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魚活動在中國中部和南部的發展情形和繩紋漁民的經驗形成強烈對比。在這裡,早在一萬兩千年前,捕魚就是廣譜狩獵和搜食活動的一部分。長江下游流域供養的社群以野米維生,幾乎可以肯定他們也會食用氾濫平原上的淺水池和支流水路中常見的鯉魚。
西元前 7000 至 6000 年左右,長江沿岸開始耕種稻米後,捕魚的重要性提高。鯉魚大量棲息在長江中游流域等氾濫平原地區,而考古發掘的沉積物中當然也有牠們的骨頭。在長江下游地區,跨湖橋遺址位於錢塘江南岸、低於海平面約一公尺處。在有人占居的時期,遺址的一側傍山,另一側則有些淡水湖。人們居住在積水地上的干欄式建築中,但最終因為海平面上升而遷離。這個區域的淺水使魚類相當豐富,跨湖橋可能只是此區的眾多聚落之一,但其他聚落都已經消失沉沒在海底。
經過好幾百年,中國漁民發展出一些簡易但有效的捕魚方法。除了隨處可見的倒刺魚矛,漁夫還會從挖空樹幹製成的獨木舟、船筏和木板船上部署投網,尤其是在淺水域。有些漁網不過是帶有籠子來接收魚群的立竿網,有些則是可以撈捕大量漁獲的圍網。漁民會刻意種植灌木叢,用陰影和隱蔽處來吸引魚群進入淺水,再在那裡用漁網圍捕,或直接從水中撈起。早期中國的許多捕魚活動都會使用船筏,尤其是在平靜的內陸水域。木板拼成的平底船隻和筏子後來逐漸演變成兩端高起的中式帆船。
有個著名的捕魚技巧是運用馴養的鸕鶿。漁民會圈養飼育這些鳥,訓練牠們為主人捕獵小魚。通常,訓練良好的獵鳥不需要頸環來防止牠們把魚吞下肚。有時候,幾隻鳥甚至會通力合作,捕捉單一隻鸕鶿無法叼起的大魚。明朝作家徐芳曾評論:
一直要到西元前 1000 年後,在海上航行的中式帆船才會被用來在海岸捕魚,但當地特有的海盜活動限制了大規模的作業。
對前工業化的中國人而言,最重要是當一名成功的農民,而捕魚通常只是副業。隨著人口膨脹,耕地縮減,人們越來越仰賴野生食用植物和魚類。在黃河流域和長江中下游等許多地區,淡水捕魚是季節性循環的一部分;在這個循環中,魚類和包括稻米在內食用植物是人們主要的糧食。在信史時代,許多中國中部平原的居民會在夏季季風期間捕魚,這時他們的稻田和蘆葦住屋會淹水。他們有半年的時間都住在船上並吃魚,等到季風洪水退去時才回到農田。他們的史前祖先可能也是這麼做的。
在氣候較溫和的長江沿岸和更南方的地區,大量棲息在河中淺水處和湖泊中的淡水魚是重要的資源,尤其是亞洲鯉魚。季風時節是捕鯉魚的重要時期:消退的洪水形成淺水域,魚會受困其中,用漁網和魚矛便能輕易捕撈。在珠江流域和長江沿岸,夏季洪水挹注的廣闊濕地和淺水湖提供野生鯉魚理想的棲息環境。如此,遲早會有農夫打造水池來養活鯉魚,以便日後需要時取用,而他們確實很快就開始圈養魚。
學名為 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 的鯉魚,亦即普通的赤棕鯉,是東亞的原生種。牠是雜食性的魚種,偏好流速緩慢或靜止的龐大水體,以及柔軟泥濘的沉積物。長江下游有四種鯉魚,即草魚、青魚、鰱魚和鱅魚[1],全都會在產卵季期間從湖泊洄游至河流。他們在長江繁殖,接著在數千座河岸的湖泊生長。
這四種鯉魚的產卵環境相似,但牠們生活在不同的深度。多數都在長江中游繁衍,那裡長三百八十公里的河道上有十二個產卵地點,直到到了人們經常填土造地和建造水壩的河段,魚群數量才銳減。鯉魚很容易捕捉和在圈池飼養,牠們早在西元前 3500 年以前便已受中國人馴養,當時尚沒有捕魚或水產養殖的書面紀錄。
人們之所以開始飼養鯉魚,可能是始於野生魚口在季風季期間,遭沖刷進水池和稻田所致。[2]鯉魚是多產的種魚,生長快速,而且不會吃掉自己的幼魚。隨著農耕人口增加,飼養鯉魚成為人口越來越稠密的環境中,農民自給自足的一種可行的補充性食物來源。馴養的鯉魚生長的速度遠快過野生種,兩年內就可以重達四十公斤以上,並且長約一百二十公分。據說牠們是在養蠶農家被豢養長大,人們會用蠶的蛹殼和糞便餵魚。
早在人們普遍養殖鯉魚之前,中國政治家范蠡在約西元前 475 年寫成了一部經典的入門書《養魚經》。范蠡為越國(今中國東部的浙江)大夫,首先開始在大水池中繁殖和飼養鯉魚。據說他在池緣種植桑樹,並設置養蠶場,蠶落下的糞便可以餵魚,同時桑葉能滋養家蠶和山羊。他的書中包含許多軼事,有時還提及神話,但關於鯉魚的建議如處方箋般詳實:
他在「二月」(西曆三月)期間將魚放入池中。他建議在四月(西曆五月)至八月(西曆九月)間一步步放入六隻鱉;他將這種生物形容成「神守」,「所以內鱉者,魚滿三百六十,則蛟龍為之長,而將魚飛去,內鱉則魚不復去」。
在池中游來游去的鯉魚彷彿身在大江或大湖中。一年後產量顯著。「至來年二月,」范蠡寫道,「得鯉魚長一尺者一萬五千枚,三尺者四萬五千枚,二尺者萬枚。」總共價值「一百二十五萬錢」。他建議留下兩千條兩尺的鯉魚,當作種魚,其餘全數售出。據范蠡估計,每年增加的產量會不可勝數。
魚池養殖發展得相當複雜精細。有些魚池還特別設有多個人工凹地,鯉魚會自行依體型大小分開生活。為了養出大型的鯉魚,池主會從大魚聚集的湖泊和河流岸邊採集魚卵。此外,若從水邊取得十餘堆泥土鋪在池底,就能讓農民在兩年內養出大鯉魚。范蠡開始養殖鯉魚時,已經將他所有的財富都捐給窮人,後來又靠著養魚獲得第二筆資產。
接下來的數千年是中國養殖鯉魚的顛峰,漁民對魚群的飼料越來越講究,以避免寄生蟲滋生。因為古代中國的所有水體都是公有的,養魚成為鄉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在南方,漢朝(西元前 206 至西元 220 年)漁民的做法必定是遵循古法,他們會挖建自己的魚池和水塘,在裡頭種植蓮花和荸薺,並飼養魚和龜。他們會在池畔種樹和拴養水牛,並用水牛來耕地。在北方,黃河支流沿岸的等高灌溉水渠透過重力,為農田和魚塘注水。
鯉魚養殖的黃金年代於唐朝(西元 618 至 906 年)崛起時戛然而止。因為皇帝的姓氏為「李」,與最常養殖的「鯉」同音。一道詔令下來,任何養殖鯉魚的行為立即被禁止,食用鯉魚更是應受五十大板的觸法行為。皇帝的命令最終讓一個越來越仰賴魚的社會因禍得福,因為詔令促使池主馴養新的魚種。養殖漁民轉為飼養鱅魚,這是另一種東亞的淡水原生種,可見於各地的大河和氾濫平原。這些有斑點的銀灰色魚體型龐大,體長介於六十至八十二公分,生長快速,非常適合水產養殖。牠們的魚肉色白且結實,使之成為優良的食用魚種。
漁民也會養殖鰱魚,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見的養殖鯉科魚種。這種濾食動物以浮游生物為食,可以達到極高的魚口密度。鰱魚的重量可以超過十八公斤,受到驚嚇時會猛然跳出水面,對獨木舟上的漁民和現今的休閒乘船者來說,是相當嚴重的危險。池主很快便發現,鱅魚、鰱魚和草魚或鯁魚可以共存在同一個水體中。每個魚種都會待在各自偏好的環境中。草魚是頂層魚類,鰱魚和鱅魚在中層,鯁魚則在底層搜食。
這項發現使得養殖的生產力突飛猛進,同時人們也能在表面上遵循皇帝的詔令。一次幸運的基因突變也促使金魚出現,備受珍視,成為貴族花園中的觀賞魚類。唐朝的政策也導致另一項革新:人們會在不同季節沿著大河採集小魚苗。魚苗累積到一定數量後,會被分散到各個天然水域中,其放養方式到了宋朝期間(西元 906 至 1120 年)變得極為精細。
明朝(西元 1386 至 1644 年)皇帝大力提倡水產養殖,驅使漁民提供鮮魚給統治者和都市市集。明朝當局也鼓勵使用更精細的養殖技術,例如疾病控制手段,以及在池中添加食物和肥料。他們向池主宣導,使用動物糞便或有機廢物為池水添肥,以維持高生產力。
除了如范蠡所建議,種植餵蠶的桑樹,農民還會在水邊建造豬舍和雞舍,才不會浪費牠們的排泄物。當要排乾池水維修保養時,池主會挖出底部的淤泥,用來替他的農作物施肥。在中國南部,人們會用魚來清理山腳下有築堤分界的農田。一旦雨水填滿農田,地主就會購買小魚苗,放入圍池中。在兩三年內,魚群便會吃光雜草根,農田也準備好可以耕種。地主會售出那些魚,並在淨空的農田上種稻。
到了 1500 年,從河流採集魚苗,再放入池塘飼養,在中國已是一門龐大生意。將漁獲發酵製成魚糊和魚醬的事業也蓬勃興盛,他們使用的技術和羅馬人製造魚醬的方式出奇相似。在中國中南方的貿易中,魚醬和發酵魚的交易占據很高的比例,在東南亞亦然。在養魚仍是家族事業的時期,飼養鯉魚的方法世代相傳長達好幾百年,水產養殖也成為中國農業的基石。
十三世紀的威尼斯旅行家馬可・波羅描寫了他在中國大河和湖泊看到的許多貨運運河。他也注意到每天都有鮮魚從海岸運往內陸的當地市集,數量多到他難以相信能夠全數售罄。他觀察到市場的魚種會隨季節變化,但不尋常的是,他辨認不出任何一種。今天,幾乎所有能在中國買到的魚都是養殖魚類。
[1]譯注:統稱為中國四大家魚,皆屬鯉科。
[2] C. F. Hickling, Fish Culture, 2d ed.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71).
[3]譯注:《養魚經》原文為「以二月上庚日內池中令水無聲」,英文翻譯於此處省略,將於後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