靈交代。落成後將其冊封升格,一方面是對他們的慰勞補償,另一方面也可藉此建立友好關係,和諧地方發展。然而,與頂寮相似性質的大眾爺廟與有應公廟相當多,地方自然也想被縣長的加持冊封,增加廟宇的聲望。因此後來也有廟宇陸續升格,這些廟宇直到今日,也仍對於受冊封之事津津樂道,形成蘇澳地方一種新興的信仰文化。
 
蘇澳港城隍廟(Source:張峻浩攝)

斬雞頭、立咒誓:城隍廟的另類功能

然而,依傍著城池而生的城隍廟,可以說是每一座城市中官方和民間共同的重要信仰中心。雖然至 1895 年進入日治時期後,官方不再主導城隍廟的祭祀,不過一般大眾還是將城隍爺視為地方上的重要司法神,保佑百姓並為民伸冤,猶如另一個世界的地方父母官一般。

因此自 1970 年代末期,各地選舉文化開始蓬勃發展,城隍廟等主掌地獄司法的廟宇,則有了新的任務——成為各方候選人選前宣示的場所。其實自清代以來,這些主掌司法的廟宇經常是審訊犯人的所在,藉著神明的力量給予當事人壓力;而要聲明自身清白或是對天發誓的人,也會來到城隍廟前向神靈宣誓。有時甚至會透過斬雞頭的方式,宣告大眾若違背誓言,願受神靈的最嚴厲懲罰。就曾有宜蘭縣長候選人,在選情膠著時至宜蘭市城隍廟下跪宣誓,以求公信。直至近期的選舉為止,也都還能看見各縣市的候選人前往誓師,以昭公信。

雖然如今城隍信仰的官方色彩淡去,不過依然影響著國家與地方間的互動關係。城隍廟不僅凝聚著地方信仰,提供民眾尋求公信的心靈慰藉,在宜蘭地區也發展出城隍信仰的特色,並且持續地守護著各地信眾與他們共同生活的鄉土。
參考資料
  1. 連橫,1962,《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 簡浴沂、陳素珍,2003,《懷念舊頂寮:遷村二十週年紀念》,宜蘭:蘇澳鎮公所。
  3. 彭瑞金總編纂,2014,《蘇澳鎮志》,宜蘭:蘇澳鎮公所。
  4. 凌淑菀,2003,〈臺灣城隍信仰的建立與發展(1683-1945)〉,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5. 溫宗翰,〈臺灣城隍信仰的發展與變遷:南投縣與宜蘭縣的比較研究〉,《臺灣文獻》64:3(2013年9月),頁77-113。
延伸閱讀:
1.《臺灣通史─原文 +白話文注譯》
      
連橫著,蔡振豐 、 張崑將等譯,點此購買
2.《臺灣通史》
      連橫著,點此購買
文章資訊
作者 張峻浩
刊登日期 2024-12-12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