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傳說中,被天降硫磺、火焰所滅的罪惡之城「所多瑪」真的存在嗎?(上)

ZANNANZA 2020-07-21
Source: Michael Tyler

《舊約聖經》中的罪惡之城

如果在西方要找一座城市代表罪惡,那麼就非所多瑪(Sodom)莫屬。在西方歷史中,很少城市如所多瑪般引起無數世代的恐懼、厭惡和無盡的聯想。


關於所多瑪的滅亡,最廣為人知的記載是在《舊約聖經》的《創世記》中。根據記載,所多瑪和蛾摩拉(Gomorrah)的罪惡極重,上帝得知後就決定毀滅這座城市,但亞伯拉罕(Abraham)憐憫城裡的居民,於是與上帝討價還價。

 

最初,亞伯拉罕問上帝,如果城裡還有 50 個義人,會不會因為這 50 個義人而放過這座城。上帝答應了他的懇求,表示如果城裡真的有 50 個義人就饒恕這座城。亞伯拉罕又再問,如果城裡只有 45 個、40 個、30 個、20 個義人,那麼還會否決定毀城。


上帝逐一答應了他的要求。最後,亞伯拉罕討價還價到若城裡有 10 個義人,也求祂不要毀城,上帝也答應了,即使城裡只有 10 個義人,也會因為這 10 人的緣故放過這城。(創18:20-33)
 

接下來的創世記第 19 章中,上帝派遣了兩位天使到所多瑪,造訪亞伯拉罕居於所多瑪的侄子羅得(Lot),這兩位天使受邀到羅得家中吃飯,但當城裡的居民知道後,紛紛來包圍羅得的家,要羅得交出兩位天使任他們所為。


羅得對這些所多瑪人苦言相勸,甚至說可以交出兩個女兒來讓他們為所欲為,但對方卻更群情洶湧,想加害於羅得。結果兩位天使把羅得拉回家中,並讓那些包圍羅得家的所多瑪人眼睛昏迷,找不到大門。


看到所多瑪人的所作所為後,兩位天使警告羅得,他必須立即帶上所有跟他有親戚關係的人離開所多瑪,甚至離開這個平原,因為上帝已經決定了要毀滅這裡,他們是被派來執行判決的。


羅得連忙告知他的女婿們上帝要滅這城,但對方都以為他是在開玩笑。天明之時,羅得遲遲不肯離開所多瑪,天使著急於是拉著羅得、他的妻子和兩個女兒的手逃出城外。


他們先是到瑣珥(Zoar),上帝答應暫時不滅這座小城,但當他們到瑣珥後,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

 

天上突然降下硫礦和火,將所多瑪、蛾摩拉、和整個平原、平原諸城全部都毀滅了。

在《申命記》中有記載,除了上面提及的所多瑪和蛾摩拉外,洗扁(Zeboim)和押瑪(Admah)亦同遭此劫而毀滅淨盡(申 29:23)。而羅得的妻子則因為回頭望,所以就變成一根鹽柱。當亞伯拉罕清早起來望向平原時,他看見「那地方煙氣上騰,如同燒窯一般」。(創 19:1-30)


 

宗教界對所多瑪所犯罪行的不同解讀

故事說到這裡告一段落。


讀者們可能會有疑問:所多瑪所犯的罪惡到底是什麼?為何招惹上帝如此大的憤怒,以致要用火來消滅這座城市?


傳統上來說,所多瑪犯的罪惡跟性有關,例如他們要羅得交出造訪他家的天使,任他們所為。這段經文的其中一個解釋,是與同性性行為有關(正因為此,後世人將不自然的性行為稱作 Sodomy,就是來源自所多瑪的典故)。


另外,羅得兩位女兒在逃離瑣珥後,在山洞中分別將羅得灌醉後與他發生關係(創19:31-38),顯示女兒可能是因為長期居住於罪惡之城,性觀念和價值觀因此而遭到扭曲,以致最終做出了亂倫的行為。


女兒的所作所為也被視作是所多瑪罪惡思想的證據,再將所多瑪跟性之間聯結起來。


但除了性犯罪之外,所多瑪的滅亡在宗教界也有其他的解讀,例如也有宗教學者認為是所多瑪人隨意的暴力和傷害訪客等行為觸怒了上帝。在古代近東的遊牧與半遊牧民族的文化中,善待訪客這種好客之道被視為是一種必須遵從的社會教條。


因此,所多瑪的居民威嚇作為訪客的天使是一種不能饒恕的過犯。有歷史學家也提出,所多瑪的故事反映了青銅器時代近東一帶城市文明和遊牧民族之間的文化衝突。


 

古典學中的所多瑪:斯特拉波和約瑟夫的記載

死海資料圖片,死海是含鹽度很高的鹹水湖,鹹水蒸發後留下湖邊雪白的鹽份。

所多瑪和蛾摩拉的典故,究竟是神話傳說,還是真實曾經發生過的歷史事實?


這個問題雖然在現代仍有極大爭議,但在古典時代,所多瑪被視真實城市存在這點並沒有受到太大質疑。


在古典時代的作者曾經多次提及過所多瑪,羅馬時代的希臘地理學家斯特拉波(Strabo,公元前 64/63 年—公元 24 年)曾在其著作《地理學》(Geography)中提及在馬薩達(Masada)附近的死海曾經有 13 座有人居住的城市,而所多瑪則是它們當中規模最大的都會。


斯特拉波還提及,距離所多瑪六十斯塔德(Stadia,古代距離長度單位)以外的地區則逃過一劫,沒有被摧毀。關於所多瑪的覆滅,斯特拉波給出的解釋跟火與硫磺有關,但他相信是自然現象而非上帝的審判,因為死海一帶發生地震,導致地面噴出火焰、硫磺和瀝青摧毀了這些城市(Geography Book XVI,Chapter II:44)。


另一份對尋找所多瑪位置有參考價值的文獻,是羅馬籍猶太裔歷史學家弗拉維.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公元 37-約 100 年)的《猶太古史》(Antiquities of the Jews)和《猶太戰爭史》(War of the Jews)。


約瑟夫曾經提到,所多瑪的位置在死海附近,並且跟約旦河距離接近(Antiquities of the Jews,Chapter VIII:3)。他認為所多瑪由五位國王統治,並曾經跟亞述人爭戰(Antiquities of the Jews,Chapter IX-X)。


根據約瑟夫記載,所多瑪曾經是一座富裕而漂亮的大城,並因觸怒上帝而遭到天譴,被天降下的雷電、火與硫磺毀滅。約瑟夫所提供的所多瑪滅亡原因的紀錄,跟《舊約聖經》中的記載相當一致。


在《猶太戰爭史》中亦提到所多瑪的位置跟瑣珥為鄰,並曾經很繁盛。而根據約瑟夫《猶太戰爭史》,到了公元一世紀的羅馬時代,所多瑪在造訪當地的人眼中,仍然可以看見它被燒成灰燼的遺址(War of the Jews,Chapter VIII:4)。這時候距離記載中的所多瑪滅亡年代,已經過了接近 1,900 年。


近代歷史學界和考古學界對傳統文獻記載的質疑

雖然古典時代的史學家,不論是希臘人或猶太人,都將所多瑪的存在視作歷史事實,但到了近代,關於所多瑪的存在和戲劇性的滅亡都遭到了理性的質疑。


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歐洲興起了考古學的熱潮,在尋寶和個人名譽的吸引之下,很多古典時代有名而長期以來找不到遺址的古城都被挖掘出土,包括希臘的諾可索斯、邁錫尼、小亞細亞的特洛伊等等。


然而同時,但關於所多瑪存在的文獻和遺址都很缺乏。另外,《聖經》早期人物如亞伯拉罕等的歷史性(historicity)也同樣沒被美索不達米亞出土的泥板文獻確立。


簡單來說,以當時的已有考古知識,學術界並沒有任何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所多瑪的存在和它被滅的故事是歷史事實。於是,當時的學術界普遍對所多瑪的存在持高度保留,學術界中甚至有比較極端的理論,指所多瑪和它被烈火焚毀的記載純屬杜撰。


那麼,關於所多瑪這座罪惡之城的記載,包括《舊約聖經》和古典時代作家所寫的,到底有幾分真、幾分假?這個問題經過了數十年的考古工作和研究,仍然沒有太大的進展。


直到二十世紀中後期,圍繞所多瑪的歷史真相仍然被迷霧掩蓋。這座傳說中惡貫滿盈的罪惡之城,難道就這樣如鬼魅般永遠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以當時的證據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是肯定的。直到二十世紀末和二十一世紀初,新的考古證據才又將所多瑪是否存在的問題,於考古學和歷史學界的討論中再度浮上檯面。

 

參考資料
  1. 《舊約聖經》《創世記》,繁體中文和合本(link
  2. 斯特拉波《地理學》(link
  3. 弗拉維.約瑟夫《猶太古史》和《猶太戰爭史》,William Whiston翻譯(link
文章資訊
作者 ZANNANZA
刊登日期 2020-07-21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