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的隱士廬博物館(Hermitage Museum)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它曾是沙皇避寒居住的皇宮,故名為「冬宮」。1732 至 1917 年間,還曾作為俄羅斯沙皇及其家庭成員的官邸,也是過去著名的女沙皇凱薩琳大帝的私人博物館。
作為俄羅斯最大的博物館,隱士廬博物館除了以悠久的歷史和龐大的藏品見長之外,它同時也是全世界飼養最多貓星人的博物館,數量曾高達 70 隻!這些「冬宮貓」每年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及鏟屎官到訪博物館,不但帶來了大量的觀光收入,還成了受人喜愛的另類網紅。
不過,通常禁止寵物進入的博物館,為什麼會養那麼多隻貓呢?這些貓又跟隱士廬博物館有什麼樣的歷史淵源呢?
保護藝術作品免於鼠患的毛茸茸守衛
目前關於冬宮貓的由來,有兩種歷史版本。
第一種可以追溯到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時代。1708 年,彼得大帝在涅瓦河畔的沼澤地上建造了第一座避寒山莊冬宮,由於當時是全木造建築,加上環境潮濕,鼠患嚴重十分嚴重。為了解決鼠疫肆虐,據說彼得大帝從荷蘭引進了第一隻貓,專門用來捕捉冬宮的老鼠。
另一說源自彼得大帝的女兒伊莉莎白・彼得羅夫娜女皇(Empress Elizaveta Petrovna)在位時期(1741 年至 1762 年)。伊莉莎白女皇重建並擴大了冬宮的規模,然而,當時的老鼠幾乎入侵了整個冬宮,甚至損壞了木製牆壁、家具以及藝術品,讓伊莉莎白女皇十分氣憤。她聽說喀山地區(Kazan)的貓都特別會抓老鼠,且體型較大,較為兇猛,因此喀山地區幾乎沒有什麼鼠患。
女皇就發布了一項「引貓逐鼠」的法令,命令將「喀山最好、最會抓老鼠的貓」送進冬宮,此後冬宮就鮮少有老鼠出沒,這些貓也開始在冬宮代代繁衍。
到了 1762 年,繼位者為凱薩琳大帝(Catherine II)。雖然她不喜歡貓,但由於冬宮是她個人私人收藏和展示藝術作品、珠寶的重要場所,為了防止老鼠這類嚙齒類動物再度滋擾,便賦予了這些貓「藝廊守衛(gallery guards)」的頭銜。自此之後,貓便開始以正式的身份守護著冬宮內部的藝術作品,高貴的俄羅斯藍貓甚至有其專屬的私人房間。
一度消失的冬宮貓
此後,無論是 1812 年對抗拿破崙的俄法戰爭(French-Russian war),或是 1917 年的俄國革命(Bolshevik Revolution),冬宮的貓咪們都倖存了下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持續地在冬宮履行牠們的職責。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迎來了近代俄羅斯史上最慘烈的戰役──列寧格勒圍城戰(Siege of Leningrad)。1941 年 6 月,德國納粹軍隊進攻列寧格勒(1991年改名為聖彼得堡至今),開始了這座城市長達 872 天的苦難。
將近兩年半的圍城戰,導致該地區發生空前的大饑荒,連日不斷的空襲和轟炸,使得公共設施、能源和糧食飲水,都被嚴重破壞和阻絕,加上高緯度地區冬季惡劣的氣候,使得城內的人們飢寒交迫、疾病肆虐,至少上百萬名士兵及居民死亡,甚至發生了人吃人的慘劇。在這段殘酷的戰爭期間,冬宮貓咪們無一倖免,成了人們求生存之下別無選擇的食物。
1944 年 1 月 27 日圍城戰結束,列寧格勒百廢待舉,衛生設施也亟待重整,少了貓,鼠患很快地席捲了整座城市。老鼠除了破壞農作物、散播疾病,還啃咬一切能吃的東西,包含孩童。
依據列寧格勒的史料記載,當時一貓難求,一隻貓要價 500 盧布,相較於一公斤的麵包價格 50 盧布、一般守衛一個月的薪資 120 盧布來說,貓的價格十分高昂。隨著社會日趨穩定,當地政府緊急從列寧格勒以南數百公里外的城市調派了百餘隻貓,以遏止不斷滋生的鼠輩。
1950 年代初期,蘇維埃政府開始重新修葺冬宮,首要任務是解決冬宮內部的鼠患,政府因此發佈了「貓咪動員令」,超過 5000 隻貓從幾千公里以外的西伯利亞被運往列寧格勒。根據相關文獻紀錄,這些貓咪整整裝滿了兩節火車車廂,其中一部份的貓被送往冬宮接續擔任藝廊守衛,重新恢復了冬宮貓的傳統。
列寧格勒也在戰後為了慶祝同盟國勝利,在城市中豎立了貓咪的雕像,以紀念這段浴血奮戰的歷史,除了象徵著榮耀與和平,更代表了列寧格勒的精神。
短暫退休後重新上任的喵星人
儘管 1960 年代時,冬宮貓一度因繁殖而數量過剩,開始出現取消冬宮貓和禁止貓咪進入博物館的反對聲浪。博物館一度將所有的貓咪送出冬宮,改採毒藥與化學藥劑的方式來應對鼠患。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後,事實證明,貓在遏止鼠患方面比起化學藥劑更為有效,因此,這些毛茸茸的藝廊守衛在短暫退休之後,又重回宮殿。
只是,再度回歸崗位的冬宮貓不再被允許進入隱士廬博物館內的 1000 多個展廳,也不再享有過去擁有的特殊待遇如健康檢查和個別用餐等,同時被要求活動範圍僅限於冬宮的地下室。
雪上加霜的是,1991 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處於崩潰邊緣,政府當局幾乎停止了一切對隱士廬博物館的經費資助,導致博物館無力再負擔冬宮貓的照護費用,使得貓咪們的健康情形每況愈下。
直到 1995 年,一名博物館職員 Maria Haltunen 在地下室發現了一群營養不良的貓,並主動發起募資活動,希望人們可以為歷代的藝廊守衛們的生活必需糧食和醫療費用盡一些心力,才使冬宮貓暫時免於斷糧的危機。
隱士廬博物館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隨著時間流逝,歷史的傷口逐漸癒合,聖彼得堡亦逐步恢復穩定,成為俄羅斯最繁忙的都市。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開始蜂擁而至,爭相前往參觀這個擁有全俄羅斯最多藝術藏品和歷代沙皇的輝煌寢宮,觀光財源和民眾捐款讓博物館有了收入,它們因而能重新提供這些貓咪守衛隊良好的照護。俄羅斯政府也正式承認冬宮貓為博物館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並賦予了牠們消滅大廳和地下室老鼠的專家身份。
現在,這些冬宮貓們有了自己的身份證和健康證明,可以更有條理且完備的照護。透過博物館工作人員和志工的細心照料,再加上民眾捐款贊助的支持,冬宮貓咪們有了自己的獸醫和洗衣機,每隻貓還有自己的床位和碗盤,並且被允許離開地下室,能夠自由自在地在戶外草坪、花園和一些設有貓門、專用小通道的區域行走自如。
博物館也在一些周邊道路上設置了告示牌,來提醒遊客與行經車輛該區域會有貓咪出沒,以保護這些活的冬宮資產不受傷害。
時至今日,冬宮貓們成了人見人愛的網紅明星和博物館的活招牌,來自各地數以萬計的鏟屎官慕名而來,只為了親眼見上這些毛茸茸守衛一面。2020 年甚至有一名法國男子透過律師,將自己的部分遺產指名捐贈給現有的 50 隻冬宮貓,讓隱士廬博物館又驚又喜。
隱士廬博物館為這些冬宮明星設立了專門的社群平台、新聞媒體發布和活動辦理的工作職位,由專責人員協助打理一切冬宮貓的公關事務。此外,也透過線上線下的博物館商店出售各種貓咪主題的紀念品。
這些陪著冬宮走過百年歲月的藝廊守衛,讓我們看見了博物館、人與貓之間密不可分的合作關係。如今冬宮貓咪們不再只是捕鼠獵人,除了是冬宮、隱士廬博物館的一部份外,更是一座城市的象徵,代表了聖彼得堡歷史的特殊精神。
- Hermitage Museum (2015) The Hermitage Cats: Treasures from 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 St Petersburg. London: Unicorn Publishing Group.
- St Petersburg Guide (2020) Cats of the Hermitage Museum. Available at: https://st-petersburg.guide/cats-of-the-hermitage-museum/
- Hermitage Museum (2021) Day of the Hermitage Cat. Available at: https://hermitagemuseum.org/wps/portal/hermitage/what-s-on/event-item/events/2015/cat_day/
- Hermitage Museum (2021) The Museum Reopening after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Available at: https://www.hermitagemuseum.org/wps/portal/hermitage/explore/history/historical-article/1900/After+War/
- Ilyushina, M. and Woodyatt, A. (2020) A French man has left money to 50 cats who live in Russia's Hermitage Museum. Available at: https://edition.cnn.com/travel/article/french-man-cats-will-intl-scli/index.html
- McGrane, S. (2012) Russia’s Museum Cats. Available at: https://www.newyorker.com/culture/culture-desk/russias-museum-c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