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冷知識週刊】第七十八號:中油 LOGO 上的「資」是什麼意思?

中油 Logo 上那個資,到底背後有著什麼故事呢?

相信大家生活中無論是走路、騎車、開車,應該都不難看見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中油)的加油站以及加油站上頭大大的中油 Logo ,因此應該對它不陌生。


中油LOGO(圖片來源)
中油LOGO(圖片來源)

臺灣中油改名前的原名為中國石油有限公司,於 1946 年 6 月 1 日在上海成立,隸屬於資源委員會。


資源委員會南京舊址(圖片來源)
資源委員會南京舊址(圖片來源

同年 12 月,中油根據上海總公司的公文及彩色三環圖檔,制定了商標:火炬及有著資字的三個藍色環圈。雖然從創立以來,歷經了幾次改隸、改組、更名(2007 年從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改為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但商標並未隨之更動,依舊是當年有著資字的三環圍繞著火炬。簡言之,目前我們所看見的中油 LOGO 就是沿襲著當年的 LOGO ,LOGO 當中的字所代表的就是原先中油所隸屬的資源委員會


那「資源委員會」又是什麼機構呢?就讓我們從頭說起吧。


1932(民國 21 年),為了因應接連發生的的「九一八事變」以及「一二八事變」,國民政府設立了專職「擬製全國國防之具體方案,計劃以國防為中 心的建設事業」的國防設計委員會,簡單來說,是希望透過這個委員會加強重工業的發展以因應因為戰局不斷逼近而急需發展的國防事業。也因為原先設置單位是為了國防所需,此單位隸屬於參謀本部,並由國民政府主席直接進行管理與部屬。到了1935 年 4 月,因為特殊的戰時體制國防設計委員會便與軍政部(後來的國防部)兵工署資源司合併易名資源委員會,並改隸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管理。


故事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拉個支線出來解釋一下軍事委員會這個組織,照理來說原來國內的軍事事務應該要由軍政(國防)部進行管理,但是進入戰時體制後,為便於直接下達命令,所有國防事務都改隸屬於軍事委員會管理,雖然軍政部並沒有被裁撤,但此段時期事實上是名存實亡被架空的狀態。軍事委員會的領導人則是我們都很熟悉的蔣介石蔣委員長


象徵以黨領軍的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旗,十二道光芒頂著圓周是黨徽(圖片來源)
象徵以黨領軍的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旗,十二道光芒頂著圓周是黨徽(圖片來源

資源委員會原來的主要工作是負責調查、研究及開發資源,後來逐漸轉型成為主管重工業的單位,包含:電業、煤、鋼鐵、礦產、機械、石油、水泥及紡織。 1938 年 3 月,資源委員會改隸經濟部; 1946 年,戰爭結束,又調整隸屬於行政院;  1949 年,因應國共內戰,又回到了經濟部底下;到了 1952 年才因為行政院的機構簡化而被裁撤,原先資源委員會的業務、人事、財產、經費一律由經濟部接管。


除了中油以外,資源委員會也曾經管理時名臺灣糖業有限公司的台糖,因此也能夠在臺糖的標誌上看見資源委員會的痕跡。


台糖鐵路標誌(圖片來源)
台糖鐵路標誌(圖片來源

而且,臺糖的標誌也和中油的標誌有著相同之處,同樣是三個圓圈加上一個資字。


也曾經被資源委員會管理的臺灣電力有限公司商標同樣是相仿的三環結構。


台電Logo(圖片來源)
臺電Logo(圖片來源)

當年資源委員會的所掌管的事業目前只有臺灣中油的 Logo 還有「」字,這個圍繞著火炬,下面有資字的三環 Logo 已經存在八十年了,雖然資源委員會早就因為政府組織不斷地重組變化而走入歷史,但 Logo 上頭的「資」時不時地提醒我們,那個當年的因為戰時體制而成立的資源委員會。


今天的關於中油 LOGO 火炬下的「資」就先到這邊;下次有機會再跟讀者分享更多資源委員會的事。


[Mr. Yesterday]

文章資訊
刊登專欄 冷知識週刊
刊登日期 2017-02-03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