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牯嶺街,許多人會聯想到小劇場或經典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然而臺北牯嶺街曾是有名的「古冊街」,40 多年前全盛時期多達 200 家舊書店,其中最為傳奇的,便是「松林書局」,擁有超過 70 年歷史,在牯嶺街上站成了一座奇景。店主目前交棒給第三代蔡彤明,在這個快速變動的年代,他期許讓古冊的靈魂,成為社區精神的一部分。
舊書店宛如城市之眉
知名出版人傅月庵曾說:
書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眼睛,舊書攤、舊書店則如城市的眉毛,存在時不覺重要,一旦消逝,城市的面孔逐漸顯得空洞 。
「松林書局」,就是臺北城市中那道濃重的眉。從 1945 年第一代的蔡木林創立營業,歷經三代,至今屹立不搖。蔡木林早期在嘉義賣木材,來到臺北後,開始經營收舊書,堪稱是最早在牯嶺街擺舊書攤販賣的前輩。後來愈做愈好,開始拉鄰里一起擺攤,松林也是第一個在牯嶺街上由攤販轉為實體書店的先鋒,帶動了舊書街的誕生。
書店招牌「松林書局」四個字,也出於蔡木林的墨寶。當年,他用顏真卿字體親筆寫下,成了極富有人味與溫度的招牌,一如店裡的書,有著清朝的線裝書、鉛字印刷的日文書、德文書、英文書等等,對許多高端收藏家或做學術研究的學子來說,松林都是必走之地。
第二代由蔡木林之子蔡鏡輝接手,許多人對蔡鏡輝的記憶是,當人們來這裡找書,他會把手寫的書目攤開,告訴客人說:「目錄在這裡,要哪本我幫你去找。」整個松林書局大約十多坪,長方格局,走進去,整排整排的書堆疊,一排約有兩三公尺高,兩層樓加起來有近十萬冊,走道狹窄、轉身稍不小心還會撞到書。二樓更是許多人記憶裡的神秘境地,要找書,只有蔡鏡輝能進去。當時,店裡賣最好的是算命看相、中醫和歷史等書籍,藏書年代到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都有。
蔡鏡輝從十多歲就開始幫忙家中做生意,印象最深是夏天午後大雨時,要跟大家一起慌亂搶救書本,因為,書濕了不能曬,一曬就皺,泡水了只能丟掉。
牯嶺街舊書的全盛時期為 1970 年代到 1980 年代,後來因應政策,許多舊書店被遷往光華商圈,打散後的書街,人氣漸弱。數十餘載,從榮景到後期的人煙稀少時期,「松林書局」一直都在,蔡鏡輝從未輕言放棄這家書店,直到現在,只要健康狀況許可,他仍然每天到書店走走看看坐鎮指揮。他說:「我要做到人生的最後一天,讓這些文化有機會可以傳下去。但,只怕到時舊書會被當成廢紙丟掉了吧……。」
一直到 2019 年蔡鏡輝身體微恙,才轉手給第三代的兒子蔡彤明經營。新的時代,年輕人大多選擇在網路、新書店買書,會來松林書局的多以老顧客為主,當年常拜訪的學生、現在已經是中年人,偶爾還會回來挖寶找尋年少記憶。
牯嶺街在半個世紀以前,曾經是條人潮絡繹、書攤遍地、書蠹藏匿的「舊書街」。舊書市集在牯嶺街的興起,最早可溯自 1945 年日本戰敗,尚待遣返的在臺日人將帶不回去的書畫水墨於此兜售,牯嶺街也因而有了「舊書街」的名號,並在日後持續作為愛書人們尋寶的書香寶地。然而,1973 年牯嶺街道路改善工程之後,街上席地而擺的舊書攤在有礙市容觀瞻的考量下,陸續被遷往光華商場。舊書街從此成為往事,僅留下幾間老書店像「松林書店」,仍在訴說著舊書街的老故事。
保留火燒牆面讓空間說故事
蔡彤明原本從事工程師行業,與書籍毫無相關,在他有記憶的印象裡,松林的來客已經很少了,加上父母身體微恙,書店這幾年已疏於經營,店裡有的幾乎都是網路興起的 2000 年以前的書。接手後,他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整理,他記得,一開始書堆得連走道都沒有,還有歷經火災燒焦的、被蟲蛀的,他整整丟了兩車,再把部份書籍搬去別的倉庫暫時存放。
藉由此次老屋新用計畫,他將經費用於整修書店基礎工程硬體,並期待藉由回饋活動,復興舊書古冊文化,讓多點人重新來關注,為小小書店帶進更多朋友。
老屋改造部份,他將老舊鐵捲門改為電動鐵捲門,更換地板、配電及燈具,也重新粉刷牆面,維持舊書店的模樣,但讓整體變得更加寬敞明亮,整平後無段差的地面,連 90 歲的阿嬤都可以輕易地走進書局看書找書。既保留「松林書局」的歷史記憶,也能讓人耳目一新。特別的是,松林在二十多年前曾遭火災。牆面上還有火燒的痕跡,松林在整修過程中,將保留這些歷史痕跡,讓新舊共存,讓空間訴說自己的故事。
而在社區回饋活動部份,松林將以網路力量廣招鄰里及愛書的大眾,一起來進行舊書文物的整理。蔡彤明表示,這些珍貴的書籍,印刷都相當精美,讓年輕人及愛書人有機會去摸這些舊書、翻開來看看,體會舊書的溫度,並進行簡單的清潔整理;最後,也會帶領大家一起做簡單的修復,或找專業修復師,一起讓珍貴的舊書復活。
期許繼續為愛書人開創新的資料庫
未來,蔡彤明將繼續收購來自世界各地具歷史意義的舊書,他相信能流傳下來的舊書,都保存了老祖宗的智慧。他將繼續尋找前人的智慧心血,為有心做研究的人開創新局面;此外,他也將定期為愛書人舉辦聚會,在城南地區為大眾進行導覽,細數舊書文化產業的種種風情。
最後,也希望在店裡舉辦各種活動來介紹舊書,如書法、印刷、篆刻等,或找 YouTuber 來介紹舊書,藉由不同的手法,喚醒大家對古冊文化的關注。他說:「這幾年,大家路過都只是來拍照打卡,松林成了讓人憑弔的標的,我覺得很可惜。希望藉由這次的機會,引發人們潛藏的舊書魂,重新感受在書裡能得到的療癒和釋放。」
數十年來,「松林書局」已成牯嶺街上的奇景,歷經三代,蔡家堅守著書本和文字的價值,相信在這快速變動的年代,人們仍有著慢下來品嚐文字與智慧的渴望。他們期待,讓舊書文化有機會再成為社區美景的一部份,同時,也讓愛書之人,繼續在先人的智慧中,開創新的道路。
說到「都更」,一般民眾腦海中想到的,就是拆除重建。但「砍掉重練」的更新式重建,真的有比較好嗎?由建商主導的都更,未能呼應各地的發展紋理,清一色的高樓大廈,讓歷史與街區的樣貌消失了,生活在這的人與空間的故事,也被抹除了。
城市的進步,在於生活於此的人能不能感受到歸屬與幸福,邁向永續低碳城市,拆除重建不是唯一途徑!臺北都更處「老屋新用」計畫,找回巷弄間的人情味,讓空間說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