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從「帝國主宰」到「國家組成」的現代世界:《美國獨立宣言》如何啟發各國獨立運動?

2023-07-11
美國《獨立宣言》的誕生,象徵一個曾經被統治、壓迫的政治社群,採取自力救濟的手段,宣示自己成為國家的意圖。它不僅昭告美國進入世界舞臺,也成為其他國家仿效的模範,創造出由國家組成的世界。圖為「革命畫家」約翰·特朗布爾(John Trumbull)的代表作《獨立宣言》,今日懸掛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Source: John Trumbull,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1819 / Public domain / via Wikimedia Commons

民族自決的承諾

二十世紀見證了宣告獨立的兩個盛世:一次緊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另一次始於一九四五年並持續至一九九三年,僅在一九七○年代和一九八○年代初有過短暫中斷。歐洲陸上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與其後的崩潰,讓被壓抑的民族從這些國家的囹圄中重新浮現,也帶來了為容納這些民族而創立的新國家,並且往往伴隨著獨立宣言。

這段時期的宣言中,最明顯受到美國範例影響的是《捷克斯洛伐克獨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of the Czechoslovak Nation,一九一八年十月十八日)。這份文件在美國華府由托馬斯.馬薩里克(Tomas Masaryk)以捷克文起草,再由其他人以英文修改,其中一位是拉什莫爾山(Mount Rushmore)美國總統頭像的雕刻家格曾.伯爾格勒姆(Gutzon Borglum)。這份文件將美國《宣言》放在從十五世紀揚.胡斯(Jan Hus)的前新教運動(proto-Protestantism),到二十世紀初威爾遜民族自決承諾一脈相承的傳統中。
 

《捷克斯洛伐克獨立宣言》起草人、該國第一任總統馬薩里克(Source: Unknown author / Public domain / via Wikimedia Commons


透過這些典故,馬薩里克明顯在尋求美國支持:一如他在《國家》(The Nation)週刊的文章所述,「捷克—斯洛伐克的革命援用《美國獨立宣言》中的原則……美國無法接受奧地利主義(Austrianism),因為那是對《獨立宣言》與美國理念的否定與悖反」。捷克宣言發布後的一個星期,馬薩里克在費城主持擬定了更為廣泛全面的《中歐聯盟獨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of the Mid-European Union,一九一八年十月二十六日),簽署時,他用的是一七七六年《美國獨立宣言》簽署者所用的菲利普.辛格墨水瓶。

對民族自決承諾的相似訴求,啟發了此時期許多其他獨立宣言,包括《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國獨立宣告》(Proclamation of the State of the Slovenes, Croats, and Serbs,一九一八年十月二十九日)、愛爾蘭議會的《愛爾蘭獨立宣言》(一九一九年一月二十一日)、《朝鮮獨立宣言》(一九一九年三月一日),以及《愛沙尼亞獨立宣言》(一九一九年五月十九日)。
 

殖民地人民追求獨立

也是在這段時期,反英國殖民運動開始一致使用《美國獨立宣言》的革命語言,這是一七七六年以來首度如此。一九三○年一月,甘地為印度國民大會(Indian National Congress)起草宣言,聲明:「印度人不可剝奪的……自由權、享受其勞動的果實並擁有生活必需品的權利,使他們有充分成長的機會。我們也相信,任何政府若剝奪人民的這些權利並壓迫他們,他們就有改變或推翻這個政府的進一步權利。」根據這些理由,甘地主張:「我們相信……印度必須斷絕與英國的聯繫,並取得 purna swaraj,完全獨立。」不過他很快又澄清這段陳述:這份文件「不是要宣告獨立,而是要宣告我們只會滿足於完全獨立,不是所謂的自治領地位(Dominion Status)」。

後來,蘇巴斯.錢德拉.鮑斯(Subhas Chandra Bose)在一九四三年十月二十一日於新加坡宣告成立印度的第一個獨立政府 Azad Hind(自由印度)。與美國的大陸會議一樣,鮑斯的臨時政府宣告獨立是為了獲得外國承認,準備展開對抗大英帝國的武裝鬥爭。因此,他以取自美國《宣言》的用語宣告獨立絕非意外:「以我們的生命和我們戰友的生命,宣誓投入爭取[印度的]自由、她的福祉,和她在世界各國之間的地位」,並宣告他的政府「堅定追求國家整體和其所有部分的幸福」。
 

印度聖雄甘地(Source: Elliott & Fry / Public domain / via Wikimedia Commons


這個時刻的反殖民宣言中,最明確以美國《宣言》為模範的就是胡志明的《越南獨立宣言》,緊接在一九四五年法帝國在印度支那(Indochina,即中南半島)垮臺後發布。宣言開宗明義即引用美國《宣言》的第二段(胡志明與美國戰略情報局軍官阿吉米德斯.派提確認過)以及法國的《人權宣言》。越南的宣言接著歷數法國殖民的不平事例,可能是仿照美國《宣言》中對英王的指控。一如美國的範例,越南的宣言也有兩個對象,國內受眾(對他們而言獨立已是既成事實),以及外國觀察者(越南期望透過他們獲得國際承認)。向來仰慕喬治.華盛頓的胡志明,藉此將越南革命置於更悠久的革命傳統中,同時精明地爭取美國支持越南獨立,既溯及過往地脫離日本占領控制,往後也不再受法國殖民。然而,「到一九四五年十月情勢已經很明朗,願意承認越南自由與獨立的人,只有越南人自己」。
 

越南民主共和國創立人胡志明(Source: Unknown author / Public domain / via Wikimedia Commons

 

沒有正當性的獨立:南羅德西亞的例子

二十世紀晚期文件中在語言上最貼近美國《宣言》的一個,也同時徹底闡明了這類宣言要被國際社會承認的條件為何。這個例子就是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十一日由南羅德西亞(Southern Rhodesia)四面楚歌的白人少數政府發布的《單方獨立宣言》(Unilateral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這份宣言刻意模仿一七七六年的《宣言》,開頭是這樣寫的:「在人類事務的發展過程中,歷史告訴我們,一國人民有可能必須解除其和另一國人民之間的政治聯繫,並在世界各國之間取得他們應得的獨立和平等的地位……」

然而,文件中全未提及個人權利。羅德西亞爭端的兩方分別是伊恩.史密斯(Ian Smith)的白人少數統治政權和英國政府,而殖民帝國精英的驚人記性讓雙方都知道,這等於是美國革命的重演。《單方獨立宣言》發布兩年多前的一九六三年三月,哈洛德.麥米倫(Harold Macmillan)領導的英國保守黨政府就研究過因應羅德西亞可能獨立的軍事計畫:調查結果的祕密檔案名稱,正是不祥的「波士頓茶黨事件」。
 

南羅德西亞白人政權領導人史密斯(Source: Unknown government photographer / Public domain / via Wikimedia Commons


羅德西亞的宣言,出現在聯合國發布《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宣言》(一九六○)的五年後。聯合國在這份文件中宣告「解放的過程是不可抗拒和不可逆的」,而「所有人民」——意指占多數的人民——「都有完全自由、行使主權和保持國家領土完整之不可剝奪的權利」。羅德西亞的宣言並未反映由羅德西亞多數人口經民主過程決定的自由與主權權利,因此並不構成正當理由,不能據以承認發布宣言的政府之獨立地位。

羅德西亞的例子顯示,建立國家的正當性標準,自一七七六年以來已有了可觀發展。賴比瑞亞與匈牙利等國的獨立宣言,訴求的是與歐洲和大西洋世界其他國家共享的文明標準。在列寧與威爾遜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近尾聲時宣告了他們對民族自決的構念後,民族自決便成為可凝聚分離主義運動的旗幟,例如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情形。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聯合國成為國際常規的仲裁者,《以色列國建國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ate of Israel,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所引用的文件中包括一項聯合國決議案,正足以顯示這一點。一九四八年以後權利論述(rights-talk)的散播,以及《世界人權宣言》的發布,都增加了使內部主權結構與外部主權機制和諧一致的國際壓力,也協助加速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去殖民化發展趨勢。
 

現代世界,起源於美國革命

自一七七六年以來,獨立宣言主要是對主權的伸張,不管是對抗殖民或占領勢力的外部主權還是內部主權皆然,這些宣言定義了新國家的正當性來源及領土主張,並伸張其國際法律人格。這個事實代表的是主權的感染蔓延所導致的難題,而且至少可以回溯到美國革命。然而,這些難題也無法回溯到比美國革命更早的時期,因為在美國人於一七七六年宣布脫離大英帝國獨立的時刻,獨立與國家地位之間的相關性仍相當新穎。

有些觀察者認為,從一七七六年的英屬北美開始,美洲便是民族的搖籃(nursery of nations),遠早於十九世紀後半出現的民族之春(springtime of nations)。然而,一如本書對《美國獨立宣言》與其後繼者的檢視所顯示,革命年代的西半球也許最應被看待為一座國家的熔爐(crucible of states):「這個藍圖的有效性與普適性,無疑被獨立國家的數量之多而驗證了。」因此,若說我們由國家形成的現代世界可回溯其起源到美洲,特別是美國革命,絕非言過其實。

政治理論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曾感嘆:「悲哀的事實是,災難收場的法國革命成為世界歷史,而大獲成功的美國革命依然是只具地方重要性的事件。」恰恰相反:美國革命是真正具有全球重要性的事件。它深具感染力的餘波盪漾,無遠弗屆,包覆了如今由國家組成的整個世界,不管是好是壞,至少現在,我們都無可逃避地居住其中。

 

本文摘自大衛.阿米蒂奇(David Armitage)著,胡宗香譯,《獨立宣言:一部全球史》(聯經出版),圖片為故事 StoryStudio 編輯部新增,標題與段落並經調整。
獨立宣言:一部全球史
從全球史的角度重新檢視獨立宣言,
也透過獨立宣言看見不一樣的世界史!

舉世聞名的《獨立宣言》,不僅是美國最重要的立國文書,
更為現代世界立下基礎,對世界各地造成巨大深遠的影響。
廣大世界的痕跡,就鑲嵌在一部簡潔而充滿力量的文件中。

★全球思想史的典範之作★
《泰晤士報文學副刊》年度最佳圖書
陳禹仲(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助研究員)【專文導讀】


  美國《獨立宣言》舉世聞名,相關研究無數。但在本書中,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大衛.阿米蒂奇卻另闢蹊徑,提供了理解這份文獻的全新方式:一個全球史的角度。

  《獨立宣言》的誕生,象徵一個曾經被統治、壓迫的政治社群,採取自力救濟的手段,宣示自己成為國家的意圖。它不僅昭告美國進入世界舞臺,也成為其他國家仿效的模範。阿米蒂奇強調,《獨立宣言》的出現,代表了18世紀晚期的一個全球性時刻,與當代不無相似:它是那個年代歐洲、非洲與美洲逐漸結成單一經濟與文化體系、政治與印刷術交會、以及個人遷徙與商品移動下的產物。

  阿米蒂奇以 1776 年以來超過一百份獨立宣言為根據,佐證美國《獨立宣言》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從帝國主宰的世界中,創造出由國家組成的世界。另外,他也探討世界各地如何詮釋《獨立宣言》,而這份文件又如何對全球的獨立運動發揮巨大影響。

  透過這本書,阿米蒂奇示範了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國際轉向與全球轉向。他說:每個世代都有他們應得的獨立宣言,我們身處的全球時刻,讓我們應該擁有一部《獨立宣言》的全球史。

  書中除收錄美國《獨立宣言》全文,以及十多份世界各地《獨立宣言》的譯文,更首度彙整了讓人大開眼界的清單,列出 1776 年以來的所有獨立宣言。這個獨特的全球觀點顯示出美國《獨立宣言》獨一無二的地位:為我們這個現代世界立下基礎的文件。
文章資訊
作者 大衛.阿米蒂奇(David Armitage)
譯者 胡宗香
出版社 聯經出版
刊登日期 2023-07-11

文章分類 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