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CT251機關士與科學家:柯威霖博士的鐵道故事

他的生活,是在狹窄又悶熱的機關車裏過日子。與許多遊走於城市霓虹燈下尋花問柳、酒醉亂舞、過夜生活的人群的興趣完全不同。
雖然他不為人所重視,但是為了要完成自己重要的責任,他已盡全力的在努力。
他負起了大都市間互相聯絡、載運旅客到不同的地方,並把行李、郵件運送到各個不同的目的地,可以說是做了許多服務社會上的事情。因此他盡了全付精神,為了完成使命,拼命的在努力。
他想到載運數百位的旅客,以及運送行李和郵件的使命是何等的尊貴時,雖然生活在很狹窄又悶熱的機關車駕駛室裏面,穿著藍色的工作服,他還是不眠不休地為了自己的職務而賣力的工作。
所以,特快列車能符合時刻表,能夠依照預定的時間到站,就是他最快樂的一件事。—柯設偕,〈K機關士的錯覺〉(1938)

這篇短篇小說的作者柯設偕是馬偕牧師之女偕以利的兒子,除了是淡水中學校(及現今的淡江中學)的第一屆畢業生,同時也是臺北帝國大學(即現今的臺灣大學)文學部的首屆畢業生。在以優秀的成績拿到臺北帝大的文學士學位後,念舊的柯設偕婉拒臺北第一中學(即現今的建國中學)的任教邀約,決定將餘生奉獻給自己的母校。


然而,柯設偕臺洋混血的血統受到當時淡水中學校日籍有坂校長排斥,只能在 1938 年黯然離開母校,輾轉在當時內務部長的引薦下進入總督府鐵道部工作,直到 1943 年才又回到淡水中學校繼續執教鞭直至退休。


於鐵道部任職期間,柯設偕為了貼補家用,發揮其文學長才寫了多篇以鐵道為主題的短篇小說刊登於報章雜誌,〈K機關士的錯覺〉便是其中之一。然而或許是緣分使然,當時的柯設偕恐怕沒有想到這幾篇短篇小說,竟然會透過蒸汽機關車串起了一段跨越數十年的父子情誼。


將星空與鐵道都握在手中的柯威霖

柯設偕在臺北帝國大學念書時,其子柯威霖於 1927 年出生,柯威霖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美術與學術天分。特別是空間結構上的敏銳度與一雙機械般穩定的手,讓柯威霖創作的模型與繪畫都有仿若是直接從照片中擷取出來的驚人精準度。


自淡水中學校畢業後,柯威霖順利考取臺大機械系,並在畢業後參加高考考取公務員,柯威霖的志願是民航空運公司(CAT,台灣第一間民用航空公司),卻因本省人身分最後被分發至鐵路局擔任臺北機務段的機關士(蒸汽機關車駕駛)。


在機務段上班期間,因在臺大優異的成績得到普林斯頓大學的全額獎學金邀約。然而可惜的是因為當時政府對於出國留學有所管制,柯威霖無法及時申請到出國留學許可,黯然之下只得繼續在機務段上班。在鐵路局任職的歲月是柯威霖至今 93 年人生中少有的困頓,然而就像苦茶尾韻的回甘一般,與蒸汽機關車朝夕相處的日子反而成為他日後最常懷念的一段回憶。


身為機關士,柯威霖幾乎開過當時所有現役的蒸汽機關車,包括 CT、DT、BK 等諸多型號,卻獨鍾裝設有「蹼輪軸心」輻射狀動輪的 CT250 系列。根據本人回憶,由於當時南北鐵路規格差異無法兼容各款機關車,每次駕駛 CT250 系列的機關車都得在彰化住上一晚,等隔天要載的貨物或旅客到了再折返北部。或許就是這樣朝夕相處的日子,把機關車的身影深深烙印在柯威霖心中,讓他日後遠赴美國時仍心心念念噴吐著白煙、在鐵軌上奔馳的機關車身影。


柯威霖博士與 CT251。(圖片來源:王意晴提供)

柯威霖以優越成績成為加州理工學院首位臺籍航空工學博士後,任職於 NASA 的航空研究重鎮德來頓飛行研究中心(Dryden Flight Research Center,現為阿姆斯壯飛行研究中心 Armstrong Flight Research Center)。這一待就是 43 年,期間開發出許多對航太技術有卓越貢獻的數學方程式,並在 2015 年獲頒 NASA 的最高榮譽《傑出服務勳章》(Distinguished Service Medal)。柯威霖在科學研究上的成就不只是上個世代的奇觀,放到現在也是許多人難以望其項背的佼佼者,他開發的理論與專利至今仍被廣泛應用在航太領域中。


然而對柯威霖來說,科學研究僅是他人生的一片風景,唯有畫筆與畫布才是真正寄託身心靈的所在。


從鋼筆素描到水彩畫,從小柯威霖就喜歡選擇沒有任何犯錯空間的媒材挑戰自我。而他對空間與物體結構的敏感度也反映在畫作中,即便是水彩圓潤柔軟的筆觸,在柯威霖手中也能呈現出照片般還原實物的質感。雖然不曾賣過一張畫作,柯威霖獨特的繪畫風格仍在當時的美國引發關注。特別是以數學、工程學為基礎的柯氏水彩理論讓他受邀成為當時美國總統詹森(Lyndon B. Johnson)座上賓,就只為了一睹柯威霖作畫的丰采,當時為了示範創作的水彩畫至今仍收藏在德州奧斯丁的詹森總統圖書館。


有趣的是,雖然人在美國,柯威霖的畫作卻經常以臺灣風景與蒸汽機關車為主角,這些滿溢思鄉之情的作品貼滿他在 NASA 的辦公室座位。不只是作畫緬懷,柯威霖也喜歡在遊樂園乘坐兒童遊園車,還留下「前在臺北機務段/駕駛平等號快車/現在南加州公園/駕駛小型列車遊」的感慨詩句。雖然在科學界已經走到許多人難以望其項背的高度,揮灑藝術時的柯威霖卻從未以 NASA 科學家身分自稱,而是落款「特急列車機關士」、「CT251 機關士」等頭銜,讓人充分感受到這段經歷在他心中的地位。


透過鐵道聯繫起來的父子情

柯設偕過世後,為了紀念父親、同時也是緬懷臺灣曾經的鐵道黃金時期,柯威霖決定將父親在鐵道部發表過的短篇小說出版成書。


《鐵道短篇小說及び鐵道美術畫集》封面。(圖片來源:王意晴提供)

除了柯設偕樸實卻動人的文字,書中每一幅插畫都是柯威霖為了融合父親小說情境,特地以愛車 CT251 為主角設計出來的。為了確保畫中細節正確,柯威霖還特地寫信給當時任職臺北機務段段長的張耿生求教,從車站的設置細節到工作人員的習慣動作,每個小地方都像在做研究那樣一絲不苟。一筆一筆、一幅一幅,用科學家的態度、藝術家的柔情,以及對臺灣這片土地的疼惜與感恩,將父親的文字重新翻譯、配圖,更讓沉寂許久的蒸汽機關車再次活躍於鐵路上。
柯威霖在序言有這麼一段描述:

 

在作鐵道旅行時,請取座車窗旁的位置,品嚐一杯香茗或濃郁的咖啡,同時聆聽那『喀隆喀隆』有節奏又有韻律的列車行駛之聲,以尋根懷舊的心情,輕鬆地欣賞這本精彩風趣的鐵道短篇小說,同時讓自己陶醉在早期臺灣蒸汽火車時代本土風情圖所描繪的意境中。

對這位年過 90 的全方面才子來說,蒸汽機關車不只是人生重要的「根」,更代表了心中最純粹、最閒適的浪漫情懷。《鐵道短篇小說及鐵道美術畫集》是集合文學、藝術、歷史價值的經典鉅作,更是柯家父子寫給蒸汽機關車黃金時代的動人情書。
 

(本文作者之一王意晴為柯設偕文化推廣執行長)
 

本特輯與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合作刊登。

文章資訊
作者 王意晴、陳永融
刊登日期 2021-06-29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案藏玄機:解鎖蒸汽機關車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