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故事臺中】從桃園到鹿港都是他的!臺灣的中部傳奇「大肚王」

張哲翰 2017-11-23

從前,臺中有個「大肚番仔王」,有著大耳朵、粗眉毛,因此綽號叫「大眉」。傳說,只要他射箭射到的田地就會大豐收。


事實上,臺中確實存在過「大肚社」,大肚社頭目也能夠指揮二十幾個村落,但在這個「臺灣」的舞臺上,荷蘭人與鄭成功激烈交戰的劇本中,臺中大肚王的出場少之又少。


在與荷蘭人長期對抗後,1645 年,大肚王選擇加入荷蘭人的陣營,但他並未就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這是因為 1661 年,鄭成功到了臺南,和荷蘭人打得如火如荼,而戰火也延燒到千里之外的大肚社。


江日昇描寫 1661年7月鄭氏軍與大肚社原住民的戰爭。(圖片來源:江日昇,《臺灣外記》,燕京圖書館藏清道光13年(1833)求無不獲齋刊本,卷11,頁21。)

事後,清人江日昇在《臺灣外記》大致這樣寫:


(1661 年)七月,鄭氏集團人楊高霸凌大肚社人,阿德狗讓將其殺害,並領導社眾反(判或抗),攻勢凌厲,將援助被困的荷蘭人。鄭成功結合黃安、陳瑞兩鎮軍力斬殺阿德狗讓,並安撫綏靖其餘黨眾,班師回營。


主角鄭成功,最終率隊平定「反賊」大肚社人,然而歷史的真相就是如此嗎?如果以「大肚王」的角度來看,事情是否就會有所不同?


根據荷蘭人的記載,從大甲溪南下七小時的路程,就會到達稱為「Tallita」的大肚社,即為今天的大肚鄉。當時,大肚社分成北、中、南三個村落,大肚王就住在大肚中社(King of Meddag,位於今大肚鄉一帶)。


從1921地形圖來看,大肚社曾經座落於依山傍水的大肚鄉,具有優良的地理位置。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臺中市百年歷史地圖》,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ainan.aspx(2017/09/18瀏覽)。

「大肚王」被稱為「王」並不代表他建立了一個王國(Kingdom),而是對一個具有權力、地位的「跨族群頭目」的稱呼。根據荷蘭人與漢人的說法,大肚王鼎盛時期曾統治 27 個村社,在 1645 年《熱蘭遮城日誌》的記載中,明確受統轄村社總共有 18 個。幾乎可以說,臺灣整個中部地區都是他的管區。


從《番社采風圖》中,可以找到大肚王統治範圍介於大甲溪與大肚溪之間。
【圖片來源】杜正勝題解,《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首圖。

只是,如此大的區域、如此多的村落,為什麼要聽從「大肚王」的命令?


其實,大肚社一帶曾經被譽為「臺灣最富庶的地方」,有豐富的穀物與物產,在大肚山西側山下的平原,臨近水量平穩的大肚溪,斷層線又有充沛的泉水,生活環境較其他的村社好得多。也因此造就了此一傳說:只要大肚王「射箭,農地就會豐收」。


當地的村社臣服於大肚王,而大肚王則須以自己的能力回報,當外族入侵時,大肚王必須率領眾人站出來反抗,保護村社的領地。


與荷蘭人的衝突不曾停歇時,大肚王可能考量到徒然消耗自己實力,不如選擇以和平換取實力的保存。因此,在 1645 年南下臺南普羅民遮城,參加荷蘭人舉辦的南路地方會議。


在這個南路地方會議上,荷蘭人會舉行公開懲罰,威嚇參與的頭目,不敢不服從命令;並且頒發藤杖給頭目,代表荷蘭人給予治理村社的權力。這一年的重頭戲就是大肚王表示願意服從荷蘭人,與荷蘭人簽約的戲碼。


大肚王願意服從荷蘭人,對他們無疑是個大好消息,這代表臺灣南北的交通不再因為大肚王的盤據而受阻。


1652 年繪製地方會議情況,原住民頭目列坐參與會議。((Source: Caspar Schmalkalden, via Tonio Andrade / Wikipedia)

但是對於荷蘭人來說,大肚王依然令他們頭痛。


因為大肚王雖然向荷蘭人表示臣服,卻不完全聽命於荷蘭人。大肚王同意讓荷蘭人通過他們的村社,卻不讓傳教士進駐傳教,也因此荷蘭的記錄裡臺中一帶未有教堂、學校出現。


大肚王轄地以物產豐沛聞名,但荷蘭人從大肚王轄地所收到的交易稅金,卻始終比不上其他村社,甚至還低很多。


種種情況都讓荷蘭人覺得大肚王的臣服,只是做做表面功夫,實際上大肚王依舊過著自己的生活。為此,荷蘭人決定開始派軍進駐虎尾壠(Favorlang,今虎尾一帶),並且介入大肚王轄下北投、岸裡等社對外的衝突,打算逐步削弱大肚王的勢力。


【圖片來源】杜正勝題解,《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第二圖。

1661 年4 月初的黎明,飢餓的鄭成功軍隊總算到達臺灣。前幾天,他們才因為海上的狂風暴雨,轉往澎湖避難,原本以為臺灣遍地食物,糧食準備不多,如今一延宕,澎湖又寸草不生,漂泊在海上的鄭氏軍隊面臨嚴重缺糧。


鄭家船隊靠著最後的意志力,趁著大浪進入鹿耳門水道,嚇得普羅民遮城(赤崁城)駐軍開城投降。鄭家軍隨即包圍熱蘭遮城(安平古堡),並且四處搜索糧食。眼看熱蘭遮城長官揆一仍未有投降的打算,這場缺糧的長期抗戰,該如何解決?


1661年9月荷鄭兩方在熱蘭遮城外海戰。
【圖片來源】轉引自江樹生,《鄭成功和荷蘭人在臺灣的最後一戰及換文締和》(臺北:漢聲出版社,1992),頁23。

為了解決糧食問題,5 月下旬,鄭成功安排各軍至各地屯墾,北到新竹、苗栗一帶,南到鳳山、觀音山一帶。然而,屯墾無法快速解決缺糧,屋漏偏逢連夜雨,來自金門的運糧船一直沒來,向民間索取的蕃薯頂多支撐一時。


就在這種情況下,鄭成功指派在臺中屯田的軍隊,為了「屯墾」入侵大肚社的領土,與大肚社人開戰。


鄭家軍的楊英在《從征實錄》這樣記:「援剿後鎮、後衝鎮官兵激變大肚土番叛,衝殺左先鋒陣營。」但從大肚王的角度來看,這些不請自來的鄭家軍才是問題的根源吧!


無論如何,大肚軍取得最終的勝利,鄭成功從各地掉來的軍隊皆被大肚社軍打敗,鄭家軍最後如何撤退不得而知,楊英只留下當地軍隊調往「南社」(虎尾壠社)的訊息。


在結束與鄭家軍的戰爭後,大肚王依然保持著臺中的勢力範圍,但也因此阻礙鄭家軍向北發展的路線,招致之後鄭軍多次入侵,其中鄭家將領劉國軒在 1670 年入侵大肚番王轄下沙轆社,並且放火燒了村社,只剩少數社民逃到埔里。大肚番王的傳奇也就到此告一段落,走下屬於他的歷史舞臺。


在過去漢人中心的劇本中,我們很少站到其他族群的立場思考,如今換個角度再來看看,他們難道不是保衛家鄉的英雄嗎?

參考資料
  1. 翁佳音,〈被遺忘的臺灣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臺灣風物》第42卷4期(1992),頁97-116。
  2. 康培德,〈環境、空間與區域:地理學觀點下十七世紀中葉「大肚王」統治的消長〉,《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9期(2003.11),頁97-115。
  3. 林曉英,〈史實、傳說與戲曲:《大肚番戰劉頂》〉,《臺灣音樂研究》第19期(2014.10),頁37-66。
  4. 吳聰敏,〈荷蘭統治時期之贌社制度〉,《臺灣史研究》第15卷1期(2008.03),頁1-29。
  5. 康德培,〈親王旗與藤杖──殖民統治與土著挪用〉,《臺灣史研究》第13卷2期(2006.12),頁33-55。
  6. 劉澤民編,《大肚社古文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0。
  7. 江樹生,《鄭成功和荷蘭人在臺灣的最後一戰及換文締和》,臺北:漢聲出版社,1992。
  8. 杜正勝題解,《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9. 江日昇,《臺灣外記》,燕京圖書館藏清道光13年(1833)求無不獲齋刊本。
  10. 楊英,《從征實錄》,《臺灣文獻叢刊》第32種,臺北:臺灣銀行,1958。
  11. 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臺南:臺南市政府,2002。
文章資訊
作者 張哲翰
刊登專欄 夜覓大員坊
刊登日期 2017-11-23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