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看經濟的步伐,引領今日的非凡

2019-08-22
 

前言

「臺灣錢淹腳目」,是對六零年代的臺灣的最佳寫照。在那段黃金時期,政策的推動、國際局勢的分工加上經濟體制的牽引,使得臺灣逐步由進口替代過渡到高科技產業代工的國家。如今我們社會、經濟的多元發展是眾人有目共睹。而這些結晶都是建構在人們的不斷進步、力求轉型的努力下一點一滴的累積而成,進而促使今日臺灣的非凡。


訪問內容

本次採訪人為蔡先生。


蔡先生出生於民國 40 年代,排行家中老二,於國中畢業之際便因家計的因素,放棄了繼續就學的念頭,轉而開啟了人生的工作生涯。在因緣際會之下,他爭取到了成為布行學徒的機會,使他有了從底層開始學習契機。而這些逐步摸索的經驗,往日成為了他創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珍貴知識和膽識。


彼時的臺灣不管在政治上還是人民生活品質上皆是處於較低劣的狀態。加上技術的革新並未流行於臺灣,所以種種產業在發展上可說是阻礙重重。50、60 年代在臺的紡織業還沒發展成熟,許多業者採用的是依靠大量勞力的傳統小型機械,製程也是屬於「慢工」,未有大型織布廠房的出現。然而幸運的是,蔡先生踏入這領域的時間正是臺灣剛要迎向第一波紡織業興起的時期,更確切的說,蔡先生便是親眼目睹未來本土紡織業蓬勃發展的重要見證人。


在擔任學徒的工作中,蔡先生的勤奮使他逐漸獲得雇主的賞識與信任,漸漸的分配給他一些重要的職務。而在這段時間裡,蔡先生從中學習到除了製作流程以外不同領域的專業,包括買賣生意的技巧等業務的支援,以上皆為蔡先生初入這個行業所經歷的故事。


在民國 78 年之際,蔡先生毅然決然的辭退了在布行的工作,創立了「銘風布業有限公司」,踏上創業的旅程。聽蔡先生描繪那些年的情景,所有心酸血淚史深刻地烙印在我腦裡。壯大一家企業所面臨的瓶頸包含資金的來源、投資風險、信用的保證等等。商場如戰場,有賺有賠乃是大環境的影響,有不景氣時,也曾有業績興隆的時候。回首過往,蔡先生卻對與顧客間的那份情誼更為看重,那是對職業的一種操守,也是對顧客一路相挺的一份感謝。


歷史背景

臺灣的紡織產業最早可追溯到荷治時期。那時的臺灣貿易主要是以鹿皮蔗糖出口到中國、日本為重心,相較之下,布料的貿易就顯得相對弱勢,其原因是因為棉花在臺灣的種植較為稀少,成本與品質無法和國外的「舶來品」抗衡。


到了日治時期,開港通商帶來大量的棉、麻、綢等布料,使許多布匹批發店逐漸在港口旁匯聚,形成「布市」的特殊景象。但臺灣本土的紡織業所生產的商品仍舊較為低端(如麻布袋),甚至絕大多數的產業線是處於停滯狀態。以上種種考驗使臺灣難以打入國際市場,然而,這種現象終在韓戰爆發後有了轉機。


韓戰之際,伴隨而來的是美援的物資大量湧入臺灣,其中,棉花便是一項重要的資源。當時的政府推行所謂的「代紡代織」,將美援所獲得的棉花分配給在臺的紡織廠,而紡織廠再將生產完的產品賣給政府,以此賺取資金。


如此誘人的賺錢管道吸引了許多人紛紛投入紡織的行業,促使臺灣的紡織業在短短幾年間達到盛況空前的容景,甚至連帶的相關產業(如成衣業)也有非常亮眼的成績,一時之間,臺灣的紡織業在國際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1950 到 1960 年間,「出口導向」政策的實施更是把臺灣的紡織棉業推向更高的巔峰,不僅累積大量外匯,甚至贏得「成衣王國」的美名。


然而,無論多麼繁華,終有衰退的一天。70 年代的石油危機,重創全球的經濟貿易,無數的生產者、投資者淪為受害者,紛紛面臨破產、倒閉的危機。不僅如此,台幣的增值、勞力薪資的上漲、經濟不景氣等因素更促使許多在臺的廠商選擇外移到中國、東南亞。種種雪上加霜的現象,讓昔日風光一時的商業奇蹟,如今被冠上「夕陽產業」的稱號。


當優勢不再,我們所能找回新的價值的方式便是做出自己的品牌,創造出絕無僅有的獨特性,這便是近年來臺灣力拼轉型的核心理念。例如:在許多國際賽事上,往往都能看見臺灣的身影,「MIT」出口機能衣、運動器材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好品質,而這使得 MIT 成為享譽國際的品牌,屬於臺灣的口碑,屬於臺灣人的共同驕傲。


觀點與感想

從訪談的過程中,不難感受到蔡先生對過去那段時光的緬懷,或許是那種純粹的美好與感動,所以更令人思念過去的往事。生活在這座島嶼超過一甲子,看著臺灣一步一腳印,從處境困頓、孤立無援,到開創自己的天地、努力在國際上大放異彩。蔡先生是一個時代的見證人,以不同歷史的角度,解讀這段歲月帶來的影響,正因為親身經歷過,所以感觸總是格外刻骨銘心。作為一個曾體驗過 80 年代金錢浪潮的生意人,蔡先生說今昔令他感受到最大的差異是—「人的溫度」。


過去社會的民風相較於現在是相對純樸單純的,勞動者們較能吃苦耐勞、願意付出。此外,顧客與商家的距離很近,所有的交流都建立在對彼此的信任,以誠信與誠意作為最有利的後盾,吸引吸引消費者的蒞臨;然而,當今我們所追求的交易模式是講求效率的,無形間買賣雙方好似多了一層隔閡,缺少了那麼一點人情味,加上社會的變遷過於快速,很多人事物我們終只是以面對過客的立場來應對,不僅減少了彼此的連結,更多的是產生社會間的冷漠。


紡織業只是臺灣眾多產業中的其中之一而已,然而仔細著墨這冰山一角,才發現其發展演進猶如歷史的縮影,無可忽略。經濟,於國家而言是成就繁榮富強的基石,牽一髮動全身,支撐著整體的和諧、穩定全國的民心。綜觀歷史,臺灣所經歷的背景可謂坎坷,能到達今的日繁盛是非常不易的,從無到有,最大的功臣便是那些年在在這片土地上辛勤打拼的前人們。


自戰後的貧困匱乏到 70 年代的現代化建設,再到近二十年來高科技產業的盛行,我們能非常明顯地看見臺灣的成長與演變。萬事起頭難,每個階段所面臨的挑戰不同,相對的,所要付出的代價也會隨之改變。起初從農業社會邁入工業導向時期,生產工具的技術缺乏、教育程度的水準低落是最大的絆腳石;而後來的工業商業轉型成高單價、高技術的科技業,我們最關注的便是人才的流動、技術的研發、資金與商機的市場等等。


臺灣的經濟史所呈現的不僅僅是數字、金錢的上漲下跌,而是整個社會的風氣與人民的素質。歷史上的重大革新絕大多數都是從器物層面著手,進而推展到精神理念層面,「土地改革」、「進口替代」、「出口擴張」、「十大建設」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里程碑。每一個制度的設立代表著一個新時期的展開,更意含著一股活水將注入我們的生活,帶來新氣象。


因為經濟的推動,所以社會在無形之中開始接受了「自由」的洗禮,進而使大眾爭取權利的意識抬頭,最後演變成一場場捍衛公道的社會運動。這些點點滴滴的累積,在時間的淬煉下,逐漸堆砌成臺灣人最引以為傲的瑰寶—「民主」。


社會風氣的轉變、思想的開放是我們今日所享有的無價之寶,在這片土地上安逸的每一刻,追根究底,皆是從過去到現在的臺灣人不斷進步追求、不斷抗爭的成果。然而若是在深入了解,便會發現那些年無數的中小企業才是開啟這偉大世代的先驅,是成就臺灣如今非凡的幕後功臣。因應時代的變遷,社會中每一個小結構的轉變都有可能改變整個群體的發展,移動的人事物,看似不起眼卻仍為我們臺灣帶來許多蛻變的動力和成長的希望。

 

感謝蔡先生賢伉儷提供的口述歷史資料。
文章資訊
作者 王筠蓁
刊登日期 2019-08-22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