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我是管院讀兩年就讀不下去的人」:從「故事」網站到 Story Studio Inc. 的創業過程

編輯部 2019-08-12

2014 年 9 月 1 日,一群歷史系的畢業生基於對書寫和「歷史」的熱情創立了「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一如許多網路上的部落格或粉絲專頁,它原本也只是一個社團性質的文章平台。隔年卻出乎預料的成立了「史多禮股份有限公司」,並在這五年間,不斷增加其文章主題和內容的數量與廣度,並不斷嘗試各種呈現方式。從一個只為歷史系學生所熟知的小品牌,並逐漸擴大其讀者範圍。


七月到了,又是一個悄悄來臨的畢業季,站在人生下一個階段的出發點,有的人選擇投遞履歷進入公司職業,卻也有人懷著遠大的目標想要創業。對 Start-up 有興趣的人大都知道,商業邏輯與學術邏輯迥異,只是應該應該如何轉換、從何開始?有哪些可以切入的思考角度?當面對問題時又可以如何解決?「故事」的第一期 medium 就從創辦人及現任執行長涂豐恩的創業故事開始說起吧!


嗨!豐恩,介紹一下自己吧!

大學一開始,我讀的是臺大工管系的企管組,但讀了沒多久,就發現自己對從商沒興趣。很多課沒去上,有些科目甚至在被當邊緣,但在同一時間修了滿多文學院的課,又認識了一群社會系的朋友,才感受到自己拿手的是人文社會科學。那時覺得,在管院如果只是混個學歷好像也沒有比較好,就沒有太多顧慮的轉系了。至於為甚麼選擇歷史系,倒不是因為當時我有多熱愛歷史,只是想去一個比較自在的地方,剛好歷史系的必修課不多,很自由,又可以接觸各式各樣的領域就這樣,大三那年我轉進了歷史系,又讀了歷史所碩士班,然後以研發替代役的身分任職於臺大數位典藏中心,結束後到哈佛東亞系讀博士班。故事是在我讀博士班到一半的時候誕生的。


從鄉民變成作者?

我一直都很喜歡寫作,網路出現後,我也算是個鄉民,就在網路上寫作。在前臉書時代,就很喜歡在部落格上面逛。那個時候連寫部落格都還沒有那麼流行,不過已經出現一些可以交流意見的社群。那就好像是個傳統學術發表之外可以創造的空間。碩士班的時候跟同學弄了一個共筆部落格,讓大家自由地寫寫讀書、上課心得,簡而言之就是一些不能被放在論文裡的東西。雖然最後以失敗收場,只剩我一個人在更新,但我也發現,因著歷史系社群雖然安靜,但大家還是想知道彼此在做些甚麼,後來知道不少朋友會看我們的部落格。


大概在 2011–13 年「故事」創辦前幾年,正好臉書使用者開始大爆發,各種新媒體也因為臉書而開始有大幅的發展。以前寫一個東西可能幾百個人看就覺得已經很滿足了,但臉書出現以後,所謂的「 go viral 」變成了常見的現象。你寫一個東西出來,一個晚上過後可能有幾萬人看過。自媒體突然變成一個很可觀的力量。同一時期,有一些剛冒出來的網路媒體,只要看到這些文章,就會詢問可否轉載。剛開始也沒想太多抱持著東西寫出來就是要給人看的心態,就通通都授權了。


於是從原本只經營自己的部落格,變成開始供稿給其他新媒體。這麼做一陣子之後,覺得建立平台似乎不是一件門檻很高的事,那我們何不自己建一個?於是就找了身邊一些有在寫作的人一起加入,架設了網站,並以粉專作為宣傳管道。


故事誕生的背景:臉書資訊爆炸與318學運

故事在 2014 年成立的時候,對於想要做自媒體的人,那是個非常友善的環境,主要背景因素有兩個:一個是臉書的出現,那是一個臉書快速爆炸的時代。文章寫得好,很快就會獲得關注。臉書釋出很多紅利支持粉絲專頁。反觀現在,隨著粉專和新媒體市場飽和,以及為了解決假新聞等的問題,臉書不斷更改演算法,以解決消息傳遞過度快速的問題。現在如果要經營臉書專頁,會比兩年前辛苦很多。


另外一個是 2014 年的 318 學運。在學運之後,臺灣好像突然多一大群人,或是一股力量,對知識性的東西非常感興趣。他們想知道這個社會是怎麼一回事,政治是怎麼一回事,關心經濟、歷史等等的議題。在這個背景之下,不只我們,很多所謂學術的共筆部落格也在那個時候出現,而且蓬勃地發展。不過那樣的榮景好像已經過了。


在共筆部落格數量竄升的時代,怎麼讓「故事」變得獨特?

學運後過後,有點出乎意料地出現了「歷史學柑仔店」,跟我們原本的構想有點類似:一個以歷史知識為核心的共筆部落格。那時候確實有想說,那我們還需要做嗎?畢竟這是我們老師輩做的,他們比我們更專業,人際網絡也更大。不過也就是因為這樣,促使我們重新細緻地思考「如果真的要做,要怎麼跟柑仔店做出區隔?」


結果,在內容上來說,我們走的更通俗一點。在名字上,我們也刻意不說「歷史學」,只講「歷史」。我希望呈現的不只是學術界的東西,也想藉這個機會探索,把學術外殼剝除掉之後,歷史是甚麼。如果不是 19 世紀現代學術定義下的歷史,歷史可以如何被書寫?在我們的生活裡,它扮演的角色是甚麼?


籌備階段:一切如何開始?

當初架設「故事」網站跟粉專時,並沒有抱持著要創業的心情,但我們設想過可能的出路。原本預想過,可以成為一個非營利組織,背後有個學會或協會,成員最後仍舊回歸學術界,能有人贊助就多做一些,沒有贊助就少做一些,也沒關係。當時想像,大多數夥伴都還是會在學術界工作,就是基於興趣,花額外時間來經營一個部落格而已。


但故事開始大概半年之後,成長的速度比想像快很多。當大家都開始關注自己在做的事情,就有了不能亂做的壓力。為了兼顧品質,並在有限的時間不要砸鍋,那時候便開始思考長期經營的計畫,並萌生募資的想法。算是滿幸運地,很快就有人願意投入一筆起步的資金,這就成為了公司成立的契機。經討論過後,決定至少有一個人可以全職工作,就成立一個公司。「史多禮股份有限公司 Story Studio Inc. 」就這樣誕生了。


創業初期:窮人邏輯

其實一開始,我們大家都沒有創業的經驗,甚至沒有創業的準備。就連我自己當時的想法都還是我會繼續念書,博士畢業之後找個教職,也許從學術界看看怎麼協助這個事業繼續成長。所以縱使拿到了一筆投資,大家卻都沒有進入狀況。一開始,全職人員就只有我們一位共同創辦人擔任營運長,另外招募兩位全職人員,共三人。


一開始可以說是所謂的窮人邏輯在做事,因為不知道怎麼賺錢,所以只想著可以怎麼盡量不要花錢。越是省錢,就越是疲於奔命,就更難思考長期的計劃。


即便公司成立一年左右,都還是帶著一點社團的味道。


那時候,我和另一個共同創辦人都是沒有拿薪水的在做事,花了非常多時間在內容的生產上,那時我一邊讀博士班,論文進度一再落後,一邊還得另外擔任助教、打工賺學費與生活費,還得擔心故事的運作,常常會有心力交瘁的感覺,幾次都想要放棄。當時還有一群有熱忱的朋友一起來幫忙,因為他們也沒拿錢,所以我們也不好意思要求甚麼,大家能幫多少就幫多少,但是能撐得下去,真的是多虧了他們。


現在回想起來,也許這是錯的,既然是公司就應該以公司的制度來運作,不然成立社團就好。沒有回歸公司應有的體制,只是讓問題一直拖延下去。這都是一開始沒思考清楚的緣故。


不可避免的是,公司成立之後,團隊的開銷就會逐漸堆疊起來。這樣有問題的運作,大概不到一年就有感覺了。團隊內部也出現一些檢討的聲音,認為還是要有營收,尤其我們又有聘人,公司對員工有責任不是我們覺得做不起來就關起來這麼簡單。第一年結束,雖然在網路上的聲量還算不錯,做的東西也還算受到讀者歡迎,但公司不但面臨嚴重虧損,又感覺好像前途茫茫,內部就感受到很多需要檢討和改變的壓力。


上軌道:如何以「公司」邏輯的解決問題?

我一直不覺得自己是會去經營公司的人,畢竟我是管理學院讀兩年就讀不下去的人。我自己喜歡寫作,喜歡知識性的內容,如此而已。但當時公司有了問題,原本的營運長離職,我們也沒有多餘的資源去找外面的人才,就變成我當執行長。我一直對這個職稱感到彆扭,到今天還是如此,因為我還是最喜歡當個編輯。但既然接了,責任就是要把公司整頓起來,並做好組織轉型。


第一課:關於組織和制度,重點在「明確」

這對我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我自己沒有在大公司工作的經驗,所以一開始真的有點毫無頭緒。


還好那時候宇辰有來協助,我們都是台大歷史系畢業的,但他小我幾屆,我們本來不認識。後來故事跟「臺灣吧」同時在 2014 年出現,我們才會因緣際會聯繫上。他從一開始就在故事幫忙,但後來臺灣吧的事情也忙,他參與的就比較少。


2017 年,他開始把「臺灣吧」那邊的工作經驗和制度帶過來,因為同樣是新創團隊,所以很有幫助,讓我們更上軌道。有個明確的改變是,因為希望擺脫社團的色彩,所以參與者的權利義務都講清楚,因為不再是靠人情或熱情。


另外,我過去因為在學院工作,習慣大家獨立作業(人文學科尤其如此),我碰到的許多老師,也常是比較放任我們探索的作風,我很習慣也很喜歡如此。但這是做研究的方法。進入公司的運作後面,會慢慢理解別人會需要明確的方向甚至是指示,而不是讓大家自己摸索。當然如何讓大家保持自主性和主動權,也很重要。如何在中間拿捏平衡,這一點我一直在學習。


第二課:面對危機,「回頭看」的同時「推進自己」

我接手的時候公司在虧錢,而且是持續地虧錢,甚至一開始的資金都快要燒完了,當時最實際的考量,當然還是「怎麼讓這公司維持下去」,根本沒有在想要賺錢這件事。公司根本沒有多餘的錢,只是每個月的薪水要發下去,這是最重要的。那時候整天都在想要怎麼樣「開源節流」?


第一步是節流。錢已經不夠了,有些錢可以不要花就不要花。我花了不少時間回去仔細看看看過去財務的狀況,看看過去錢到底都花到哪去了,為什麼燒了錢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成效。當時發現沒有用的就先停掉,很多時候,看似不起眼的花費,累積起來卻可能很可觀。


第二步是開源。這才是最重要的。我們是個滿幸運的團隊,因為大家認識我們,也看過我們的成績,會主動來找我們合作。我們也回去洽談一些與我們聯繫過、但不知道為什麼過去沒有下文的單位,重新去開發這些業務的可能性。


面對每次的合作機會,我自己的態度是:別人能作的出來的東西,我們就沒有甚麼理由做不出來(當然做的好壞是另一回事);然後我們要儘可能做出別人做不出來的東西,所以不論甚麼合作案我們都有可能把完成。


當然有時候我可能太樂觀,但我總覺得,很多事情本身並不難,只是江湖一點訣,説破不值錢,不過沒做過就永遠不會知道怎麼做。所幸有很多前輩指點,加上經驗累積久了,各種工作也就比較得心應手。


從那時開始,我們把握每次的機會,努力完成,過程中當然是有大大小小的挑戰和挫折。但還是靠著很多人的幫忙,還有內部團隊的同心協力,就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

 

文章資訊
作者 編輯部
刊登日期 2019-08-12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