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上天堂還是住套房?告訴你文物的環境與保存收藏有多重要

2020-09-08

如果你家有個珍貴文物,你要怎樣收藏它?文物沒辦法說話告訴你他生病了,但他又非常容易受到環境影響,太溼會發霉、太乾就龜裂、太熱太冷還可能變質,但是直到發現問題時通常為時已晚,這要怎麼辦呢?什麼樣的環境對文物來說才是友善的呢?


臺灣的氣候特色。(圖片來源:作者自製)

在影視作品、尤其是那種神偷大盜電影中,文物通常都住在明亮有序、以 24小時空調與保全設備嚴密把關的專業保存庫房。然而,只有少數的文物能住進恆溫恆濕、光線適中又有專人服務的「頂級豪宅」,大部分的私人藏品通常就放在我們生活的環境裡,如住家、一般倉儲,或者普通的展示空間裡,也未必都有保護措施。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到底怎樣才能讓你家的文物可以過得舒適。


第一課:存放環境真的重要,沒在嘴

存放環境可以依照存放時間區分為短期與長期兩種:短期性質包含文物在外運輸的交通空具,以及短期的展場;長期的環境又可以再細分成博物館、美術館以及藝術中心等專業場所,以及商場、私人住家、長期展場等非專業場所。


博物館中的庫房。(圖片來源:《維物論》頁30。)

一般來說,如果是長期存放的環境,通常會有比較完整的設計、也不太會隨便移動,但短期存放卻是最需要警戒的時候!比如搬運時出了意外啦、從很冷的地方一下子到很熱的地方啦、珍珠奶茶不小心翻倒啦……等人為或環境因素,都很容易造成文物損壞,這些就交由運輸跟展覽單位來處理為好。


相對來說,長期存放於不良的環境或許不會立即造成影響,但日積月累的問題也會造成無可挽救的傷害。關於存放不當造成損失的案例實在多不勝數,小至家中屋頂漏水,大至博物館借展出意外,甚至是展場不幸失火等,任何微小的疏失都可能造成莫大的損失。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長期存放環境要怎麼注意呢!


第二課:沒有最完美,只有最適合的文物儲存空間

如果沒有預算上的考量,那麼最理想的收藏環境應該是依照各個作品的材質、形制、尺寸等條件來做選擇與規劃。可惜的是,預算才是真正決定文物能住哪的關鍵,如果你家不是全台首富,那要如何在有限預算內給文物找個合適的家呢?


  • 選址:

替文物選住處跟我們看房子類似,首先需要確認建築物的位址以及周邊環境。越 是寬敞的空間越能緩衝室外環境的變化,降低對文物的影響。


然後,絕對不要選地下室和閣樓,因為這兩種地方容易讓藏品暴露在不穩定的溫、溼度環境中。接著,還應該避開光照處(避免曝曬)、建築物的外牆與機房(避免震動)、管線間(避免管線爆裂)等等,避免潛在的威脅因素。


  • 室內環境:

室內環境牽涉到硬體設施和溫濕度控制兩大部分,硬體設施像是裝修材料是否防火防水、空間尺寸、進出門的大小、文物等級的照明設備以及防盜措施等,當然,能做到哪種等級只能看口袋是否夠深。如果預算有限無法一次到位,那麼最基本的應該是溫濕度控制。理想的文物保存環境溫度是 21-24 度,相對濕度則為 40%-60%。在臺灣的一般住家,其實只要透過空調、除濕機與溫濕度計這樣的組合,就可以很有效的達到基本標準。


室內空間的溫濕度紀錄器。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攝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

  • 包裝與擺放:

你或許會覺得,環境都處理好了,總算可以把文物放進精心打造的庇護所了吧?然而文物的擺放也是一項重點,鑑於臺灣地震頻繁,夜半時分無人看顧的時候搖個措手不及很常見,所以要固定好才是。


除了地牛問題,臺灣還有風災的威脅,加上全球氣候的極端化,淹水的消息更是屢見不鮮,因此千萬記得要讓作品們與地面保持一定距離、以免潮濕。此外,在文物放入收藏庫之前,還需要檢查文物是否有蟲蛀或發霉的問題,要不然你打造的舒適空間就由蟲蟲一族享用了,前面做的保存工作都功虧一簣。




文物保存並非全部放入一個恆溫恆濕的空間裡就萬無一失了,收藏者應該盡量掌握文物的資訊與材料特質……等等背景資料,才能夠因應材質做出相對的調整,比如書畫、織品及手稿等文物要盡量採低光源、但陶瓷、石質就對光較不敏感;還有雖然大部分文物材質都適合存放在乾燥通風的環境,但像漆器卻要注意不能存放在過於乾燥的環境,可能會因此造成木胎收縮進而導致漆面裂開。也盡量不要把不同材質的東西疊在一起收納,以免刮傷。總之,需要對文物有所了解,才能選用合適的保存環境控制系統、設備和收藏櫃。


說了這麼多,最重要的一句話一定要記住:「穩定是文物存續的基礎」,無論裝備多麽高級的收藏庫,環境溫濕度的劇烈變化都會造成文物的傷害,但在穩定的環境中,通常比較能有效控制文物老化的程度。


其實,文物的預防性保存就像我們平時的保健措施,吃得健康、補充營養素等,都是為了能少一點,甚至是晚一點去找醫生報到。這種預防勝於治療的保養觀念套用在文物身上也很適合,因為對於文物與收藏者來說,預防性保存是需要長期抗戰的。雖然我們沒有時光機器來扭轉自然老化流逝的時間,但只要透過良好的環境控制,這些珍貴的文物依舊能老當益壯!

 

本特輯與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合作刊登。
文章資訊
作者 陳雯婷
刊登日期 2020-09-08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臺南古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