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寺、Shandao Temple、善導寺(閩)、善導寺(客)、左側開門。」
搭乘板南線時常常會經過的捷運站「善導寺」,可能大多數的讀者除了知道這是座佛教的寺廟之外,都不知道他其實還有別的功能在,反而是去年這則新聞才讓大家知道,原來善導寺內也有供奉骨灰的納骨塔。
〈台北都會〉捷運善導寺站 里民連署盼改華山站
台北市政府昨舉辦中正區里長座談會,梅花里長吳崑山提案將捷運善導寺站「正名」為華山站,吳崑山表示,早年當地有華山車站其車站建物是北市最悠久的鐵路車站史跡,當年設置捷運站時,捷運公司不以名氣響亮的華山為名,卻以陰森森的善導寺代表該區域,除埋沒華山悠久歷史,也讓里長質疑捷運公司為何當初未調查里民意見,就擅自以善導寺命名。 (自由時報,2015.09.17)
不過,你知道嗎?
這座坐落華山市場對面的寺廟的來頭可是不小唷,到底善導寺這個名稱怎麼來的呢?
在討論「善導寺」名稱之前,我們得先追溯到善導寺的原名「淨土宗臺北別院」。這個滿滿東洋風的名字……是的你沒猜錯,就跟著主編一起回到日治時期囉。
在馬關條約簽訂後,臺灣也進入了日本統治時期,隨著日本移民大量來臺,這段長達 50 年的有喜有悲的殖民時光,傳入的不只是飲食、語言、衛生觀念,甚至連宗教都傳入了臺灣。
在當時傳入臺灣的宗教,除了日本傳統的「神道教」、以及每日一冷之前曾經介紹過的日本人自創的新興教派「天母教」(每日一冷:天母的由來真的是聽無嗎?),還有「日本佛教」一共八宗十四派,也跟著傳道者的腳步進入了台灣。
日本佛教和臺灣佛教有頗大的差別。日本佛教源自於飛鳥時代傳入的漢傳佛教(北傳佛教的一支),大部分人臺灣人可能都很清楚兩者的不同之處,例如僧侶可娶妻生子、也可以食用肉類。像是日劇《朝五晚九》(日文名:5 じから 9 じまで)裡山下智久扮演的僧侶星川高嶺,在與女主角的戀愛過程中發生了許多很多煩惱。
較少人知道的差別是,日本佛教中「門派」的觀念相較來的深厚許多,前面提到的「八宗十四派」,像是本願寺真宗、曹洞宗、日蓮宗、淨土宗等派別就是此時傳入臺灣。雖然日本也有自己的本土宗教「神道教」,但臺灣總督府在治理的時候,為了統治方便,他們還是選擇扶持與臺灣人熟悉的臺灣佛教擁有同樣根源的日本佛教,以宗教殖民的方式加速同化的腳步。
總而言之,原名「淨土宗臺北別院」的善導寺,就是日治時期淨土宗在臺灣的信仰中心跟布教中心,負責管理臺灣所有淨土宗的寺廟。那為什麼又有善導寺這個名字呢?該不會跟比丘常掛在嘴上的善哉善哉有關係吧?
其實「善導」是淨土宗的始祖之一,原來是唐朝的僧侶。根據記載,他的最大貢獻就是將淨土宗開宗祖師曇鸞的言論與想法整理成完整的理論架構。淨土宗在唐朝創立以後,因為提倡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得救前往極樂世界(淨土),這簡單易懂的修佛方法,也使得其發展也十分迅速,擁有了不少的信徒。在中國淨土宗傳入日本,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日本淨土宗也有了自己的發展脈絡與教義,和原來中國的淨土宗已經不大相同。
總之,日本淨土宗和其他日本佛教宗派就這樣隨著日治時期而傳入了臺灣。
在二戰結束後,由於日本勢力的退出,當時在臺灣的這些日本佛教宗派,也受到了不小的衝擊,有的隱去其日本色彩,改為傳統中國佛教的佛寺,有的則本土化成為道教的宮廟。如果讀者有機會到西門町的臺北天后宮裡,會看到裡面還有供奉日本真言宗創始者弘法大師,這正是因為其前身正是真言宗的弘法寺囉。
至於目前我們較熟悉的臺灣四大山頭慈濟、法鼓山、佛光山、中台山,其實都是戰後重新在臺灣發展出來的佛教信仰中心囉。
說到這裡,如果常常經過善導寺的讀者們,不知道有沒有印象,寫著「大雄寶殿」四字的匾額就掛在主殿的門上?相信也有許多讀者對於大雄寶殿這稱呼曾感到好奇過,莫非裡面有哆啦 A 夢?
當然不是囉,其實大雄指的就是佛教的創教者釋迦牟尼,因為佛陀法力無邊,無所畏懼是「大英雄」而簡稱大雄囉。所以大雄寶殿就是供奉釋迦牟尼的正殿囉。
以上是本週的冷知識~我們下週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