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歷史絮語】伊達氏與北海道的真實關係是?

陸奧 2017-05-08

不少喜愛閱讀日本戰國時代史的朋友,也許因伊達政宗之名而聽過伊達氏。伊達政宗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至江戶時代初期的大名,受封於今天位於宮城縣的仙台藩。


在北海道登別一帶旅行時,有一樣東西是我挺在意,就是這裡到處都見到有關伊達氏的影子,如登別伊達時代村、伊達市等,因此使我好奇地查探背後的故事。

先談談登別伊達時代村。


不少人應該覺得,登別伊達時代村只是一個以伊達政宗和江戶時代作概念的主題樂園,無須認真地考究是否真的與伊達氏有關。不過,園內其實有說明,會以伊達氏命名,皆因伊達氏曾為開拓北海道出一分力而取名。


伊達時代村正門兩旁置有伊達政宗和片倉景綱雕像。

伊達氏開拓北海道

在幕末期間,仙台藩伊達氏曾參與戊辰戦争幕府一方,但因戰敗而封地大減,當中伊達氏的族人伊達邦成,為了生活和洗脫與當年與維新政府軍作戰的污名,自薦率領家臣遷往北海道開拓殖民。


明治 2 年(1869 年)8 月,明治政府同意伊達邦成率領首批家臣約 250 人,遷往北海道有珠郡開拓殖民,但不給予任何經濟上的支援,以及開拓費用。伊達邦成不得不把伊達家的一些家傳之寶、財物等變賣成生活費,並由武士化身平民,舉凡務農和採礦等工作,均與家臣和當地原住民一起親力親為。


除了親力親為勞動外,伊達邦成更呼應明治維新的西化改革,積極吸收西洋技術,套用到在當地的農業和工業應用,以增加開發成果。其次,設立學堂,把農業和工業的技術傳授當地人,加快發展步伐。最後,更把開發後所得到的收入,撥入移民補助金,作為援助後來的移民,吸引更多人遷往有珠郡開拓殖民。


直至 1881 年,伊達邦成的家臣和族人中已有近 8,000 人遷徒至有珠郡,讓有珠郡成為北海道一個繁華的小町。1892 年,伊達邦成更因為開拓的功勞,被授予男爵。1900 年,有珠郡轄下的其中六村合併為伊達村;1925 年,伊達村改為伊達町;直至1972年,伊達町更升格為今天的伊達市。


除了伊達邦成開拓有珠郡外,其兄長伊達邦直也在北海道的當別町進行開拓。由於弟弟伊達邦成過繼為亘理伊達家的宗家,伊達邦直自己則屬岩出山伊達家,所以兩兄弟分為兩家,各自在北海道的地方開拓。


最初,伊達邦直提出遷移北海道進行開拓時,家族內部意見分裂成兩派,一派為歸農派,即就地解甲歸田,另一派為遷移派,願意遷移北海道開拓新家園。最後,伊達邦直沒有理會歸農派的阻撓,登陸今天的北海道小樽市,並向明治政府申請希望移住當地,利用沿海通商的便利,減輕生活費和開拓的花費支出,惟不被當時的明治政府允許,遂遷至內陸的地方,即今天的石狩郡當別町一帶。


然而,伊達邦直的開拓成就,沒有伊達邦成那麼成功。由於當時的當別町滿佈樹林,比起南部的有珠郡更為原始和荒蕪,加上缺乏當地人的協助,其開拓的辛苦程度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開拓事業最終因時間和努力而漸見成效,打造了今天當別町的町內規模。


片倉家也參與開拓

伊達氏家系圖(陸奧製圖)

嚴格而言,伊達邦成、伊達邦直與伊達政宗的關連可謂「可有可無」。


因為伊達邦成一系的始祖為伊達實元,伊達實元是伊達政宗的祖父──伊達晴宗的弟弟,但由於兩者並非出自同一家系,因此伊達邦成與仙台藩伊達宗家只能算是族人關係。


除此之外,戰國迷或許記得,伊達政宗身邊有位忠實家臣──片倉小十郎,片倉氏從江戶初期到末期代代均侍奉伊達氏。直至在明治初期,片倉氏的當家片倉邦憲因財困問題,決定與家臣向明治政府申請開墾北海道幌別郡,後來該地改名為登別市,即登別伊達時代村所在地。


伊達武者祭盛況。(伊達武者まつり実行委員会事務局圖片)

時至今天,除了城市命名外,文化方面亦可見一些端倪。每年8月,北海道伊達市也會舉行伊達武者祭,重現伊達家的武士文化。


若想在北海道感受伊達家的文化,不妨到伊達市或登別市走走!

文章資訊
作者 陸奧
刊登專欄 陸奧紀行物語
刊登日期 2017-05-08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