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德國紅點、iF 設計獎齊名的國際設計獎 GOOD DESIGN AWARD,是設計人皆關注的設計獎項。自 1957 年成立以來,每年評審團隊從來自世界各地數千件作品中發掘、表彰創新且有益於社會的作品。由設計大師龜倉雄策設計的「G Mark」標誌更早已深植在一般大眾的印象中。
由日本平面設計大師龜倉雄策設計的標誌(GOOD DESIGN AWARD提供)
日本 GOOD DESIGN AWARD 作為這個設計大國的重要象徵,讓人意外地,它的誕生其實跟「盜版」有著直接的關係!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急欲重振經濟的日本製造業開始大量參考歐美設計。從交通工具、家電用品,包含品牌識別甚至直接模仿,日本也因為出口產品的盜用問題受到國際的抨擊與質疑。
為了鼓勵原創設計,日本通商產業省(現改組為經濟通產省)參考英國為促進貿易而設置的產品推廣政策,成立專門組織,聘請建築大師坂倉准三主導,廣納日本當代設計師,共同制定「GOOD DESIGN 商品選定」制度,在「設計」這個概念尚未普及到一般大眾的狀態下,拉開了 GOOD DESIGN AWARD 的序幕。
歷經 1964 年東京奧運、1970 年的大阪世博會,國際間對日本的注目也從經濟轉向社會發展性的觀察。隨著人民生活水準提升,日本從過去的大量製造轉向設計創新,好比 SONY 研發隨身聽(Walkman)、Honda 推出 City 車款,讓日本原創在世界打響名號,Good Design Award 也獲得國際重視。
然而,面臨泡沫經濟與大型災難等挑戰,設計師開始思考設計能為人類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在作品中注入「環保」、「通用」和「永續」等觀點,帶動 Good Design Award 改變評選初衷,轉向「發現好的設計,將之傳達給社會」的理念,並且擴大既有範疇,包含建築、軟體、服務等設計內容,都囊括進評選之中。
近 10 年,臺灣設計在 Good Design Award 屢獲佳績,Gogoro 設計的電動車更從數千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拿下只有 19 個名額的金獎,包含產品、空間、展演到服務,都能看見臺灣的設計名列其中。「創意」更是日本人最常用來形容臺灣作品的關鍵字。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