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曾像血滴子般會傷人,卻同時是上流社會的奢侈品: 一百年前的電扇,為何如此特別與稀缺?

2022-12-09
當時若想吹個涼爽的電扇,除了電扇機體的費用之外,還需要繳納電扇的電氣費,等閒就能花掉十分之一的薪水。(Source: Grant Guarino/CC BY-SA 2.0)

炎炎夏日,除了待在冷氣房,這時再打開電扇享受微微的涼風,可謂是在高溫中最大的幸福。不過對於日治時期的臺灣人來說,夏季在家中使用電扇消暑,居然是相當奢侈的享受?與今日我們動輒以冷氣消暑的情況截然相反,當時一般家庭是無法負擔得起電扇,想吹電扇,一般人必須特地到城市中裝設電扇的公共場所,才能短暫的「清涼一夏」。
 

大正 13 年,日本電機學校所使用的教科書,當中也有風扇的介紹。(Source: 日本國會圖書館/公有領域)

曾經,電扇是專屬上流社會的奢侈品

究竟是哪些人才能擁有電扇呢?
 
簡單來說,當時電扇的主要客群,是經濟條件優渥的上層菁英,諸如高階官吏、地主、富商、士紳和醫師等群體。許多文人士紳還曾經為電扇創作過詩歌。例如,我們可以看到地方士紳最早使用電扇的紀錄,是 1921 年豐原士紳張麗俊的日記《水竹居主人日記》,他在 6 月 19 日的早飯後寫了一首關於電扇的詩:
 
受盡炎威迫太空,教人何處覓東風。持來片葉團圓轉,滿座涼生一氣通。
 
由於日記清楚寫到張麗俊是在早飯後詠詩,因此當時他的家中應該已有電扇;另外,會特地為電扇詠詩歌頌,應該也是剛接觸不久,尚保有新鮮感,且張麗俊日後再無提及電扇,因此合理推斷此時他剛購買電扇不久而已。
 

彰化豐原士紳張麗俊,時任臺灣保正,其著作《水竹居主人日記》也是臺灣目前僅剩的保正當事人日記。(Source:wikimedia/CC BY 3.0)

至於中產階級,如一般官吏、教師、記者、警察、金融業,或公司白領職員,雖然收入也有一定的水準,但使用電扇的情況並不普遍。也因此電扇在日治時期普遍被視為奢侈品,不僅是判別一個人財力和地位的象徵,官方甚至曾有課徵電扇奢侈稅的規劃,可見電扇在當時的價值,與今日作為家庭必需品的情況截然不同。
 
另外,電扇普及程度也和生活習慣有關,當時的上層階級多居住於都會區,大部分的使用族群會集中於都市,但這也是都市人的生活習慣較現代化,反觀鄉下居民的電扇使用率很低,即便是地主,也不常使用電扇,即使是在臺北、臺南、高雄、基隆、臺中等主要城市,擁有電扇的家庭仍不超過四分之一。
 
這個情形同樣也可以從電熱觀察到:電熱泛指使用電力熱能的產品,如電熨斗、電鍋、電暖氣。雖然電熱大幅改善了上層家庭的生活,但同時也比電扇更為昂貴且罕見,因此1930年代會出現一種特殊的現象:即某地曾經出現兩臺電熱,但隔年就消失無蹤。有鑑於日治時期地主的經濟能力不可能無力使用電力,因此推斷,這可能與當時節儉的生活習慣也有關。
 

扇葉傷人、需要牽專屬電線,想吹電扇大不易?

不過,雖然很多富裕人家會購買電扇,但早期電扇可能不如預期中的……好用?
 
例如,當時的人吹個電扇,卻要留意可能有被割傷的風險,因為初代電扇無論構造或功能,都簡陋許多,例如:電扇沒裝防護網、電線也沒有包覆絕緣體,扇葉甚至是用鐵片製造。因此一般人在使用上存在著一定的危險,不僅出現使用電扇受傷的事故,也經常因用戶的錯誤使用,導致故障率居高不下,甚至曾有誤觸電線死亡的案例,使得臺灣總督府必須發布新聞宣導使用電扇的正確方法,成為一項時代的特色。
 

早期的電扇扇片用金屬製作,外面缺少保護殼,往往成為削手指利器。(Source: Arnaud 25/CC BY-SA 3.0)

電扇最初是在 1905 年 8 月,由「臺北電氣作業所」從日本引進,與電燈同樣是臺灣近代史上最早的民生家電。彼時臺灣因電力建設剛剛展開,供電網絡並不完善,僅臺北城內、艋舺、大稻埕三地可使用,且 70% 以上用戶都是日本高級官吏,直到 1909 年以後,基隆、臺南、高雄、臺中、彰化等城市才陸續有人使用電扇。

另外,由於日治時期臺灣的工業化程度不高,加上日本殖民統治下,工業發展也受到一定的壓抑,因此我們缺乏自製電扇的能力,大多仰賴日本進口,並由臺電的前身──「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組裝後銷售,當時如芝浦(今東芝)、三菱電機、川北電氣、川崎重工、富士電機等日本企業,為主要的電扇供應商。除了銷售電扇之外,臺灣電力株式會社也負責提供電扇使用的電力,當時的電扇並不像現在只需將插頭插入插座即可使用,使用流程比現在繁瑣不少:民眾必須先提出申請,繳納工程費後,另外由施工人員架設專用電線,如此才能順利吹到電扇。
 

日本早期生產的電扇廣告,也可以看出外觀明顯沒有安全網,圖為明治32年7月28日刊登在《讀賣新聞》的廣告。(Source:讀賣新聞歷史館/公有領域)

 

有錢也不一定吹得起?何不考慮「租支電扇」!

但,即使是生活優渥的上層階級,如果想在夏天隨時吹到電扇,除了電扇本體費用之外,還得仔細衡量,未來因為使用電扇而產生的相關支出對他是否划算。
 
電扇之所以在當時的臺灣社會是奢侈品,除了機體「價格昂貴」,「電價偏高」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因為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程度與收入普遍不高,種種使用成本加總起來,無非提高了一般人使用電扇的經濟門檻。
 
首先在電扇價格方面,以日治時期最常見的 12 吋電扇來說,售價通常在 30 圓以上,對照 1930 年左右的公教人員薪資:小學教師平均月薪約 50 至 70 圓、警察約 60 至 80 圓、公務員約 60 至 90 圓;可知1臺電扇的價格,等於公教人員月薪的 33 至 60% 不等,顯然屬於相當昂貴的產品。況且,在日治時期,公務員、教師、警察、金融業、記者、法務人員及公司文職等當時被認為是中產白領的職業,僅占臺灣勞動人口不到 5%,反觀農民和工人,分別占了較大宗的 68% 和 13% 。只是農民和工人比起中產階級而言,收入可說是相當微薄,以 1930 年代來說,上述兩種職業的平均月收入僅 25 至 35 圓左右,根本無力購買電扇[1]。
 
另外,當時電力也不像現代的臺灣一樣普及和有完善的運作設施,家電產品的電費,如電燈、電扇、電熱,均是獨立計價,甚至電熱之中,電鍋、電熨斗的電價也不一致。並且,電力屬於一項新開發的能源,因技術的限制,發電成本相對較高,導致電價居高不下。以 1920 年代為例,一度電需要 0.2 圓,若以白米躉售物價指數換算成現今的貨幣,則相當於一度電新臺幣 24 元,可見當時電價的昂貴程度。
 
綜上所述,若想吹個涼爽的電扇,除了電扇機體的費用之外,還需要繳納電扇的電氣費。當時電扇的電價計算分為定額制和從量制,前者為繳納一定電費後,可以在固定時間內無限使用電扇,後者則是類似現今電力的計價方式,依照使用電量收費。
 
以 1900 年代的五口之家的臺灣家庭為例(因為日治時期的臺灣社會普遍屬於單薪家庭結構,家庭人口也遠多於今日的小家庭組成),維持家計的基本開銷為 32.13 圓,如有額外使用負擔電扇、電燈等電器,每月至少還需額外支出 7.6 圓的電氣費。加上當時電扇並非家用必需品,即使是經濟有虞的上層家庭,也未必會想支出這筆費用,而一般公教家庭,因為使用一臺電扇,每個月就要花掉 5% 的收入支付電費,怎麼看都不是一個合理的開支;當然更別提收入最低的農民或勞工階層,自然也負擔不起每月收入的 10 至 15% 去養一台電扇。由此可知,如此高額的電費,也是造成電扇難以普及的主要因素。
 
也因為電扇與電費價格昂貴,大部分家庭無力購買,1924 年時,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曾推出一項「租用電扇」的服務,也可以說是當時使用電扇的主流選擇。若是電力用戶,便可以申請租用電扇,只要每個月繳納一定的租金,即可享受電扇服務;若冬天不想吹電扇,還可以選擇暫停電扇服務,每個月再繳納一點「中止費」,就能在暫停供電的情況下繼續持有電扇,等到隔年夏天再續繳租金即可。雖然是看似貼心便民的服務,不過後來卻衍生出不少民眾濫用中止費霸佔電扇的亂象,使得臺灣總督府不得不出手修改相關機制。
 
若要探究臺灣電扇開始普及化的時間,大約是在 1930、40 年代左右,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為了鼓勵民眾多用電,曾於 1930 年和 1934 年兩次大幅調降電扇售價與電扇用電的價格,且將電扇收費改為「累積遞減費率」,也就是用電量越多、電價就越便宜,和目前強調節電的從量制累進費率可以說是完全相反。雖說客群依舊以白領階級為主,但對於日治時期的臺灣的電扇銷售數量與普及率仍起到了相當關鍵的作用。
 
 

平民的夏日救贖──那些裝設電扇的公共空間

 
現在我們可以了解,電扇在日治時期的平民眼中可說是「物以稀為貴」,所以不少商家腦筋動得很快,便想到了以「店內有裝設電扇」當作吸引顧客的賣點,尤其在較高級的消費場所,電扇更成為必備設施。因此,當時也有個有趣的現象是,炎熱的夏季,有裝設電扇的公共場所往往成為城市居民避暑的首選,也經常有去百貨公司吹電扇卻不消費的民眾──這點也和今日臺灣人為了吹冷氣而喜歡在夏天逛百貨公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當時臺北「鐵道飯店」、「梅屋敷」、「吾妻旅館」;高雄「打狗旅館」等高級旅館或餐廳,都已經設有電扇。1910 年代中期開始流行的「珈琲店」,更將電扇視為必需設備,藉此吸引顧客消費,在大多數中產階級還沒有購買電扇的時代,「珈琲店」很快就藉由嶄新的設備和經營模式,成為文人聚會的場所。甚至在夏季吹著電扇,享「珈琲店」的餐點聚會,是當時知識分子相當流行的社交活動[2]。
 

臺灣鐵道飯店,作為臺灣最知名的地標,這裡不僅是旅客休憩之處,也是社交名流聚會的場所。(Source: wikimedia/公有領域)

除了較高級的消費場所之外,一些一般市民為主要客群的小吃店,也嘗試裝設電扇吸引顧客,臺南就曾經出現一名郭姓市民,與幾位安平人在廟口點心店,因爭奪電扇風向發生口角,進而導致集體鬥毆而被警察逮捕的事件,可見當時電扇珍貴的程度。
 
另外,像是電影院、公共澡堂、劇場等休閒場所等娛樂場所,也常見設置電扇,如位於臺南的電影院「臺南座」、「戎座」、北海岸第一家電影院「淡水戲院」以及臺北西門町的劇場、臺北「菊元百貨」、臺南「林百貨」等,都是較早設立電扇的休閒娛樂場所。
 
到了 1930 年代,大眾運輸工具更已經普遍使用電扇,部分規模較大的公司、工廠等,也會設置電扇,供員工夏季消暑,以提升工作效率,如位於臺北的電話交換局,就因接線室中空氣混濁,而設置多架 60 吋的大型電扇,讓接線室內空氣得以流通,同時夏季也可消暑。
 

1937 年,當時臺灣鐵路二等車的內部,也已經有吊扇裝設排列。(Source: wikimedia/公有領域)
1935 年臺北電話交換局,電話接線生所使用的 60 吋電扇(Source:得泓版臺灣日日新報/公有領域)

由此可知,雖然日治時期電扇在家庭中並不普及,但主要城市的市民,已經有不少機會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電扇帶來的舒適。
 

感謝電扇,使臺灣人的夏日永保清涼

電扇引進臺灣已超過百餘年,最初只是上層社會使用的奢侈品,絕大多數家庭無力購買電扇,也無法負擔電扇高額的電費,讓電扇在當時成為高級家電的象徵,也是探討臺灣電力普及深度的重要指標。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廳舍,原為總督府土木部大樓。(Source: wikimedia/公有領域)

隨著電力普及和電價降低,以及戰後臺灣開始具備生產電扇的能力,電扇使用成本大幅降低,1960 年代以後,電扇逐漸普及至一般平民階級,1970 年代中期以後更逐漸成為家家戶戶都有的家電,說是生活必需品並不為過。
 
雖然在冷氣普及之後,長江後浪推前浪──電扇已不再是大多數人夏季消暑的首選,但相較於使用冷氣所需的高昂電費,電扇做為一項廉價的消暑家電,仍有其無可取代的地位。除了使用成本比冷氣低廉之外,在天氣不那麼炎熱時,電扇更能發揮功能,尤其在亟需節能減碳的今日,電扇更是相對環保的消暑工具。
 
回顧臺灣人使用電扇的歷史,著實讓人徹底理解今日生活的便利程度;畢竟,現在電扇不但相當普及,我們也還有更舒適的冷氣可供消暑,夏季的舒適程度已經大幅提升,如果日治時期的臺灣人有辦法穿越至現代,或許也會對於這個現象嘖嘖稱奇吧?
 

島.電生活-臺灣電力的時代樣貌


這是一個關於臺灣的人、土地與電力的故事。百餘年前,電力引進臺灣,一切的建設都象徵著文明與進步的現代化觀點,自此全島燈火通明、華燈絢爛。然而文明發展的光明背後,卻隱含著我們付出的許多成本,以及被忽略的幽暗。故事從早期畫家眼眸中對於「電」的風景描繪開始,進而闡述臺灣來電後的文明發展,從第一盞電燈亮起、電廠設立、電網蔓延到再生能源的展露,說明「電」在臺灣發展下與土地共譜的時代樣貌。

時間:2022/12/06 ~ 2024/04/07 
地點:臺博館南門館紅樓展示館2樓


[1] 臺灣日治時期的貨幣為「臺灣銀行券」,以「圓」為貨幣單位,價值等同日圓。

[2] 當時的珈琲店並非目前的咖啡廳,而是有女給陪侍的社交場所,並演變成聲色場所,部分成為戰後酒家前身。

文章資訊
作者 陳佳德
刊登日期 2022-12-09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島電時光機
讓我們回到第一盞燈亮起的時代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