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2014 年網站成立至今,「故事」將在今年 9 月滿五歲了!一直以來故事秉持著「認識過去想像未來」的理念,產製了許多原創的內容。五年了,「故事」從一個不到十人的小公司,變成現在全職加上助理超過二十人的更成熟的團隊[延伸閱讀:從零到有的「故事」創業過程]。有了基礎就要不斷進步,我們決定以 2019 年作為 Story Studio Inc. 下一個階段的起點,讓我們一起搶先看看未來的故事會是甚麼樣子吧!
不只是歷史的歷史:從歷史切入的「角度」
歷史對我們來說,本來就不只是個「領域」,而是一種「角度」。我們也可以介紹一位當代人物,或是談一個政治、經濟議題,例如中美貿易戰,但帶著歷史的視野切入。所以只要找到歷史的視角,就沒有不能處理的議題。我們想做的一直都不只是「歷史」教科書那種的歷史,不過以前可能還沒有能力做到所有想做的事情,現在團隊成長到了一定規模,可以處理的議題會變多,也更明確。
下一步往哪裡
深度的內容與討論
在平台的功能上面,五年前是個臉書紅利的時代,臉書可以替網路媒體帶來很大量的導流。但近期,不僅臉書開始不為外連網站服務,政策也一直改變,因此我們希望盡量減少對他們的依賴,希望能以自己的網站為重心。
從內容跟討論的角度來看,就算臉書還是其他社群媒體,這幾年共同面對「假新聞」以及討論品質不佳的問題,大家都想擺脫激情的言論,創造深度對話。我們也希望「故事」可以透過好的內容,創造願意理性對話的社群,進而帶動有品質和實質的討論。
值得驕傲的也是,努力了這麼多年,多數讀者確實都很理性,而且臥虎藏龍。這是需要累積和一點堅持的,用簡單一兩句話,看似義正詞嚴地表態、打臉,或者刻意地引發爭議,都比較容易,而且效果顯著,但終究是炒短線的做法。有時看到媒體的口味越下越重,久了也難以回頭。
儘管在流量上我們未必比得上別人,但相對而言,與讀者之間的互動,也比較不帶有那麼強烈的情緒,甚至我們也常從讀者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希望這樣相互學習的過程能持續下去。
網路新媒體的新時代
比起過去,現在的網路生態又不同了。五年前,不少媒體的重心仍是紙本報紙或刊物,再做個網站把一樣的東西放上去。但現在一些傳統大報,例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英國衛報等,雖然還是有實體報紙,但重心都已慢慢轉向網路。同時,也開始出現越來越多原生網路媒體,沒有紙本出版品,這樣的生態創造了很多新的機會。
回頭來看,「故事」在這一波網路新浪潮中,也許算不上是先鋒,但我們希望有比較明顯和強烈的特色。在網路媒體還有很大發展空間的現況下,我們也不會侷限在很小的領域上,而是會逐步成為一個在內容、形式和體驗上都更多元更成熟的媒體。
Hi Five 系列活動預告:看著「故事」成長,也期待我們共創的未來!
為了慶祝「故事」五週年生日,也感謝大家長久以來的支持,讓我們能夠成長茁壯,做好準備進入下一個階段,提供給大家及更廣大的讀者更好的內容,我們將以「故事嘉年華」為概念設計一系列從七月到十二月的活動及課程。讓我們一起看看「故事」下半年的精彩活動吧!
☞ 5 x 5 x 5:故事五週年加碼送,集滿五場 Hi Five 活動,即可獲得故事訂閱方案五個月免費!
☞ 各故事訂閱優惠不得併用。( Hi Five 集點活動除外)
7 月只要登入故事會員即可試閱, 8 月訂閱計劃正式開跑。
◎ 7/24(三)[已額滿]
人類是唯一在工作的動物,然後呢?文字工作者談工作的意義
講者:阿潑(文字工作作者)
◎ 7/27(六)[已額滿]
崩/後崩世代的社會實驗場:新世代工作者的處境與挑戰
講者:白經濟X黃怡翎
◎ 7/28(日)[已額滿]
那些網軍都從那裡來?──社會運動、社群網站與當代臺灣的資訊戰
講者:林雨蒼(公民記者)
◎ 8/4(日)[已額滿]
|觀臺灣 42 期宣傳講座|站在社運者的對面──一名員警的心聲
講者:蕭仁豪(警官)
◎ 8/11(日)[已額滿。場地為開放式空間,歡迎到場聆聽]
消失在白霧中的地下工運( 1945–1950 年代)
講者:林傳凱(臺大社會系博士)
◎ 8/18(日)[已額滿。場地為開放式空間,歡迎到場聆聽]
從雨傘運動到反送中:為何臺灣人要關心香港民主運動?
講者:何明修(臺大社會系教授)
◎ 8/11(日)[已額滿]
夏季課程(一):寫作的技術
講者:涂豐恩(「故事」創辦人暨執行長)
◎ 8/18(日)[僅剩少數名額]
夏季課程(二):閱讀的技術
講者:涂豐恩(「故事」創辦人暨執行長)
◎ 8/25(日)[現正熱賣中]
人文知識的過去與未來
講者:陳建守、胡川安、張鐵志
◎ 9/1(日)[早鳥優惠熱賣中]
故事 X 臺灣吧:五年來我們學到的事
講者:涂豐恩、蕭宇辰
*Hi Five 秋冬活動陸續上線,敬請期待!