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通史】不見天日的礦坑是掌握起大厝的財富密碼:乘載臺灣百年淘金夢想的黃金山城

曾聖軒 2024-08-14

黃金,因開採容易、可塑性極高,同時也不易變質,成為世界公認的貴金屬之一,即使貨幣失效,黃金的價值也難以動搖。關於發現黃金而致富的傳說,也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在世界各地流傳著。時至今日,仍有人相信日軍在臺灣留下了大量的黃金,反映著人們對於黃金的幻想以及致富的渴望。其實,在臺灣想要淘金致富曾經不是癡心妄想,在東北角的山城裡,就有兩座曾大量出產黃金的小鎮,乘載了臺灣百年以來的淘金夢想,它們就是金瓜石和九份。

現今大家對這金瓜石與九份的印象多是觀光勝地、約會的好去處,黃金山城的記憶似乎已成為了過去式。我們已經難以想像俗諺「上品送九份,次品送臺北」所形容著的九份輝煌時期是什麼樣的?礦工們的生活又為何會是「三更散,四更富,五更起大厝」?就讓我們來一探「黃金山城」輝煌的採金史。


找到黃金了!臺灣淘金熱潮的開端

在《臺灣通史》中,連橫曾記載著一則故事:早在荷治時期就傳說著臺灣東部的哆囉滿(今花蓮縣新城鄉)盛產黃金。1862 年,鄭氏王朝派遣通事陳廷輝前往哆囉滿探查,希望找到傳說中的黃金礦脈,在當地幾經詢問後,部落老人卻說:「如果想開採黃金的話,你們恐怕要有重大變故了。」陳廷輝感到不解,老人接著說:「先前日人前來採金,卻被想採金的荷蘭人驅逐、荷蘭人又被鄭成功打跑。如果鄭氏仍想開採金礦,恐怕要面臨改朝換代的命運了。」說罷便離去,只留下滿臉惶恐的陳廷輝呆站在那。果不其然,隔年清朝就率兵渡海,攻佔臺灣。這則傳說或許有些穿鑿附會,不過這也讓黃金的開採增添神秘的色彩。

事實上,早在康熙年間的諸羅知縣季麒光,就曾於記載基隆山上有原住民曾發現金礦的傳聞,但在臺灣淘金成為熱潮則是在清代末期。光緒十六年(1890 年),當時的臺灣巡撫劉銘傳正如火如荼的展開現代化建設,鐵路是當時的重點項目之一。當鐵路鋪設至七堵時,恰好因鐵路路線路過石碇溪。某天,有一名工人在溪邊洗碗時,突然發現碗中有一閃一閃的沙子,定睛一看才發現,這不就是傳說中砂金嗎?當時負責修築臺北至基隆段鐵路的工人們,是一群曾去過美洲的粵籍工人。這批工人在加州時,也曾遇上舊金山的淘金潮,因此在他們發現河水中的砂金後,憑藉著他們在美國的淘金經驗,在河邊披沙揀金,進而發家致富。隨後鄰近的民眾紛紛前來,一同加入了採金的行列。淘金的人數大量增加、範圍也持續擴張,可以說是臺灣史上第一波的淘金熱。
 
清代劉銘傳所鋪設的鐵路,本圖為龜崙嶺古道路段(Source:wikipedia
這股淘金熱的消息當然也傳進的官府耳裡。當時正值臺灣建省之初,許多新建設與洋務的建設需要大筆經費,正愁於經費不足的官府當然不會放棄這個大好機會,隨即頒布了禁採黃金的命令。不過,已經嚐到甜頭的人民當然不會輕易撤出,甚至會在半夜偷偷順著溪流而上淘金。眼看難以遏止民眾淘金的行為,基隆同知黎景嵩提出「將淘金歸為官營」的建議,並由當時的臺灣巡撫邵友濂同意後實行。

光緒十八年(1892 年)金砂總局便在基隆開張,並且設下領照才能淘金的規定,同時也在熱門的淘金地派遣鄉勇駐守,以防民眾逕自開採。不過臺灣東北部的河流範圍過於寬廣,導致管理鞭長莫及,創辦砂金總局原意是為了增加政府收入,但實際成效卻遠低原先的估計。

後來金砂局被淡北五名紳商所組成的「金寶泉」商號承包,其中一名採金人李家,在沿著溪流登上九份山時意外發現了「小金瓜」的礦脈,後來又陸續發現了金瓜石與大竿林的礦脈。原本寂靜的基隆山,因著發現礦脈而開始繁榮起來,也開啟了日後九份及金瓜石礦業的輝煌歲月。
 
從1905年的臺灣堡圖中,即可看見九份、金瓜石以及水湳洞等地(Source:wikipedia
1985 年,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戰敗,臺灣被割讓給日本。日本在接收臺灣後,自然不會放過金瓜石與九份的黃金。在日本人引入新的開採技術後,金瓜石與九份的金礦被大量開發 ,原本人煙稀少的金瓜石,搖身一變成為不夜山城,甚至獲得了「日本首一金礦山」的別稱。

臺灣總督府在金瓜石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仿造清朝的舊制設立「砂金署」。不過,這僅只是為了安撫原先的採金人們,以防他們不滿,發生暴動。當時,許多抗日武裝團體會潛入山區躲藏、盜採砂金等等,再加上當地的地形特殊,日本不敢直接派兵鎮壓,最後決定先派人調查採礦的舊慣及當地地形。隨後,總督府先嚴禁採金、再關閉了砂金署,並在 1896 年時頒布了〈臺灣礦業規則及其施行細則〉,確定了各產金區的礦權,規定只有日本國民才能經營礦業,剝奪了臺灣本地人的採礦權利。

同年,礦區被區分為東區的金瓜石礦山以及西區的瑞芳礦山(即九份礦山),而這兩個礦區則分別由日本商人田中長兵衛的「田中組」與藤田傳三郎的「藤田組」掌握,就此展開日本企業控制礦山的時代。在大量資本進駐以及企業控制下的礦區,開採技術與設備也大幅提升。隨著開採加深,金瓜石也開始出產銀礦與銅礦,更將金瓜石的礦業推向顛峰。
不過金瓜石也並非一直繁榮發展,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全球經濟蕭條也波及到了臺灣。金瓜石的採金事業在此時遭遇滑鐵盧,煉製廠甚至一度被迫關閉,只能從日本本土輸入礦砂繼續營運。當時的礦場經營權易手到了另一位日商後宮信太郎的手上,曾擔任諸多商社社長的後宮信太郎,靠著他巧妙經營與獨到的商業眼光,受到重挫的金瓜石礦業也才得以從經濟恐慌中快速復甦。
 
金瓜石本山六坑金礦礦石運出的畫面(Source:wikipedia
1933 年(昭和八年)時,金瓜石發現了「本山五坑」,礦區的價值節節上漲。後宮信太郎也決定在此時將礦區以兩千萬日圓的高價售予日本礦業株式會社(今日礦金屬),他也因此獲得「金山王」的稱號。此時,金瓜石的礦業再度達到了另一個高峰,今日水湳洞一帶的十三層遺址便是當時所建的「浮礦選場」。新穎的設施再加上新礦脈的發現,讓金瓜石的黃金年產量達到了七萬兩,「亞洲第一貴金屬礦山」的稱號實至名歸。金瓜石人口也在此時達到八萬人,小鎮的商業、服務業發展到了極致,堪稱金瓜石的黃金年代。
 
水湳洞揀選場遺址(Source:wikimedia

黃金山城的淘金夢九份

相較於都是直營開採的金瓜石,因為金礦生成的地質條件不同,九份的金礦開採模式也大有不同。在金瓜石,由於黃金深埋在礦脈之中,礦工們需要透過企業主投資的大型機械才能採礦,因此礦工們領取的薪資較為固定;而九份的金礦則較接近地表,礦坑的開採則以承包制度為主,礦工倘若採集到大量的黃金,便有可能一夜致富。俗諺「三更散,四更富,五更起大厝」就是在形容這種情況。

日治初期,負責開採黃金的藤田組前往瑞芳警察署,希望能夠找到會說日語、又有能力承辦金礦工程的臺灣人來協助他們。最後出線的就是日後成為日治時期五大家族之一的基隆顏家二子顏雲年。顏雲年協助日本人管理九份一帶的治安,成功與日本人建立良好的關係,並取得瑞芳礦山的一小部分經營權。因為瑞芳坑口過於分散、難以管理,藤田組的資金與技術已經難以維繫礦區的經營,顏雲年便藉此良機,透過分期付款的方式取得了瑞芳礦山的經營管理權。

其實,顏雲年對於掌管礦權一事早有規劃。早在 1903 年(明治 36 年)時,顏雲年就與蘇源泉等人共組雲泉商會,累積相當程度的資本。1918 年時,顏家事業進一步的發展,買下了藤田組在瑞芳的所有礦權,並與藤田組合組「臺北炭礦株式會社」。顏家更在隨後將會社的股份全部買下,成立了「臺陽礦業株式會社」,與當時瑞芳的「金瓜石礦山株式會社」一同雄霸臺灣東北角。

因為九份的礦工能夠掌握自己的財富,使得九份的商業蓬勃的發展起來,各式舞廳、酒家,甚至是最新潮的電影院都出現在這個小山城上。當時的礦工們因為工作艱辛、環境相當危險,所以都著軍服上班。到了下班時間,礦工們回家洗好澡、梳妝打扮後便會穿著西裝上酒樓消費。「日時全乞食,晚時隴紳士」,這句俗語就是在形容礦工們的生活。也因為工作性質危險,礦工們根本就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所以大多選擇及時享樂、過著賺多少花多少的生活。


在淘金熱潮之後

可惜山城的好景不常,瑞芳地區的主脈很快就面臨枯竭的窘境,礦脈被採掘一空的九份黃金產量快速下滑、承包的工人們也逐一退出礦區,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幾近停止生產。二戰以後,雖然九份的採金事業一度復甦,但受到金價下跌、礦脈衰竭的問題影響,九份的淘金事業最終仍在 1970 年代劃下句點。

金瓜石的金礦產業同樣面臨礦脈衰竭的問題。戰後金瓜石礦業延續日治時期官營的模式,由臺金公司負責經營,除了金礦以外,銅礦也是當時的開發重點,這也讓金瓜石的榮景延續了好一陣時間。不過這樣的光景也沒能維持太久,臺金公司曾透過貸款添購新設備、增進開採技術,希望重振金瓜石的光景,不料隨著國際銅價不斷下跌、黃金產量逐漸減少而無法償還貸款,終於 1987 年歇業。至此,臺灣長達百年的輝煌採金史也就此謝幕,但山城的淘金夢。
 
參考資料
  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風雜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通史》,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淡水廳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4. 陳慈玉,〈日治時期顏家的產業與婚姻網絡〉南投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1。
  5. 唐羽,〈黃金的歷史與金瓜石礦山的興衰〉(全)。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 2019 年學刊,2019。
  6. 劉珮君,〈從礦產業到文化產業:濱海山區聚落金瓜石的變遷〉。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7. 莊珮柔,〈日治時期礦業發展與地方社會──以瑞芳地區為例(1895-194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延伸閱讀:
1.《臺灣通史─原文 +白話文注譯》
      
連橫著,蔡振豐 、 張崑將等譯,點此購買
2.《臺灣通史》
      連橫著,點此購買
文章資訊
作者 曾聖軒
刊登日期 2024-08-14

文章分類 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