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千年前,當周人滅商時,其實悄悄地發生過一場「文化大革命」?

2018-01-17
不似近代史上的文化大革命聲勢浩大,周人的這場文化革命來地無聲無息。
 

中國當局對「文化」態度的大轉變

1966 年 6 月 1 日,「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不久,中共《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名為《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論,此篇社論第一次明確指出「要徹底破除幾千年來一切剝削階級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藉由動員紅衛兵,這場史無前例的破「四舊」運動迅速蔓延到全國。中國千餘年來的歷史文物、文化,不論有形或無形,皆受到嚴重的破壞。


2017 年 5 月,中國格鬥狂人徐曉冬秒殺太極拳宗師後,放話要「打擊所有假的中國武術」,然而,數天後徐曉冬的武館即被公安查封。徐曉冬甚至在另一場公開與中國武術的對決開始之前,就突然被公安帶走。徐曉冬被取締的事件,代表中共官方捍衛中國武術的決心,藉此強調中國文化不容任何形式的污衊。


從文革到徐曉冬,不難看出中國當局對「文化」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讓人不禁令人好奇這樣的轉變是如何發生的。或許,我們可以從古代中國的一場「文化大革命」中看出端倪。


《人民日報》社論。(Source:作者)

周人滅商後,卻反而繼承了商朝的文化?

大約在公元前一千年,武王伐紂滅了商朝,接著周公「制禮作樂」,確立了儒家文化的原型。從先秦文獻上來看,周初君王所追求的確實是「有制度」、「有道德」的禮樂文化,顯然刻意要與「沈酗於酒」、「敗亂厥德」的殷商「非彝」文明劃清界限。


周朝看似順理成章地取代了商朝的文化,但若考究出土文物與文獻,卻會發現實情好像沒有那麼簡單。


1976 年 12 月 15 日,陝西周原考古隊窖藏內出土了青銅器,其中最重要禮器為「史墻盤」,全文共 282 字。其中涉及「微」史家族的部分銘文,茲以徐中舒的釋文,抄錄餘下:


青幽高祖, 甲微靈處,雩武王哉殷,微史次祖迺來見武王,武王則令周公舍宇於周,卑處


文字大意為:史墻作者自述其先祖原居「微」地,武王滅殷後「微」史先祖即來見武王,武王則命令周公安排他們居住土地居於地。從出土禮器皆有其殷商氏族固定使用的族徽判斷,「微史」一族應該是殷商王朝的官員,可能從事史官工作。歸順武王後,微史一族成為周初殷商融合的穩定力量,也反映了西周滅商後對歸順的商人採取了禮遇的態度。


周人自云「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顯示周人僅僅是殷商王朝的舊邦屬,而武王克殷完全是「天命」所予,因此周人幾近是以銜接殷商體制的模式,完成改朝換代的歷史壯舉。


由此我們可見,周人雖然是驍勇善戰的武士,但在文化上卻仍是弱小的侏儒。因此周人建國之初必須大量接納殷商舊屬來輔佐立國大業,孔子所謂的「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正反映出這樣的歷史事實。


史墻盤。(Source:作者)

周人仍使用甲骨文作為文字系統?

從周原考古的卜辭文字中可知,周人完全襲承了殷商王朝的文字系統,周人早在滅商之前就已使用商代的「甲骨文」。這是一個極為特殊的歷史現象,因為文字是文化的載體,周人使用殷商王朝的文字,代表了即使武王伐紂結束了殷商王朝,殷商文化仍透過文字繼續流傳。


後世的秦始皇可以輕易地統一六國文字,正是因為周人以甲骨文做為華夏地區的文字,讓華夏地區的文字有其一致性,幫秦始皇一統六國文字打下了基礎。


從周人的宗教儀式看文化傳承中的變革

周朝在宗教儀式方面,也有許多地方延續了商朝的傳統。從出土的占卜獸骨中我們發現,周人甚至會祭拜殷商先王,因為周人在滅商之前,僅僅是臣服於殷商王朝的一個小邦國,周人必須阿諛祭拜殷商先王,才能換取商朝的信任。


周人雖然學習了殷商的占卜儀式,但周人的卜辭在體例上不若殷墟的卜辭完備、規律,有些周人的卜辭僅僅記述了要做的事,而沒有占卜後應該要有的驗辭。從殷墟卜辭上看,商王的一切行為都要占卜吉凶,而周人只有遇到要事才占卜。換言之,早在先周時期,周人就充分展現了「以人為主體」的占卜模式——周人的占卜不是要得到鬼神的答案,而是周人做了決定之後,期望得到鬼神的確認。


武王克殷後,周人更進一步發展出脫離龜甲占卜的《周易》卜筮系統。也就是說周朝的占卜不再需要動物甲骨的魔力,而是改由較為中性的蓍草為輔助工具。


商朝甲骨文。(Source:作者)

周原甲骨文。(Source:作者)

在葬禮儀式上,周朝也與商朝有很大的差異。1973 年左右北京西南郊房山縣琉璃河鎮附近,出土了一批有「殉葬」跡象之西周葬墓群,如此血腥的行徑顯然與周代的禮樂人道精神相抵觸。


負責發掘工作的「琉璃河考古工作隊」意外在此發現土禮器具有殷商氏族經常使用的「」、「」等族徽圖形。也就是說,這座標榜西周殘殺奴隸的殉葬墓,事實上應該屬於歸順周朝的殷商氏族。2013 年陝西師範大學所提交的一份考古學位論文,在統整大量西周葬墓群後做出結論:「我們發現西周時期的殉人墓,大多是在殷遺民所居地」。因此,我們大致可以這麼說「殉葬文化大致盛行於殷商氏族之間,而周人原則上並不採取這樣的殺戮模式」。


從上述的說明可知,周人雖然大量傳承殷商文化,但是殉葬文化僅僅盛行在殷商氏族之間,說明了周人不再奉行商人殘酷殺戮的「鬼道」,轉而崇尚禮樂人文的「人道」精神。


如此看來,周人文明與殷商文化實有區隔。周人於建國之初、滅商之繼仍接納大量殷商氏族,實乃政治權利懸殊的權宜懷柔之計,待至時機成熟,周人即可發起中國史上第一起文化大革命。


周朝晚期,一場無聲無息的文化大革命

因為周朝建立之初,周人並沒有足以與商朝抗衡的文化實力,因而周人採取了溫和漸近的方式,先接納殷禮,同時也改革殷禮:周朝允許歸降的商人繼續採用殉葬制,但對周人自身卻是嚴格禁絕殉葬陋習;周朝容許商人保有飲酒狂歡的宗教儀式,卻對周人頒布嚴格的禁酒令。這種漸進改革文化的方式讓周朝的文化漸漸壯大,終至取代了商朝的文化。


 如此漸進取代文化的方式,我們可以在英國學者 Jessica Rawson 對西周晚期銅器的觀察中得到驗證:


所有西周初年延續殷商文化風格的飲酒器,在西周中晚期幾乎完全消失。種種現象強烈暗示著在西周中晚期,禮制產生了重大的變革,而且這樣的變革理當是自上而下的法令所造成的。


近年台灣中研院的學者黃銘崇也以大量的考古文獻說明了在西周恭王之際,周王朝進行了一場有上而下的禮制改革——周殷雙軌的制度不再,由鼎作為身份標誌的等級制度開始形成。


因為周人堅定的人文信仰,經過了一百多年的努力之後,周人的實力開始壯大,終於在恭王之際,以「鼎器」取代殷商文化風格的「酒器」,逐步剔除殷商文化的影響,最終形成屬於自己文化特色的用鼎文化。華夏文明從此進入了鼎的歷史紀元,殷商文化最終還是被掃進了歷史記憶之中。


商代酒器。(Source:作者)

周代鼎器。(Source:作者)

不似近代史上的文化大革命聲勢浩大,周人的這場文化革命來地無聲無息。這場變革太平凡,太微不足道,甚至連史家都不曾察覺它的存在。因此雖然出土的文物真實地呈現了歷史的變革,但擅長歷史記錄的周人卻沒有將此記載在文獻中。


從周朝的文化發展看近代歷史的軌跡

殷商政權雖然被取代,但是其文化主體仍被周朝繼承,差別僅在於斟酌損益上的修正。反觀近代的文化大革命,中國政府雖然企圖以馬列思想取代華夏文明,然而半個世紀後,我們可以從中共官方取締徐曉冬的事件中看出,堪稱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於今幾已不見其痕跡。


換言之,當代中國仍然遵循兩千年來歷史發展的損益軌跡。

參考資料
  1. 徐中舒:<西周牆盤銘文箋釋>,<<考古學報>>1978年第二期。
  2. 唐蘭:<略論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銅器群的重要意義>,<<文物>>1978年第三期。
  3. 陝西周原考古隊:<陝西扶風莊白一號西周青銅器窖藏發掘簡報>,<<文物>>1978年第三期。
  4. 琉璃河考古工作隊:<北京附近發現的西周奴隸殉葬墓>,<<考古>>,1974年第五期。
  5. 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6. 郭仁:<關于西周奴隸殉葬問題的探討>,<<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2年。
  7. 夏含夷:<試論周原卜辭思字----兼論周代貞卜的性質>,收入氏著<<溫故知新錄—商周文化史管見>>(台北:稻禾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
  8. 陳全方:<<周原與周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文章資訊
作者 令狐少俠
刊登日期 2018-01-17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