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故事.臺北】第零話:波麗路與山水亭──日治時期的文青基地

臺灣吧 2015-02-21

大家來到大稻埕,除了知道過去有茶葉、現在有年貨以外,它的「吃」也曾獨步全臺啊。日治時期若想要找最時髦的用餐環境,最美味新穎的餐點,來到大稻埕就能一次滿足吃貨們的渴望!


當時的大稻埕,要說最令大小文藝青年印象深刻、流連忘返的餐廳就要屬「波麗路」和「山水亭」了。(這裡我們就先不談一些知名酒家囉,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


DSC_0398.JPG

說起波麗路和山水亭這兩間,在終戰前後風靡萬千臺北文青的餐廳,還有一段奇妙的淵源喔。原來這兩間餐廳的老闆,早期都在臺北第一間咖啡館「維特咖啡館」(後來的維特酒家)工作過,兩人可說是師兄弟的關係呢。


1936 年開幕的「波麗路」(Bolero)餐廳,店名取自拉威爾(Joseph-Maurice Ravel,1875~1937)於 1928 年完成的一首管弦樂曲。老闆廖水來在維特酒家工作一段時間後,覺得自己等級夠了可以出師,就急急忙忙出來開了這間西式餐館。波麗路西餐廳的出現,可說是近代都會消費文化的象徵,從它的裝潢、菜色和娛樂享受,都可以聞到濃濃的西洋味兒。


Maurice_Ravel_1925
拉威爾帥照/wiki

波麗路開張時,也擁有號稱臺灣最好的音響設備,飄蕩在餐廳中的悠揚樂音,吸引許多文化人士聚集。而廖老闆本身也有不錯的藝術鑑賞眼光,經常充當畫家的經理人或贊助者,幫助畫家討生活,這使得「波麗路」在當時的臺灣美術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畫家謝里法(1938-)就曾這樣說:

 

「當大家談起巴黎畫派而聯想到蒙巴爾納斯的 Dome 和 Retonde 等咖啡廳的同時,論及我們臺灣的美術運動,也就無法不提到波麗路咖啡廳和廖老闆來。」

另外,波麗路作為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最時髦的餐廳,自然吸引了許多自認為時髦的年輕男女。在燈光美、氣氛佳的粉色泡泡中,羞澀的年輕男女低頭相對,偶而抬頭偷看對方一眼,一旁的媒人、家長盡說些五四三要牽成姻緣。在那個交往困難的時代,波麗路見證了許多男男女女的幸福呢!


Exif_JPEG_PICTURE
今天的波麗路餐廳

今天,從延平北路轉進民生西路可以看見兩間名稱同為「波麗路」的餐廳,其實是師出同門的兩家店,同樣承繼了波麗路的好味道和舊時代風貌。


1939 年開幕的「山水亭」,是一間臺菜館。由於老闆王井泉(人稱古井)喜好文藝,對於扶助文人也不遺餘力,吸引許多文青的光臨,有的人甚至一坐就是一整天,三餐都在山水亭解決,以便跟同好暢談文藝。當時山水亭的常客從作家、畫家到音樂家、學者應有盡有,如呂赫若(1914~1951)、張文環(1909~1978)、巫永福(1913~2008)等人,同時也吸引了部分不滿「日本至上」的日本文人,如考古學者金關丈夫(1897~1983)、臺北帝大文學部長矢野峰人(1893~1988)等人光臨。


在文化風氣鼎盛的大稻埕地區,山水亭和波麗路同樣被認為是重要的文藝沙龍,是全島藝文人士的聯絡基地。


另外,與當時其他著名餐館不同的是,山水亭沒有氣勢磅礡的格局、裝潢與聲光娛樂,它就坐落在當時大稻埕常見的街屋之中。除了供應「紅悶魚翅」、「佛跳牆」之類的宴會料理,也提供平價但極富特色的鄉土菜餚,像是空心菜、筍乾、刈包(據說當時最有名的料理就是東坡刈包!)、雞腳凍等,讓口袋不深的文人學子也能進入山水亭飽食一餐。


廚師也在古井老闆的要求下不斷更新菜色,讓臺灣小吃、家常料理的素材與料理方式,成為山水亭的另一特色。因此,山水亭不只是文青的基地,在不少來臺日人眼中,也是最具聲譽的臺灣料理店。


03圖03
刊登於臺灣藝術刊物上的山水亭廣告

二次大戰結束後,隨著政權更迭、時局轉變,山水亭的生意開始冷清。尤其不久後在山水亭附近發生的查緝私煙事件,更給古井老闆帶來不小的打擊,過往的經營熱情不再。先是縮小規模遷往他處,到了 1955 年,山水亭終於結束營業,過往的風華也隨之消散。


畫家林之助(1917~2008)曾寫一首題為「半樓」的日本小詩來歌詠山水亭,其中也道盡了王井泉的一生(王昶雄譯):

 

「古井兄是位好好先生。
畫家、文士、樂人們,
每每都讓他請客。
山水亭又窄又陋的半樓裡,
曾蠢動過臺灣文藝復興的氣流。
有喜氣洋洋的景象,
也有訴不盡的哀愁。」
文章資訊
作者 臺灣吧
刊登日期 2015-02-21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