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從「野合」而生到認祖歸宗──孔子的曲折身世原來與父母跨階級的愛有關?

2020-03-31

說孔子,先要說孔子的家庭。


《史記》記載孔子的家世,說他家在魯國的「昌平鄉陬邑」,在魯國都城曲阜的近郊。他父親叫孔紇,字叔梁,母親是顏氏女子,兩人「野合而生孔子」,這是《史記》的原話。[1]


「野合」兩個字顯得很刺激,有學者直接從字面理解,說就是「交之於田野,桑間濮下」,[2]人與自然完全融為一體,是古代男女關係還比較開放時候的風俗。這類行為,在秦漢以前的民間還真有,漢代的畫像磚圖案裡面就能見到,一般名為「桑林野合圖」,畫面尺度那是相當大,有時人物都不止兩個,還有三個、四個的。而且,這種畫像磚已經出土過不止一次。


漢代畫像磚「桑林野合圖」拓片。

但關於孔子出身的 「野合」,可能還不是現在人理解的意思。因為首先,「野合」是天知地知的事情,一般不會往外傳揚、讓人知道,也就不大可能被正式記載;其次,漢代人有種說法,孔子生日是夏曆(陰曆)的八月底,[3]倒推一下,母親懷孕的日子在前一年的臘月裡。魯國在北方,冬天很冷,臘月又是一年最冷的時候,也不適宜野合。


其實《史記》裡說的「野合」,意思稍微繞了一點兒,是指非婚的「不正當男女關係」。[4]這個詞在《史記》裡只出現過一次,但還有其他旁證,就是唐朝史官司馬貞為《史記》作注,解釋秦朝宦官趙高的出身,他母親是官奴(做勞役的女囚犯),和他人「野合」生了趙高,這也是非婚結合的意思,女犯人也沒條件到野外搞戀情。


至於孔子的父親和母親沒有婚姻關係的直接證據,稍後講述孔子葬母的時候再細說,那件事最清晰,史料也最權威。


現在還有人用「一夜情」描述孔子父母的「野合」經歷,其實也不準確,因為古代鄉間都是熟人社會,誰跟誰私通,瞞不住鄰居老鄉們。但孔子的父母,確實是一直沒有明媒正娶結過婚。為什麼?因為兩人階級差別太大了,那個時代還不允許跨階級的婚姻。


先來看孔子的父親──他姓孔、名紇,字叔梁,《史記》叫他「叔梁紇」,這是字和名放一起,尊敬的稱呼。正式說,他就叫孔紇。


孔紇所在的孔氏家族,是早年間宋國一位國君之子的後代,接連好幾代在宋國掌大權。在孔子出生前一百六十年,宋國發生了一場內戰,孔家族長被殺,子女逃亡,其中一位輾轉到魯國安了家。春秋時候貴族身分是國際性的,到哪國都承認,所以孔家在魯國也還是有點地位的小貴族,只是人丁一直不興旺,政治上也沒太大建樹,到孔紇這一輩已經很有點沒落了,只是一名低階小貴族──「士」。


孔紇曾經為上級封主管理過陬邑這地方的農莊,孔子母親也是這一帶的農民,兩人不知怎麼就認識了,發展出來一段跨階級的戀情。至於孔子母親家是否屬於孔紇老爺管理之下,我們就不知道了。


孔紇的事蹟在《左傳》裡有記載,那是在孔子出生前十二年,中原的超級大國晉國,帶著魯國等幾個小國,去攻打一個南方的蠻夷小國──偪陽(可能在今山東省棗莊市境內)。魯國帶兵參加聯軍的,是孟孫氏的孟獻子,孔紇也跟著去參戰。這個孟孫氏是魯國很顯赫的大貴族,從這記載能看出來,孔家是在孟孫氏門下效力,因為春秋是貴族封建制,國家沒有常備軍,需要打仗的時候,都是大貴族召集自己麾下的小貴族(封臣)、小貴族帶上自己的家人奴僕去打仗。


聯軍攻城時,敵人設了一個陷阱:先把城門拉起來,這城門是垂直的拉閘門,聯軍先頭部隊剛衝進去,城門突然放了下來,那些被關在城裡的眼看就要全軍覆沒。這時孔紇衝了上去(我們不知道他是被關城裡還是城外了),把閘門生生給搬起來,用肩頭扛住,城裡的聯軍趁機都逃了出去。


孔紇個子高大,身強力壯,史書記載他身高十尺,所以能幹出這件超常之舉。七年之後,齊國攻打魯國,孔紇參加了守城的戰鬥,還曾經掩護一位臧氏大貴族突圍。


關於孔紇,我們就知道這麼一點英雄壯舉,還有就是與孔子母親那樁跨階級的韻事。在孔子母親懷上孔子不久,孔紇就去世了,他不知道自己居然還有個兒子。


在外婆家成長

再來說孔子的母親。


《史記》說孔子母親是「顏氏女」,《禮記》裡說孔子母親叫「顏徵在」,應該很可信,因為《禮記》這部書是孔門弟子撰寫的。


嚴格說,春秋時期的老百姓沒有姓氏,只有貴族才有。那這個「顏氏」是怎麼回事?因為魯國有戶顏氏貴族,是山東本地土著小部族頭領,被周人(魯國)征服以後接納到貴族隊伍裡,他們的上級封主也是孟孫氏。大概孔子母親家的村莊,就是這位顏氏貴族的老地盤,他的農奴們非要認個姓氏的話,就隨自己的主人。


這樣,孔子母親家的老鄉親們,說起來也都是顏氏,他們都是世代生活在本地的土著居民。這個村莊,我們叫它「顏家莊」也未嘗不可。


孔子自幼跟著母親在外婆家長大,這家人是農民,窮老百姓。孔子母親是一輩子沒嫁人呢,還是早年死了丈夫一直守寡?不知道。反正孔子從小過的是沒父親的農家單親日子。


今天的人可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但古代的底層社會裡,這種單親母親帶孩子的情況很常見,另一個更翔實的名人例子,是西漢的衛青、霍去病家族(參見本章末的附錄)。


後來孔子成了貴族,地位越來越高,追隨他討生活的,很多都是他母親家、也就是顏家的老親戚,最有名的是顏回父子,特點就是窮,一直掙扎在溫飽線上,挨餓受凍是常態。孔子也經常誇獎顏回的窮──安貧樂道。


孔子就在這麼個小村落裡出生長大。農民整天在田裡幹活,孩子都從小沒人管教,到六七歲稍微大點,就要幫著大人幹農活,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因此孔子後來說:我小時候地位低賤,所以能幹很多下賤人幹的活兒──「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5]


孔子後來成了大學問家,有個叫樊遲的學生,還想跟他學種莊稼、種菜。孔子不願意,說幹這種活兒我不如老農民拿手。[6]這說明,孔子小時候的經歷,當時的人都知道,孔子自己也不太忌諱。


小時候孔子不會想到自己姓「孔」,他就是老顏家的人。


《史記》記載,孔子個頭很高,成年後身高九尺六寸,那時人給他外號叫「長人」,意思就是「大個子」。他父親高十尺,這明顯是遺傳。


這九尺六寸或十尺,放在今天有多高?有不同的演算法,因為古代的度量衡不是很統一,按高的算,要超過兩百公分了,有點嚇人;按低的算,也有一百九十公分左右。古代人營養條件不好,身高普遍要矮一點,所以孔子這個頭,到哪兒都是鶴立雞群,與眾不同。


孔子上面還有一個哥哥,至少一個姊姊。這些哥哥姊姊很可能和他同母不同父,就沒有孔子驚人的大個子。


《史記》說,孔子小時候就喜歡玩祭祖的遊戲,這好像預示了他以後成為研究禮儀的大學問家。其實這背後的信息是,他小時候的家庭裡沒有父系親屬,也沒有對父系祖先的祭祀活動,所以看到別人家祭祖,自己家沒有,會很羨慕,自己做遊戲、擺上幾個盤子碗兒,磕頭拜祭一下,這是兒童的心理補償機制。


認祖歸宗,皆大歡喜

大概在孔子十五歲那年,母親去世了。按農家的標準,此時她的兩個兒子都已長大,老顏家祖墳也是現成的,辦個農家規格的喪事不成問題。但這樁喪事,要是像顏家莊無數先祖那樣波瀾不驚地辦完,中國的歷史肯定就不一樣了。


事情就出在這個當口,史書的記載有很多缺環,我們先從最清晰的部分看起。


《禮記》和《史記》上說,孔子母親去世的時候,孔子想把她埋到父親的墳墓裡,但他還不知道自己父親的墳在什麼地方,於是把母親的棺材放到了大路「五父之衢」邊。[7]


五父之衢在魯國很著名,是都城曲阜東郊外的一條大道,常舉行集體政治活動,比較熱鬧。孔紇埋在曲阜城東二十五里的防山,五父之衢就通往那個方向。孔子家陬邑在曲阜的東南近郊,也就是曲阜和防山之間。


把棺材停在大路邊,顯得很奇怪。別人問起來,就說是母親死了,想跟父親合葬,但不知道父親埋在哪兒,希望有人提供信息……


乍聽是笑話,誰會不知道自己父親埋哪兒?而且,孔紇是鄰里之間有點名氣的小貴族,哪怕是陌生人打聽他的墳在哪裡,也不是什麼難事兒。


所以,這背後藏著的問題是,孔子從小跟著單身的農婦母親長大,他們家庭跟小貴族孔家沒任何關係。停喪不葬,而且故意停在大路邊,是在製造社會影響,讓孔家那邊注意到──他是孔家的血脈。他沒有跑到孔家去哭鬧著認親,因為那時候的農民和貴族身分差別太大,這麼做有危險。


孔子這時才十五歲左右,沒太多社會經驗。停喪不葬、製造輿論這件事,未必是他自己的創意,也許有鄉親們的「指點」,或是他母親臨終前有囑託,這外人就不清楚了。


停喪造輿論的舉動,加上一些暗示信息,通過適當的中間人輾轉傳遞了過去,孔家人就坐不住了。


其實,孔家一直人丁單薄,這時早斷了香火,甚至都沒有在世的男人了(至少在史書裡沒有任何紀錄)。受顏家莊「鬧喪」消息影響的,可能是孔老爺已經出嫁的老姊妹。


怎麼證明這農家少年是孔家後人呢?首先是體貌特徵,孔子跟孔紇老爺相似度很高,這個沒法造假;另外,那時候是熟人社會,鄰里間的事情都瞞不住,就算孔家在世的人不知道當年這段風流故事,找個旁證來問一問也不難。


最後,老孔家終於承認了這個遲到十幾年的兒子,結局是雙贏,皆大歡喜。


《史記》記載,給孔子充當溝通中間人的,是他們村莊裡的一個老太婆,「輓父之母」。「輓父」是替人收屍出殯、挖坑掘墓的「入殮師」,當年孔紇辦喪事,他可能也跟著幫忙了。但為什麼不是「輓父」本人出面,而是他的老母親,大概就是孔家那邊只剩下女眷了,所以讓個老太太做中間人最合適。


顏家人的智慧

認祖歸宗之後,孔子算是有爹的孩子了(雖然這位父親早死了),身分也從農民變成了貴族。他正式把母親的棺材埋進了孔紇的墓地,他需要這個合葬墓來證明自己、母親和孔家的關係。


幫長輩人合葬這種事,其實不太符合當時的禮儀。因為入土為安,把已經安葬的墳再扒開,就是再驚擾一次死者,《禮記》裡面有位老貴族季武子說過:合葬不是古代的禮儀,從周公制定禮樂制度以來,就沒有這麼幹的。[8]


但孔子需要這個合葬墓來宣示自己是孔家人、具有貴族身分,所以禮儀問題就只能往後放一放了。


孔子早年的這次停喪尋釁、認祖歸宗事件,歷來重視的人不多,其實很值得關注。


在後世人看來,孔子是個儒家大學者,又是個宣導理想政治、不受當權派喜歡的人,就容易把他想像成一個書呆子,不通世故,經常犯點兒迂腐的傻氣。這其實只是孔子個性裡比較常被看見的一個方面,跟他的職業有關;但是,孔子還有善於觀察、尋找機會、勇於冒險的另一面,這是顏家莊那些下層人民的生存智慧,在少數幾次面臨重大抉擇的節骨眼上,孔子的這種智慧都起了作用。


多數人只了解孔子周遊列國後的故事,對他的少年時代卻不甚了解。(Source:Wikimedia

在孔子以前,墳墓都不堆土,地是平的。孔子年輕時聲稱要堅持古禮,把父母的合葬墳弄成了平的,到他晚年的時候,又要堆起個一百公分高(古代四尺)的小土堆。他跟弟子們解釋說:「這樣確實不合傳統,但我東南西北到處跑,回家照看的時候少,就怕哪天不記得了,有個土堆好認。」


各種折騰,都是因為太重視了。


堆墳這天,碰巧遇上下雨,孔子先回家了。有個弟子回來得晚,孔子問怎麼回事,這個弟子說:我看雨下得大,怕把新做的土堆給沖垮了,就留下來照看收拾一下,孔子聞言,老淚縱橫。[9]


這個墳墓改變了少年孔子的命運,凝聚了他太多的情感和回憶,他沒法不哭。

 

本文摘自麥田出版《孔子大歷史:聖壇下的真實人生與他的春秋壯遊》
重現上古時代的質樸風華與孔子真實鮮活的一生
卸除層層疊裹的禮儀外衣,撥開由弟子及後人覆加的金身神罩
去除儒家文化光環挹注的神性後,孔子如何在他的時代掙扎、失意又奮起
本書依據文獻資料結合作者精采暢快的文筆,按照時序推演、有脈絡地描述孔子不同的人生階段,夾以塊狀式講述春秋政治、社會、禮儀習俗。在此你將會看到一個人性化、走下神壇的孔子,他鮮活豐富、有亮面與陰影面的立體形象,再現孔子在上古時代寡頭世襲政治遊戲規則中沉浮的一生;並由此得以窺見上古春秋的禮儀制度、日常生活細節,重現少見的春秋歷史風雲與風華。


[1]《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2]何新,《孔子年譜》,時事出版社,2007 年,第 5 頁。李零先生也是這種觀點,參見《去聖乃得真孔子》,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年,第 44-45 頁。


[3] 春秋穀梁傳》和《春秋公羊傳》分別記載孔子是十月庚子和十一月庚子生,這用的是周曆,比夏曆(也就是我們今天的農曆或陰曆)早兩個月。


[4]《禮記正義.檀弓上》中孔穎達解釋「野合」為:「非謂草野而合也,但徵在恥其與夫不備禮為妻,見孔子知禮,故不告。」


[5]《論語.子罕》。


[6] 《論語.子路》:「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


[7]《禮記.檀弓》上、《史記.孔子世家》:「丘生而叔梁紇死,葬於防山。防山在魯東,由是孔子疑其父墓處,母諱之也。……孔子母死,乃殯五父之衢。」


[8]《禮記.檀弓》上:「合葬,非古也。自周公以來,未之有改也。」


[9]《禮記.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於防,曰:『吾聞之,古也墓而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人也,不可以弗識也。』於是封之,崇四尺。孔子先反,門人後,雨甚,至,孔子問焉,曰:『爾來何遲也?』曰:『防墓崩。』孔子不應。三,孔子泫然流涕曰:『吾聞之,古不修墓。』」

文章資訊
作者 李碩
刊登日期 2020-03-31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