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故事‧臺北EP2】見證臺灣民主的艋舺龍山寺

臺灣吧 2015-10-06
 
519綠色行動 群眾聚集於龍山寺(出處:鄭南榕基金會;攝影:宋隆泉)
519綠色行動 群眾聚集於龍山寺(出處:鄭南榕基金會;攝影:宋隆泉)

1986年五月十九日,這是解除戒嚴的前一年,艋舺龍山寺四周原先熱鬧的店面紛紛拉下鐵門,在警方告知下停止營業,更有商家掛起「不要來破壞地方秩序」、「請不要來影響我們的生意」的抗議紅布條。


究竟是發生什麼事情呢?


原來這天黨外人士鄭南榕、江鵬堅等人號召「五一九綠色行動」,名義上是紀念臺灣實行戒嚴令三十七週年,實際上是為了「取消戒嚴」。


當天早晨,在龍山寺廣場上,人人手持抗議布條,身披「取消戒嚴」標語,頭綁綠絲巾,大隊人馬準備遊行到總統府前抗爭。但人群才在集結而已,官方早已派出大量警力,將龍山寺團團包圍,不讓示威群眾跨出一步。根據抗議人士江蓋世的回憶,當初情緒高亢的集結民眾不禁暗自憂心:「我們還走得出去嗎?」


519綠色行動 群眾聚集於龍山寺前靜坐(出處:鄭南榕基金會;攝影:宋隆泉)
519綠色行動 群眾聚集於龍山寺前靜坐(出處:鄭南榕基金會;攝影:宋隆泉)

警方組成的人牆,阻隔了龍山寺內的行動,也讓外頭趕來聲援的群眾不知所措。裡頭的人缺乏糧食、飲水的準備,又要面對五月的烈日及午後雷陣雨,他們只得架起麥克風,向封鎖圈外的民眾緊急求援。


袁嬿嬿是前來聲援的民眾之一,在如此危急存亡之秋,她跑遍附近商店,買來一包包饅頭、土司,然後奮力將食物「空投」飛過警方封鎖,為抗議人士提供補給。有了聲援民眾的「空中補給」,龍山寺廣場的抗議人士與警方,從白天一路僵持到了夜晚,最後雙方才達成協議,結束這場持久戰。


故事說到這裡,讓我們把目光放回事件的發生地─龍山寺。為什麼一個信仰的聖地會染上政治色彩呢?如果會問出這個問題,那誤會可就大了,龍山寺從建廟一開始就不只是個信仰中心而已喔!


1738年(清乾隆年間),艋舺龍山寺由泉州三邑移民合資興建,當時的臺灣處於清帝國邊緣,也就是政府管不太著的意思,所以地方上的郊商與士紳就站出來,結合廟宇形成的信仰關係,成為安定地方的勢力。平常地方事務經常就在廟埕決斷,它的力量還可以影響官府,掌握地方丁口、隘口管制,甚至在分類械鬥與清法戰爭中,還組織民兵,扮演軍事指揮中心的角色。


歷經日本及中華民國政府的現代化統治,地方廟宇的傳統公共議事色彩大多逐漸消失,轉變為遊憩用的文化地景。但龍山寺卻因為戒嚴時代的民主化運動而承接下過去的政治性格,在民主化的風潮中,成為競選講演與黨外群眾集結的重要空間。


1987年,隨著戒嚴解除,龍山寺廣場自然成了民主運動的聖地,解嚴紀念活動的重要場所。今天我們來到龍山寺,除了欣賞華美的廟宇建築,更是見證臺灣民主轉型的發展喔!

 

本文改寫自:王志弘主編;林佳瑋、洪冬力、徐瑩峰、陳俐君、陳政邦、陳琳、楊宜靜、蔡正芸、鍾翰著,《叛民城市︰臺北暗黑旅誌》,臺北:公共冊所,2015。
本書作者群選出大臺北地區五十二個具有「叛民精神」的地點或事件作為導覽景點(例如抗爭發生地、迫遷聚落、歷史建築、少數族群或底層人民聚集地等),介紹事件的脈絡與爭議,搭配交通方式、地圖、導覽行程等旅遊資訊,邀請讀者實地走訪這些地點,設計自己的「叛民城市之旅」。
文章資訊
作者 臺灣吧
原作者 洪冬力
改寫 蕭宇辰
刊登日期 2015-10-06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