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從「萬水朝東」到黑潮——古籍裡的海洋學與黑潮痕跡

2024-08-10
一群太平洋鯖魚,是太平洋地區大型漁業的代表。(Sourece:Aleph1/CC BY 3.0)

關於黑潮的描述,在明朝、清朝的古籍文字當中,似乎不多;但 300 多年前 17 世紀的海圖、東亞地圖、世界地圖等,卻可以找到蛛絲馬跡。一張可能在明朝末年繪製的地圖與海圖「Selden Map」裡,似乎藏了黑潮強流的蹤跡。

 

追溯塞登海圖――Selden Map(1695 年)

一切要從英國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收藏的一張17世紀東亞地圖講起。[1]
 

根據博德利圖書館網頁上的解說,這份地圖是什麼時候畫的、誰畫的已不可考,但從圖上的中文地名、航線等線索判斷,可能是在17 世紀初,即明朝晚期某個富商掛在家裡參考用的,不像用於實際航海;可能也是最早由古代中國傳到歐洲的地圖之一。
 

近年,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陳宗仁教授對這幅地圖的可能來源、圖風、透露的地理資訊等有非常精闢的考證與分析。[2]據陳宗仁說,地圖本身沒有圖名,西方學界稱之為「Selden Map」,在中文學界則稱此圖為「東西洋航海圖」。陳教授認為圖可能是海外的福建人參考、整理及拼接已經存在的地圖所繪製出來的。這張古地圖的重要性不僅止於在當時宣告中國的版圖,也擴及整個東亞和南亞。雖然大小比例、位置不太準確,但是重要的地理資訊大致都有。

 

17世紀塞登海圖—Selden Map,英國牛津大學博德利(Bodleian)圖書館收藏了一張17世紀的東亞地圖,提供現代人一個難能可貴的機會了解古人眼裡的東亞地理、海岸、海洋現象等。這張地圖是1695年從倫敦一位律師約翰.塞登(John Selden)的財產中發現的,後來被稱為「Selden Map」。據推測,這張手繪地圖是某個東印度公司的商人在當時無法可管的南海帶回英國的,取得來源可能是歐洲人、日本人抑或中國人的船上。(Source: https://seldenmap.bodleian.ox.ac.uk/

此外,這可能是最早期與東西方貿易相關的地圖上有指北針跟標示距離的地圖。海上航線大致從福建泉州港輻散出去,地圖上方有指北針標示方位,也有尺標,雖然不淸楚比例尺是多少,但同時期西方世界似乎沒有同樣製作技術與相似風格的地圖。

 

若將重點回到圖上跟海洋有關的訊息,現今臺灣跟菲律賓的東邊都叫東海,在呂宋海峽南邊呂宋島的北方寫了兩排字,「此門流水東甚緊」,再往北到琉球北方島嶼之間也有「野故門流水東甚緊」。照陳宗仁的分析,「緊」是閩南語「快」的發音,所以很有可能是這些地方向東流的海流速度很快。以我們現在對這些海域海流的了解,圖上的資訊雖不完整,卻可明確顯示出這兩個跟黑潮相關的海域流很強。

 

到了 18 世紀,淸朝廣州府知府藍鼎元(1680-1733)《論南洋事宜書》記載:

 

「海外諸番,星羅碁布,朝鮮附近神京,守禮法。東方之國,日本最為強大。其外則為尾閭,無他番。稍降則為琉球大小島嶼,斷續二千里,外皆萬水朝東,亦無他國。」



—藍鼎元(1680-1733)

放大看的塞登海圖――Selden Map,圖上註記「野故門流水東甚緊」、「此門流水東甚緊」相當有意思,從相對地理位置判斷應該跟黑潮有關。(Source: 本圖取自https://seldenmap.bodleian.ox.ac.uk/,由Selden Map再製,製圖:詹森)

文字中跟當時朝鮮、日本與琉球相關的意涵應該不難懂,「尾閭」是指海水歸聚的地方,而其中「萬水朝東」可能是個跟黑潮相關的詞。令人費解的是與 17 世紀塞登海圖上寫的「此門流水東甚緊」關聯起來的話,都是指朝東流的海水很強、量很大,不像我們現今所知道的東海黑潮流向大致為北到東北向。

 

黑潮從臺灣以北到日本九州之間,最大流速軸的位置大約沿著東海大陸棚邊緣流過吐噶喇海峽,這條流軸離東邊的琉球島鏈大約 120 浬,根本難以碰到島邊。也許是某個島嶼與島嶼間的水流朝東;也有可能是古代航海經過日本西南方吐噶喇海峽向東行,船員經歷日本南方黑潮向東流的印象;或可能是古人對流向、距離、範圍的概念及敍述比較含糊,還不能比較客觀地形容。無論如何,黑潮是從呂宋島以東經過呂宋海峽,沿著臺灣東岸、東海大陸棚邊緣及琉球島弧西側到日本九州南方,在海上最顯著、最重要的海流,照理說,不太可能跳過這支強流不記載,而只記琉球一系列島嶼外圍、可能是潮來潮往的流。因此,「萬水朝東」在這些海域,可能是勉強最接近「黑潮」的形容了。
 

《裨海紀遊》解密黑水溝――黑潮支流的影子(1697 年)

二十二日,平旦,渡黑水溝。台灣海道,惟黑水溝最險。自北流南,不知源出何所。海水正碧,溝水獨黑如墨,勢又稍窳,故謂之溝。廣約百里,湍流迅駛,時覺腥穢襲人。又有紅黑間道蛇及兩頭蛇繞船游泳,舟師以楮鏹投之,屏息惴惴,懼或順流而南,不知所之耳。紅水溝不甚險,人頗洩視之。然二溝俱在大洋中,風濤鼓蕩,而與綠水終古不淆,理亦難明。渡溝良久,聞鉦鼓作於舷間,舟師來告:『望見澎湖矣』。余登鷁尾高處憑眺,祇覺天際微雲,一抹如線,徘徊四顧,天水欲連;一舟蕩漾,若纖埃在明鏡中。賦詩曰:『浩蕩孤帆入杳冥,碧空無際漾浮萍;風翻駭浪千山白,水接遙天一線青;回首中原飛野馬,揚舲萬里指晨星;扶搖乍徙非難事,莫訝莊生語不經』。頃之,視一抹如線者,漸廣漸近矣。午刻,至澎湖之馬祖澳;相去僅十許丈,以風不順,帆數輾轉不得入澳。比入,已暮。


二十四日,晨起,視海水自深碧轉為淡黑,回望澎湖諸島猶隱隱可見,頃之,漸沒入煙雲之外,前望台灣諸山已在隱現間;更進,水變為淡藍,轉而為白,而台郡山巒畢陳目前矣。迎岸皆淺沙,沙間多漁舍,時有小艇往來不絕。望鹿耳門,是兩岸沙角環合處;門廣里許,視之無甚奇險,門內轉大。有鎮道海防盤詰出入,舟人下椗候驗。久之,風大作,鼓浪如潮,蓋自渡洋以來所未見。念大洋中不知更作何狀,頗為同行未至諸舶危之。既驗,又迂回二三十里,至安平城下,複橫渡至赤嵌城,日已晡矣。蓋鹿耳門內浩瀚之勢,不異大海;其下實皆淺沙,若深水可行舟處,不過一線,而又左右盤曲,非素熟水道者,不敢輕入,所以稱險。不然,既入鹿耳,斜指東北,不過十里已達赤嵌,何必迂回乃爾?會風惡,仍留宿舟中。
                                                                            
東亞古代文獻當中,與海洋有關的敍述以及與現代海洋知識之間存在的關聯,十分有趣,尤其是臺灣海峽洋流、臺灣東部黑潮的部分。例如呂宋海峽裡、琉球群島之間的「萬水朝東」;臺灣海峽裡的「紅水溝」與「黑水溝」;臺灣北部海域「弱水」等詞,都是古人對海洋現象的描述。 
 

17 世紀末臺灣海峽「紅水溝」與「黑水溝」

清康熙年間郁永河在《裨海紀遊》裡所描述的「紅水溝」與「黑水溝」所

在位置。(製圖:詹森)

中國從明朝以來的文獻,即有描寫從福建沿海橫渡臺灣海峽、經過澎湖群島來到臺灣的過程。當時民間傳說:「唐山過臺灣,十去六死三留一回」,講的是先民渡海來臺,途中常遭遇狂風大浪、湍急海流,導致船隻翻覆,而不幸葬身海洋。古人眼裡的臺灣海峽是海況險惡多變,難以預料的。

 

1697 年(淸康熙 36 年),時任福建知府同知王仲千麾下幕賓的郁永河奉命來臺灣採硫,回福建後寫了《裨海紀遊》這本書。[3]書裡記載,2 月 21 日(農曆,對應西曆 1697 年 3 月 13 日,時值春初,東北季風減弱之時)郁永河跟著師爺王雲森從廈門搭帆船出發。書上說,當時風弱,船先橫過「紅水溝」,「紅水溝不甚險」,大概是因為碰到小潮期,潮流不強,加上又幾乎風平浪靜,因此「不甚險」。

 

隔天 22 日,續往東航行橫渡「黑水溝」,中午時分已接近澎湖馬祖澳(現今馬公)了。但因風向不順、船還靠不了港。直到 23 日早上,眾人才搭舢舨上岸。書中道:「臺灣水道,惟黑水溝最險。自北流南,不知源出何所」,推論是指澎湖西邊海域。澎湖西邊是臺灣淺灘的北側(參見後篇臺灣四周海底地形的說明),水深大約 20 到 30 公尺,很淺,以現代海洋知識來說,平均流弱。當地海流通常以南北向往復流動的潮流為主,「自北流南」應是碰到小潮時期的退潮流,而今則可知「源出何所」了。
 

1880 年所拍攝停在廣州的帆船,這種帆船是清朝時期用於海上航行的主要船隻。郁永河當年搭的帆船從廈門出發,渡臺灣海峽經過澎湖、從臺南鹿耳門登陸臺灣,大致就是這種形式。(Source: © via Wikimedia Commons/公有領域)

現代講的「黑水溝」,多半是指澎湖跟臺灣之間的澎湖水道,海流由南往北,跟郁永河講黑水溝的相對地理位置是有些出入的。24 日,郁永河等人啟程前往臺灣,離開澎湖時看到海水是深綠色,因為近岸水淺含懸浮物質、浮游植物比較多,因此水色偏綠;再遠一點水色轉為淡黑,應該是到了澎湖水道深水區。接近臺灣時,水色又轉為淺藍,最後由鹿耳門登陸抵達臺南。

 

《裨海紀遊》這本書可能是最早提到「黑水溝」、「紅水溝」這兩個名詞的古籍。從其前後文來看,這兩個詞反映的是水道、海底地形,也有海流的資訊在內。現代對「黑水溝」的解讀大多導向是澎湖水道,海底深邃,水色深藍,海流強勁,大部分時間由南往北,也衍生出「西黑水溝」與「東黑水溝」,跟郁永河的記載海流由北往南不同。「紅水溝」差不多是澎湖以西到福建沿海之間,海底地形大致是烏坵凹陷的南端了,此處水淺,夏天由南海向北流過臺灣淺灘的西南季風流也不強,因此估計海況較為平穩。

 

「唐山過臺灣」所反映的險惡海象,令人驚心,古時候對海洋的了解非常有限,也不可能有海況預報這回事。《裨海紀遊》裡跟黑潮可能有些關聯的是「黑水溝」,以現代的眼光來解讀,在郁永河渡海來臺當時,黑水溝的水團性質可能屬「黑潮支流」,黑潮水在經過呂宋海峽向西偏進入臺灣西南海域的機率很高。經過多年的研究,這支所謂的黑潮支流怎麼進澎湖水道,有幾種不同的冬春季海流分布型態,例如,黑潮由呂宋海峽進來形成C形流徑,部分跟南海水混合流進澎湖水道,部分繞過墾丁南灣再進入臺灣東部的黑潮流徑等等。
 

全球海圖(1861年)

19 世紀中葉,西方的全球地理及海流圖中,各大海洋的洋流分布已經成形了。赤道洋流(Equatorial Current)、北大西洋的灣流(Gulf Stream)、北太平洋的黑潮(圖上叫Japan Current)的樣子都已大致確定。從 1861 年間出版的海圖裡,可以明確看出各大海洋都有其環繞大洋的海流系統,簡稱「大洋環流」;也看得出臺灣東邊有股由南而北到日本南方的海流。此後大約 100年間,透過海洋現場觀測及理論分析,生成各種海流的動力機制陸續被研究出來。
 

19 世紀 60 年代地圖與洋流分布圖。1860 年美國出版的全球海圖中,各大海洋的主要洋流大致皆已到位。圖上所畫的洋流寬窄幅度暫且不論,基本上已清楚地呈現東亞大陸東側有一支由赤道往北的洋流,沿著陸地邊緣往北邊界流。(Source: http://alabamamaps.ua.edu/historicalmaps/world/1851-1875_pg1.html ©University of Alabama(下載時間:2023/2/11/08:45)作者:Warren, P.M。發行:Philadelphia: H. Cowperthwait and Company, 1860; from A System of Physical GeographyHydrographic Chart of the World exhibiting the Prinicipal River Basins, the Oceans and Oceanic Currents.Courtesy of Murray Hudson, Halls, Tennessee

19世紀東南亞及臺灣—呂宋之間的古地圖,古代東南亞地圖與1898年日本人鳥居龍藏所繪製的「臺灣呂宋間諸島嶼」圖

後者在臺灣東南海域已經有簡單的箭號標示海流方向,明顯跟黑潮相關。(Source: © via Wikimedia Commons/公有領域 )

黑潮海圖的正式起源(從 1622 年到 1972 年)

關於黑潮比較明確的敍述大約出現在 17 世紀的西方古籍裡。日本學者北野淸光(Kiyomitsu Kitano)在 1980 年出版的《海洋學:過去》(Oceanography:The Past)一書第 26 單元講到,第一位提到這支沿著東亞陸地邊緣流動的強流者是 17 世紀中葉的德國地理學家伯恩哈杜斯‧瓦雷尼烏斯(Bernhardus Varenius,1622-1650);而「黑潮」這名稱則是大約於 18 世紀末由日本人所命名,原因就是其海水的顏色看起來近乎黑色,日文音Kuroshio就是「Kuro」――黑、加上「shio」――潮的意思。黑潮的英文 Kuroshio 事實上已經包含海流的意思了。有些人會用「Kuroshio Current」,多加「Current」似乎稍嫌畫蛇添足。

 

日本學者川合英夫(Kawai Hideo)在 1972 年出版的《黑潮及親潮之海況學》書中提到,黑潮流系從南到北依地理位置由呂宋海流、臺灣海流、黑潮、黑潮延伸流(Kuroshio Extension)以及北太平洋洋流等海流所構成。另一位日本學者新谷(H. Nitani)於 1972 年出版的《黑潮》(Kuroshio)一書中,在〈黑潮的起源〉(Beginning of the Kuroshio)這章就把從東經130°以西、北赤道洋流西端以北的範圍都算成黑潮源區。

 

現今來看,從菲律賓呂宋島東邊起,經臺灣東部海域,到日本南方的這段北太平洋西方邊界流被泛稱為「黑潮」,是目前普遍接受的認知。

 

1935 年東亞海流圖,新谷(H. Nitani)在 1972 年出版的《黑潮》〈Kuroshio〉一書中的〈黑潮的起源〉(Beginning of the Kuroshio)這章,用了這幅 1935 年日本海軍水文局出版的海流圖,來說明黑潮的地理位置。新谷把從東經 130° 以西、北赤道洋流西端以北的範圍都算黑潮源區。(Source: Nitani, H. (1972). Beginning of the Kuroshio. In: Stommel, H., Yoshida, K. (Eds.), Kuroshio, its physical aspects.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Tokyo, pp. 129–163.)

 
黑潮震盪:從臺灣東岸啟航的北太平洋時空之旅
◎緊鄰臺灣東海岸的黑潮究竟是怎麼來的?又將去向何處?
◎為何有些年捕不到魚?有時又大豐收?
◎黑潮挾帶的海水因為營養鹽濃度很低,水比較清澈,但為何貧營養鹽環境下漁產卻豐富?如何解開這個「黑潮悖論」?
◎旗魚、鬼頭刀這些與黑潮密切相關的海洋生物,是否因氣候變遷產生變化,影響洄游與族群分布範圍?
◎黑潮可以發電嗎?
 
  ★最寫實的科學研究歷程,上演雲譎波詭的海洋百態
  ★最在地的鏢旗魚現場,呈現海洋生物與漁民生活的真實面貌
  ★親見科學研究船在海上工作的驚險、辛酸與甘苦
  ★科學家與漁民聯手,為氣候變遷模擬預測提供貢獻
 
  2017年初,緊鄰臺灣東岸北上的黑潮主軸遠離了臺東海岸,形成漁民口中的「苦流」,捕不到魚。3、4個月後,黑潮主軸貼回臺灣東岸,隨之而來的是新港鬼頭刀大豐收。
 
  黑潮是北太平洋遠古人類拓遷的重要途徑,更是全球洋流系統的重要一環。它緊鄰臺灣東海岸,以每天80公里左右的高速將大量高溫、高鹽的海水由低緯度輸送到中緯度海域,主宰沿途海洋環境與氣候,更深刻影響族群遷徙路徑、文化產出、生物流動,以及今日人們的日常生活。黑潮可說與臺灣的環境、氣候、漁業密不可分。
 
  本書兩位作者分別從科學家和漁民的視野,帶大家深入尖端研究與鏢旗魚現場,親眼看見海洋的真實面貌,例如最尖端的研究是如何產生的?海上工作的一天大家是如何度過的?怎麼鏢置旗魚和鬼頭刀?精采寫實,充滿辛酸、樂趣、悲傷與挑戰。
 
  波光粼粼的湛藍底下,孕育無數生命。生動的圖解將解析黑潮與它周遭水體的複雜糾葛,在臺灣附近四大水域的變化與特色,以及魚類的遷徙和漁民生活。例如科研部分,2016年作者與臺大團隊大突破,運用全臺第一具水下滑翔機——Seaglider——的水下類人工智慧行為發現黑潮的水文結構像千層糕!2023年7月國家研究船隊勵進號研究船和美國研究船的北太平洋海上實驗獲得大進展,幫助提升氣候變遷模擬的精準度。此外,各國在海權上的角力直接影響研究船的科學研究,本書中也有第一手現場的親身紀錄。
 
  黑潮直接影響海洋生態,從東北方的鎖管、透抽,到東海岸的旗魚、鬼頭刀,以及蘭嶼的飛魚,這些隨著黑潮而來到臺灣的信魚們,一直遵守著約定,但氣候變遷之後牠們改變了嗎?漁民和牠們之間的關係,又有怎樣的轉折?
 
  我吃下的魚種會不會就是這世界上的最後一條?人類對於海洋生態的干涉和破壞已經太多,藉由本書期盼身為太平洋島嶼子民的我們,理解這一切如何值得珍惜與被保護。科學研究是一代代人的心血累疊而成,或許有天所有人的名字都會被遺忘,但科學研究的貢獻在此,能為一個更好的環境投注點滴。
【新臺灣史運動】主編推薦書單
新臺灣史運動由《故事》與「臺灣吧」發起,透過「國度間的交流」、「多族群視角」,以及「跨物種的參與」,從海、島、人的三種面向,邀集眾多臺灣史學者與作家,以多媒體的網頁、影片進行的新計畫。由《故事》主編兼聯經總編輯涂豐恩,精選 8 本臺灣史推薦書籍,帶你探索更豐富多元的臺灣歷史。
文章資訊
作者 詹森、江偉全
出版社 野人
刊登日期 2024-08-10

文章分類 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