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負能量滿點的時代,遇到一些ㄎ一ㄤ人的時候,我們總忍不住想「你怎麼不去死一死」,當然,這種心情在老一輩的臺灣人也有,只不過他們說的是「臺灣海峽(以上可以代換各種水域)沒蓋蓋子」,迂迴地表示不爽的話可以趕快跳下去。
不過,如果回到了 2 萬年前,當時的臺灣人如果聽到這話,可能會非常困惑「欸?可是西邊沒有海峽啊!」
這是因為當時的地球處於末次冰期(Last glacial period),原來在極地及高山的冰川往外擴大,陸地面積約三成被冰原覆蓋,海平面比現在低了 120 公尺!臺灣海峽在澎湖以北的大部分海域都與歐亞大陸連起來,像是菱齒象、德氏水牛、蒙古野馬、四不像鹿等等上古神獸和澎湖發現的「澎湖原人」,都能自由地在歐亞大陸與臺灣之間散步,甚至當時如果想一路向北的從臺灣直衝韓國的濟州島,也是完全沒問題!
浮出海面的臺灣寶寶
隨著時間推移,冰期的巔峰結束,全球氣候開始變暖,融冰導致海平面逐漸上升,臺灣也終於成為太平洋上的島嶼。
在 6000 多年前,現在的嘉南平原仍淹沒於海平面以下,現在盛產鳳梨、距海大約十幾公里遠的的關廟地區,在當時可是霸佔山霸佔海、坐擁無敵海景第一排的超級精華地段呢!
等到氣溫逐漸穩定、海水面變化幅度趨小之後,地震與河川沖積作用才發揮效用,逐漸沖積出了嘉南平原。
到了 5500 年前,第一批定居於當時臺南地區的人群終於出現了!他們留下的器物在現在臺南歸仁的八甲遺址被考古學家發現,這些印有繩紋的陶器成為辨識他們的重要依據,於是,它們也被歸類為「大坌坑文化」。不只八甲,連海邊的臺南科學園區也發現了相似的大坌坑文化遺留,只是年代稍晚一些。
倒風內海、臺江內海是什麼?
雖然說這時候的氣候已經比較穩定,但海水面仍有數次高低波動,甚至侵入臺南東側而形成「古大灣海峽」,它的影響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約在 3000 年前之後,海水面的變化終於趨於穩定,沖積作用旺盛的曾文溪,河口三角洲順著流向往西北方突出,形成最初的「倒風內海」與「臺江內海」。
由溪流沖積而成的泥沙在臺南外海形成數個沙洲,與陸地之間圈出了海灣,曾文溪三角洲以北至八掌溪之間是「倒風內海」,它的名稱緣起或許是因為冬天「水深浪湧」,風好像用倒的不斷湧進灣內;曾文溪以南至二仁溪之間則是「臺江內海」,這個當地人俗稱「內海仔」的海灣在早期中文文獻稱為「大員」、「大圓」、或「大灣」,之後逐漸轉化為「臺江」。
兩個內海的沿岸聚落透過水路頻繁往來,並可沿著河流進入內陸。內海連結了西側寬廣的外海,以及東側廣袤的平原,大量的海洋與陸地資源在此交換,豐富的資源與便利的交通動線,形成熱鬧的內海商圈。從考古資料及歷史文獻也可以發現,許多遺址密集分布於海汊港周邊,例如倒風內海的新營鐵線橋、麻豆水堀頭,臺江內海的新市木柵、永康洲仔尾等,都成為了重要的內海港口。
在地景穩定下來之後,人類的聚落也開始變多,在 1800 年前左右,鐵器閃耀著太陽的光芒照射在臺南平原,當時的臺南人以鐵器取代了大部分的石器,物質文化的表現更為複雜與精美。有趣的是,若比對文獻資料,許多蔦松文化的遺址與平埔族西拉雅族的聚落位置非常接近,部分西拉雅族的習俗、使用的器物等,都可以在蔦松文化的遺物中印證,這也讓大部分考古學家認為西拉雅族很可能來自蔦松文化。
兩大內海交織成的一部臺灣史
進入歷史時期,17 世紀後的歷史文獻記載了不少臺南地區的風景。當時有「倒風內海」與「臺江內海」兩大潟湖,潟湖西側有著許多「鯤身」(沙洲)排列於濱外,沿著海岸排列著許多港口聚落,是臺南地區的主要航道,也是臺灣史上的華麗舞臺。
既然末次冰期已遠離,海平面應該也不會再有什麼變化了吧?But,事情往往不如我們想的那麼單純,幾條主要河流的淤積改道,終於逐漸將內海填平,形成今日的七股、四草一帶臺江內海縮小之後的小潟湖,而地勢較低的海汊港則形成埤塘,轉為蓄水灌溉的功能。
有人會說「臺灣史四百年」,在歷史學家看來,這只是漢人的視角,若在考古學家看來,這又只是人類的視角。透過地質學、古生物學與考古學的探勘,6000 多年來臺灣西南平原上的劇烈而深遠的變化,一一呈現在我們眼前,而這些自然形成的地貌也推動了歷史的發展,深深影響古代臺灣人的生活,自然與人類互動的結果最終形成了我們眼見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