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冷知識週刊】第八十六號:葛來芬多其實不是「雄獅」而是「恐龍」?

2017-04-07
版權資料,勿作商業用途 [版權聲明同圖片來源: Harry Potter Wikia]

這位是高錐客.葛來芬多先生(很遺憾,故事網站不支援巫師格式圖片,所以他不會動。如果你看到他動了,趕緊去拜拜。


霍格華茲魔法與巫術學院的四位創辦者之一,生於十世紀的英格蘭,興趣是和人決鬥,與麻瓜決鬥時使用他那把著名的、劍柄上飾有紅寶石、還會瞬間移動的銀劍──據說是由哥布林武器匠打造,有千年歷史;與巫師決鬥則是魔杖與劍並用,十分之有個性。


他的個人象徵與後來以他為名的葛來芬多學院的院徽,是紅底襯著一隻以後足傲然站立的金色雄獅。我們只要看一眼他的髮型髮色,似乎就能立刻明白理由。


不過,另一個原因可能出自於葛先生的姓氏 Gryffindor,麻瓜世界的語言學家[誰?] 認為這個字可以拆解為法文的 Griffon d'Or,就是 Griffin of Gold「黃金的格里芬」。


格里芬是什麼呢?格里芬,又譯為「獅鷲獸」,傳說是一種半獅半鷹的上古猛獸,像獅的軀幹可以健壯的四足猛撲,也能拍翅上天,用鷹般的利爪與鷹嘴撕裂它的獵物。融合了陸上的萬獸之王與天上的頂級掠食者之威力,絕對是狠角色。


據說,獅鷲獸是卵生,而且它們在巢穴中守護的不只是蛋而已,還有一粒粒礫石大的黃金金塊,這讓上古人類中的狡猾之徒甘冒喪生之險,也想試試「不入獅鷲穴,焉得金塊」之計,傳說他們選在新月、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設法自巢穴旁引開親獸,悄悄盜走一輩子都享用不盡的財富.......失風的話必定粉身碎骨。


但最奇怪的還不是傳說的部分,而是居然在二十世紀,有位研究民俗神話與傳說的麻瓜學者提出,獅鷲獸雖然九成九是古人發明出來唬人的,本無其物,但它的形象卻是有所根據──扎扎實實、寫在石頭裡的根據──那是一種恐龍......變成的化石。


這是怎麼回事?我們來說明白。


「格里芬其實是恐龍」假說的提出者,是美國的民俗傳說研究者 Adrienne Mayor 女士,在 1993 年她與 M. Heaney 先生合著的文章《Griffins and Arimaspeans》裡提出她的主張。後來她也出書向大眾推廣這個觀點,包括 2014 年的繪本童書《The Griffin and the Dinosaur》,書封面如下圖。


源.流

根據古希臘「歷史之父」希羅多德的記載


出生於小亞細亞基齊庫斯城(今土耳其 Marmara 島)的詩人阿里斯提亞斯(Aristeas, circa 7 BCE)曾在他的詩作 Arimaspea 中,描述他前往黑海北岸以北之地的旅行......他遇到一支叫做 Issedones 人的遊牧民族,告訴他再往北走的極北之地有名為 Arimaspi 的獨眼種族,他們長期與守護著有黃金巢穴的獅鷲獸作戰。在北風之北的極北之地還有巨人......


幫大家翻譯翻譯,這段的意思是:根據一則轉述的轉述的轉述,黑海以北的偏遠荒漠可能是獅鷲獸的起源之地。


西元前四世紀的古希臘人,對於地理方位的認識還很粗略,只大致上知道黑海的北岸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生活著若干支居無定所的遊牧民族。因為對他們認識不多,整個地方便被希臘人合稱為「西徐亞」,這些遊牧民族也通通合稱為「西徐亞人」(Scythian)。順帶一提,希臘傳說中剽悍的亞馬遜女戰士也是西徐亞人中的一支。


Mayor 女士觀察,依照上述史書記載(轉述的轉述的轉述),獅鷲獸的故事來源  Issedones 人也是其中一支遊牧民族。我們今天知道,歐亞大陸遊牧民族活動的領域是稱為「歐亞大草原」(Eurasian steppe),西起羅馬尼亞、經黑海以北、裏海以北、阿爾泰山脈、東止於蒙古與滿州的一塊巨大無比的區域。


這區哪兒盛產金子,需要像獅鷲獸這麼強力的魔法/神話生物來守護呢?


答案就是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


歐亞大草原(steppe)東與西邊分別可能是阿爾泰語系和印歐語系的起源 [圖片來源]

烏茲別克是世界第十大產金國(2011),它的黃金礦藏來自於西部天山山脈。天山是中亞最長的山脈,由中國新疆的最東端一直延伸到最西邊的烏茲別克,地質學家發現天山(和北邊的阿爾泰山)含有富含金的石英岩礦脈。事實上阿爾泰山就是蒙古語的「金山」的意思。


但是,存在礦脈卻往往不見得值得開採,例如可能得開採幾噸的石英岩裡才有一滴滴金子(石英的莫氏硬度是 7,可是難挖得要命呢),這樣一來完全不符合成本效益。唯有機緣湊巧,造山運動將這些火成岩礦脈抬升,再經過億萬年的風化作用、水流侵蝕,把堅硬的石英岩在山腳下輾成沙礫。


這時,因為黃金的密度是沙子的七倍多(黃金: 19.3,二氧化矽: 2.6)流水它帶走了沙子和我年少輕狂時的單純憂愁,卻帶不走沉重的金砂,於是就堆積在山腳下。初級礦脈受惠於地質變遷無意間的去蕪存菁,學名叫「富集作用」(enrichment),被濃縮的金砂就變得容易開採,就像國家地理頻道《育空(阿拉斯加)掏金客》節目演的那樣,把砂與砂金混合水放到淘金盤裡搖一搖即可加以分離,叫做 gold panning。有趣的是,淘金盤「富集」砂金,就是山脈加河水的作用的縮小版而已,原理一樣是利用密度的差別,於是,淘金盤實際上能用來淘任何比砂子沉重的礦物,例如鑽石(3.5)和剛玉(4)(想親手採鑽石嗎,馬路上就有:Cody's lab 的影片)。


這種山腳下的黃金礦床稱為沖積金礦床(alluvial gold deposit),不只金礦,還有許多礦物與寶石都因為密度比砂子大,而這樣子富集了起來,是「成礦作用」(mineralization)的一種。烏茲別克沿著西部天山的山腳下就是這樣的一整排沖積金礦,早在史前時代就有人類開採。順帶一提,現在烏茲別克國內也有世界最大的露天金礦,這次卻不需沖積富集作用了,而是直接訴諸暴力,用炸藥和巨大機械將石英礦床粉身碎骨。


離題了XD 總之,Mayor 女士指出,不只是獅鷲獸,遊牧民族西徐亞人其實也很愛金子(誰不呢?),後來考古學家由他們的特殊墓葬形式:墳塚(kurgan)之中找出了不少金飾,可見所有者是遊牧民中的貴族階級。這會不會代表說,Issedones 人和希臘詩人講述北方有種種怪物的故事,其實是為了讓希臘人別染指他們的黃金祕寶呢?但想像力再天馬行空,終歸是有所本,會不會就是根據......


戈壁的原角龍

[圖源]

這化石是一隻原角龍(Protoceratops)上面的書封面中也出現過。原角龍的產地離西徐亞說近不近,但以馬的腳程、為期整年的遷徙而言也不算很遠,準確來說原角龍是生存在中國與蒙古國交界處的戈壁沙漠,時間是白堊紀晚期稍早,約距今 7000 萬年前。我們小時候最熟悉的三角龍便是原角龍的遠親,只不過三角龍生存於北美洲,時間比原角龍晚個數百萬年的晚期白堊紀。


Mayor 女士的理論是:遊牧民族在漫長的來回遷移中,總會發現戈壁沙漠(其實大部分面積是裸露的岩漠)風化剝離的岩石中,不時顯露出的原角龍頭骨、與身軀顯露程度不等的化石。茫茫未知的荒漠中突然出現這樣一個龐然怪物,又與已知的動物都不大相同,嘴喙依稀有點像鷹、四足、但產卵、有時像是在守衛巢穴的姿勢。在未發明文字的民族的歷代口耳相傳之下,便形成一種型似動物的嵌合體怪獸的形象,例如獅和鷹的混合體的神話傳說,存在眾人的集體記憶之中。最後偶然產生「文化交流」:用來嚇唬外邦人──我們北方的金子有神獸守護,可別打歪腦筋。


多有趣。


那麼,原角龍有翅膀(或羽毛)嗎?

說到恐龍,這十年以來,由於中國的古生物化石考古突飛猛進,在遼寧省和內蒙古等地的岩層,開始發掘出各種體表有覆蓋羽絨、甚至羽莖構造完整、一如鳥羽的各式恐龍化石、部分身體有裝飾性羽毛的恐龍、兩手兩腳都有羽毛的恐龍(中國鳥龍)、甚至渾身是毛的暴龍近親(華麗羽暴龍)。


雖然過程中也曾經發生過發現假造的化石標本,使得美加科學家譁然,以為中國人又在做擅長的仿冒工作了(呃......)。幸好後來發現造假是個案(遼寧古盜龍騙局),而隨著中美古生物學術交流的增進,化石樣本一個個經過仔細研究認證,各種技術的創新與大膽的新理論你方唱罷我登場,我們居然目睹一個活生生的「典範轉移」在眼前發生。


現在咸認早在晚期侏儸紀起,就有很多恐龍雖不見得會飛行,也還不見得能算是鳥類,就已經擁有各種構造各異、用途有別、「先進」程度不一的羽毛;而眾有羽恐龍 〔→清單〕 的其中某一個支系,大約是體型十分小巧、特別耐饑耐寒的,最終躲過了 6500 萬年前的「白堊紀──第三紀大滅絕」,一直演化到今天,它們就是鳥類。


所以,鳥是一種恐龍。所以恐龍並沒有完全滅絕。想研究恐龍 DNA 的最佳選擇,並不是琥珀裡的蚊子,而是雞或是任何一種現存的鳥。真是太令人感動了。


但是,依目前為止發現證據的認識,原角龍在內的角龍科恐龍,大概仍舊不是毛茸茸的,而是以鱗片護體為主(因為從化石取得了部分皮膚的印痕),頂多在脊椎某些部分附著著鬣蜥一樣的棘刺。具體來說,目前發現並確認的有羽恐龍,主要屬於「恐龍總目→蜥臀目→獸腳亞目」這一個分類中,但原角龍屬於「恐龍總目→鳥臀目」。


翅膀這個話題太大,不能展開,這邊就說到這樣,可進一步參考這則這則這則文章。


2016 年動畫「新.大雄與日本的誕生」裡出場的Q版格里芬、龍和天馬。與本文的關係是沒有。只是我 <3 哆啦醬。 [圖片來源]

說到翅膀、蛋、以及原角龍,就不得不講一個恐龍界的天大冤案:當初古生物學家在戈壁沙漠發現了另一種恐龍化石,位在一個看來像是原角龍的巢中,科學家一口咬定你跑到別人的巢一定是不懷好意,於是從此就把這種恐龍叫做「偷蛋龍」(Oviraptor, ovi- 蛋, raptor 掠奪者)。


但是隨著更多這樣的巢穴出土,尤其是蛋中的胚胎也留下化石之後,科學家驚覺到,這些蛋根本是偷蛋龍自己的!它是匍匐在巢穴上,用身軀及四肢上的羽毛覆蓋、保護自己的後代,就像現代鳥類的護卵行為一樣。擁有斑斕羽毛的偷蛋龍,也許吃草,也許吃小動物,卻偏偏不吃蛋。科學家這下糗了,醜一哈哈。


_


到頭來「格里芬=原角龍」的假說,有證據支持嗎?說實話,並沒有 XD 。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個捕風捉影、亂點鴛鴦的故事而已。我參考一個嚴謹且善意的批評者的網站,總結 Mayor 女士這個理論的一些問題:


類似獅鷲獸的這種X頭Y身的嵌合體怪物,在古埃及、古兩河流域、克里特島的米諾斯文化(愛琴海文明,希臘文明的前身),都在約西元前 4000 年 (!) 左右的遺跡中發現有相關的畫或雕塑。如果真的是遊牧民族最早看了化石、發明了口傳歷史中的傳奇怪物,再並加以傳播到希臘等地的話,時序上應該要找到比西元前 4000 年早得多的證據,而這是相當困難的,尤其西徐亞人在文字紀載中活躍的時間晚於西元前 10 世紀。那在西元前 4000 年是誰看的原角龍?


況且如果獅鷲獸的形象嚴格出自於原角龍,那他的喙裡應該有白森森的牙齒,像恐龍,而不是如鳥類一樣完全無齒。猶如正確版的《侏儸紀公園》應該是一群有牙齒的大鳥吃人的故事才對。


最後,西徐亞人、中亞的黃金、戈壁的原角龍,三者的地理位置並沒辦法很好的吻合。雖然不能排除在長久的人類交流中口耳相傳加物質交換而弭平差距,但總是不甚完美。


是說,我不買帳這則故事為何仍要寫這主題呢?借題發揮囉。即使它是一個證據薄弱的故事,一個附加在神話上的神話,解釋起來還是牽涉到各種神奇~~使大家有不小心學到一些東西,94值得啦!


最末來一句福爾摩斯驚典語錄:

 

在獲得資訊前就開始推論十分不智。人們常不自覺的曲解事實去配合自己的理論,而非依照事實去修改理論。
It is a capital mistake to theorize before one has data. Insensibly one begins to twist facts to suit theories, instead of theories to suit facts.
-- 出自《冒險史》(1892)〈波西米亞醜聞〉篇

 

我是科宅,我們下次冷知識週刊見。

文章資訊
刊登專欄 冷知識週刊
刊登日期 2017-04-07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